- 相關(guān)推薦
兼愛中閱讀訓練及答案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我們最不陌生的就是練習題了,學習需要做題,是因為這樣一方面可以了解你對知識點的掌握,熟練掌握知識點!同時做題還可以鞏固你對知識點的運用!你知道什么樣的習題才算得上好習題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兼愛中閱讀訓練及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題: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為事者也。然則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國之與國之相攻,家之與家之相篡,人之與人之相賊,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調(diào),此則天下之害也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愛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則兼相愛交相利之法將柰何哉?子墨子言: 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是故諸侯相愛則不野戰(zhàn),家主相愛則不相篡,人與人相愛則不相賊,君臣相愛則惠忠,父子相愛則慈孝,兄弟相愛則和調(diào)。天下之人皆相愛,強不執(zhí)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敖賤,詐不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愛生也,是以仁者譽之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則善矣,雖然,天下之難物于故也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識其利、辯其害故也。昔者晉文公好士之惡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韋以帶劍,練帛之冠,入以見于君,出以踐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說之,故臣為之也。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腰,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jié),脅息然后帶,扶墻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說之,故臣能之也。昔越王句踐好士之勇,教訓其臣,和合之焚舟失火,試其士曰:越國之寶盡在此。越王親自鼓其士而進之。士聞鼓音,破碎亂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擊金而退之
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惡衣,殺身而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難也,若茍君說之,則眾能為之。況兼相愛,交相利,與此異矣。夫愛人者,人亦從而愛之;利人者,人亦從而利之;惡人者,人亦從而惡之;害人者,人亦從而害之。此何難之有焉,特士不以為政而士不以為行故也。 (《墨子兼愛中》,有刪節(jié))
1.對下列句子中加線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惡人者,人亦從而惡之 惡:憎恨 ?
B. 脅息然后帶 脅:收斂
C. 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識其利、辯其害故也 辯:爭辯
D. 家之與家之相篡, 篡:劫奪
2.下面各項中每句話都能直接體現(xiàn)墨子兼愛思想的一項是( )
、倬枷鄲蹌t惠忠,父子相愛則慈孝,兄弟相愛則和調(diào)
、趶姴粓(zhí)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敖賤,詐不欺愚
、厶煜轮烤,特不識其利,辯其害故也
、芊驉廴苏撸艘鄰亩鴲壑
、萦煜轮味鴲浩鋪y,當兼相愛,交相利
⑥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務(wù)為也
A. ①②⑥ B. ③④⑥ C. ②③⑤ D. ①④⑤
3.把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愛交相利之法易之。
譯文: (2)此何難之有焉,特上不以為政而士不以為行故也
譯文:
參考答案:
1.C
2.D
3. (1)既然已經(jīng)反對它,那么用什么改變它呢?子墨子說:用互相愛護,互相使對方得利的方法改變它。 (重點:以易何以)
(2) 這樣有什么困難呢?只不過是君王不用這樣的方法施政而士人不用這樣的方法行事的緣故。(重點:特以為賓語前置)
作者簡介:
墨子(公元前476或480年—公元前390或420年),名翟,春秋末期戰(zhàn)國初期宋國人,一說魯陽人,一說滕國人。宋國貴族目夷的后裔,曾擔任宋國大夫。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墨子是墨家學說的創(chuàng)立者,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jié)葬”“節(jié)用”等觀點,以兼愛為核心,以節(jié)用、尚賢為支點,創(chuàng)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并稱“顯學”。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
墨子死后,墨家分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墨子弟子根據(jù)墨子生平事跡的史料,收集其語錄,編成了《墨子》一書。
政治思想
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jié)用”“節(jié)葬”“非樂”等主張。他認為,要根據(jù)不同國家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十大主張中最適合的方案。如“國家昏亂”,就選用“尚賢”“尚同”;國家貧弱,就選用“節(jié)用”“節(jié)葬”;等等!凹嬉砸讋e”是他的社會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體行動綱領(lǐng)。他認為只要大家“兼相愛,交相利”,社會上就沒有強凌弱、貴傲賤、智詐愚和各國之間互相攻伐的現(xiàn)象了。他對統(tǒng)治者發(fā)動戰(zhàn)爭帶來的禍害以及平常禮俗上的奢侈逸樂,都進行了尖銳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則上,墨子主張任人唯賢,反對任人唯親,主張“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他還主張從天子、諸侯國君到各級正長,都要“選擇天下之賢可者”來充當;而人民與天子國君,則都要服從天志。
兼愛非攻
墨子的“非命”“兼愛”之論,和儒家“天命”“愛有等差”相對立,認為“官無常貴,民無終賤”,要求“饑者得食,寒者得衣,勞者得息”。其中不少具有樸素唯物主義思想。所謂兼愛,包含平等與博愛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礎(chǔ)上相互友愛,愛別人就像愛自己,并認為社會上出現(xiàn)強執(zhí)弱、富侮貧、貴傲賤的現(xiàn)象,是因天下人不相愛所致。他反對戰(zhàn)爭,要求和平。
天志明鬼
宣揚天志鬼神是墨子思想的一大特點。墨子認為天之有志——兼愛天下之百姓。因“人不分幼長貴賤,皆天之臣也”,“天之愛民之厚”,君主若違天意就要受天之罰,反之,則會得天之賞。墨子不僅堅信鬼神其有,而且尤其認為它們對于人間君主或貴族會賞善罰暴。墨子宗教哲學中的天賦人權(quán)與制約君主的思想,是墨子哲學中的一大亮點。
【兼愛中閱讀訓練及答案】相關(guān)文章:
“疏通”閱讀訓練及答案06-19
訓練課閱讀答案12-12
散文《祈求》閱讀訓練及答案11-27
感謝貧窮閱讀訓練及答案12-01
《春行即興》閱讀答案訓練及答案11-01
《農(nóng)夫耕田》閱讀訓練附答案01-20
父親的自行車閱讀訓練及答案06-15
小學語文閱讀訓練題與參考答案05-05
《秋夜紀懷》詩詞閱讀訓練附答案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