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挪威舞曲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音樂挪威舞曲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音樂挪威舞曲教案1
活動目標:
1、欣賞《挪威舞曲》,感知樂曲的aba結構。
2、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嘗試為樂曲設計圖譜。
3、在游戲活動中,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并以此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
活動準備:
音樂、圖片、頭飾、字卡。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師:清晨,鴨媽媽帶著她的鴨寶寶來到草地上學本領,有的鴨寶寶在走路、有的鴨寶寶在學游泳,學的很認真。突然,天氣變了,刮起了大風,鴨寶寶可害怕了,鴨媽媽說:“孩子們,別怕,趕快找個地方躲起來,一動不動,大風就不會把你刮走。后來,風停了,雨停了,太陽出來了,鴨媽媽繼續(xù)和她的鴨寶寶在草地上走走、池塘里游游,玩得很高興。
二、欣賞音樂,理解音樂的結構特點
。1)師:這個故事還有一段好聽的音樂呢?聽。ㄐ蕾p音樂)
(2)師:這首樂曲里共有幾段?這三段都是一樣的嗎?你覺得哪一段與哪一段是一樣的呢?(幼兒表述)
(3)師:(再次欣賞音樂)你覺得這首樂曲中哪一段像小鴨學走路、游泳?哪一段像刮風下雨?哪一段是小鴨繼續(xù)學本領呢?請你們帶著問題去聽。(幼兒表述)
三、欣賞音樂,并設計圖譜
(1)師:每次欣賞音樂時,老師都會為你們準備一張圖譜。瞧,我為你們準備了許多圖片,你們能夠按照音樂的旋律擺放出來嗎?誰來試一試。ㄓ變簲[放圖片)
。2)師:有不同意見嗎?(幼兒再次擺放圖譜)
。3)師生共同驗證:哪里需要補充?(幼兒表述)
四、師生邊欣賞音樂邊看圖譜(重點:幼兒理解樂曲aba結構;樂曲名稱叫《挪威舞曲》)
五、表演游戲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邊聽音樂邊做動作,老師扮演鴨媽媽,小朋友扮演鴨寶寶,當刮風、下雨時,要保持一動不動,這樣就不會被大風刮走了。
六、結束活動
師:鴨媽媽帶著鴨寶寶在草地上開心地玩了一天,好累啊,我們回家休息吧。
大班音樂挪威舞曲教案2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挪威舞曲》的曲調,通過小樹生長及小精靈跳舞的情節(jié)、動作,感受舞曲的ABA曲式結構。
2、創(chuàng)編小樹生長和小精靈愛護小樹的動作。
3、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挪威舞曲》音樂。
2、PPT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春天來了,魔法森林里的小樹開始生長了,我們一起去看一看,聽一聽。小樹是怎樣生長的?用動作表現(xiàn)。(邊聽邊畫圖譜)
二、完整欣賞。
1、音樂分為幾段?哪兩段音樂是一樣的?
三、分段欣賞
(欣賞A段:放背景樂A)
1、一開始的小樹苗是什么樣子的?(小小的、剛發(fā)芽)做一做小樹苗的動作!
2、接下來小樹要開始生長嘍!“慢慢長,慢慢長,慢慢慢慢往上長,慢慢長出小枝椏,慢慢開出樹葉來,最后慢慢長成大樹啦,迎著風兒飄啊飄!
3、現(xiàn)在我們聽音樂蹲下來做一做小樹發(fā)芽的動作(音樂A)請小朋友們找空位蹲好~
。ㄐ蕾pB段:放背景樂B)
1、魔法森林里還住著一群喜歡小樹的小精靈,他們經常會來照顧在生長的小樹,聽!他們來了~(音樂B)
2、你覺得這是一群怎樣的小精靈?小精靈和小樹是好朋友,他們會怎樣玩?找個朋友用動作表現(xiàn)。
3、我猜呀他們會玩網(wǎng)小魚的游戲,你聽,小精靈被大樹抓住啦。úシ臖段空拍處)
4、被抓住的小精靈該怎么辦呢?我們可以把它變成大樹,大樹有任務的,要想一個新動作,大家跟它學,都做這個動作。(比如,教師示范。)
。ㄐ蕾pA段:放背景樂A)
1、天黑了,小精靈要回家了,小樹又開始生長了。(放音樂A)這段音樂跟第一段音樂小樹發(fā)芽一樣嗎?我們一起跟音樂來跳舞吧!
四、幼兒游戲
1、老師現(xiàn)在要請(做操的隊伍排好)2隊小朋友當大樹,2隊小朋友當小精靈,上來做游戲(貼好線條站線上)。
2、放音樂,小朋友自己游戲,然后再交換角色玩一次!結束!
反思:
我覺得第2點目標沒有落實到位,在創(chuàng)編小樹生長和小精靈愛護小樹的動作上,可以多請一些孩子上來想一想,做一做動作,為后面的游戲做好鋪墊。今天由于孩子們初次接觸音樂游戲,顯得很興奮,現(xiàn)場氛圍活躍,我準備的音樂太輕,導致游戲中的重拍沒法聽到,不能聽重拍抓住小精靈。在游戲環(huán)節(jié)的隊形上,可以采用分流形式,從兩邊進入不會顯得擁堵,孩子們的位置可以用圓點固定好。
大班音樂挪威舞曲教案3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挪威舞曲》的曲調,探索用小鴨子走路、游泳及風雨來臨快速尋找躲藏的地方,雨后游戲的動作表現(xiàn)音樂的情趣,初步感知舞曲的曲式和音樂韻味。
2、在圖片和語言表述的幫助下創(chuàng)編相應的動作。
3、初步體驗參與探索學習的快樂。
活動準備:
圖片4幅:鴨子走路、游泳、躲雨、洗澡、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回憶經驗,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師:“聽這首音樂叫什么名字?它有幾段?三段一樣嗎?”欣賞樂曲《趕花會》。
二、共同傾聽音樂,想象音樂表現(xiàn)的內容。
1、師:“今天老師又給你們帶來一首同樣是三段的音樂,我們來聽一聽這首音樂怎么樣?”
2、再次傾聽音樂,探索樂曲所表現(xiàn)的`內容。
師:“這首樂曲講了關于小鴨子的故事,那么講了小鴨子的哪些事情呢我們再來聽一聽!保ㄓ變赫f出什么請他自己選圖片)
三、分段感受樂曲的性質,并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樂曲的內容。
1、師:“你覺得哪一段是小鴨子在走路?為什么?你覺得這段音樂的節(jié)奏是怎么樣的?(聽音樂)(斷頓緩慢、優(yōu)美、柔和、溫柔、輕快)“那我們一起來聽著音樂學學小鴨子走路。”
2、師:“聽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欣賞第二段音樂)“小鴨子看見風雨來了心里怎么樣?表情怎么樣?那你覺得這段音樂怎么樣?”(很快、強烈、緊張)“我們一起來學小鴨子躲雨,東躲躲西躲躲,瞧這只小鴨子躲的真隱蔽動作真美。”
3、師:“聽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欣賞第三段)太陽出來了,小鴨子的心情怎么樣?那這段音樂的節(jié)奏是怎么樣?“我們一起聽著音樂來把小鴨子游泳、做游戲的動作表現(xiàn)出來。最后擺個造型。”
4、完整欣賞,感受ABA的曲式結構。
師:“剛才聽了這首音樂有幾段?那么每段一樣嗎?我們再來完整聽一聽。
四、完整表現(xiàn)音樂。
師:“下面我們一起聽著音樂來完整的把小鴨子走路出門玩,然后風雨來了躲雨,太陽出來游泳作游戲表演出來,最后結束要擺個漂亮的造型。(1-2遍變換造型)
大班音樂挪威舞曲教案4
活動目標:
1、熟悉《挪威舞曲》曲調,初步感知樂曲的ABA結構和音樂性質。
2、借助故事情節(jié)、結合音樂形象,創(chuàng)編鴨子步、油水以及大風等動作。
3、在游戲活動中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并以此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
4、借助圖譜、動作、游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并學唱歌曲。
5、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動準備:
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1、傾聽故事:清晨,鴨媽媽帶著小鴨子在草地上走走……
2、完整傾聽音樂,聯(lián)想故事中的相關情節(jié),感知樂曲的ABA結構。
音樂的什么地方是一樣的?為什么覺得音樂的中間部分是刮風呢?
3、重復欣賞。鼓勵幼兒邊聽邊用雙手在腿上表示小鴨子走和游水,聽到刮風音樂時,控制不動。
4、創(chuàng)編鴨子走和游水動作。
5、隨樂動作。A段做鴨子走,鴨子游水;B段控制不動。
6、游戲。
教后感:
幼兒對于ABA結構還不能理解,在欣賞課中要讓幼兒動起來。幼兒才會感興趣。
教學反思:
音樂活動是幼兒一日活動中不可缺少的活動,每次上音樂課幼兒的興趣很高,作為幼兒教師,要抓住幼兒的興趣點,以此為出發(fā)點,來選擇音樂活動。這次,我選擇韻律活動《挪威舞曲》這節(jié)課,這首樂曲節(jié)奏鮮明、ABA結構鮮明,是一首名曲,這次活動,我以樂曲作為欣賞主體,以感受、體驗、創(chuàng)編為基本活動,使幼兒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用自己的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自己對樂曲的理解。在活動中,幼兒對音樂表現(xiàn)興趣很大,能掌握《挪威舞曲》ABA曲式特點亦能借助故事情節(jié),結合音樂形象,創(chuàng)編鴨子游泳、嬉水以及大風的動作,但是鴨子的形象局限了幼兒自主創(chuàng)編的空間,如果鴨子改為幼兒自主想象的各種動物,大風刮時,請幼兒根據(jù)自己想象發(fā)揮的動物做出躲避的動作,想象躲避的地點,這樣能使自主創(chuàng)編的空間大大加大。
【大班音樂挪威舞曲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挪威舞曲音樂教案02-21
幼兒園大班音樂欣賞活動《挪威舞曲》教案05-03
瑤族舞曲大班音樂教案08-19
《康康舞曲》大班音樂游戲教案04-24
柚子圓舞曲大班音樂教案04-11
大班音樂游戲《康康舞曲》教案03-28
幼兒大班音樂歡樂舞曲教案03-20
大班音樂活動柚子圓舞曲教案07-01
瑤族舞曲音樂教案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