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貪天之功的成語故事
貪天之功的成語故事1
出處:《左傳·晉公子重耳之亡》。
意思:比喻把別人的功勞據(jù)為己有。
春秋時,晉文公曾因為與兄弟爭權(quán)奪利而逃亡他國,后來重新回國執(zhí)政,便賞賜跟他一起出亡的人。而這些人中,大多數(shù)爭功邀寵,只有介子推不說自己有功應受賞,于是就沒有得到賞賜。 內(nèi)容來自
介子推說:“晉獻公有九個兒子,只有晉文公還在,晉惠公、晉懷公眾叛親離,不得人心,國內(nèi)外都對他們不滿,可是老天沒有讓晉國斷絕,一定會有國主的,而這主持晉國祭祀的人(即指掌國權(quán)的),俗語,不是晉文公還有誰呢?這實在是天要立他的,而這幾個從亡者卻以此作為自己的`功勞,不是太荒唐了嗎?偷人家的財產(chǎn),尚且要稱他盜賊,更何況是竊取老天的功勞來作為自己的功勞呢?……”
貪天之功的成語故事2
【語源】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釋義】 此喻把別人的功勞算到自己身上。
【例句】 李俊道:“……討遲羅之難,全是眾位之力,豈敢貪天之功,遂爾僭妄!“
【結(jié)構(gòu)】 偏正結(jié)構(gòu)
【近義】 居功自傲
【反義】 功成不居
【故事】
重耳在流亡期間,晉國大夫狐偃、趙衰還有介之推等人,形影不離地跟著他,經(jīng)受過不少的艱難困苦。特別是介之推,他官階不大但對重耳的照顧可以說是無微不至。他們在曹國時,由于路費被盜,他們幾人已身無分文,可憐重耳餓得兩腿都抬不起來,好心腸的介之推便偷偷地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煮熟給重耳充饑。
重耳繼位后,為了報答追隨他流亡的有功之臣,準備對他們論功行賞,可就是把介之推忘了。
介之推也未向任何人提起自己的功勞,介之推說:“現(xiàn)在能繼承為晉君的,除了重耳還會有誰!這實在是老天爺早就安排好了的。而某幾個人以為是他們的功勞,這不是在欺騙人嗎?偷了人家的`財物,尚且會被人稱作是強盜,何況貪取上天之功勞。以為是自己的功勞呢!下面的人把罪過當成合理,上面的人還對此加以賞賜。上下相互蒙騙,這就難了!
為此,介之推假稱有病,回家隱居,侍奉老母。
介之推帶著母親,到綿山的溪山里隱居不出。
據(jù)說,晉文公后來追悔莫及。為了逼介之推母子出山相見,曾派人火燒綿山,但沒有成功,火熄之后,發(fā)現(xiàn)介之推背著老母親,一同被燒死了。
人們?yōu)榱思o念他,把每年清明的前一天定為寒食節(jié),家家;,都吃冷食,并改綿山為介山。
【貪天之功的成語故事】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成語故事07-29
亡羊補牢成語故事05-24
請君入甕成語故事11-05
卜晝卜夜的成語故事10-27
聲東擊西的成語故事04-04
名落孫山的成語故事11-27
箭在弦上的成語故事07-25
仁的成語故事11-10
臧谷亡羊的成語故事04-17
心之官則思成語故事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