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一鳴驚人的典故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jīng)常接觸到典故吧,中華上下五千年,產(chǎn)生了無數(shù)故事。當你說出一個典故的時候,知道它背后那段風起云涌、波瀾壯闊的歷史嗎?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典故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鳴驚人的典故,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鳴驚人的典故1:
春秋時,楚莊王即位已經(jīng)三年,白天打獵,晚上喝酒,對國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他知道大臣們對他不滿意,就下了一道命令:“誰要是敢勸諫,就判他的死罪!”
有個名叫伍舉的大臣對莊王說:“我有個謎請大王猜猜!鼻f王說:“你說吧。伍舉說:“楚國有一只大鳥,身披五彩,可是一停三年,不飛也不叫,這是什么鳥?”
楚莊王說:“這不是普通的鳥,這種鳥不飛則已,一飛將要沖天,不鳴則已,一鳴將要驚人。你去吧,我已經(jīng)明白了。”
從那天開始,楚莊王振作起來,認真治理國家,楚國也漸漸強大起來。最后,這個一鳴驚人的楚莊王成了春秋五霸之一。
楚莊王一鳴驚人典故2:
春秋時期,楚國的儲君也就是楚莊王在登基后,為了觀察朝野的動態(tài),也為了讓別國對他放松警惕,當政三年,沒有發(fā)布一項政令,在處理朝政方面沒有任何作為,朝廷百官都為楚國的前途擔憂。
楚莊王不理政務,每天不是出宮打獵游玩,就是在后宮里和妃子們喝酒取樂,并且不允許任何人勸諫,他通令全國:“有敢于勸諫的人,就處以死罪!”
楚國主管軍政的官職是右司馬。當時,有一個擔任右司馬官職的人,看到天下大國爭霸的形勢對楚國很不利,他就想勸諫楚莊王放棄荒誕的生活,勵精圖治,使楚國成為繼齊桓公、晉文公之后的諸侯霸主。然而,他又不敢觸犯楚莊王的禁令,去直接勸諫;他絞盡腦汁也沒有想出使楚莊王清醒過來的辦法。
有一天,他看見楚莊王和妃子們做猜謎游戲,楚莊王玩得十分高興。他靈機一動,決定用猜謎語的辦法,在游戲歡樂中暗示楚莊王。
第二天上朝,楚莊王還是一言不發(fā),這位右司馬陪侍在旁。就在莊王準備宣布退朝的時候,他給楚莊王出了個謎語,說:“奏王上,臣在南方時,見到過一種鳥,它落在南方的土崗上,三年不展翅、不飛翔,也不鳴叫,沉默無聲,這只鳥叫什么名呢?”
楚莊王覺得大臣們要求富國強兵的心情十分迫切,自己整頓朝綱,重振君威的時機已經(jīng)到來,半個月以后,楚莊王上朝,親自處理政務,起用了六位有才干的讀書人當官參政,把楚國治理得很好。
國內(nèi)政局好轉(zhuǎn),于是便發(fā)兵討伐齊國,在徐州戰(zhàn)敗了齊國。又出兵討伐晉國,在河雍地區(qū),同晉軍交戰(zhàn),楚軍取得勝利。
最后,在宋國召集諸侯國開會,于是楚國便代替了齊、晉兩國,成為天下諸侯的霸主。
一鳴驚人的典故 1
典故介紹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成語,漢語拼音bù míng zé yǐ,yī míng jīng rén,詞語解釋: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xiàn),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鳴:動詞,鳥叫。成語為褒義詞。成語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背鲎晕鳚h司馬遷對戰(zhàn)國齊國的記載,但最早的藍本為戰(zhàn)國韓非記載的春秋楚莊王的典故。這或許并不矛盾,可能齊威王也被問過這個隱語,然后想起楚莊王說過的話也頓然醒悟,脫口而答。
歷史故事來源
淳于髡是齊國的一個入贅女婿。身高不足七尺,為人滑稽,能言善辯,屢次出使諸侯之國,從未受過屈辱。齊威王在位時,喜好說隱語,又好徹夜宴飲,逸樂無度,陶醉于飲酒之中,不管政事,把政事委托給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放縱,各國都來侵犯,國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間。齊王身邊近臣沒有一個敢進諫。淳于髡用隱語來規(guī)勸諷諫齊威王,說:“都城中有只大鳥,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飛又不叫,大王知道這只鳥是怎么一回事嗎?”齊威王說:“這只鳥不飛則已,一飛就直沖云霄;不叫則已,一叫就使人驚異!庇谑蔷驮t令全國七十二個縣的長官全來入朝奏事,獎賞一人,誅殺一人;又發(fā)兵御敵,諸侯十分驚恐,都把侵占的土地歸還齊國。齊國的聲威竟維持長達三十六年。這些話全記載在《田完世家》里。
齊威王八年(前371),楚國派遣大軍侵犯齊境。齊王派淳于髡出使趙國請求救兵,送(趙國)黃金百斤,駟馬車十輛。淳于髡仰頭朝天大聲地笑,將系帽子的`帶子都笑斷了。威王說:“先生是嫌禮物太少么?”淳于髡說:“怎么敢嫌少!”威王說:“那你笑,難道有什么說辭嗎?”淳于髡說:“今天我從東邊來時,看到路旁有個祈禱田神的人,拿著一個豬蹄、一杯酒,祈禱說:‘狹小的高地上收獲的谷物盛滿竹籠,低田里收獲的莊稼裝滿車輛;五谷繁茂豐熟,五谷豐盛堆積滿倉!铱匆娝玫募榔泛苌,而所祈求的東西太多,所以笑他!庇谑驱R威王就把禮物增加到黃金千鎰、白璧十對、駟馬車百輛。淳于髡告辭起行,來到趙國。趙王撥給他十萬精兵、一千輛裹有皮革的戰(zhàn)車。楚國聽到這個消息,連夜退兵而去。
齊威王非常高興,在后宮設置酒肴,召見淳于髡,賜他酒喝。問他說:“先生能夠喝多少酒才醉?”淳于髡回答說:“我喝一斗酒也能醉,喝一石酒也能醉。”威王說:“先生喝一斗就醉了,怎么能喝一石呢?能把這個道理說給我聽聽嗎?”淳于髡說:“大王當面賞酒給我,執(zhí)法官站在旁邊,御史站在背后,我心驚膽戰(zhàn),低頭伏地地喝,喝不了一斗就醉了。假如父母有尊貴的客人來家,我卷起袖子,躬著身子,奉酒敬客,客人不時賞我殘酒,屢次舉杯敬酒應酬,喝不到兩斗就醉了。假如朋友間交游,好久不曾見面,忽然間相見了,高興地講述以往情事,傾吐衷腸,大約喝五六斗就醉了。至于鄉(xiāng)里之間的聚會,男女雜坐,彼此敬酒,沒有時間的限制,又作六博、投壺一類的游戲,呼朋喚友,相邀成對,握手言歡不受處罰,眉目傳情不遭禁止,面前有落下的耳環(huán),背后有丟掉的發(fā)簪,在這種時候,我最開心,可以喝上八斗酒,也不過兩三分醉意。天黑了,酒也快完了,把殘余的酒并到一起,大家促膝而坐,男女同席,鞋子木屐混雜在一起,杯盤雜亂不堪,堂屋里的蠟燭已經(jīng)熄滅,主人單留住我,而把別的客人送走,綾羅短襖的衣襟已經(jīng)解開,略略聞到陣陣香味,這時我心里最為高興,能喝下一石酒。所以說,酒喝得過多就容易出亂子,歡樂到極點就會發(fā)生悲痛之事。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這番話是說,無論什么事情不可走向極端,到了極端就會衰敗。淳于髡以此來婉轉(zhuǎn)地勸說齊威王。威王說:“好!庇谑,威王就停止了徹夜歡飲之事,并任用淳于髡為接待諸侯賓客的賓禮官。齊王宗室設置酒宴,淳于髡常常作陪。
【一鳴驚人的典故】相關(guān)文章:
關(guān)于一鳴驚人的成語典故03-07
歷史成語典故:罄竹難書的典故02-22
歷史典故精選02-28
指鹿為馬的典故04-15
杯弓蛇影的歷史典故10-13
家喻戶曉的歷史典故12-09
歷史典故的成語11-23
曳尾涂中的歷史典故02-13
桃花的歷史典故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