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聲樂教學方法「推薦」
聲樂也許是最古老的音樂形式,因為它不需要任何樂器,僅僅人聲便可。聲樂的教學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提供的范文,歡迎閱讀參考!希望大家采納!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CNFLA學習網(wǎng)的欄目!
一、自然的咬字和吐字。練習自然的咬字狀態(tài),并使口腔形成習慣,注意要以平和的態(tài)度練習,要避免懶散或急躁的狀態(tài)。因為在懶散的狀態(tài)時咬字,口腔的位置容易偏小,處于不正常的狀態(tài)。而在急躁的情緒下咬字,口腔的位置容易偏大,同樣處于不正常的狀態(tài),而咬字在演唱中是很重要的。對于一首聲樂作品來說,就是一首帶有音調的詩,而歌唱就是帶有音調的朗誦,這一點我們必須要明確。歌曲的歌詞和音樂一樣,影響著歌曲的風格。有一句話叫: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特點,一個地域有一個地域的風格,而語言同民族和地域有相當密切的關系。包括音樂也是在語言基礎上的再發(fā)展,所以咬字和發(fā)音對演唱風格又很大的影響。另一方面,在演唱中遇到比較難的地方時,難免會產(chǎn)生緊張的情緒,而緊張的情緒的演唱的最大影響就是改變正常的、自然的演唱狀態(tài),其中就包括口腔的咬字和吐字,練習并穩(wěn)定咬字的口腔狀態(tài)就可以起到穩(wěn)定情緒、穩(wěn)定演唱狀態(tài)的作用......
二. 情緒控制。實際上聲樂就是通過歌唱來表達感情,而聲樂的訓練就是圍繞著咬字、吐字和表達感情這兩個方面進行的。說到情感就又涉及到性格問題,我們的演唱過程就是真實表達歌曲作者情感的過程,不能加入過多的個人色彩,尤其是一些無意識的、偏執(zhí)的.色彩。比如一個性格急躁的人,其演唱的作品就大多帶有急躁的情緒,而其作品的音樂內容有可能與急躁一點關系都沒有,這樣就沒有準確的表達音樂的內容。另外,性格的偏執(zhí)也容易造成聲音的技術問題,性格急,聲音緊;性格懶,聲音跨。而且我們要分清急躁和興奮的區(qū)別,急躁是過于興奮的狀態(tài),懶散是不夠興奮的狀態(tài),我們在演唱中所追求的共鳴、高音、技術等等同演唱中的興奮狀態(tài)都有密切的關系,所以在學習中要極其注意情緒的調整和控制。 我們所進行的技術訓練主要集中在發(fā)聲技術上,如何能取得好的聲音是衡量演唱水平的標準,我們現(xiàn)行的聲樂教學,過于側重肌肉的訓練,比較忽視情緒的控制訓練,要知道控制肌肉的是情緒,如果情緒不穩(wěn)定,既使肌肉的訓練很正確和穩(wěn)定也不行。實際上經(jīng)過常年的肌肉訓練是可以達到一定的穩(wěn)定程度的,并且也可以達到控制情緒的作用,但這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和精力,需要經(jīng)過不停的調整才能實現(xiàn)。實際上在現(xiàn)行的教學方法中,對聲音的要求并沒有錯,關鍵是以什么角度去看,比如:"先通氣后發(fā)聲":就是要"小心"的情緒狀態(tài)。"聞花的狀態(tài)":就是要"興奮"的情緒狀態(tài)等等......
三、總論。實際上聲樂的要求就是一下這三點:
1. 自然、正常的咬字和吐字狀態(tài)。
2. 小心、興奮的情緒狀態(tài)。
3. 對不同風格歌曲的把握。
演唱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都可以通過以上的方法解決。
呼吸不好的原因是因為不正常的咬字狀態(tài),一般都是在做"打開喉嚨"的要求后出現(xiàn)這個問題的,由于忽略了正常的咬字狀態(tài),在咬字是聲帶過于張開,造成用氣過多,是呼吸出問題的。這一點通過吐字的狀態(tài)就可以證實,呼吸不好的,咬字大多不清楚,向嘴里含著東西一樣。實際上呼吸是不用練習的,我們平時的確存在呼吸較淺的問題,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情緒的影響,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從穩(wěn)定情緒入手,根據(jù)學生的性格,性格急躁的,要通過輕聲、慢速的發(fā)聲練習來平和情緒,性格散漫的,要通過大聲、興奮的發(fā)聲練習來提起情緒。當情緒處于平和的狀態(tài)時,呼吸就自然深了。一般來說性格急躁的呼吸較淺,聲音易浮。性格懶散的,呼吸過深,聲音易沉。調整的結果就是以聲音為標準的,就是要那種平衡的聲音......
換聲點的問題實際就是心理承受力的問題,人對自己不熟悉的事情都會產(chǎn)生一定的心理緊張,高音的問題也是一樣。換聲點后的發(fā)聲方法的變化,就像是一個不會游泳的人下到水里一樣,水越深約急就越緊張,也就越使勁地抓住周圍的人,可只要是不松手,就永遠學不會游泳。所以,在演唱中不要考慮換聲點的問題,最好的歌唱狀態(tài)是從底到高音色的統(tǒng)一,不能中聲區(qū)因個音色,到高聲區(qū)就換成另一個音色。共鳴的問題也是很簡單的,就是震動的問題,從物理學上講,任何物體都是有自身的頻率的,當然包括人體的骨骼和腔體。而共鳴就是指當發(fā)出聲音的頻率同腔體一致時產(chǎn)生的共振,這需要兩個條件:一是頻率一致,二是放松。我們可以試一試,用筷子敲碗,如果我們用手摁住碗再敲,聲音的共鳴就很弱,如果我們握緊筷子敲,就沒有放松握筷子的敲擊聲音好。以上的實驗可以證明,腔體緊共鳴差,聲帶緊音色差。所以,聲樂練習中,"小心"的狀態(tài)是為了取得優(yōu)美的音色,"興奮"的狀態(tài)是為了取得較好的共鳴......
以上的介紹是我經(jīng)過多年演唱和教學所感受到的,是一種能很快見效果的方法。一般學生通過幾節(jié)課的訓練就可以在音色、共鳴和音高上取得較明顯的進步。因為效果較好,才把這個方法介紹給大家,不過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準確的判斷性格,還有就是"小心和興奮"的情緒狀態(tài)一定要真實,一定要"動心",不動心的"小心和興奮"的狀態(tài)是沒效果的。
【最新聲樂教學方法「」】相關文章:
關于聲樂的教學方法「推薦」07-18
關于高校聲樂的教學方法06-18
關于初級聲樂的基本教學方法06-11
關于兒童聲樂教學方法介紹07-26
兒童聲樂學習入門教學方法07-12
聲樂美感是什么?「最新」07-07
最新學聲樂學習基礎05-17
最新聲樂入門基礎05-25
2016最新精選聲樂技巧「推薦」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