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聲樂教程的方法
中老年人聲樂教程的方法。下面是介紹,歡迎閱讀,僅供參考!
這是你沒有找到頭聲點的正確位置緣故,只要你找到了這個頭聲點,換假音就不會有問題。
但是這個頭聲點的問題一直是聲樂界在吵吵的問題,因為頭腔共鳴的共鳴腔雖然主要是在鼻咽腔,但會引起蝶竇和額竇的“共振”,使人覺得聲音是從“額竇”(兩眉之間)飛出去的,所以會有“面罩唱法”一說。由于整個上口蓋以上的部分都會有振動感,于是不同的人體之間感覺就會有差異,你注意了哪一部分,就會覺得這個“頭聲點”就那里。于是產(chǎn)生了許多說法:有人說靠前(民族唱法的人多數(shù)這么說),有人說要靠后(美聲唱法的人多數(shù)這么說),甚至說音越高,頭聲點的位置越靠后,有人說得更具體,說是在硬腭上。
所以,樓主你可能也是陷入了這樣的困惑,不知道到哪里去找這個頭聲點。其實頭聲點不難找,戲曲演員練聲的時候一定會去找頭聲點,因為絕大部分戲曲的演唱都是高位置發(fā)聲的',沒有頭聲,就唱不出高位置的聲音。
本人也曾是戲曲演員,在“咿咿呀呀”的練聲中,好像很容易的就找到了頭聲點,當(dāng)時也不知道所以然,前不久,看到了一本由鄭卓、鄭玄編著的《中老年聲樂教程》的教材,里面說到,頭聲點的位置在漢語拼音中的后鼻音“ng”上,試了一下,茅塞頓開,因為這個感覺跟我們以前練聲的感覺非常相似,才知道我們以前練聲的時候,其實都是在找“ng”的位置。所以,我確信,頭聲點的位置就是“ng”,不管是美聲、民族、戲曲,都是這個“ng”。
希望樓主也去試試這個“ng”的位置,相信你很快就會解決真假聲轉(zhuǎn)換的問題。
根據(jù)我上面提到的這個教材中說,你只要念一個“橫”字,念的時候,要弱化聲母“h”和韻母頭“e”,強(qiáng)調(diào)韻母尾“ng”并保持住這個位置,在此前提下過渡到其他母音上,比如“nga”、“ngo”、“ngi”等等。
希望我的建議對你有所幫助。
【中老年人聲樂教程的方法】相關(guān)文章:
聲樂教程:氣息的訓(xùn)練方法01-19
簡單的聲樂教程訓(xùn)練方法02-27
聲樂教程「歌曲欣賞」06-23
美聲聲樂教程02-24
民族唱法聲樂教程02-24
通俗唱法聲樂教程02-24
聲樂教程:唱低音的技巧01-21
聲樂教程:如何玩轉(zhuǎn)低音01-20
聲樂入門教程2016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