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入殮師觀后感范文三篇
《入殮師》是8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影片,久聞大名。身邊的朋友也推薦過多次,怎奈從片名就看得出影片題材之沉重。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心理承受能力逐年下降,對沉重的題材避之不及。忽一日我鼓起勇氣看了下去,記下其中感受若干。下面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看入殮師觀后感范文,歡迎閱讀!
篇一:看入殮師觀后感范文
靜美的畫面,優(yōu)美的純音樂,還有那時不時涌上來的懷舊氣息,更難得是能將現(xiàn)實與夢想、生命與死亡、傷害與原諒、時間、愛這些深刻而宏大的命題如此和諧的揉融在一起,演繹得絲絲入扣,不溫不火之中一點點滲入,然后緊緊抓住人心。
影片開始,在一片蒼茫的氤氳之中,車燈微弱的光一點點暈染出來。我在想,這光影畫面怎么能拍出中國山水畫的那種難以言傳的神韻?
片子的著力給人感覺是淡淡而隱忍的。當音樂的夢想不能支撐現(xiàn)實的生活,小林決定放棄,并賣掉昂貴的大提琴。從理想轉(zhuǎn)入現(xiàn)實,沒有撕心裂肺的糾結(jié),一切結(jié)束得那么平靜和自醒;氐洁l(xiāng)下,接受入殮師這樣違背常人喜好的工作、初入行拍片的不堪和涌動其中的各種情緒也是輕描淡寫的。直到小林第一次親眼見到死亡,生命結(jié)束的荒蕪,碰觸到已陳腐化爛的尸體,這些才真正擊中了他。嘔吐、無數(shù)次的擦洗都無法清除死亡帶給他的震撼和恐懼。回家見到妻子,那舉動大概是想從她鮮活的身上找到一點生的氣息所作的拼命掙扎吧。見識了死亡的真相,看到入殮師對死者和家屬的意義,小林漸入佳境,并開始享受這種工作,而且,又重新開始演奏大提琴。畫面在日常生活與草堤上拉琴之間不斷的切換,借助動聽的配樂,完全可以感受到那種擺脫現(xiàn)實的困窘、思想困惑后的自由與飛揚。對小林而言,生活已接近圓滿,除了從小被父親拋棄的傷口還隱隱作痛外。父親的死亡終于給小林的原諒和放下帶了契機。那個始終以模糊面貌出現(xiàn)的父親,時間可以弄皺他的容顏,可以奪去他的生命,但卻不能改變他對小林的`愛和悔意。
入殮需要接觸死者,感受喪葬的種種悲痛和陰晦,但片中的兩個入殮師卻沒有沾染這種晦氣——社長豁達通透,小林也通過這個職業(yè)給自己帶了新的人生;蛟S這種工作使他們不能像其他人那樣把自己包裹起來逃避死亡的存在。死亡對死者本身,可能是劫難或解脫;對親友來說,可能是悲痛和不舍;對在旁親歷的入殮師而言,則是通過死亡觀想生命的思想歷程。死亡的殘酷越發(fā)凸顯生命的美好和珍貴。因為知道難得,才能心懷感激與慈悲的對待自己和他人。
在不同死者的畫面中,澡堂老太太火葬該是個小高潮。小林和妻子作為旁觀者見到老太太兒子還有火葬場老工人的對話。兩個與老太太有著最深聯(lián)系的人都眼含淚水,但兩人情緒卻是大不同的:兒子激動、追悔——早知會陰陽相隔,當初又怎會與母親如此執(zhí)拗地爭執(zhí);對老工人而言,老太太的死不是終點,他悲而不傷,還生出對未來的觀想。死亡就像一面鏡子,無情的投射出生者內(nèi)心的缺憾與圓滿與否。
感謝這部片子將自己從煩亂中拉扯出來,想起《西藏生死書》中的那句話:“我們可以全心全意、準確無比、心平氣和地把每一秒鐘當成改變和準備死亡和永恒的契機。”
篇二:看入殮師觀后感范文
入殮師是日本的一部經(jīng)典之作,首先從影片的名字上就與眾不同,給不同的人可能會有較大的感覺上的差異,有的人在看之前可能不敢或不想看,因為一聽到入殮師這個名字,心理面油然有些發(fā)憷,但事實上影片卻并不是觀眾們認為的那樣,相反,整部影片中沒有一點驚悚的成分在里面,而是處處充滿了人與人之間那份最珍貴的感情,這部電影從主人公大霧這樣一個角色,說明了一些問題,同時也講述了一些不為人知的事情,讓人們對入殮師有了新的理解與看法,
這部電影講述了三種情感,第一是愛情,主人公大霧與他的妻子之間,給人的感覺是非常和諧,兩個人之見都能夠互相理解,互相體諒,給人很溫馨的感覺,影片的第二種感情是父子之情,其實電影從開始時就埋下了伏筆,大霧經(jīng);貞浧鹦r候與他的父母在河邊的沙灘上撿石頭的場景,但是每當出現(xiàn)他父親的是后卻總是模糊不清的,只有輪廓而已,當?shù)搅擞捌Y(jié)束的時候,才出現(xiàn)大霧的父親那清晰的一面,影片的第三種感情是大霧與他的師父之間的情感,開始大霧去公司應聘的時候,當他知道他所進入的公司的性質(zhì)時候,幾既驚訝又難以接受,但是通過他師父的一次次的教導,使大霧終于理解了他的職性質(zhì),使他欣然的接受了自己職業(yè),從另一個角度認識了自己的職業(yè),
從音樂的角度簡單分析一下,整部影片都以大霧手里的那把大提琴作為主線,大霧拉大提琴的場景貫穿于這個部電影之中,而所拉的曲子正式映襯了電影的主題,電影的情感,影片中的曲子是久石讓寫的,而他其恰恰善于寫這種傷感,煽情的曲子,善于運用大提琴與鋼琴的配合,本來電影的故事情節(jié)就已經(jīng)十分感人,再加上久石讓的音樂,不得不讓人流著眼淚看電影,實在不能不觸動人的靈魂,十分感人,
這部影片的特點之一是,故事情節(jié)的主人公相當少,至少有幾個人,但是卻絕不會讓觀眾有空洞之感,故事情節(jié)也不復雜,但卻一定能夠打動人心,讓人們從零一個角度理解了死亡的概念,影片后來講述到大嬸死后,一直默默愛戀她的那位大叔講的幾句話,他說,人死并不等于結(jié)束,只是人們要通過這扇門,走向另一個永遠沒有痛苦的世界,這或許就是導演要對觀眾們所說的話,
這部電影的另一個特征是,里面加入了一些幽默的元素,雖然這部影片以感人的故事情節(jié)為主題,但是卻并不缺乏幽默,從大霧去公司應聘的那時起,就時不時的出現(xiàn)幽默的場景,讓人不會總沉寂在一中傷感之中,這或許是電影創(chuàng)作的一種手法吧,當把電影看完后,心里很是難受,因為那是我們已經(jīng)知道大霧有了自己的后代,當他將自己父親受掰開后發(fā)現(xiàn)父親緊緊的握住那塊大霧小時候送給他的石頭的時候,他明白了一切,而且將這塊石頭保留給了他的后代,說明了將他父親對他的愛傳給了下一代,看到這里,不得不讓人感動,同時,又應征了那句話,死亡并不算什么,那只是過程,通向另一個世界的過程!
篇三:看入殮師觀后感范文
2009年,《入殮師》是最讓我感動的影片。
早就對這部第8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得主有所耳聞。但一直被各種刺激感官的商業(yè)電影所吸引的我,卻一直沒機會欣賞這部名字聽起來比較古怪的《入殮師》。
幾個月前,一位網(wǎng)友曾向我推薦這部影片。但直至昨天晚上,我才從頭到尾看完本片。
《入殮師》講述的是一位大提琴演奏家失去了實現(xiàn)夢想的機會后,帶著妻子回到鄉(xiāng)下打算過安穩(wěn)的日子。在他找工作的時候,誤打誤撞的成為了一位入殮師。所謂入殮師,就是送死者遺體最后一程的人,他的工作包括為遺體美容、換裝、入館等等。這種職業(yè)是很多人敬而遠之的,原因自不用說。但是本片中由本木雅弘飾演的小林大悟卻人如其名般的悟到了很多道理,并且愛上了這份職業(yè)。
小林悟出的道理,也正是影片所表現(xiàn)的主題思想。讓我感到驚訝的是,本片的主題竟然如此龐大和豐富。其中包括生死哲學、夫妻親情、父母子女情、人文關(guān)懷、生命的意義等等。而將這些主題背后的故事一線貫穿的線索內(nèi)容,則是小林成為入殮師之后的成長歷程。
一個人的生死,無非就是一具軀殼中是否承載生命。而生命又是十分抽象的東西。因此,乍一看活人和死人無非就是能動與不能動。當一個人死去,他可能對他自己再無任何意義,但卻牽絆著活人的感情。所以,最后一面,對于活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每當小林和他的社長——由山崎努扮演的佐佐木生榮,畢恭畢敬的將尸體處理得整潔美觀時,都是對死者親人心理上的用其他方式無法代替的安慰。
還記得幾組鏡頭,當入殮師把一具老頭子的尸體入殮完畢之后,家人們看著尸體就像是看到老頭子像平時一樣睡著了,甚至還開玩笑般的在老頭子的臉上親上了口紅印。失去親人雖然悲痛,但能看到死者面容的安逸又是一種多大的慰藉啊。
小林剛剛成為入殮師的時候,他知道這是一個敏感且別伴隨爭議的職業(yè)。因此他瞞著妻子、也不告訴街坊鄰居他是干什么的。但日久天長,這件事早晚會被人知道的,當妻子——由廣末涼子飾演的小林美香知道此事后,對入殮師這份工作極為反感,并一氣之下回了娘家。左鄰右舍當然也對小林另眼相待。在重重壓力之下,小林沒有放棄入殮師這一職業(yè)。也許在那個時候,他就已經(jīng)明白了他所從事的是一份神圣的工作。
當?shù)玫狡拮拥睦斫?我覺得妻子能理解小林,正是因為她明白了當初小林勇于從事在她眼里極其“骯臟”的工作,完全是為了她能生活得幸福),又通過入殮街坊的親人得到周圍人的認可之后的一天,小林突然得到了一個消息,那就是拋棄他三十余年的父親去世了。在多方勸說下,小林決定去見父親最后一面,當他和美香感到現(xiàn)場時,正巧有兩個殯儀館的人要“簡單”的處理小林父親的尸體,這時小林將他們一把推開……美香解釋道:“我丈夫是入殮師。”在入殮父親的尸體時,小林發(fā)現(xiàn)父親臨死前手里還攥著小時候他送給父親的一粒鵝卵石……
客觀的說,影片是以生死為大前提來講述故事內(nèi)容的。而生離死別本身就是一件可以得到觀眾同情的題材。所以,在觀看影片時被感動是難免的,但是能通過生與死,將情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才是影片的精華所在。換句話說,如果你看得足夠投入,這將是一部從里到外都能感動你的影片。
再說影片的喜劇要素。盡管入殮的鏡頭比比皆是、催人淚下的情節(jié)數(shù)不勝數(shù),但是為了平衡觀眾的心情,緩解觀眾的過度悲傷以及避免觀眾覺得沉悶,導演瀧田洋二郎(《陰陽師》、《壬生義士傳》)還在片中加入了一些令人捧腹大笑的情節(jié),但不是很多——本就不應該很多。
再補充幾點引申,我覺得從事服務行業(yè)的人都應該看看這部《入殮師》。學學人家是怎么敬業(yè)的,你可以從小林入殮師尸體的同時,發(fā)現(xiàn)一種如科學家一般嚴謹?shù)膽B(tài)度、如藝術(shù)家般精雕細琢的專注、如同對待自己親人般的善良等等。如果我們的服務都能具備這種精神與素質(zhì),那和諧社會可能就不再是我們的一個口號。
《入殮師》所體現(xiàn)出的人道主義精神應該是捧得小金人的主要原因,而且一定是很多人都發(fā)現(xiàn),人道主義在這個世界上含量太低了。
再次強烈推薦這部難得的《入殮師》。
【看入殮師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入殮師觀后感1000字精選06-19
入殮師電影觀后感匯總06-20
電影《入殮師》觀后感參考06-14
入殮師觀后感優(yōu)秀范文06-14
日本電影《入殮師》觀后感06-14
入殮師電影觀后感「優(yōu)秀」07-08
精選2016電影《入殮師》觀后感01-10
2016電影入殮師觀后感精選01-10
入殮師電影觀后感三篇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