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葉詩經(jīng)原文及注釋
有人曾經(jīng)這樣評價這首詩:從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和藝術(shù)感染力來看,《瓠葉》確實算不上雅詩中的上品,但它卻具有一定的歷史認(rèn)識價值,在這首詩中,讀者既可以看到中華民族悠久的飲食文化傳統(tǒng),也可以看到禮儀之邦所獨有的尚禮民風(fēng)和謙虛美德。基于這一點,《瓠葉》詩還是值得一讀的`,下面我們就一起欣賞一下吧。
幡幡瓠葉,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嘗之。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獻(xiàn)之。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注釋
、裴Γ╢ān)幡:翩翩,反覆翻動的樣子。瓠(hù):葫蘆科植物的總稱。
⑵亨(pēnɡ):同烹。
⑶斯首:白頭,兔小者頭白。
、扰冢╬áo):將帶毛的動物裹上泥放在火上燒。燔(fán):用火烤熟。
、芍耍簩⑷忸愒诨鹕涎臼故。
、术。▃uò):回敬酒。
譯文
隨風(fēng)飄動瓠瓜葉,把它采來細(xì)烹飪。君子家中有淡酒,斟滿一杯請客品。
白頭野兔正鮮嫩,烤它煨它味道美。君子家中有淡酒,斟滿敬客喝一杯。
白頭野兔正鮮嫩,烤它熏它成佳肴。君子家中有淡酒,斟滿回敬禮節(jié)到。
白頭野兔正鮮嫩,煨它烤它成美味。君子家中有淡酒,斟滿勸飲又一杯。
鑒賞
全詩共分四章,形式上全用賦法,頗具雅詩特點,然詩中反覆詠嘆者多,渲染描繪者寡,又與風(fēng)詩相近,故龔橙《詩本誼》謂此《小雅》西周民風(fēng)之一。
詩首章取瓠葉這一典型意象,極言其宴席上菜肴的粗陋和簡約,瓠葉味苦,則所食非美味佳肴可知,但主人并沒有以微薄而廢禮,而是情真意摯地采之亨之,并取酒相待,請客人一同品嘗。詩中多用代詞,加快了節(jié)奏,情緒顯得歡快跳躍,而首章亨、嘗押韻,屬陽部,更為全詩定下了一個熱烈高昂的基調(diào)。
詩后三章以白頭小兔為敘賦對象,從另一面極言菜肴簡陋。一物而三舉之者,以禮有獻(xiàn)酢酬故也,酒三行而肴惟一兔首,益以見其約矣。(《傳說匯纂》引張彩語)《詩經(jīng)》時代,關(guān)于葷菜,有六牲之說,即豕、牛、羊、雞、魚、雁(見《禮記·內(nèi)則》),在正式宴請客人的場合,據(jù)禮當(dāng)備六牲,而兔子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就如同北方諺語所謂狗肉端不上臺面一樣。明了這一點,便可看出同是宴飲之詩,《伐木》有肥羜(按,音zhù,小羊)、肥牡,《魚麗》有鲿、鯊、魴鱧、鰋鯉,和《瓠葉》中僅有瓠葉、兔首相比,厚薄奢簡盡顯。正如第一章所敘述的那樣,主人并沒有因小兔之微薄而廢燕飲之禮,而是或炮或燔或炙,變化烹調(diào)手段,使單調(diào)而粗簡的原料變成誘人的佳肴,復(fù)以酒獻(xiàn)客、酢客、酬客,禮至且意切,在你來我往的觥籌交錯中,可以看出主賓之間確實有不任欣喜之狀(陳延杰《詩序解》)。
【瓠葉詩經(jīng)原文及注釋】相關(guān)文章:
詩經(jīng)的《國風(fēng)·邶風(fēng)·雄雉》的原文注釋及譯文賞析08-08
詩經(jīng)《北山》原文翻譯及賞析04-09
詩經(jīng)板原文翻譯及賞析04-09
《詩經(jīng):載見》原文翻譯及賞析04-09
《詩經(jīng):終南》原文翻譯及賞析04-09
《詩經(jīng):臣工》原文翻譯及賞析04-09
詩經(jīng)車攻原文翻譯及賞析04-09
《詩經(jīng)》原文賞析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