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塔讀后感 推薦度:
- 烏塔的讀后感 推薦度:
- 烏塔的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烏塔》讀后感【薦】
當(dāng)閱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烏塔》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烏塔》讀后感1
今天,我讀了《烏塔》這篇文章后,感受頗深,受益匪淺!稙跛愤@篇文章講了中國的汪曉潔在羅馬的一家青年旅館中認識了一個十四歲的小女孩烏塔一人游歐洲的事。汪曉潔說:“一個十四歲的孩子,獨自一人游歐洲,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絕不會相信”。這句話說得太對了,如果我是汪曉潔的話,我也不會相信的,我沒想到烏塔竟能如此自立—竟能獨自一人游歐洲!更讓我驚訝的是:她竟然放棄了周末休息和玩耍的時間去掙旅費,而且不向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可再想想我,有時候讓我跟陌生人說一句話都是難事,就更別說獨自旅游了,F(xiàn)在中國的許多孩子都缺乏獨立性,處處依靠父母,慢慢養(yǎng)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xí)慣。而父母也過分溺愛孩子,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可烏塔不是這樣的',當(dāng)烏塔問汪曉潔中國的孩子是不是也這樣旅行時,汪曉潔一時語塞。所以回答說:“在中國,向你這樣年紀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很愛他們,會帶他們一起出去玩,一般不放心讓他們一個人出遠門!蓖魰詽嵄鞠脒@是一個絕妙的借口,但汪曉潔錯了,她立刻遭到了烏塔的強烈反駁,她說自己也是家里的寶貝,親人們也很愛她,可她們有時單獨出門,有時一起出去。烏塔我真敬佩你,我一定會學(xué)習(xí)你的獨立性,做一個各方面都好的學(xué)生。
《烏塔》讀后感2
最近,我們學(xué)習(xí)了《烏塔》這篇課文。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一位年僅14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在暑假間,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故事。烏塔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勇氣實在令我佩服。
當(dāng)我讀到烏塔說,她在家里設(shè)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人打電話或者寄張明信卡片時,我頓時被烏塔那充分的準備給驚呆了。要是我出門的'話,我一定讓我的爸媽給我準備,我只要自己帶著東西出門就可以了。從未想過設(shè)計旅行路線或閱讀哪個地方的旅游指南。至于查當(dāng)?shù)氐木炀值碾娫,我想都沒有想過,只不過玩累了想家了,才會給爸媽打個電話。而烏塔就不一樣了,她為這次旅行整整準備了三年,讀了很多有關(guān)她要去的哪個地方的書籍,掙了許多旅費,還養(yǎng)成了獨立生活和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xí)慣。
我們中國有許多的孩子和我一樣,從小生活在父母的溺愛里,嬌生慣養(yǎng),做什么事情都要依賴父母,從來不自己做,有時還讓父母給零花錢。而國外的一些小朋友就不同了,他們每次花錢都在想怎樣花才劃得來,不僅精打細算,還會掙錢。這種從小就學(xué)會自己理財和獨立的做法,是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
我衷心的希望,家長也能給我們適當(dāng)?shù)目臻g,讓我們能夠自由的飛翔,也讓我們能像烏塔一樣,做一個自強自立的好少年。
《烏塔》讀后感3
最近,我們學(xué)了《烏塔》這篇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14歲的女孩烏塔花了三年時間,在家里為獨自游歐洲精心做了各種準備,并且成功獨游歐洲之事。這篇課文給了我不少的感觸。
烏塔雖然是個女孩,但她卻不嬌氣,反而還很獨立,從她去發(fā)廣告宣傳單掙取旅游費用,到每個地點都能準確地找到當(dāng)?shù)鼐炀值碾娫捥柎a,并知道給家里打電話報平安等事情就可以看出。相比之下,我們中國的孩子卻顯得嬌氣不少,很多在家里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王子”“小公主”,出去玩也都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行人前后左右護擁著,極其缺少獨立生活的能力與意識。
為什么烏塔能做到那么獨立呢?我想可能是因為烏塔有膽量、并且愿意去嘗試生活中的事情,而我們卻只愿意享受現(xiàn)狀吧;當(dāng)然,她的這種獨立自主的能力與意識,我想與她的家人的鼓勵與幫助是分不開的,在這方面,我們的爸爸媽媽也是需要有一些學(xué)習(xí)與改變。另外,她去旅游從來都不拿爸爸媽媽的錢,都是靠自己外出打工賺的`錢,這一點也讓我非常佩服,小小年紀就懂得靠自己的雙手,一步一步的努力去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
我們要向烏塔學(xué)習(xí)獨立,不能養(yǎng)成什么事都依賴父母的壞習(xí)慣。真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像烏塔那樣自立,獨游世界。
《烏塔》讀后感4
最近,我們學(xué)完了第七單元。其中《烏塔》這篇課文使我記憶猶新。
課文中主要講了一個名叫烏塔的14歲德國女孩獨自一人周游歐洲的故事。烏塔做事十分周全,用了足足三年的時間準備旅行。她還很勇敢,很熱情她擁有的許多品質(zhì)都是我們身上欠缺的。
在中國,父母都很疼愛兒女,使他們?nèi)缤跣〉幕ㄈ,藏在綠葉中養(yǎng)尊處優(yōu)。同樣是家中的寶貝,中國父母讓孩子待在家里,烏塔的父母卻放手讓烏塔自由飛翔。其實,過度溺愛對我們的'成長有弊無利。
比起烏塔,我們該慚愧。相仿的年齡,卻有著大不相同的地方。我們像溫室中的花朵,雖看著富麗堂皇,卻終究少了那么一絲頑強的生命力。烏塔,她是開在原野的玫瑰。溫室中的我們,到頭沒有平原上的玫瑰嬌艷。她的自強,勇敢,獨立,都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我們?nèi)ノ木叩曩I筆,見到店員阿姨都害羞,更別說打招呼了?墒,烏塔還能鎮(zhèn)定,神態(tài)自若地周游列國,在旅店碰到陌生人也會熱情地問好。這一點,我們是無論如何做不到的。
烏塔,你真是勇敢,敢于周游歐洲;烏塔,你真是自立,張開雙翅飛翔;烏塔,你真是聰明,做事如此周全。而我們,卻那樣軟弱,膽小總怕這怕那
我們應(yīng)當(dāng)學(xué)習(xí)烏塔,學(xué)習(xí)她的大方,爽朗,熱情,自立。海闊憑魚游,天高任鳥飛。我們要懂得的還有很多。
《烏塔》讀后感5
《烏塔》這篇文章介紹了“我”在羅馬時遇見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通過談話,“我”知道烏塔用了三年準備這次旅行,閱讀率許多與這些國家有關(guān)的書籍;為了掙旅費,每一個周末去幫助餐廳或超級市場分發(fā)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當(dāng)烏塔問“我”,中國的孩子是不是也這樣的時候,“我”只能告訴她中國的孩子會和大人們一起旅行。中國的'孩子有電視,有兒童圖書館,游游樂園,課余生活很豐富。然而烏塔卻有不同的想法:只有親自想去的地方,才能體會到它的美麗。文章讀到這里,不禁讓我產(chǎn)生許多感悟。
我們有著像烏塔一樣的年齡,卻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家里的長輩都很愛我們,不讓我們獨自去旅行。更有一些長輩怕我們過馬路受到一些傷害。我們知道長輩們是愛我們的,但是可以讓我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闖一闖。如果成功,就收獲了成功的喜悅;如果失敗了,就吸取教訓(xùn),收獲了經(jīng)驗,以后可以做得更好。就如同烏塔一樣,她的爸爸媽媽也很愛她,也害怕她在旅途中遇到危險,但是她的爸爸媽媽還是支持她的旅行,相信她會成功,這種對孩子的信任支持,難道就不是一種愛嗎?在中國,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新聞:一個著名大學(xué)的大學(xué)生,因為生活不能自理而被退學(xué)。那么這樣的家長是愛孩子還是害孩子呢?
當(dāng)然,要讓父母相信我們的想法,我們也要經(jīng)過充分的準備,就好像烏塔一樣為了這次旅行準備了三年,了解了這些國家的各種信息。
我們需要認識生活真正的魅力,我想對長輩們說:“請您放開手,讓我獨自前進!蔽蚁雽ψ约赫f:“請做好充分的準備,隨時出發(fā)。”
《烏塔》讀后感6
學(xué)了《烏塔》這篇課文之后,我非常佩服烏塔。一個14歲的小姑娘,竟然能一個人獨自游完全歐洲。
“一個14歲的小女孩,獨自一人游歐洲,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絕不會相信!闭n文中的這句話我也同意。在中國幾乎沒有發(fā)生過這樣的事,要是真有一個中國孩子要外出游玩很多天,即使自己愿意,他的父母也肯定是千萬個不同意的。他們怕孩子遇到危險,怕孩子肚子餓沒飯吃,怕孩子生病不會照顧自己,怕孩子在外面不會自己洗衣物……總覺得孩子永遠長不大,抱在懷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把他們當(dāng)成自己的心肝寶貝來對待。
我聽說過一件事,中國有個大學(xué)生考上了一所非常好的大學(xué)?墒,他總是依靠父母,雖然考上了名牌大學(xué),但他不會照顧自己,最后,他只能退學(xué)回家了。
外國的父母,雖然過得很寬裕,但他們會讓孩子學(xué)會生活自理,做一些力所能極的事,從小得到鍛煉。而中國父母只會寵壞孩子,讓孩子有一個依賴的思想,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樣就怎樣,自私且沒有獨立能力。
烏塔的`父母沒有讓烏塔成為溫室里的花朵,而是讓她闖蕩世界,讓她成為搏擊暴風(fēng)驟雨中的雄鷹。所以,中國的父母們,我知道你們也不想讓孩子成為溫室里的花朵,那就大膽地放手讓孩子獨立自主勇敢地面對困難和挫折吧,讓我們成長為國家和社會的棟梁。
《烏塔》讀后感7
家長的嬌慣是導(dǎo)致孩子不能獨立生活的主要原因,F(xiàn)在的孩子一般都是獨生子女,中國家長就像保護金銀珠寶一樣護著,摔了要上去扶,渴了馬上就給水喝,餓了馬上就給孩子買零食,一出校門就立刻幫孩子背書包……就是這樣“無微不至”地照顧,使孩子心里產(chǎn)生一種依賴性,即使年齡再大也無法脫離父母獨自謀生。要知道,中國孩子的獨立生活年齡是25歲左右,而英國卻是20歲!
但是,班上能自理的同學(xué)也不少,自己在家也能照顧好自己,可以自己做飯、買菜、洗衣服等待,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條,像一個小大人一樣。
四年級:胡司昂
今天,我們學(xué)習(xí)了《烏塔》這篇課文,我感受到烏塔獨立生活能力強,不依賴父母。反觀中國,一系列的問題擺在面前,幾乎家長都嬌慣著孩子,不讓孩子們獨立自主。孩子們也成了一個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廢物”。你不必驚訝,你的周圍有很多人就是這樣,甚至就是你。
我們已經(jīng)小學(xué)四年級了,不獨立的表現(xiàn)也隨處可見。我們班的小一同學(xué)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他現(xiàn)在還和外婆一起睡,書包也要我們幫他提,作業(yè)經(jīng)常不帶來,就連擦個黑板都要花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弄好?伤麉s一點也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依然一副理所當(dāng)然的樣子。
我希望中國的孩子們以后能夠早日獨立,不依賴父母,用自己的雙手撐起美好的明天!
《烏塔》讀后感8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不禁愣住了,心中感慨不已。一個14歲的女孩,獨自一人游走四方,竟把足跡遍布了大半個歐洲!這可是何等勇氣,令人勇闖天涯;那又是何等懶惰,讓人足不出戶呢?
在中國,有誰哪怕是大人能獨自走上個十天半個月游遍亞洲已經(jīng)要讓人捧上天了,可歐美遍地的小冒險家們已經(jīng)屢見不鮮?峙挛也挥谜劽绹绑@世駭俗”的對于中國學(xué)生可望不可求的教育法,也不用說枯燥的大道理,單看看身邊的`小事就知道為什么美國一些乞丐都叱責(zé)中國人 “胡鬧”:若有秋游、夏令營之類的活動,哪怕兩三里路也會有家長不時地“跟蹤大部隊”;每個人總不會一無是處,而家長們總是“恨鐵不成鋼”,稀里嘩啦地把雜七雜八的補習(xí)班一股腦兒潑到孩子身上,反倒越學(xué)越糟……這類事情基本上遍布三分之二的家庭。能怪孩子不爭氣嗎?只能說家長太溺愛,被樹陰蔽護的芽苗永遠長不成參天大樹。整日地對孩子“捧在手里怕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背在背上怕摔了”只能害了孩子。獨立,孩子才有進步的空間。
再看看烏塔,一個僅大我3歲的女孩,整整準備三年游走歐洲!讓我到她那么大也就是3年。我能準備好嗎?不能!我能下決心嗎?不能!我有她的膽量嗎?沒有!究竟為什么?為什么?不得而知。奉勸老師們上這堂課不要問學(xué)生“敢像她一樣嗎”,答“敢”的話,你對他們關(guān)于誠實的課全白上了。
那么,你們敢嗎?唉,我也是有此心,無此膽吶!
《烏塔》讀后感9
最近學(xué)了《烏塔》后,我感觸很深。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名叫UTA的14歲少女獨自在歐洲旅行,在羅馬的青年旅舍里被稱為王曉潔的故事。
小女孩烏塔這樣對王曉潔說。“我叫烏塔。已經(jīng)14歲了。我是德國人,住在漢堡。趁這個暑假去歐洲旅行,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從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后去了希臘!
中國父母一定嚇壞了,說:“啊,你一個人嗎?你父母不擔(dān)心你嗎?”
讓我們看看UTA是如何回答這個問題的。“我在家設(shè)計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次都先調(diào)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在遇到危險和困難時尋求幫助。給家里打電話或者再發(fā)一張明信片!
這么小的孩子一個人出去旅行的話,旅費肯定是家人給的。但事實并非如此。其實旅費也是UTA自己一點一點屬于我們的。她花了三年時間準備這次旅行,讀了很多有關(guān)這些國家的書。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都會幫餐廳或超市分發(fā)廣告紙,假期會去別人家和孩子們玩。
UTA小小年紀就這樣自立,回頭看中國孩子,聽到一個學(xué)生考上了名牌大學(xué),但他因為不能洗衣服、疊被子或整理書包而輟學(xué)。(你知道的)。
我想對中國父母這樣說!罢垶楹⒆訐纹皙毩⒆灾鞯乃{天。請讓愛情更加完美。讓愛情更加充實!
《烏塔》讀后感10
我們一直都知道中國的孩子都生長在蜜罐里,生活在溫室里。我一直以為全世界的孩子都是這樣的,最近,我們學(xué)了一篇叫《烏塔》的文章才知道并不是這樣的。
這篇文章講的是我在羅馬的旅館里認識了一個叫烏塔的小女孩,在我和她的談話中我知道了她獨自一人正在游歷歐洲,這使我非常驚訝:一個十四歲的小女孩競自己出來環(huán)游歐洲,更讓我驚訝的是她用三年的時間來掙這次旅游的費用,不用自己的父母花一分錢。這是中國的孩子不可能辦到的呀!當(dāng)她問起中國的孩子時,“我”非常慚愧。
我佩服烏塔的能主動與別人交流的能力,在這一句話中就可以感受到:“她一見到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問我玩的怎樣,從那里來!钡腋宸袝r間觀念:“不知過了多久,“丁零丁零”的腦中驚醒了我,睡眼朦朧地看看表,下午兩點半了!睆倪@句話就可以體現(xiàn)。
讀了這篇文章后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中國的孩子。在中國,孩子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么活都不用干,都是父母幫我們?nèi)プ龅,而在外國,孩子門必須通過自己的勞動才能贏得一頓豐盛的飯菜,吃過飯后不論功課再怎么忙也要幫父母刷碗洗筷子,有空時還會幫助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再看看我們連自己的事情都做不好,害的勞累一天的父母再去為我們收拾,我覺得真慚愧呀!
我們真應(yīng)該學(xué)習(xí)外國孩子的不依靠父母,堅強獨立的美好品質(zhì)。
《烏塔》讀后感11
我們學(xué)了一篇課文,叫《烏塔》。讀完這篇課文,我深受啟發(fā)。
這篇課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作者在羅馬游玩時,恰巧,碰見了一個獨自游歷歐洲的14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她為了準備這次旅行,花費了整整三年的時間,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再給家里寄張明信片或打個電話。作者對她的做法很吃驚,說:“在中國,孩子們都是家里的寶貝,家長不會讓他們獨自出遠門!睘跛瘩g道:“我也是家里的寶貝···你的話不合邏輯!睆倪@里我們可以感受到烏塔具有獨立生活能力和自主意識。
讀完之后,我進入了沉思,我想到了現(xiàn)在的小孩,我們在家?guī)缀醮蠖鄶?shù)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或者是“小公主”,各個家庭的家長對自己的子女都是萬般呵護,讓孩子事事都依賴父母,生怕出了什么事。這樣家長殊不知地就把兒女“扼殺”在搖籃里,埋葬在電腦游戲和漫畫書里面。
像我,爸爸每天都要接送,進校門之前總是千叮嚀萬囑咐,我雖口中唯唯連聲,心里卻嫌他羅嗦。好像同學(xué)們都是這樣,每天上學(xué)和放學(xué)時,校園門口的交通總會被堵塞。有句歌唱得好,“不經(jīng)歷風(fēng)雨,怎能見彩虹···”的確,在溫室里成長的花朵經(jīng)不起風(fēng)吹日曬,不會成長。而經(jīng)歷過風(fēng)雨的幼苗才能成為蒼天大樹。
我了解到現(xiàn)在有些大學(xué)生竟然連簡單的洗衣做飯都不會,還需要家長來照顧衣食起居,那么國家培養(yǎng)這些不會自理、自主、自強的大學(xué)生來有什么用呢?還指望著他們成為有用之才嗎?
從現(xiàn)在開始,不僅是我,大家都應(yīng)該向烏塔學(xué)習(xí),做一個自強、自立的人!
《烏塔》讀后感12
學(xué)習(xí)了《烏塔》這篇課文后,我的感觸頗深。從烏塔身上,我收獲到了很多有益的知識。
現(xiàn)在的中國孩子,在家里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人百般呵護,沒有獨立的性格,而烏塔卻認為自己有獨立的性格比較好!更令人吃驚的是,她為這次歐洲之旅準備了三年,路線日程安排得滴水不漏——一個小學(xué)生,幾乎不要家長幫忙,我想:中國的小朋友假如自己獨自出去旅行,一定不會想得這么周全的!
尤其是烏塔和作者的談話,讓我更加佩服烏塔了!烏塔告訴作者,她為這次歐洲之旅準備了三年旅費不是問爸爸媽媽索要,而是自己假期時幫餐廳或超級市場發(fā)廣告單,這讓作者非常敬佩?晌覀儏s每天都向父母要零花錢,而且都是一天花光,也沒有攢錢,這實在是一種不好的.行為。作者一致認為愛孩子,就必須帶他們出去玩,不讓他們自己出去玩,不讓他們出遠門,每天在家看電視、看故事書,就是愛孩子,但是烏塔卻認為愛孩子,就應(yīng)該讓他們有獨立性,讓他們多多出遠門,多多鍛煉自己,不能讓孩子們每天窩在家里,才是愛孩子!
烏塔還說光從電視和書本認識世界總不完美,要多多實踐!作者被烏塔說服了!作者舉雙手贊同烏塔的說法。我們中國小朋友一寫完作業(yè)就看電視,看連環(huán)畫,有的甚至直接把筆一揮,就玩兒去了,我們要親身體驗。
從《烏塔》這篇課文中,我了解了一個和我年齡差不多的小女孩,但是我們的行為卻大不相同!她的行為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
《烏塔》讀后感13
是誰,一個人獨自在歐洲各地旅游?是誰,有主見而不盲干,膽大而又細心,會待人接物,還懂得自我保護?她就是年僅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
這個小姑娘是我從第七組課文中認識的,課文向我們講述了個德國小姑娘在暑假里獨自游歷歐洲的經(jīng)過。上完這篇課文后,我不禁想起了自己。
烏塔只有十四歲,可是她的父母便放手讓她學(xué)會自立,養(yǎng)成良好的自理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就是這些,讓她能夠獨自一人游歷歐洲。更重要的是,國外的孩子和國內(nèi)的孩子接觸到的教育觀念簡直相差十萬八千里:外國的父母給予孩子的是信任、關(guān)懷、鼓勵,他們相信孩子可以做得非常完美,他們鼓勵孩子自己可以做的事就得自己做,他們不過分寵愛孩子,讓孩子養(yǎng)成不依賴別人的好習(xí)慣。
而中國家長給予孩子的是過分的寵溺,使他們養(yǎng)成依賴父母的習(xí)慣。中國的家長喜歡把自己的`孩子埋在書山題海之中,可外國的家長覺得,書中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只知道書中的知識,卻不知道大自然中還有許多奧秘需要我們來探索,我們就像井底之蛙,只活在自己那渺小的世界里,不知天空有多寬。我們沒有自由,不能感受生活,也不能去體會人生的哲理。我雖然只比烏塔小四歲,但是,我自己的事情大多是媽媽操辦的,就是自己一個人去公園玩玩都不敢,更別說是出國旅行了。
爸爸媽媽們,我真誠地呼吁你們,請你們放手吧!讓我們學(xué)會獨立自主的本領(lǐng)吧!
《烏塔》讀后感14
讀了《烏塔》這篇文章后,一道又一道波浪沖擊著我的心靈。一個十四歲女孩能夠獨自周游歐洲,這是怎樣一種勇氣,這是怎樣一種自豪?
文中,十四歲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她經(jīng)過三年時間準備了這次旅行,并且她的旅費也是她自我掙得的。這樣的獨立本事真是讓我欽佩!想想自我,現(xiàn)實生活中,父母總是慣著我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才使我們的獨立、能干的本事被依靠的泥土一層一層地深深覆蓋了。
記得三年級的時候,我十分想自我騎著自行車去學(xué)乒乓球。于是,我就跟爸爸說去。
“爸爸,讓我騎著自行車去學(xué)乒乓球吧!”我用懇求的眼光望著老爸。
“不行!崩习謭詻Q地搖了搖頭。
看來老爸這座城市是攻不破了。只能去老媽那兒了。
“老媽,讓我騎車去學(xué)乒乓球吧!求你啦!”我用肉麻的'聲音說道。
這招可真顯靈,老媽讓步了。我歡呼雀躍起來!
當(dāng)我獨自一人哼著小調(diào),自由自在地騎著自行車,感到清風(fēng)拂面,無比歡快自在。看著旁邊的紅花綠草,心里感到無比舒暢。騎著騎著,我聽到后面有腳步聲,于是用余光掃了一下。熟悉的影子。我停下車,扭頭定睛一看,原先是外婆,我心里立刻感到一種無名的懊惱:看來爸爸媽媽還不信任我。我已經(jīng)長大了,完全有這種本事,只要放手讓我去體驗,我才能成長。
居里夫人說過:“路要靠自我走,才能越走越寬!笔前,掙脫爸爸媽媽的依靠吧,只要有勇氣,有信心,有本事,前方的路才會越來越寬,越來越明亮。
《烏塔》讀后感15
在我的語文書上有《烏塔》這樣一篇課文,這篇課文中的小女孩真的把我震撼到了。
她這樣一個14歲的孩子,竟然獨自游歐洲,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決不會相信!毕裎覀冎袊'孩子14歲才上初二,父母一定不會放心讓我們出國游玩。
我問烏塔:‘你一個人不怕危險嗎?你爸爸媽媽不擔(dān)心嗎?’烏塔說她在家就設(shè)計好旅行路線、日程,而且每到一個地方就會查警局電話!边@句話讓我感到烏塔真是一個自立自強的女漢子”。別看我還是個男孩子,如果沒有爸爸媽媽不在身邊我也絕對不會去的,可烏塔一切都是靠自己。
烏塔周末還會去掙錢,去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fā)廣告單還會去陪別人家小孩玩。烏塔都是自己掙錢,不像我們張口就是問家人要5元、10元可烏塔卻是靠自己掙錢去旅行。這要是我們,一定不會這樣,而是要讓父母陪我們一起去旅行。
在中國,像你這樣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寶貝,而且父母會帶他們一起出去玩,但不會讓他們自己去!弊髡哌@樣回答烏塔的。的確是這樣,中國父母不會對孩子放手的。我可真羨慕烏塔,她就像是一只可以在空中自由飛翔的小鳥,可我們中國的小孩就像一只幼小的蒼鷹,被困在一個爸爸媽媽一直守護的籠子里一樣。
烏塔真是一個女漢子,她的自立自強值得我們所有同學(xué)向她學(xué)習(xí)。
【《烏塔》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烏塔教學(xué)設(shè)計11-26
讀《烏塔》感受03-28
《烏塔》教學(xué)設(shè)計02-10
從《烏塔》想到的小學(xué)作文11-12
烏塔姐姐優(yōu)秀作文11-11
課文烏塔教學(xué)設(shè)計12-28
《烏塔》語文教案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