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烏塔》感受
讀《烏塔》感受1
《烏塔》一文講的是,作者在羅馬的旅館里,認識了一個 14 歲的德國女孩兒——烏塔。烏塔告訴作者:“我趁著假期游歷歐洲,已經(jīng)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后還要去希臘。自已用了三年的時間來設計日程、路線,并閱讀了很多與國家有關的`書籍,還用自己的勞動掙了旅費!
在我的眼中,烏塔是一個熱愛生活,自主能力很強的孩子。
在中國, 14 歲的年紀是什么概念?父母哪里會放心孩子獨自一人出遠門,孩子們還賴在父母的懷抱里撒嬌呢!
我感到很奇怪:為什么德國的孩子就能自己出遠門?這是德國的規(guī)定嗎?不是的,因為我們總是認為電視和書本中見到的世界很完美,而烏塔說:“只有親自到了意大利,它的美才打動了我!”
我明白了,做什么事情都不要依賴父母,要做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讀《烏塔》感受2
今天,我們學了一篇講了烏塔獨自游歷歐洲的故事,故事名為《烏塔》。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很有感受,從中也聯(lián)想到自己。烏塔既是一個獨自生活能力強的孩子,也是一個具有自理和安排能力的人。而我是一個“家中寶”。我一出校門,回到小課桌門口(媽媽在那里等我),媽媽一看見我就幫我背書包,好像媽媽是小學生,而我是爸爸,回到家寫作業(yè)如果遇到不會的或沒見過的題,想也不想,字典也不查,就直接問媽媽。在一次去河南八里溝過獨木橋時,我驚恐萬分,媽媽拉著我去走。再用我的.所作所為和烏塔比,簡直是遠離天涯,她敢獨自游歷歐洲,而我連獨木橋都不敢過,放佛她是巨人,而我是矮人。
我一定也要獨自去做事,我要把我培養(yǎng)出“自立的種芽”。
讀《烏塔》感受3
我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感到烏塔自立意識很強,我要向她學習。
烏塔一人獨游歐洲,這在中國,是絕對沒有的事,我也還是第一次聽說。尤其是烏塔說她的旅費是自己掙的`,雙休日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fā)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來獲取報酬。
中國如果有人這樣做就是違法,自然很少有人收童工。中國人把孩子當作寶貝,在家里嬌生慣養(yǎng),出門無論去哪里,家長們都尾隨在后,我先前認為這樣比較安全,但漸漸地,我覺得這是一種束縛,是沒有自由。烏塔也是家里的寶貝,可烏塔他們享受到了自由的天空,我真羨慕他們!我也認為:愛孩子,為什么就不給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呢?
這是我讀了《烏塔》之后,很難弄懂的問題。
我希望中國的家長能給孩子們一片自由的天空,把孩子們從牢籠中放回久諱的自由空間!
【讀《烏塔》感受】相關文章:
有關烏塔作文05-11
寫給烏塔姐姐的信作文10-25
烏塔的作文600字9篇03-15
精選烏塔的作文600字三篇03-16
讀《烏塔》有感01-24
讀《烏塔》有感[經(jīng)典]12-13
讀《烏塔》有感01-23
讀烏塔有感06-12
讀《烏塔》有感01-01
(優(yōu)秀)讀《烏塔》有感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