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作文快樂的空間教學隨想
德國教育家第惠多斯曾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勵,換言之在于激趣。作文教學尤其如此。但要真正激發(fā)學生作文的興趣,必須給學生一個充分體驗作文快樂的空間.
在以往的作文教學中,受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影響,我總是以成人化的標準來要求學生,不但要求學生做到語句通順,內容具體,有條理,還要講究表達的技巧,結構的安排等等.這眾多的要求使學生無所適從,對作文望而生畏,所以長期以來,我一直受困于作文教學。毛繼東的《作文三步法》給了我很大的啟示,不錯,學生不會作文,那是因為他們不會感受,于是我開始按“三步法”的要求對學生進行訓練,但訓練時我降低了要求,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作文的興趣,給學生一個充分體驗作文快樂的空間。在教學生學會感受物時,我首先教給學生方法,即要用眼看,用耳聽,用手觸,并講明從哪些方面去感受,比如,在感受物時我讓學生們從物的顏色、形狀、構造、特點和用途等方面去感受。
傳授方法后,我便讓學生感受他們非常熟悉的粉筆,然后讓學生把自己感受到的情況寫出來,并講明不限字數,只要能把粉筆的'形狀,顏色、構造特點和用途介紹出來就行。習作收上來一看,有個寫生居然就寫了四句話,我靈機一動,把一個大大的“優(yōu)”字工工整整地寫在了他的作業(yè)本上,而且在文末加了一句話:“項目齊全,很好!繼續(xù)努力!”其他同學的習作也是如此,只要項目齊全,一律“優(yōu)”,結果大家個個眉開眼笑。接著我又讓他們感受自己熟悉的寫字臺,文具盒,書包,書櫥,鋼筆等,進行了系列訓練,慢慢地,學生的作文有四句變成八句、十六句、三十二句......他們不再害怕作文,如果有上幾天不寫作文,有的同學還會說:“老師,今天晚上的作業(yè)寫篇作文吧!”
這樣學生有了體驗作文快樂的空間,作文的興趣越來越濃,這時,我又根據小學生想象豐富的特點,引導學生寫想象作文,比如《荒島奇遇》《三十年后我們又相聚》《假如.》等等.在訓練過程中,只要學生想象合理,內容不消極,思想不反動,我都給予鼓勵。學生體驗到了作文的樂趣,越寫興致越高,有不少學生在寫《荒島奇遇》時,洋洋灑灑居然寫了千余字,而且很有創(chuàng)造力。就連他們自己也為自己能夠寫出這樣的文章而感到驚訝和興奮.我呢?更是樂不可支。
上述做法只是激發(fā)了學生作文的興趣,要真正提高學生作文的水平,還要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從不同的方面去體驗作文的快樂.比如,讓學生體驗修改自己作文的快樂,體驗修改他人作文的快樂,體驗評價自己作文的快樂,體驗評價他人作文的快樂等等.而且還要從多方面進行長期的訓練。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體驗到作文的快樂,使他們越戰(zhàn)越勇。
【體驗作文快樂的空間教學隨想】相關文章:
體驗探險的快樂作文09-18
青春隨想快樂夢想作文06-07
體驗快樂作文六篇05-04
體驗快樂作文4篇05-01
體驗快樂作文九篇04-22
我體驗到的快樂作文03-30
【精品】體驗快樂作文四篇05-10
關于體驗快樂作文三篇05-10
【推薦】體驗快樂作文3篇05-09
【實用】體驗快樂作文四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