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拜倒在石榴裙下的歷史典故
小時候,在電視劇看到“說拜倒在某女石榴裙下”的說法,令人很不解。什么是石榴裙呢?又為何叫“拜倒在石榴裙下”呢?
問大人們:“明明是布裙,為何叫石榴裙?石榴不是水果嗎?”大人們有的傻眼,有的說:“石榴裙,應(yīng)該指的是花裙子吧!
【紅裙=石榴裙】
古人將石榴的果皮及花搗碎,研汁染布,再做成紅色衣物,因此,人們也將紅裙稱之為“石榴裙”。
【拜倒在石榴裙下】
至于“拜倒在石榴裙下”的說法,則源自于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故事:
唐明皇寵愛楊貴妃,不理朝政,大臣們不敢指責(zé)皇上,遷怒于楊貴妃,對她拒不使禮。一天,唐明皇設(shè)宴群臣,邀楊貴妃獻(xiàn)舞助興。楊貴妃趁機(jī)向皇上耳語:
“這些臣子對臣妾側(cè)目而視,不使禮,不恭敬,我不愿為他們獻(xiàn)舞。”
唐明皇感到寵妃受了委屈,下令百官,爾后見了貴妃一律使禮,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嚴(yán)懲。眾臣無奈,見到楊貴妃身著石榴裙走來,無不紛紛下跪使禮,“拜倒在石榴裙下”的說法因此流傳下來。
【權(quán)勢→美貌】
不過,“拜倒在石榴裙下”的說法流傳千年后,也轉(zhuǎn)型了。唐代眾臣“拜倒在石榴裙下”,是畏于楊貴妃的權(quán)勢;今日的男人“拜倒在石榴裙下”,則是指被女子的美貌所征服。
歷史故事的話:原來拜倒石榴裙這句話的由來是從楊貴妃而來的。
看完這一篇文章,想必大部份的人都和笑游人間一樣,對于“拜倒石榴裙”及石榴裙的由來感到茅塞頓開了。除了了解一些用語的由來外,也想起有句俗語說“寄話會多、寄物會少”。意指:請人代傳話,原本十個字會變十一個字…二十個字會變?nèi)畟字。而請人代轉(zhuǎn)交物品則是,東西愈轉(zhuǎn)手東西變的愈少。
會想起這段話主要是文章后面寫到,原本拜倒石榴裙是意指屈服于權(quán)勢,但這句話轉(zhuǎn)了千年,卻變成了拜倒在女子美貌底下,就如同,請人傳話傳到后面意思總和原意有所偏差,有時甚至偏差千里之遙阿。
【拜倒在石榴裙下的歷史典故】相關(guān)文章:
八拜之交的歷史典故10-23
鄭和下西洋歷史典故07-25
歷史典故精選10-07
歷史成語典故:罄竹難書的典故10-03
杯弓蛇影的歷史典故07-10
家喻戶曉的歷史典故12-09
歷史典故的成語11-23
杭州歷史典故07-27
劍門關(guān)歷史典故10-14
漢朝的歷史典故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