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宋太祖趙匡胤的名人故事
關于宋太祖趙匡胤,你了解多少呢,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砹怂翁孚w匡胤的名人故事,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大家喜歡。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976年11月14日),中國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廟號太祖,漢族,涿州(今河北)人。趙匡胤于后漢隱帝時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廢漢建周,得任東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初三夜晚,大軍于京城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東北二十公里的陳橋驛(今河南省封丘縣陳橋鎮(zhèn))發(fā)生嘩變,將士于隔日清晨擁立趙匡胤為帝,史稱“陳橋兵變”。大軍隨即回師京城,后周恭帝柴宗訓禪位,趙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國號“宋”,史稱“宋朝”、“北宋”。由于北宋中期的筆記《續(xù)湘山野錄》記載了“燭影斧聲”事件,暗示趙匡胤之死是由趙光義所加害。加上趙匡胤死后,帝位非由其子繼承,而是由三弟趙光義登基垂統(tǒng),違反宗法繼承原則,且趙光義即位后實行許多執(zhí)政措施,欲蓋彌彰,而皇室成員亦相繼離奇亡故,使得歷史上認為趙匡胤的死因并不單純,成為千古之謎。
宋太祖趙匡胤后唐明宗天成年間(西元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陽夾馬營(今河南省洛陽市瀍河回族區(qū)東關),祖籍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清苑縣),父親趙弘殷,母親杜氏。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后周,趙匡胤任禁軍軍官,周世宗時官至殿前都點檢。后周顯德六年(959年),后周世宗柴榮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駕崩,逝世前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依據(jù)宰相趙普的“先南后北”策略,先后滅亡荊南、湖南、后蜀、南漢及南唐等南方割據(jù)政權,至其胞弟宋太宗趙光義在位時,復滅亡吳越、閩南及北漢后,方才完成統(tǒng)一全國大業(yè);趙匡胤于961年及969年先后兩次“杯酒釋兵權”,解除禁軍將領及地方藩鎮(zhèn)的兵權,解決自唐朝中葉以來藩鎮(zhèn)割據(jù)的局面;設立“封樁庫”貯藏錢帛布匹,期能贖回被后晉高祖石敬瑭獻給契丹的燕云十六州,但事未成而逝世。976年11月14日,趙匡胤逝世,葬于永昌陵,享年四十九歲,在位十六年。
【宋太祖趙匡胤的名人故事】相關文章:
古代哲學故事:宋太祖趙匡胤的開門哲學11-26
關于趙匡胤的傳說故事(精選7篇)10-14
宋太祖選才的哲理故事10-29
關于趙匡胤的歷史典故09-24
精選名人故事:項羽的故事04-27
名人挫折故事10-12
老子的名人故事10-20
林徽因的名人故事09-25
管仲的名人故事03-26
郁達夫的名人故事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