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舌尖上的童年
我們中國是個講究“吃”的國度,英國人一見面就談天氣,而我們打招呼則是問:“您吃了嗎?”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舌尖上的這些美味吧。尤其是童年記憶里那舌尖上的美味,不管長到多大個子多高的時候,都會印象深刻,永遠(yuǎn)難忘呢。從古至今,都是如此哦。
詩歌里的舌尖美味
清揚(yáng)姐姐記得形容刀削面的一首民間順口溜:“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fēng)下樹梢!碑(dāng)然,這個順口溜可比不得名人的詩作啊,古代很多詩人、文人就用詩歌記錄下了當(dāng)時的`飲食文化,我們一起去嘗嘗吧。
揚(yáng)州鮮筍趁鰣魚,爛煮春風(fēng)三月初。
白菜青鹽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
——明·鄭板橋
青青竹筍迎船出,白白紅魚入饌來。
鮮鯽食絲膾,香芹碧澗羹。
——唐·杜甫
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北宋·蘇軾
白水豆腐 朱自清
說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小洋鍋”(鋁鍋)白煮豆腐,熱騰騰的。水滾著,像好些魚眼睛,一小塊一小塊豆腐養(yǎng)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鍋在“洋爐子”(煤油不打氣爐)上,和爐子都熏得烏黑烏黑,越顯出豆腐的白。這是晚上,屋子老了,雖點著“洋燈”,也還是陰暗。圍著桌子坐的是父親跟我們哥兒三個!把鬆t子”太高了,父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地仰著臉,覷著眼睛,從氤氳的熱氣里伸進(jìn)筷子,夾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們的醬油碟里。我們有時也自己動手,但爐子實在太高了,總還是坐享其成的多。這并不是吃飯,只是玩兒。父親說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們都喜歡這種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著那鍋,等著那熱氣,等著熱氣里從父親筷子上掉下來的豆腐。
【作文素材-舌尖上的童年】相關(guān)文章:
舌尖上的童年作文08-10
舌尖上的童年作文500字02-26
舌尖上的童年作文7篇10-05
舌尖上的童年作文(精選10篇)12-05
舌尖上的童年初二作文04-13
舌尖上的童年優(yōu)秀作文500字09-24
舌尖上的母愛作文04-03
舌尖上的家鄉(xiāng)作文08-11
舌尖上的快樂作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