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專心致志的成語故事及出處
成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jié)構(gòu)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專心致志的成語故事及出處,歡迎閱讀!
【成語名字】
專心致志
【漢語拼音】
zhuān xīn zhì zhì
【成語解釋】
專一心思,集中精神。語出《孟子.告子上》。
【成語出處】
1、《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為數(shù),小數(shù)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源)
2、宋.程頤〈為家君應詔上英宗皇帝書〉:“陛下誠能專心致志,孜孜不倦,以求賢為事……自然天下向風。”
3、宋.陸游〈答王樵秀才書〉:“貢舉之法,擇進士入官者為考試官。官以考試名,當日夜專心致志以去取士,不可兼蒞他事!
4、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七.奚奴溫酒》:“吁!彼女流賤隸耳。一事精至,便能動人,亦其專心致志而然!
【成語典故】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無或乎王之不智也。雖有天下易主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為數(shù),小數(shù)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專心致志的成語故事】
孟子是戰(zhàn)國時代的大思想家,后人尊稱他為“亞圣”。當時人們對于齊王管理政事沒什么成就,而孟子不加輔佐的事很不滿意,但孟子說:“不要怪那齊王不夠聰明啊!就算天下最容易生長的生物,如果讓它在太陽下曝曬一天,又放在寒冷的地方十天,也沒有辦法存活。我跟齊王相處的時間有限,一旦我離開,那些奸臣小人又來動搖大王的決心,我就算能讓大王萌生一些向善的念頭,又有什么用呢?就拿下圍棋的技能來說,這本來是個小技術,但是假使不能專心學習,就得不到它的精妙。
弈秋,是全國聞名的棋手,讓他同時教二個人下圍棋,一個專心一志,集中精神的聽從老師的教導;另一個卻心不在焉,老想著會不會有大鳥飛來,要如何拉弓射鳥等等。雖然二個人同時學圍棋,但效果一定是不同的。是他的聰明才智不如人嗎?不是,只因他沒有專心學習罷了!”后來原文中的“專心致志”成為一句成語,用來指專一心思,集中精神。
專心致志的成語故事是什么
出處
《孟子·告子上》
今夫棄之為數(shù),小數(shù)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釋義
指一心一意,聚精會神,思想高度集中。
故事
從前,有個棋手叫秋,由于棋藝高,別人叫他弈秋。有一次,弈秋收了兩個學生,為他們兩個同時上課。他一心想把自己的棋藝教給他們,就非常仔細地給他們講解。一個學生聽講非常仔細認真,一心一意地注意弈秋的講解和分析,對旁的事全都不加理會。而另一個學生呢,看上去他也坐在那里,實際上卻是心不在焉。他一會兒看看窗外的田野和樹林,一會兒又聽聽天上的雁鳴。當他發(fā)現(xiàn)有好幾只天鵝飛過,便想“要是能有一張弓,幾支箭,射下一只天鵝煮來吃,那該有多好!"不一會,他又向窗外看了一眼,發(fā)現(xiàn)一只天鵝飛過,便起了射天鵝吃的念頭。直到弈秋全講完了,他也沒在意。
這時,弈秋叫兩個學生對下一局,看看他們究竟學得怎樣。起先,那個開小差的學生憑著以前的基礎還能勉強應付,可漸漸地就顯出差距來。那個專心致志的學生攻守從容有序,而老是三心二意的學生只有招架之功,卻無還手之力了。弈秋一見;語重心長地對兩個學生說:雖然下棋只是一種小小的技藝,算不得什么大本事,但不專心致志地學習,也是學不好的!"
【專心致志的成語故事及出處】相關文章:
多難興邦的成語故事及出處07-20
宋襄之仁的成語故事及出處03-01
明月蘆花成語解析及出處03-31
專心致志方可成功作文(通用15篇)02-28
專心致志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02-06
長河落日圓的上一句及其出處12-22
經(jīng)典成語故事07-29
耳提面命成語故事11-16
東食西宿的成語故事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