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的作文范例[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jīng)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敘事的作文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敘事的作文 篇1
“下雪了!”爸爸站在窗前驚訝的喊道。被喊聲吵醒的我睜著蓬松的睡眼爬到窗戶面前一看,好大的雪呀!到處白茫茫一片,以往清晰的樓頂、樹木、花壇等,此刻都已無法分辨清楚了。這是20xx年的第一場雪,瑞雪兆豐年!
“爸爸,我們?nèi)ゴ蜓┱贪桑俊蔽覇枴?/p>
“行,你可不要怕輸呀!”爸爸說。
飯后,我和爸爸來到樓前的`廣場上,開始了打雪仗的游戲。我先飛快地滾了一個不太結(jié)實的小雪球,瞄準爸爸的身體扔了過去。雪球如飛毛腿導彈般的擊中了爸爸。爸爸還在彎著腰、低著頭在忙著什么?我感到很納悶,爸爸怎么還沒有滾完一個雪球呢?我偷偷跑到爸爸的側(cè)面看看了看,原來爸爸滾了三個雪球了。雖然我的雪球擊中了爸爸,但是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沒有雪球了,而爸爸整整有三個雪球。
我要遭殃了,如果現(xiàn)在我再滾幾個雪球有可能來不及,所以現(xiàn)在唯一的方法就是躲避。似乎爸爸發(fā)現(xiàn)了這一點,趁熱打鐵,把雪球一一向我扔來,幸好我躲到了一顆大樹后面,才沒有擊中我。
唉,我雖然暫時占了上風,但是我再機靈,也還是比不過“詭計多端”的爸爸,最后還是爸爸贏了。
太陽出來了,雪已經(jīng)融化了一部分,我們便不能在玩打雪仗了,只能等待下一場雪的到來。
敘事的作文 篇2
上了高一后,感覺每天都很忙,作業(yè)并不多,但那些需要復習和自學的東西就像無底洞,無論填多少時間進去都不嫌多似的。作文題布置下來了,讓寫自己閑暇時的生活,一時竟沒有頭緒。于是翻開了以前的日記本,尋找那些記下的閑暇時光。這是個薄薄的日記本,一年下來只寫了二十來頁,然而里面卻不乏對天氣的記述!敖裉焓莻大晴天!币豢淳褪切那榉浅:谩N蚁矚g陽光普照的日子,春夏交、夏秋交出門的時候,為了吸收更多的太陽輻射熱,我經(jīng)常穿著深色的衣服。在陽光下伸個暖暖的懶腰,真是件幸福的事!
我也喜歡風天,在風中張開雙臂,似乎全身都被吹得通透,那些煩惱、郁悶都被風帶走了,留下一個無比純凈的我。
很晚了給好友打電話,她笑著讓我聽她們的熄燈鈴。電話那端,悠揚的鈴聲和著呼嘯的.風聲一齊傳來。大風的夜晚,我和她聊著些“瘋話”,說寄給她的信怎么這么長時間才收到,還約定著長大以后要給對方做伴娘……
“希望今天的大風能吹來明天一個大晴天,太陽亮亮、暖暖的……”我總是這樣想著,然后進入夢鄉(xiāng)。
從頭翻到尾,想看看我閑暇的時候究竟做了些什么,發(fā)現(xiàn)凈是些“傻事”。
初三無數(shù)次語文字詞或是默寫小測里鬧的那些小笑話都被我一點一滴記了下來。譬如說:“今天默寫《論語》,某同學寫到‘有朋自遠古來’!币只蚴恰氨焕蠋熌钸恫鳖i(gěng)兒念叨多了的亮亮同學注音:頸(gěng)椎!遍e暇時,我喜歡靜下心,留心生活中的趣事,把它們一一記下。
還做過件傻事是在母親節(jié)。那天早上,收到細心同學的消息:“今天是母親節(jié),別忘了祝媽媽節(jié)日快樂!”被卷子埋得已記不清每天是幾號的我立刻開始檢討自己,居然把母親節(jié)忘得一干二凈了。于是我一下子童心勃發(fā),向媽媽道過“節(jié)日快樂”后,拿上一張紙、一支筆,蹦跳著下了樓。一樓的電梯口,我趴在墻上認認真真地寫下了“祝媽媽們母親節(jié)快樂”幾個大字,然后端端正正地把它貼在了電梯旁邊。
誰知道吃完晚飯回來后,我發(fā)現(xiàn)那張“祝!辈灰娏耍《氖且粡垖拵У男V告。我看了又傷心又氣憤,在當天的日記里寫道:“我在想,下次父親節(jié)的時候我還要貼,要在上面寫‘請貼小廣告、想要撕去這張紙的叔叔阿姨,想想你們的父親,他今天也過節(jié)……’”
現(xiàn)在想來,還真是傻得可以呢。
閑暇時光,是悠哉的時光,和朋友一起說說“瘋話”,干干傻事,體會些小小的溫暖,這就是幸福了吧。
敘事的作文 篇3
敘事作文又稱記事作文,在作文類別里因為貼近生活實際,而被是認為是較簡單的一種作文體裁,對于小學生來講,敘事作文往往又與另一個詞聯(lián)系較緊密---“流水帳”,敘事作文寫作技巧。作為教師,我常在學生習作中發(fā)現(xiàn)“流水帳”這類文章,統(tǒng)觀原因就是因為學生在寫這類文章時,過于偏向“敘”、“記”,光敘事情的順序,記錄每一個細節(jié),而忽視了敘事作文中的“思”、“情”、“議”,這些文章的枝葉,光剩下一副骨架,自然文章也就成了干枯的禿樹,吸引不了人了。
敘事作文來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生活只記錄了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結(jié)果,是一本“帳”。陸游說:“爾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這詩外的功夫即是對生活的體驗,感受和認識,也就是“思”、“議”、“情”,將你們思考到的,你的觀點說出來,你對這件事的感情色彩,表達在你的文章中,這樣,文章才會豐滿,再大的樹干也需要枝葉的鋪蓋,才會生機盎然。
葉圣陶先生說:“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竭”,對學生來講,生活的經(jīng)歷不算是豐富,固定的生活模式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公式化的記憶,敘起事來自然也就成了“流水帳”。但孩子的生活細節(jié)是豐富的,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對事物有著不同于成人的觀察范圍、觀察視角、觀察興趣,如果將這些詳細的敘述出來,作文自然也就豐富了。
作為教師,幫助學生深挖敘事過程中的“思”、“議”、“情”等方面的內(nèi)容,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一、思
思,就是想。這對于人來講,是正常人的反應?匆、聽見、大腦自然的就會有所想,這種想是即時的、迅速的、“條件反射式”的,但是孩子往往會忽視這種非主觀的思維,甚至在看見、聽見,親身參與時,會不由自主地就某一細節(jié)現(xiàn)象脫口而出一些評論,這都是一種思考,捕捉到了,意識到了就會成為一種很好的素材,輸入作文,就會使文章活起來。
例如一位同學寫自己的作文老師,老師在上課開始便說:“我花了一元錢買了兩只老母雞,你們說我高興嗎?”我想,“原來老師也愛吹牛。 笨,這就是“思”。針對老師的話,小作者立刻在腦海中產(chǎn)生了反應,這是一種本能,小作者非常善于捕捉,短短的一句話,便讓文章生動起來。小作者孩子式的大實話襯托出了這位作文老師的幽默,也讓人看到了老師與學生間的濃濃師生關系,所以作為老師,我們要培養(yǎng)這種捕捉能力,在教學中我總結(jié)了幾種方法:
(1)、挖重點,突出關健
這一方法主要是針對學生自已而言,事情不外乎人和事兩大因素,事源于人,因人而成事。
如果自已親身參與其中,感想也一定頗多,想的`一定也多。反過來,再下筆的,先將事件分出重點,針對重點事所產(chǎn)生的最能代表自己的想法的寫出來,達到雖想的多但下筆時能將精華挖出來,針對事情的重點、有的放矢的將所想的表達出來,起到以點帶面、萬花叢中一點紅、喧賓而不奪主的修飾作用。
例如:一位同學寫自己的好朋友參加比賽,“只見他左手撥弦,右手拉弦,腳不停地在地上打著彈子,顯得那么投入,大家都在認真地吆呵著。我的心也跟著琴聲飛起來了”。最后一句其實便是小作者的所想,在介紹好朋友比賽的幾個環(huán)節(jié):上場、彈奏、下場,這幾個環(huán)節(jié)中,彈奏是重點,作者敘述詳細,末尾以一句自已所思,將好朋友的琴聲之美加以烘托,起到了綠葉的作用,這就是重點部分有所思起到的好處。
所以在敘事過程中,如有自已參與要教會學生分清重點的展示自己的所思。
(2)、角色互換,換位思考
對于沒有自已參加的事情,學生往往難以寫出所思,這也是實情,有自已參與,想的多;別人參與的事,很難了解別人的想法,這對學生來講是一個難點,這時就需要換位思考,在看圖作文,想像作文中常有這種情況,故事編了,但總讓人感覺是在“記錄”別人干的事,難有“第一人稱”的感覺。這時就要角色互換,想什么?入情才能入境,想法不同,“我”成了“他人”想法才會貼近、合理。
(3)、刪繁就簡,突出重點
文章來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文章是語言文字凝煉而成,文章中從頭到尾充斥著所“思”,有喧賓奪主的感覺。所以刪繁就簡是重要的標準,刪誰留誰,要看誰能為文章重點服務。
敘事作文重點在敘,事有起伏,“思”為“起”處增彩,這樣才有烘托之效,思不宜過多,點到為止,我在教學時告訴學生,先找出事情的幾個重點敘述部分,用精煉的語言傳達你的所思,目標就是烘托主題。
二、議
一人叫說,兩人以上就問題發(fā)表觀點就叫議,作文教學中,常有學生作文語里充滿了你說他說,周而復始,直至文章結(jié)尾。平時說話可以這樣,但作文是語言的精華,簡單實用才能吸引讀者。所以,我在教學中就“議”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1)無問不議
沒有問題不議,不能將作文變成“說書場”,芝麻、西瓜一起撿,針對問題展開議論,敘為主議為輔。
作為學生,難在什么是問題?問題就是敘事過程中影響事件走向或能引導事情發(fā)展的問題,這些問題往往會伴隨事情發(fā)展而出現(xiàn),不議不行了,這時就需要議,議的好,文章會生動。
例如:我在評講作文時,一位同學寫班會課,幾位班干為了制定晚會節(jié)目而發(fā)生了爭執(zhí),這就產(chǎn)生了問題,如果以一筆帶過,直接寫結(jié)果,最后,“節(jié)目單終于定下來了”,文章平淡無奇。但反過來將班干們討論的話寫下來,文章則憑添了趣味,我將兩段作文都讀了,同學們紛紛以為有“議”的作文聽著更吸引人,可見,敘事作文有了議才能更好地表達思想。
(2)議少不易多
多議不如少議,作文最忌面面俱到,議不是說,議是看法,觀點的表達,以簡煉的語言陳述觀點,是最好的。我指導學生,議時也就是陳述觀點時,越少越好。但要表達清楚,大家都說不如少數(shù)說,少數(shù)說不如重點說。教會學生在眾多的話語中,找出最具有代表性的話,使人一看就懂,充分發(fā)揮議的代表作用。
三、情
作文的一大作用就是寄托作者的情感,而小學生作文往往缺乏這一點,尤其敘事作文講完完了,敘完了作文也完了。情的內(nèi)涵很多:友情、親情、感激之情、感謝之情、感動之情,在敘事作文中,不同的事情生出不同的情感,它是文章的升華,有它文章則有了靈感,否則文章就是一個“記帳本”。盡管“惰”有不同,但在教學時要注意把握。
(1)、情動于心
情是純潔、純真的,虛情假意往往一眼可以看穿,像常在作文中出現(xiàn)的“我好喜歡他的做法。 、“他真?zhèn)ゴ蟀!”、“他真了不起!”等等,既起不了升華文章的作用,反而貶低了文章。
我告訴學生,情與心相連,當你真真心動時,那就是情,情藏于事而發(fā)于事,事情發(fā)展了,你會有不同的感情流露寫出來,這就是你的文章之情。寫文章最忌亂發(fā)感情,滿篇文章充斥著感嘆句,反而提高不了讀者的興趣,還會讓人感覺文章虛情假意,教會學生捕捉心動的感覺,哪怕是一句很樸實的話,也能將文章的情感表達出來。
例如有同學在描寫自己的老師,在寒冷的辦公室里一邊搓著雙手,一邊批改作業(yè)時,寫道:“我想哭。”簡單的一句話,沒有華麗的詞語,沒有感嘆詞,但卻將對老師的感情表露無遺,小作者捕促到了心靈感動的一瞬間,語雖短,但效果很好。
所以教會學生寫出真情重要,學會體驗真情則更加重要。
(2)、情牽全文
所謂情牽全文就是在敘事時要有自己的感情,溶于文章全文。許多學生習慣于敘完事,最后發(fā)一句感慨,作為全文的總結(jié)和文章情感表現(xiàn)的見證,而忽視了在文章中情感的滲透。
那么如何做到情牽全文呢?就是要將文章細化的描寫,精雕細刻,而不是草草的了事。
例如:“聽到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夢夢激動的哭了,幾年來堅持苦練的結(jié)果,多年的汗水沒有白白流;終于為學校爭了光”。這段話中,通過細致的動作描寫,真實的心里話描寫,將小同學獲獎后的激動的心情表達了出來,真實的情感貫穿全句。反之,寫“夢夢得獎了,高興的哭了”。則沒有了這效果。
通過細致的描寫人物動作、心理、語言,再加以真實的感受,那么不需要空喊口號,情感一樣會滲透全文。
“思”、“議”、“情”三個方面,各有各的內(nèi)容,既獨立發(fā)揮作用又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有思考才會有議論有觀點,“議”是“思”的結(jié)果;情感來源于對事物的認識,“議”是“情”的表達;所以,將“思”、“議”、“情”三個方面揉合在一起,以真實的想法,突出的議論,實實在在的情感,于敘事過程中,才能達到樹大根深,枝葉繁茂的效果。
敘事的作文 篇4
母親,是必不可少的,她生育了我們,養(yǎng)育了我們,還教給了我們許多的知識,讓我們能更好的踏進社會,走進社會。但是她老了的時候,我們也要反過來給他們養(yǎng)老,讓她活得幸福。
我和母親的事情非常多,下面就來講幾個:小時候,也就是在上幼兒園之前,我很瘦,經(jīng)常不吃飯,媽媽就跟著我屁股后面喂,常常灑了一地,這個時候我就哈哈個不停。這樣子經(jīng)常讓媽媽燙著手,但是媽媽還有有恒心的喂著我,總想讓我長高、長胖,成為一個健康的小伙子。
在我小時候,媽媽經(jīng)常陪我玩,總是和我玩得不亦樂乎,媽媽總是讓我開心,只有我開心了,媽媽才高興,在我小時候,我有時候經(jīng)常惹媽媽生氣,但是媽媽還一直不離不棄地陪著我。
在我20xx年剛上一年級的時候,我長了肺炎,那個時候我高燒不退,媽媽急的團團轉(zhuǎn),心急如焚,問別人的藥方,再給我買藥,為我吃藥,還給我買好吃的,希望我早日康復,走出醫(yī)院,開開心心的'讀書。在我住院的時候,媽媽也給我補習功課,希望我在第一次考試的時候考好。
在我剛剛踏入二年級的時候,我的體質(zhì)越來越好,到了中午,媽媽開始給我講故事,剛開始講的是小畫冊,到了二年級下學期,媽媽就開始給我讀林漢達的《中華上下五千年》,剛開始讀有些吃力,后來我的閱讀和理解能力愈發(fā)上升,到了三年級,讀《中華上下五千年》的鐘聲敲響,我慢慢的也步入正題。讀完了《中華上下五千年》,媽媽又和我讀《小恐龍》一系列的書。
隨之,慢慢的我也就不需要媽媽,都開始我自己看書了,我自己讀了《地心游記》、《金銀島》、《神秘島》、《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等,但是,我讀的這些書,都離不開媽媽對我以前讀的那些書,媽媽對我的啟示是無窮無盡的。
到了四年級,媽媽幫復習功課,教我一些題,幫我理清概念,才使我考好。
媽媽現(xiàn)在也經(jīng)常帶我出去玩,媽媽帶我去過的威海和上海,讓我記憶深刻,也讓我流連忘返,上海和威海讓我長了許多的見識,讓我見到了大世面。
敘事的作文 篇5
端午節(jié)為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的習俗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葉、喝雄黃酒等。“端午節(jié)”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每年端午節(jié)到來之際,我的奶奶和姥姥會親手包粽子,有大肉餡的、豆沙餡的、蜜棗餡的,蛋黃鮮肉餡的……煮熟后,滿屋子的粽葉飄香,我咬一口,又粘又糯,非常美味。
在正端午這天早上,我和媽媽在大門前掛上艾草,聽說可以驅(qū)蚊避邪;下午,爸爸帶我去看了賽龍舟,看著龍舟選手們劃得非常激烈,我覺得這種團結(jié)的力量很鼓舞人心!到了晚上,我們一家人圍著桌子吃著豐盛的.晚餐,聊著有趣的話題,團團圓圓多么幸福啊,這就是我的端午節(jié)!
【敘事的作文】相關文章:
(經(jīng)典)敘事的作文08-28
敘事作文(精選)09-26
敘事作文(精選)12-03
(精選)敘事的作文11-20
[經(jīng)典]敘事作文01-12
【精選】敘事的作文11-07
敘事的作文【精選】10-27
【精選】敘事作文11-02
敘事的作文11-03
敘事的作文(精選)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