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作文常用[3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chuàng)造性。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記憶作文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記憶作文 篇1
我還記得,家鄉(xiāng)有一片波瀾壯闊的小湖,那里猶如仙境般的美麗,我常常跑到那喜戲、玩水玩的可快樂了。我先用手形成玩去的形狀,手心凹下去;掌指關節(jié)凸起來,雙手保持這樣的形狀;在用左手搭在無名指和小指上,形成一個類似漏勺的形狀。手一推,水就飛快地“飛”到了一米處左右。哈哈,感覺真爽,我就好好的發(fā)泄一下吧!不知不覺,我和爸爸打起水仗,你發(fā)個炮;我打成“落湯雞”,我開把機;你被打成“爛泥”。這中感覺“爽歪歪”!
玩累了,就肯定想到吃。我家鄉(xiāng)的`荔枝鮮嫩多汁,咬起來又香又甜,感覺不錯,每次來到家鄉(xiāng)都會來嘗一下;評比哪年更好吃。如果想要更可口,泡鹽水會更加美味。我家的香蕉是鮮黃色的,吃起來香味十里飄香,有一種回味無窮的感覺。
我的家鄉(xiāng)就房子稍微老舊了點,里面蟑螂很多,看上去渾身肉麻!外表長得惡心,在你手上的話,心里總會癢癢的,非常很不安。那天晚上,我和弟弟想起了“屋子大逃亡”的游戲,去那棟老倉庫上面跋山涉水,我和弟弟剛進門,眼前一片光明,上面黑色的蜘蛛在蜘蛛網(wǎng)上上面晃來晃去的,還有滿身盔甲的蟑螂,建造它的房子,還有組織幕后老大——老鼠。我和弟微微顫抖著,臉色發(fā)青這說:“還是走吧,明年再來!
好懷念已久的家鄉(xiāng)!
記憶作文 篇2
現(xiàn)在過春節(jié),覺得沒有一點意思。
而兒時的春節(jié)留在記憶里卻永遠忘不了的。
我對過春節(jié)有印象大概是六、七歲時吧,記得過了臘八,媽媽就開始忙活了,先要蒸很多的饅頭,當然和現(xiàn)在城里買的或圓或方的饅頭不一樣了。家鄉(xiāng)的饅頭其實不叫饅頭,而且平時是不這樣做的,只有在重大節(jié)日和走親戚的時候才會這樣做。媽媽蒸的叫棗花,另一種叫糕。每到蒸糕的時候,媽媽早早就忙起來了,先天晚上發(fā)上面,第二天起的很早,還要和幾個關系好的鄰居一起蒸。在鄰居家被灶火熏的黢黑的灶間里,男人們壓面,女人們捏棗花,我和一幫年齡差不多的孩子一會到屋里看看,一會又跑的沒有了蹤影,總之這一天家長是不管孩子的,也許是顧不上管吧。媽媽蒸的`糕主要是用來祭祖的,記得我小的時候,每逢遇到重大的升學考試,媽媽都要蒸個糕祭奠一下,而且故意不把糕蒸熟了,媽媽說是為了讓兒子“高升”啊。
棗花和糕,媽媽現(xiàn)在還是年年蒸,但是有一種東西現(xiàn)在已經沒有了,家鄉(xiāng)人叫“黃蒸”,具體是哪兩個字我也說不準,姑且就用這兩個字吧。它其實就是用玉米面做的,只是在里面包了點陷,有白菜,也有白蘿卜什么的,但是我小時候特別不喜歡吃,在我離開家到縣城上學以前,我們家平時的主食就是玉米面窩頭和玉米面粥,吃的我經常胃酸。在天津工作的那些年,有時候和朋友一起到飯店吃飯,有人特別愛點貼餑餑熬小魚,我看著玉米面做的餑餑從來也不吃一口。天津的楊村鎮(zhèn)有一家貼餑餑熬小魚特別有名,市里有人開車跑到那兒去吃,有一年我和朋友從承德回天津,他們要去吃楊村的貼餑餑熬小魚,那個餑餑貼的真好,但是我也沒有吃一口。童年的記憶里對玉米面特別的抵觸,這種抵觸持續(xù)了很多年。
到了大年三十是孩子們最興奮的時候,我小的時候沒有電視看,更沒有春節(jié)晚會了,只是等著三十晚上的餃子熟了,就該我放炮了。但是頭鍋煮熟的餃子是不讓吃的,要先祭奠神仙和祖先,媽媽在每個碗里盛兩個餃子和一點湯,我和弟弟妹妹端著放在媽媽燒香的地方,有的在門口,有的在院子里,也有的在堂屋的正中,然后就該放炮了,我是家里的老大,又是男孩,放炮的事當然由我來,小我七歲的弟弟一直想接替我放炮重擔,但是我從來沒有讓過,直到我對放炮沒有了興趣。小時候祭奠的事情我一直記得,但又不知道祭奠的是誰,很多年以后我問媽媽,她笑笑說,其實她也不清楚祭奠的都是誰,只是從老人哪兒學來的,為了祈求來年一家人平安幸福才這樣做的。只到現(xiàn)在媽媽每年還在重復著這樣的活動,因為只有這樣她才能覺得心理安生。
三十晚上還有一件事情是我期待的,那就是穿新衣服,小的時候家里窮,小孩子過年的時候才能做件新衣服,而且不讓年前穿,要等到三十晚上才給拿出來。睡覺前,媽媽把新衣服給拿出來,把舊的衣服換下來,我聞著新衣服那淡淡的棉布的香味才入睡的。
兒時的大年初一起的特別早,聽到炮聲就起來了,穿著媽媽換好的新衣服跑了出去,和幾個同齡的孩子去給長輩們拜年了。小時候拜年我們叫磕頭,那是真的跪在地上磕頭的,大人有時候故意逗我們,不把頭磕響了不給禮物的,說是禮物,其實就是一顆糖或者一把花生什么的,但是對我們來說已經是很特別的禮物了。農村拜年很講究的,先給自己最近的親屬拜年,然后是一姓的其他親屬,最后的外姓的鄰居,但是不給輩分比自己低的人拜年。我小的時候對鄰居的輩分老是分不太明白,經常和同伴們去比自己輩分低的鄰居家拜年,惹得大人們笑話。初一這一天孩子們都是解放的,幾乎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人不干涉的,我經常是和同伴們去做我們之間的游戲了。
初二是閨女回娘家的日子,姥姥家離的很近,我又是姥姥帶大的,所以一早就去老老家了,在那里又是無拘無束的一天,一直到過了初五,大人們該上班了,我們也快開學了,年才漸漸離我們遠去了。
記憶作文 篇3
我出生在一個山區(qū)的家庭中,因為貧困,全家來到了這座大都市。城市雖然繁華,可我的生活似乎并沒有發(fā)生多大的變化。我在一所普通中學讀寄宿。我總是怨天尤人,抱怨自己的父母為何會這樣無能,埋怨自己與別人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差距。
那年秋天的天氣很好,可是那天卻突然變冷了。上午還是陽光燦爛的,到了傍晚就北風呼嘯了。雖然不是很冷,但也不太好受。第二天,坐在教室的我一直在打寒戰(zhàn)。語文老師繪聲繪色地講著她的課,我卻一直在東張西望,真希望早早躲進被子里。這時,一個衣著襤褸的'婦女朝教室這邊走近母親!我震了一下。她來干什么?她走近了,我裝作認真聽課的樣子,視而不見。她在教室外張望了一會兒,似乎沒看見我,我正暗自慶幸。
同學,家長找你啦!語文老師停下她詩意的語言。霎時,全班幾十雙眼睛盯著我,然后慢慢移向母親那張飽經風霜的臉,我的臉一陣火熱。走出教室,母親將一包衣物塞在我手里說:起風了,下課后添點衣服,不要著涼了。然后轉過身去,走了。
我極不情愿地拿著那包衣服進了教室。下了課,也沒添件衣服,卻聽見后面有人叫我;仡^一看,母親竟然又出現(xiàn)了。她打開衣包,拿出一件外套慢慢地為我穿上。雖然不太合適,卻很暖和。而我,始終沒開口說一句話。母親似乎也很理解,這次她真的走了。
漸漸地,同學們都圍了過來,大家都羨慕我有這么好一位母親。確實,那天全班只有媽媽給我送來了衣服。我的心不禁一顫:我有什么理由埋怨她呢?這是自己的母親呢!我猛地追了出去,可是她已經不見了身影。
回到教室,我驀然發(fā)現(xiàn)黑板上多了一個碩大的美字。后來同學告訴我,那是語文老師對我母親無言的贊美。望著窗外,我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是啊,母親真美!
【記憶作文】相關文章:
記憶作文記憶糖果參考10-16
記憶將成為記憶作文09-16
關于記憶的作文:移植記憶10-13
無法抹去的記憶作文-記憶作文01-25
記憶中的年作文-記憶作文01-24
記憶作文12-09
記憶的作文(經典)11-01
(經典)記憶的作文03-09
記憶作文【經典】03-29
記憶的作文[經典]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