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哲理故事:餓猴子吃香蕉
以下是cnfla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餓猴子吃香蕉》,希望你喜歡這個故事,歡迎閱讀。
有一部電影,叫做《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人往往因為太急于得到“熱豆腐”,反而被“熱豆腐”燙了,就算吃到嘴兒,由于“太熱”,燙得也不得不吐出來。這就叫“欲速則不達”。
餓猴子吃香蕉有一個故事:一位心理學家,把一只經過測試很聰明的猴子,關到一個鐵籠子里。鐵欄桿與鐵欄桿之間,僅能容得下猴子的手臂伸出來。連續(xù)兩天,人們故意不給猴子東西吃。第三天,有人給猴子一串香蕉,但放在離猴子很遠的地方;又拿來一根很長很長帶鐵鉤的竹竿,放在籠子外猴子伸手就可以得到的地方。都兩天沒吃東西了,猴子看到香蕉,眼睛都藍了。
那一刻,這只聰明的猴子,把注意力都集中到那串香蕉上了。努力用手去夠,千方百計想辦法想把手伸得更長些,把香蕉抓到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甚至連手臂都磨出血來了,猴子累得筋疲力盡,也沒夠到香蕉。本來籠子外那個“帶鐵鉤的竹竿”,是專門為猴子夠香蕉準備的,但由于猴子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香蕉上,根本沒有想到借助“帶鐵鉤竹竿”的力量。一個智商很高的猴子,卻犯了一個非常低級的,致命的錯誤。
其實,人類也一樣。當你太在意一件東西時,往往會喪失理智。正在熱戀著的人,“局外人”一眼就可以看出的缺點,戀人間卻發(fā)現不了。直到結婚“激情過后”才發(fā)現原來對方沒有那么完美。一個人太想掙錢了,日也思,夢也想,壓根兒就沒有想到會遇到“不測”,會賠錢;其結果,就和“餓猴子”一樣,只想得到,卻沒想怎么得到,結果被“熱豆腐”燙得滿嘴是泡。
餓猴子,完全可以吃到那串香蕉。只要靜一靜,想一想,借助“帶鐵鉤竹竿”的力量,就可以辦得到。只是由于餓猴子太想得到那串香蕉了,“太想得到”也是一種浮躁。人一浮躁,就會急于求成,于是,再聰明的人,都難以耐得住“香蕉”的誘惑。由于“太餓”的緣故,由于“太想得到”的緣故,以至喪失了理智。很多事情,只要我們務實一些、細致一些、準備充分一些,還是有把握成功的。
心急很容易導致“亂了方寸”、“亂了陣腳”,很容易犯低級錯誤。人不是猴子,越想得到,越應該做好扎實的準備工作。一個成功的人,越是在“餓兩天”的情況下,越要注意不要喪失理智,運用自己的智慧和想象力。緊急情況下,一個人的智商,能不能正常發(fā)揮,是一個人成熟與否的重要標志。不但要發(fā)揮好自己的智商,更要調動自己的“潛能”;也只有“超常情況下”,人的“潛能”才能被調動出來,被激發(fā)出來。于是,就能做到“心急”手不急,照樣吃“熱豆腐”。
人們只有不急不躁,不卑不亢,不驕不滿,保持心態(tài)祥和,不為名利所動、所困,就能走出“餓猴子”的困境。
【哲理故事:餓猴子吃香蕉】相關文章:
小猴子的故事作文06-05
《猴子吃西瓜》閱讀題答案11-15
吃香蕉的老鼠睡前故事12-30
中班語言故事猴子學樣教案01-18
猴子的兒童睡前故事6篇02-17
猴子的兒童睡前故事(通用41篇)05-08
猴子的兒童睡前故事(通用52篇)02-17
猴子過河睡前故事(通用19篇)10-13
狐貍和猴子的故事作文(通用8篇)10-30
猴子和狐貍的故事作文(通用24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