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天堂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网站|亚洲精品熟女国产国产老熟女|亚洲欧美在线人成最新按摩

        
        
      • <form id="etzky"></form>
          <td id="etzky"><tr id="etzky"></tr></td>

          拔幟易幟的歷史典故

          時(shí)間:2022-11-27 11:03:34 歷史典故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拔幟易幟的歷史典故

            拔幟易幟,換上自己的旗幟。多比喻取而代之。你知道這個(gè)成語的典故嗎?以下是cnfla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拔幟易幟的歷史典故,歡迎閱讀。

          拔幟易幟的歷史典故

            這個(gè)成語來源于《史記.淮陰侯列傳》,夜半傳發(fā),選輕騎二千人,人持一赤幟,從間道草山而望趙軍,誡曰:“趙見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趙壁拔趙幟,立漢赤幟。”

            韓信被劉邦拜為大將后,率領(lǐng)漢軍攻占了魏國和代國,接著又在張耳的協(xié)助下,帶領(lǐng)幾萬兵東下井陘,攻擊趙國。趙王和主將陳馀在井陘口聚集了二十萬大軍阻攔。

            謀士李左軍建議陳馀撥給他三萬軍隊(duì),從小路出發(fā),出其不意地截取漢軍的后勤裝備和糧食;而他的前軍到達(dá)井陘時(shí)不與交戰(zhàn)。這樣的話,不到十天就可以取下韓信和張耳的頭顱。

            陳馀是個(gè)讀書人,不愛使用詐謀奇計(jì),認(rèn)為韓信的兵不過數(shù)千,經(jīng)過千里行軍,已經(jīng)非常疲憊,可以直接予以攻擊,因此沒有采取李左軍的計(jì)謀。

            韓信手下的人探聽到這個(gè)消息后,十分高興,放心東下井陘。進(jìn)軍到離井陘口三十里之處,韓信下令休息。半夜里,他選出兩千名輕騎兵,讓他們每人拿著一面紅色旗幟,從小道來到井陘口山后隱蔽起來,同時(shí)對他們說:“我將另派一支軍隊(duì)與趙軍對壘,并假裝敗退。這樣,趙軍必定傾巢而出,前來追擊。你們趁此機(jī)會快速進(jìn)入趙營,拔掉趙軍的旗幟,換上我們漢軍的紅色旗幟。”

            接著,韓信又派出一支一萬人的軍隊(duì),叫他們背水?dāng)[開陣勢。趙軍見漢軍排出兵法上最忌諱的背水之陣,都哈哈大笑,以為漢軍自己斷了后路。

            天剛亮,韓信指揮這一萬人的軍隊(duì)向井陘口進(jìn)發(fā),趙軍立即打開營門迎擊。戰(zhàn)了一段時(shí)間后,韓信、張耳命漢兵丟掉旗鼓,向水邊退去。漢兵退到水邊陣地,再也無法后退,只得拼死作戰(zhàn)。

            這時(shí),隱蔽在山后的兩千漢兵,趁趙營無人守衛(wèi),快速沖進(jìn)趙營,飛快地拔掉趙軍旗幟,換上漢軍紅色的旗幟。而在水邊作戰(zhàn)的趙兵,因遇到背水一戰(zhàn)的漢兵的頑強(qiáng)抵抗,無法取勝,想返回營地,卻見那里全是漢軍的紅旗,以為趙王已被漢軍抓住,頓時(shí)軍心大亂,各自逃命。接著,漢軍兩面夾擊趙軍,結(jié)果主將陳馀被殺,趙王被活捉。

          【拔幟易幟的歷史典故】相關(guān)文章:

          歷史典故精選10-07

          歷史成語典故:罄竹難書的典故10-03

          杭州歷史典故07-27

          經(jīng)典歷史典故短篇09-15

          杯弓蛇影的歷史典故07-10

          家喻戶曉的歷史典故12-09

          歷史典故的成語11-23

          著名的歷史典故07-18

          劍門關(guān)歷史典故10-14

          漢朝的歷史典故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