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顧茅廬的成語故事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三顧茅廬的成語故事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知道一些經(jīng)典的成語吧,成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還在苦苦尋找優(yōu)秀經(jīng)典的成語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精選三顧茅廬的成語故事,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成語出處: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主要人物:諸葛亮,劉備
三顧茅廬的近義詞:禮賢下士,求才若渴
三顧茅廬的反義詞:拒人千里、妄自尊大,不識抬舉
故事簡介:
三顧茅廬指的是三國時期的劉備為了請諸葛亮下山輔助自己,連續(xù)三次去草廬拜訪諸葛亮的故事,后來諸葛亮被劉備的誠意所感動,幫助劉備實現(xiàn)了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現(xiàn)在常用來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三顧茅廬造句:
諸葛亮被他三顧茅廬的誠意打動了,終于接受了他的請求。
勢必要蹭亮整個世界的螢火蟲也不可避免走上三顧茅廬的老路。
如果你想得到她的幫助,就必須拿出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的誠意才可以
我都和劉備一樣三顧茅廬的來求你了,你就不能看在我的誠意上,幫我這一次啊
求賢必須要心誠,就好比劉備三顧茅廬求諸葛亮一樣
三顧茅廬的主人公是誰
諸葛亮
三國名士,幫助劉備實現(xiàn)三足鼎立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后人當做智慧的象征
劉備
劉備是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他為人謙和、禮賢下士,寬以待人,志向遠大,知人善用,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野心家,三顧茅廬就是由劉備發(fā)起。
劉備為什么要三顧茅廬去請諸葛亮下山:
劉備是個愛才的人,當年劉備屯兵于荊州新野,內(nèi)依附荊州劉表,外有曹操的大軍壓境,處于絕境的劉備聽說諸葛亮是個濟世能人,于是決心親自去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相助,誰知這一請就連續(xù)請了三次,最終感動了諸葛亮,成就了蜀漢霸業(yè)。諸葛亮在出師表里說,“受任于危難之際”,指的就是劉備在處于絕境的時候,親自去請自己出山相助。
東漢末年的時候,局勢非;靵y。各地的諸侯豪強都紛紛出兵,想奪取領土,統(tǒng)一天下。
劉備和曹操就是其中的兩中杰出人物。
原先,曹操打不過劉備,因為劉備有個名叫徐庶的謀士。曹操吃過幾次敗仗后,曹操非常生氣,就將徐庶的母親捉了起來,逼徐庶離開劉備。
徐庶沒辦法,只好離開了劉備。但在臨走之前,徐庶向劉備推薦說:“諸葛亮是個奇才,你可以請他輔佐你,諸葛亮居住在隆中的茅廬里!
劉備聽后,為請諸亮幫助自己打天下,就同關羽、張飛一起去請他出山。可是諸葛亮不在家,劉備只好留下姓名,怏怏不樂地回去。
隔了幾天,劉備打聽到諸葛亮回來了,又帶著關羽、張飛冒著風雪前去。哪知諸葛亮又出門出去了,劉備他們又空走一趟。
劉備第三次去隆中,終于見到了諸葛亮。在交談中,諸葛亮對天下形勢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劉備十分嘆服。
劉備三顧茅廬,使諸葛亮非常感動,答應出山相助。劉備尊諸葛亮為軍師,對關羽、張飛說:我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諸葛亮初出茅廬,就幫劉備打了不少勝仗,為劉備奠定了蜀漢的國基。
成語三顧茅廬由此而來。
【三顧茅廬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三顧茅廬的成語故事10-22
三顧茅廬的故事01-29
三顧茅廬縮寫10-12
三顧茅廬作文06-12
「成語故事」關于“禮”的成語故事10-08
經(jīng)典成語故事07-29
成語三顧茅廬故事10-26
三顧茅廬的歷史典故10-04
歷史典故:三顧茅廬的故事10-03
不倫不類成語故事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