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顧茅廬的成語故事
【漢字書寫】:三顧茅廬
【漢語注音】:sān gù máo lú
【成語出處】: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馳驅!
【成語語法】: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三顧茅廬的意思】:茅廬:草房;顧:拜訪;東漢末年時期,劉備為了請諸葛亮出來幫助自已打天下,曾經(jīng)三次到諸葛亮的茅廬中拜請。比喻誠心誠意地一再登門邀請某個人。
【三顧茅廬的近義詞】:誠心誠意、草廬三顧、求賢若渴、愛才若渴、禮賢下士;
【三顧茅廬的反義詞】:拒人千里、虛情假意;
【三顧茅廬的故事】
東漢末年,曹操趁天下群雄四起,一片混亂的時侯扶持天子,控制了朝廷,并且以天子的名義向各諸侯發(fā)號施令。愛才若渴的劉備為了實現(xiàn)建國大業(yè),樂此不疲地到處搜羅人才以積蓄力量。一次,劉備聽說隆中有位叫諸葛亮的隱士是個才氣無雙的人,就帶上厚禮,與關羽、張飛一起來到隆中的臥龍崗,想請諸葛亮出山,幫自己打天下。他們來到諸葛亮隱居的茅舍,不巧諸葛亮已外出不在家,劉備等人掃興而歸。時隔不久,劉備等人又冒著風雪來到隆中,結果又撲了個空。劉備小心翼翼地給諸葛亮留下一封信,表明自己對他的景仰和希望他出山的愿望。過了一段時間,劉備與關羽、張飛第三次去拜訪時,諸葛亮正好在家睡覺。他們恭恭敬敬地站在門外等候,直到諸葛亮醒來才被請進了屋里。劉備不辭勞苦幾次拜訪,使諸葛亮大為感動,終于答應做劉備的軍師。諸葛亮以經(jīng)天緯地之才輔佐劉備,屢建奇功,最終幫助劉備建立了蜀國。三顧茅廬的故事告訴我們執(zhí)著是一種優(yōu)秀的品質,尤其是當它用在積極向上一面的時侯。
【三顧茅廬例句】
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一折:“我住著半間兒草舍,再誰承望三顧茅廬!
莫言《蛙》一〇〇:“民國十九年,當年袍澤鄉(xiāng)黨韓復榘兄主席山東,三顧茅廬請高某出山,高某難卻韓兄厚誼,赴魯上任,先任省參議員,后任平原、曲阜縣長,今春改任高密。”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八回:“咱們目今正是慘敗之余,人家肯屈駕前來,不用咱們三顧茅廬,難道我還不中途相迎,以表誠意!”
【三顧茅廬造句】
相傳劉備三顧茅廬之前,孫權曾想先入為主差張昭請聘諸葛亮為臣,卻被其婉言謝絕。
如果沒有你我不知道“三顧茅廬”的故事;如果沒有你我更不知道“懸梁刺股”的故事。
【三顧茅廬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三顧茅廬作文06-12
經(jīng)典成語故事07-29
成語三顧茅廬故事10-26
班門弄斧的成語故事08-04
愛國成語故事10-25
請君入甕的成語故事12-25
廢寢忘食的成語故事11-11
著名的經(jīng)典成語故事07-27
亡羊補牢成語故事05-24
請君入甕成語故事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