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心理活動的作文 推薦度:
- 心理活動的作文 推薦度:
- 實用的寫心理活動的作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實用】心理的作文合集五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jīng)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結(jié)構(gòu)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jié)尾作文的出現(xiàn)。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guī)范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心理的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心理的作文 篇1
記得有一次,你布置的作業(yè)太多,我寫到晚上九點多才寫完,寫完了作業(yè),我就迫不及待的一下子撲到床上睡著了。等到早上太陽已經(jīng)曬床上起來到屁股了,一看表,已經(jīng)七點一刻了,我心里只有一個念頭:遲到了!!!我立刻從床上起來,穿上衣服就走了。到了學校就晚了。
到學校以后,我交上了作業(yè),本以為自己的任務(wù)已經(jīng)完成了,可是我還不知道更大的錯誤向我逼近。第二節(jié)課下了以后,我同位叫我上語文老師辦公室,我以為是老師要表揚我,可是沒想到?jīng)]受到表揚,還受到了批評,老師說我沒寫作業(yè),我打開本子一看,交錯本子了。于是我想回去拿我的作業(yè)本,想洗清我的冤屈,不過我回去左找右找,居然沒找到我的作業(yè)本,這時我想自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轉(zhuǎn)念一想,車到山前必有路,我慢慢的走進了老師的辦公室,可憐的.說:“老師,對不起,我沒帶作業(yè)本!崩蠋熞宦犃⒖毯訓|獅吼起來,說:“你不用說了,沒做就是沒做……”一些教育我的話劈頭蓋臉的打了下來,我覺得我又可憐有氣憤。
老師,我想對你說:以后請給我們少布置點作業(yè),我知道你是為我們好,可是您也換位思考一下我們的感受。老師,您一定要理解我們,理解萬歲!
心理的作文 篇2
甲:煉鐵需要礦石,釀酒需要糧食,一切物質(zhì)生產(chǎn)都離不開原料。精神生產(chǎn)雖然有著自身的特殊規(guī)律,但同樣需要一個以“原料”到“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過程。兒童作文,首先必須擁有與作文有關(guān)的材料。沒有材料,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層次,語言表達……一切都無從談起。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兒童獲取作文材料的心理問題吧。
乙:好!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個人本事再大,沒有米也是無法做飯的。在實際生活中,有些兒童一提到作文就愁眉苦臉。他們害怕寫作文,原因是什么?不少人說:“沒什么可寫的!钡搅俗魑恼n上,這些孩子就兩眼盯住天花板,皺著眉想啊,想啊,怎么也想不出來。沒有作文材料,這個作文的確是沒法寫的。
研究作文材料的來源,探索兒童獲取作文材料的心理,提高他們獲取作文材料的能力,在作文教學中很有現(xiàn)實意義。我想,老師們對這一問題一定都很關(guān)心,很感興趣。
(一)兒童作文反映的是兒童對客觀現(xiàn)實的認識
甲:作文的材料從哪兒來?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早已做了明確的回答:人的意識,從本質(zhì)上說,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zhì)的東西而已!弊魑氖瞧渲黧w——兒童的意識活動的產(chǎn)物,不管是客觀的記實敘事,還是主觀的議論抒情,從根本上說都只能來源于客觀現(xiàn)實。
乙:記得南宋朱熹有這樣兩句詩:“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意思是說,池塘明凈清澈,是因為有源頭的活水不斷地流進。著名作家、教育家葉圣陶老先生曾說過:生活如同源泉,文章是溪水。如果把作文比作蓄水的池塘、溪流,那么在作文這個池塘、溪流里要想貯滿清清的活水,則需要生活的源泉不停地涌來。生活是廣闊的海洋,在兒童生活的海洋里可供他們作文的材料真是太多了!
甲:不錯。但是,問題在于,客觀現(xiàn)實為兒童作文提供原料,而原料不會自動地變?yōu)槲恼?陀^現(xiàn)實反映到文章中必須以人的心理為中介。一切生活現(xiàn)象都必須轉(zhuǎn)化為人的心理現(xiàn)象,才能體現(xiàn)到文章中來。
乙:這就是說,生活為兒童提供了寫作的原料,但要使原料變?yōu)樽魑模必須經(jīng)過主體的汲取和加工。
甲:是的,從實質(zhì)上說,兒童作文首先是一種認知活動。兒童在作文中反映的已不是客觀現(xiàn)實本身,而是他們各自對客觀現(xiàn)實的認識。
心理學研究指出,知覺是人們認識客觀世界的門戶。兒童作文是由搜集材料,了解事實開始的,也就是從主體對客觀事實的知覺開始的。我們經(jīng)常講的“觀察”則是知覺的一種特殊形式,是有目的、有計劃、比較持久的認識某種對象的知覺過程。
乙:由此看來,我們要想努力提高兒童從生活中獲取作文材料的能力就必須注意研究兒童的知覺和觀察,認真探討一下,客觀事物是怎樣通過知覺,成為作文材料的。
(二)獲取作文材料的知覺過程
甲:客觀事物是怎樣通過知覺——信息進人大腦的門戶,而成為兒童作文材料的呢?
讓我們先來看一節(jié)口頭作文課,然后再以這節(jié)課為例作一些分析吧。
學習課文《八只小貓》以后,老師讓學生帶來各種小動物玩具和布娃娃,在校園的草坪上進行了一次觀察、想象、作文訓練——
課堂實況 片斷一
甲:在這次訓練中,陳老師要求學生觀察帶來的布娃娃和小動物玩具,抓住它們各自的特點,考慮它們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編童話故事。
形態(tài)各異的玩具小動物、布娃娃,這些客觀事物是怎樣通過知覺——信息進入大腦的門戶,成為兒童作文材料,走進美麗的童話故事的呢?
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一般說來,這一過程,大致需要經(jīng)歷三步。
第一步:“攝取”。
客觀事物的外部屬性具有可見、可聞、可感的直觀特征。人們通過各感官直接而迅速地攝取。眾多的信息刺激了人的感官,感官使之轉(zhuǎn)化為生物電脈沖,通過神經(jīng)傳導輸人中樞,最后投射在大腦皮層上。
乙:這第一步,從幾位學生的發(fā)言中是可以揣摩到的。譬如,那位觀察玩具小熊的男同學,他首先獲得的正是“渾身棕色的毛、胖墩墩。大腦袋、招風耳、滴溜溜直轉(zhuǎn)的眼睛,粗壯的四肢”等等小熊的外部特征。那位編童話故事的女同學,首先注意的也正是玩具小熊圓圓的'神情,小狗黃黃的動態(tài),卷毛狗漂亮的外貌。
甲:您說得對!
獲取作文材料心理過程的第二步是“疊印”。
客觀事物的種種信息通過人的各種感官進人大腦后,必然激起曾經(jīng)感知過的類似的體驗。大腦對感官提供的種種信息整理、結(jié)合而產(chǎn)生的直接映象與以往經(jīng)驗中的表象疊印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完整的表象。
譬如,您剛才提到的玩具小熊,渾身棕毛、大腦袋、招風耳、粗壯的四肢,正面的、背面的、側(cè)面的等種種信息,通過視覺感官進人那位男同學的大腦后,就被大腦整理。結(jié)合、疊印成一個玩具小動物的完整映象。
這是一個什么小動物呢?它有什么樣的個性和本領(lǐng)?于是,大腦就把這一知覺映象同曾經(jīng)感知過的類似的體驗相對照,從而識別出來了:這是一只小熊。緊接著,以往曾經(jīng)在不同地方看到的各類小熊——動物園中的小熊,圖畫上的小熊,童話故事里的小熊等等在大腦里留下的種種表象,則同這只玩具小熊的映象疊印在一起了。
乙:難怪那位男同學說這只小熊是森林中有名的“大力士”,經(jīng)常幫助小動物們拔樹、搬東西……顯然,這時,他頭腦中的這只玩具小熊的表象,已不完全如同客觀事物那樣,只是以一個永不變
化的姿勢、神態(tài)坐在那兒,而是變化不定的,是時而正面、時而背面,時而拔樹、時而推車的,一個新的、完整的、生動活潑的想象中的形象了。
甲:您分析得不錯。疊印,主要就是指某一具體事物(或某一類事物)多側(cè)面多角度地多次作用于人的各種感官而在大腦皮層上留下的印記,是具體對象多種形象信息的概括。
乙:從陳老師課上幾位學生的發(fā)言中,我們還可以看出,客觀事物通過知覺成為作文材料的第三步是“篩選”。
譬如,那位編童話故事的女同學,面對色彩紛呈的玩具,眾多的信息通過知覺涌人大腦。讓哪些信息成為作文材料呢?她是有思考、有比較、有選擇的。環(huán)繞著“為圓圓過生日”的中心,她著重抓住了小熊圓圓歡樂的表情,小狗黃黃演奏的動態(tài),小狗菲菲、卷毛狗金金、小黑熊貝貝恬靜、喜悅的神情,編了一個有趣的童話。她沒有像畫工筆人物肖像畫那樣,細致得五官俱全,發(fā)須齊備。
甲:您分析得好。
作文的確不同于工筆畫,它無需面面俱到、處處交待清楚。這就需要作者善于篩選。您剛才講的是篩選中的一種情況,在知覺事物的過程中,作者主動篩選。
作為客觀事物通過知覺成為作文材料的第三步——篩選,還有自然存在的另一種情況。
心理研究告訴我們,人在感知過程中所形成的對客觀事物的映象,當事物不再作用于感官的時候,并不隨之消失,而是立即以
形象記憶的方式貯進人的大腦。心理實驗證明,就在感官脫離具體事物的一瞬間,這一事物在人腦中的印象便立即開始淡化,部分地失去了原有的豐富性和鮮明性。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一表象便無可避免地受到遺忘的淘汰和篩選,但同時又受到新的映象的輝映和烘染,從而發(fā)生一系列變化。一些事物或事物的某些方面可能被削弱、沖淡、消失了,而另一些事物或事物的某些方面則可能被加強、濃縮、凸出了,長期貯存在記憶系統(tǒng)之中,成為庫存的作文材料。
乙:在同學們講的童話故事中,提到了許多細節(jié):小狗黃黃的精彩演奏,小黑熊貝貝的甜蜜回憶,小鸚鵡焦急的呼喚,熊大夫為“鬧鬧”打針治病……等等。看來,實際上都是他們以往知覺后留下的種種表象,經(jīng)過時間的篩選后,貯存在記憶中的庫存作文材料。作文時,又根據(jù)各自作文的需要被重新組合,編進了童話。
袁老師,從您對“攝取——疊印——篩選”這一心理過程的分析中,我想,老師們一定都會深深感到:知覺、觀察不僅是獲取作文材料的第一步,而且直接影響著記憶的效果,真是太重要了。
(三)影響兒童知覺的心理要素
甲:前面說過,知覺、觀察對獲取、積累作文材料具有極重要的意義。知覺的材料越具體、越直接,知覺映象越鮮明、強烈,記憶表象就越清晰、深刻,就越有助于獲得與作文有關(guān)的材料。
正因為這樣,為了提高兒童獲取作文材料的能力,除了要探討客觀事物通過知覺成為作文材料的心理過程,我們還必須進一步考察在這過程中,人對客觀事物的知覺受到哪些心理因素的影響。
影響知覺的心理因素主要是知覺定勢。
所謂知覺定勢,簡單地說,就是在知覺客觀事物時的一種心理準備狀態(tài),基本包括這幾種因素:l.主體先前的經(jīng)驗;2.主體的需要、動機、情感等。
兒童感知覺的經(jīng)驗性較強,且兼受成人教育的較大影響。同一兒童在感知不同事物的時候,其知覺水平,主要取決于他原有的經(jīng)驗,經(jīng)驗中有的,感知水平就高,反之則低。
乙:從這一點來看陳小平老師的教例,她選擇動物玩具讓學生編童話故事,是具有心理學意義的。玩具、小動物和童話都是學生們所熟悉的。他們的記憶中貯有許多這方面的知識經(jīng)驗。因此,在這次作文訓練中,觀察、想象、描述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甲:兒童初入學時,知覺的選擇性主要取決于興趣,隨著年級的升高,由于教育的影響,兒童逐步學會從需要出發(fā),有意識地支配自己的感知覺。需要產(chǎn)生動機、激起興趣,動機和興趣調(diào)動注意,注意的光斑投射在某事物,或事物的某一部位,那一事物,事物的那一部位就會被顯著地凸出來,被優(yōu)先地、充分地知覺。
心理學研究指出,兒童對他所知覺的許多事物是無所謂的。只有那些與兒童的需要有直接或間接聯(lián)系的事物,才能使兒童產(chǎn)生情感。只有那些被情感體驗過的事物才能拿來作文。相反,沒有經(jīng)過他們的情感體驗則不能作文,即使寫了,也不會有真情實感,不會動人。
乙:陳老師這次作文訓練饒有特色,其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感到其中重要的一點則正是,她注意調(diào)動了需要、動機、情感這些心理因素對知覺的積極的影響。
陳老師選擇了學生喜愛的、饒有趣味的玩具動物,引導學生學習課文里觀察、描述的方法,鼓勵學生變一種擺法,編一個童話。這對滿足兒童選擇性模仿的需要,激發(fā)他們創(chuàng)造的欲望都起了很好的效果,有助于兒童獲取作文材料。
心理的作文 篇3
時間過得真快呀,一轉(zhuǎn)眼假期就結(jié)束了,明天就是開學的日子了,想著明天就能發(fā)新書了,我激動得難以入睡。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了床,興奮地背著書包來到學校。見到了一假期沒有見面的同學,可是還沒有將一肚子的思念講完,老師就來了,教室里頓時一片寂靜,同學們各自回到了座位,隨后,老師便叫幾個男同學去搬新書,看著那一本本盼望已久的新書,我的心也不禁激動起來。
最先發(fā)的是語文書,我小心翼翼地捧著新書,聞著書上陣陣的墨香,心中想著:這學期的`語文書又會有什么好故事?有多少生字要學?有什么樣的好文章?又有什么樣的人生哲理?而我又能從中領(lǐng)略到什么樣的風景?一個個的問號跳入我的腦海。有一位名家說得好:“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我相信通過學習這本書我一定會增長不少的知識。
接下來發(fā)的是數(shù)學書,看著這本又愛又怕的書,我百感交集,愛的是它能帶給我新的知識,怕的是不知道那些數(shù)字小精靈們又會怎樣捉弄我。上學期我己經(jīng)被他們搞得焦頭爛額,這學期我是否又會被他弄得手足無措?但是不管怎樣,我都會認真的研讀它,努力的學習它,讓他們在我的腦海中,匯成一首動聽的旋律。
最后是英語、品德等也都發(fā)了下來?粗@一本本的新書,我如獲至寶。“我覺得,當書本給我講到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態(tài)度時,似乎是每一本書都在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看到一個不可思議的新世界。”
這一本本的新書,承載著多少汗水,又承載著多少的希望和夢想,通過學習它,我們奠定了學習的基礎(chǔ),懂得了知識的重要性,學會了做人的道理。為此我要努力再努力地學習,而且還要閱讀更多的書籍,了解更多的知識,因為我相信“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像鳥兒沒有翅膀!
心理的作文 篇4
“士兵,士兵!”我呼喊著。
嗯?他怎睡得這樣沉。啊,他已經(jīng)死了嗎?我要告訴……對哦,這里都沒有活人了,我又能告訴誰呢?就連那貓都走了。那士兵躺著很難受的樣子,不行,我得去幫幫他。
人死了都要怎么處理后事來著?是了,要點蠟燭的。
可這哪有蠟燭呢?
喜燭!我伸手從衣袋里拿出那兩支中的一支。
唉,我真是老了,連走這么一小段路都這么費力。年輕的士兵,讓我為你祈禱吧。
我靜靜地坐在蘇聯(lián)士兵的身邊。時間過去多久了?一個小時,也許兩個小時。
我點上蠟燭,用洋鐵當擋風的屏障。
喜燭啊,四十五年過去了,我都沒舍得用你,如今,我要給這蘇聯(lián)士兵用,他們是多么勇敢、堅毅、優(yōu)秀。
喜燭,你的使命便是好好守著他,可別讓那風吹滅了你。
(紅軍士兵來找契科夫的.尸身了)我拿著另一支蠟燭換上。
我抬起頭來,看了一眼這些可愛的士兵們,你們是多么的朝氣蓬勃!
不,不要這樣。你們的眼神中透露的濃濃悲哀真叫我更加難過,我真是心痛吶。
你們真不容易!我深深地向你們鞠了一躬。
我不敢再回頭,我怕我一看見那令人心碎的場面,我定會淚如雨下。曾幾何時,我的兩個孩子也像你們一樣勇敢,一樣善良,可也同那千千萬萬的士兵一樣,為國捐軀。
親愛的孩子們,我要為你們祈禱,直到戰(zhàn)爭結(jié)束的那一刻!
心理的作文 篇5
如果你的未來,是一個未知數(shù);如果你要用五十年的生命,去實現(xiàn)一樣人生目標。那么,你會選擇什么?人生理想,對人來說總是那樣的虛無縹緲?此七b不可及,可是,它其實對我們來說,是那樣的重要。
心理老師的一番話,令我們都陷入了深思。
假如你們的每一年代表了100元,你們每個人都擁有五十年的壽命,那么,你會選擇什么呢?
一樣樣人生中我們需要的東西,出現(xiàn)在大屏幕上。
開始時,出現(xiàn)了健康;蛟S是因為更期待以后那美好的東西,同學們亦都是很謹慎,小心翼翼地叫價。
前幾樣東西,賣的價格都不是很高。
我也是順手牽羊,找了樣大家都不太喜歡的東西——誠實輕松拍下。誠然,或許大家追求的都是一些共同的。但是,競爭的太過激烈,便很難得到,不如先去得到些無人競爭的。
時間一點點流逝著,一樣樣人生中很重要的`東西,均被大家買走。
到了美貌這項,我也參與了拍買。
說實話,不是很想要。
再說實話,其實我不過是行小人之心,妄圖抬價罷了。
可惜同學們太聰明了,直接沒人競拍。
略有些無語,有種被看穿了的感覺。但是,誰又知道禍兮福兮呢?
美貌,難道真的就不重要么。
再觀后來人生中的物品,盡管大家都并不是很需要,但卻異口同聲喊出了最高價格。
畢竟,人生怎能沒有一項與己相伴。
可是,只有二十樣物品,于是,大多數(shù)同學都是一無所得。
在這種情況下,我卻占據(jù)了兩樣,看起來略有突兀。
好吧,既然也選了誠實,那便誠實地說:
我所獲得的,都不是我最想要的?,人生道路漫長多變,你或許追求一樣東西卻無從獲得。
那么,便不如轉(zhuǎn)而另覓他徑,或許會有所得。
心理課后,也略有感悟。隨手寫下此文,望莫挑揀。
【心理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
心理的作文12-15
心理作文07-27
心理的作文07-21
心理作文(精選)08-03
心理的作文【經(jīng)典】10-13
【經(jīng)典】心理作文08-29
(精選)心理作文08-12
心理作文【經(jīng)典】09-23
矛盾心理作文11-13
實用的心理作文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