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下的老人》閱讀原文及參考答案
原文:
樹下的老人
周國平
(1)十年前,畫家劉彥把他的好幾幅油畫帶到我家里,像舉辦一個小型畫展似的擺開。他讓我從中挑逸一幅。我站在這幅畫面前挪不開腳步了。從此以后,這幅畫就始終伴隨著我,我相信它將一直伴隨我走完人生的旅程。
(2 )我對這幅畫情有獨鐘,不僅僅是因為它畫得好。劉彥的風(fēng)景畫都畫得非常好?墒强匆娺@幅畫,我仿佛看見了一種啟示,知道了我的人生之路正在通往何處,因此而感到踏實。
(3) 畫面上是一小片樹林,那些樹是無名的,看不出它們的種屬。也許只是一些普通的樹吧。在樹未之間,可以看見若干未屋、木籬笆、小土路,也都很普通。畫的左下方,一個人坐在樹下,他的身影與一截未籬笆以及未籬笆前的那一叢灌木幾乎融為一體。所有的植物都充滿著動感,好像能夠看見生命的液汁在其中噴涌、流淌、沸騰,使人不由得想到梵‘高的.畫風(fēng)。然而,與梵-高不同的是,畫的整體效果卻顯示為一種肅穆的寧靜。劉彥似乎在用這幅畫向我們證明,生命的熱烈與自然的靜譜并不矛盾,讓一切生命按照自己的節(jié)律自由地生長,結(jié)果便是和平。
。4)樹下的那個人是誰?他微低著頭,一頂小小的圓沿帽遮住了他的臉,而他身上的那件長袍樸素如農(nóng)裝,寬大如古希臘服。那么,他是一個農(nóng)夫,抑或是一位哲人?也許兩者都是,是一個思考著世界之底蘊的農(nóng)夫,一個種了一輩子莊稼的哲人?他坐在那里是在做什么,沉思、回憶、休憩,或者只是在打瞌睡?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便是他置身在塵囂之外。那塵囂或者從未到來,或者已被他永遠拋在了身后。
(5) 后來劉彥告訴我,他的這幅畫有一個標(biāo)題,叫‘‘樹下的老人”。這就對了,一個老人,不過這個老人不像別的老人那樣因為行將死亡而格外戀世或反世。不,他與那個被人戀或反的H 界不再有關(guān)系了,他的老境已經(jīng)自成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里,一切塵世的辛勞都已經(jīng)消逝,- 切超驗的追問也都已經(jīng)平息。他走過了許多滄桑,走到了一棵樹下,自己也成了一棵樹,F(xiàn)在鈉只是和周圍的那些樹一樣,回到了單純的生命。他不再言說但也不是沉默,他的語言和沉默都匯入了樹葉的簌簌聲。不錯,他是孤獨的,看來不像有親人的陪伴,但這孤獨已經(jīng)無須傾訴.一棵樹是用不著向別的樹傾訴孤獨的。如果說他的^獨曾經(jīng)被切割、挽擾和剝奪,那么現(xiàn)在是完整地收復(fù)了。這完整的孤獨是充實和圓滿,是了無牽掛的歸宿.他因此而空靈了,難怪衣帽下空空如也,整個兒只是一種氣息,一種流轉(zhuǎn)在萬物之中的氣息。所以,這里不再有死亡,不再有時間,也不再有老年。
(6) 也許我的解讀完全是誤讀,那有什么要緊呢?我只是想讓劉彥知道,他的風(fēng)景油畫是多么耐人尋味。我的直覺告訴我,這是一種最適合于他的天性的藝術(shù)。他的內(nèi)在的激情在其中找到了庇護,得以完好無損地呈現(xiàn)為思想,呈現(xiàn)為超越思想的寧靜。風(fēng)景油畫屬于他的創(chuàng)作的早期階段,但我不無理由地相信,他遲早將回到這里、猶如那個老人回到樹下,猶如一個被迫出外謀生的游子回到自己朝思暮念的家園?
(選自《周國平自選集》,海南出版社2004年版。有改動)
19. 作者為什么“對這幅畫情有獨鐘” ?(4分)
20. 作者在第三段介紹畫面內(nèi)容時為什么要提到梵.高?請簡要說明理由。(4分)
21. 請簡要賞析文章的第四段。(4分)
22. 結(jié)合作者對“樹下的老人”這幅油畫的個性解讀,談?wù)勀銓@幅畫的理解(6分)
答案:
19.畫得好;對自己的人生有啟迪。
20.對比,都能讓人看到生命的奔涌沸騰;襯托出劉作品的寧靜平和。
21.設(shè)問,白描和類比;
對畫面中老人的身份、思想、精神進行刻畫和猜想,表現(xiàn)出劉作品的耐人尋味的特點。
22.劉畫表面動感熱烈,整體卻寧靜平和;
畫中的老人是置身于塵囂之外的哲人;
畫中的老人孤獨而空靈;
是耐人尋味的風(fēng)景油畫;
作者認(rèn)為劉作有超越思想的寧靜。(任3點)
【《樹下的老人》閱讀原文及參考答案】相關(guān)文章:
春日郊外閱讀及參考答案12-19
《擺手先生》的閱讀題及參考答案04-09
蒼生閱讀原文及答案04-09
《器小》閱讀訓(xùn)練及參考答案01-26
白鷺趣話閱讀訓(xùn)練及參考答案11-09
《斷章》閱讀題及參考答案04-05
《馬婆的悲傷》閱讀題及參考答案04-11
《我的老師》原文閱讀及答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