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樂理中的等概念
教師在講解基本樂理的某一章節(jié)時,首先應該講清楚的就是這一章節(jié)的概念。學生在做樂理習題或視唱練耳時,樂理概念應該清晰。樂理概念在教師整個教學過程和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歷史原因
從古至今,中國并沒有一本自己的“基本樂理”類的樂理著作,F(xiàn)在通用的“基本樂理”,最初都是民國年間在外國“基本樂理”的基礎(chǔ)上譯編而成。在《音樂》《音樂理論基礎(chǔ)》等教科書中,宮、商、角、徵、羽叫做五聲調(diào)式的階名。這一叫法雖不多見,卻十分合理。顯然,上海音樂學院樂理試題中的“階名”指的就是調(diào)式音級的名稱。再如,在武漢音樂學院招生樂理試題中,有“以大字組E為基音寫出1-16號諧音”的試題,雖然許多樂理書籍和音樂詞典上均無“諧音”一詞,但在這里“諧音”明顯與“分音”是同一概念,也就是說,“諧音”與“分音”構(gòu)成等概念。
二、翻譯的不同
不同的翻譯也會造成一個概念有兩個以上的名稱。如李重光把“混合利底亞調(diào)式”也譯成“米索利底亞調(diào)式”,二者實際上是一種調(diào)式。因此,二者構(gòu)成等概念。再如,朱穌典1932年編的《小學教師應用音樂》一書中:“長音階英名major scale亦可譯成大音階。”在這里,長音階=大音階,二者構(gòu)成了等概念。由此可見,等概念在70多年前就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
三、因簡寫或簡稱而形成的等概念
簡稱與簡化字一樣,給學習樂理的人帶來方便。但是樂理概念不能隨意簡化。例如,把“音級名稱”簡化為“音名”,那就錯了。因為“音級名稱”與“音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二者不能夠成等概念!耙艏壝Q”是指主音、上主音、中音、下屬音、屬音、下中音、導音等,而“音名”專指C、D、E、F、G、A、B等有固定音高的音,二者不能等同。
四、由中西方樂理概念相對照而產(chǎn)生的等概念
例如,中國民族音樂理論中的“無板無眼”與現(xiàn)代樂理中的“自由節(jié)拍”“散拍子”“散板”構(gòu)成等概念,“有板無眼”相當于1/4拍子,“一板一眼”相當于2/4拍子……在這里,“板”表示強拍,“眼”表示弱拍。它們都是等概念的表現(xiàn)形式。
五、某些等概念從不同的側(cè)面來反映同一事物的本質(zhì)
例如,減小七和弦又叫半減七和弦。減小七和弦是從和弦的結(jié)構(gòu)上來說明,此和弦是減三和弦與小七度音程的`結(jié)合;半減七和弦則是相對減減七和弦而言,只減了一半的意思。類似的概念還有:等音又叫同音異名,關(guān)系大小調(diào)又叫做平行調(diào),同主音大小調(diào)又叫做同名調(diào)……這一類現(xiàn)在應用的最多,是最典型的等概念。
六、“基本樂理”也在與時俱進
一些音樂理論工作者針對樂理概念,常會提出一些新觀點、新看法,創(chuàng)造出一些新的樂理概念和名稱。這些新名稱與原有名稱交相輝映,構(gòu)成等概念,使基本樂理的概念豐富多彩。等概念從不同的角度開闊學生的視野,讓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這一概念。例如,燕樂音階中的“閏”,在袁麗蓉編著的《基礎(chǔ)樂理教程》(南開大學2004年版)中,稱作“清羽”,這樣,“閏”與“清羽”就構(gòu)成了等概念!扒逵稹奔幢硎居鹕戏叫《戎,是從“清角是角音上方小二度”推理而來。中國民族調(diào)式并無“清羽”之說,但“清羽”這一概念的出現(xiàn),使人感到既合理又新鮮,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從而提高了教學效果。
【基本樂理中的等概念】相關(guān)文章:
基本樂理中的兩對常用概念09-30
樂理音程的基本概念01-20
中職樂理的基本概念問題09-23
基本樂理教學中的運用01-18
樂理教學中幾個概念性問題01-18
基本的樂理知識07-17
基本樂理知識01-28
音的概念-樂理知識2017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