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鴻門宴電影觀后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后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鴻門宴電影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鴻門宴電影觀后感1
終于有時間看這部電影。
這是一部很值得欣賞的電影。從它的最初啟動,到一步步登陸熒屏,“鴻門宴”三個字從沒有離開過觀眾的視線。各主要演員不斷在微博與觀眾互動、一時間“放飯了”成了大家的口頭禪。隨后出品方又展開了關(guān)于中國飯局的文化探討。鴻門宴的前期預(yù)熱吊足了大家的胃口。自然票房成績也是令人引以為傲的。
就人物講。個人很喜歡馮紹峰塑造的'項羽。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透著無以復(fù)加的霸氣?v然功敗垂成,項王仍舊是被后世歌頌萬千的大英雄。他的眼神中透著高處不勝寒的孤獨。又似對其命運的暗示。讓人唏噓。都說劉邦是小人。其實他只是一個普通的正常人。生死關(guān)頭。他的反應(yīng)雖夠不上義薄云天。卻也合情合理。只不過與項羽兩相比較下。就相形見絀了。
范增的足智多謀讓人艷羨。相信以他的智謀肯定知道項羽的有勇無謀、匹夫之勇,難成大事。但卻心甘情愿的輔佐項羽這么多年。是人都會有感情。聰明如范增,終也逃不過這份“父子”情的牽絆。多年的情分亦難抵"猜忌"二字?v然知道這一切都是張良的離間之計。范增還是選擇了默默離開。不曾為己辨別一絲一毫。只因羽兒相信了。當(dāng)彼此的信任不復(fù)存在時,再多的辯解也是徒然。所謂“一日為父終身為父”。即便要離開。范增還是在為他的羽兒著想。所以才留下了所謂的“錦囊妙計”。也算是與張良謀士間的又一種較量。這種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本事,更加神話了范增。
電影中穿插了很多文學(xué)典故。項莊舞劍志在沛公。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四面楚歌。這樣的電影是極好的。于觀影的同時潛移默化的將中華五千年歷史精髓傳達(dá)給觀眾。看完這部電影。有關(guān)那段歷史的很多詩詞歌賦于腦海中噴薄而出。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
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钋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拍
美人自刎烏江岸。戰(zhàn)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guān)。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嘆!獜埧删
那段歷史曾被后世多少文人歌頌過。穿越千百年后。留給我們的除了對歷史的緬懷。更多的是奮發(fā)。是思考。
鴻門宴電影觀后感2
看完《鴻門宴》點映,回到家好久心情還沒平復(fù)下來,劇情不能說,就說說整部電影給我的感受吧!
這部電影整個場面氣勢恢弘,畫面唯美精細(xì),道具別致精美,尤其是配樂,太棒了,配合著演員的精彩表演和畫面,非常能帶動人的情緒。張涵予和黃秋生兩位演技真不是蓋的,尤其是黃秋生,我個人感覺他演的最棒,因為他演的是個幾乎沒有視力的人,不能象別人一樣靠眼神拿戲,但還是能將范增演的有血有肉,出神入化,這就讓人佩服不已,不愧是老戲骨了,而且他的配音也為他增色不少,不知道粵語版他的原聲是否也能這么出彩。黎天王演的也不錯,不過確實如別人評的配音稍弱些,還有小春的樊噲、許海峰的項莊都給我印象深刻,安志杰的韓信就有點耍帥耍酷的感覺了,演的痕跡有點重。
下面要說到項羽了,我現(xiàn)在還激動不已,馮紹峰將項羽演繹的太好了,項羽一出現(xiàn),我就被感動的差點落下淚來,怪不得馮紹峰一直感謝李仁港導(dǎo)演,說他的造型給了他信心,坐在那兒,英武貴氣,霸氣逼人,天神一樣的感覺,而且這個印象一直貫穿在我腦海里,和虞姬一起的時候,就是她的天,她的保護(hù)神,千年前的項羽應(yīng)該就是這樣的吧,難怪虞姬會為他死,有這樣一個人在身邊,怎樣都要生死相依的。項羽的戲說話的不太多,全靠眼神了,馮紹峰的眼神戲非常有,而且他的眼睛真是特別,眼珠亮亮的,象貓眼,而且還水汪汪的,非常清澈,看虞姬的時候柔情似水,看了馮紹峰的眼睛,我終于知道什么叫“眼神溫柔的可以滴出水來”這句話了。
劉亦菲的虞姬真是很美,笑的時候梨渦輕現(xiàn),傾國傾城,哭的時候梨花帶雨,我見猶憐,也難怪劉邦項羽都為之傾倒了。
我在觀影的時候哭了兩次,一次是項羽痛別范增的時候,一次是霸王虞姬雙雙殉情的`時候,第一次是無聲流淚,第二次就是抑制不住的抽泣了,而且早上走的忽忙,還忘帶紙巾了,只好用衣袖抹,真是丟臉丟大了,什么形象全顧不上了。好笑的是我邊上一位也在那兒摘眼鏡抹淚,黑影里我還以為也是女的呢,等電影結(jié)束燈一亮才發(fā)現(xiàn)是個男的,哈哈太搞了。
這部電影若說不足,那就是導(dǎo)演可能想將故事說的更完整更加油滿些,要說的東西的太多,而時間又不夠,所以感覺有些情節(jié)比較倉促,銜接不太流暢,霸王虞姬的感情線也略單薄粗糙了些。不過瑕不掩瑜,總體來看,這還是非常值得一看的電影。
鴻門宴電影觀后感3
我覺得大秦帝國那作者說的好。果真奇謀之士,并無高下之分。世人所看奇謀之士高下看其謀成敗。但是決定謀劃成敗的在于那個決斷和實行的人。同理范增和張良的成敗并不在于他們倆人。而在于項羽和劉邦。以鴻門宴為列,誰高誰低?張良乎?范增乎?都不是。項羽如依范增所謀,劉邦必死無疑。然則項羽婦人之仁。并非范增所謀差,而是奈何決斷者在這關(guān)鍵時刻昏庸。
以楚漢爭霸的大局論。張良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下邑之謀策反英布,彭越等奇謀能名傳千古。根在于劉邦能聽善言,決斷。陳平的反間計也然。韓信“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之糧道,西與大王會于滎陽”決定楚漢爭霸的戰(zhàn)略,極其精彩。然則如無劉邦給韓信精兵,使其實施。這一精彩絕倫的戰(zhàn)略世人豈能知曉?這就是劉邦厲害的`地方。他能在眾多謀士,將領(lǐng)的謀劃中,能判斷出何為真正奇謀,何為無稽之談。這就是我說的,奇謀能否成敗,關(guān)鍵在于斷的人。
范增是豪杰之士。其才并不低于張良,陳平。勸項梁擁立楚懷王之后,使楚國民眾歸附,形成龐大的抗秦的社會力量。最終正是這一謀劃,加速了秦朝的滅亡。可見其戰(zhàn)略眼光。奈何項羽進(jìn)咸陽之后,殺義帝,使項氏從擁立楚國王室的功臣變?yōu)閺s君之臣。鴻門宴后,看出劉邦其志不小,張良等豪杰之士。勸其斬殺。然則項羽不聽。即便范增再有奇謀,碰到巨鹿之戰(zhàn)后,剛愎自用的項羽能如何?不是范增奇謀不如張良,陳平之輩。而是項羽識人之能,決斷之能,不如劉邦。
項羽在軍事上的才華比劉邦強(qiáng)很多。但是做為一方諸侯最重要的識人,決斷只能比劉邦差得太多。
然而我更喜歡韓信的為人。歷史上他能帶軍打仗能出謀劃策。一身才學(xué)在項羽哪里不受重用,只做個火頭軍。后投于劉邦能為什么呢?不就為了一展才華,求個富貴。他韓信要害你劉邦什么呢?殺了你劉邦他能當(dāng)皇帝么?他是聰明人,自知不是帝王料,要不早自立為王,還投你劉邦干嘛。 歷史上劉邦的天下 韓信 立下了汗馬之勞。
卸磨殺驢 就是帝王之道么? 最后無人可信 何其悲哀!
鴻門宴電影觀后感4
今天由我來為大家品一品《鴻門宴》。
這是項羽和劉邦之間的天下之爭,這是一場殺機(jī)重重,驚心動魄的生命豪賭,這是一段引人入勝耐人尋味的傳奇?
楚漢爭天下,項劉爭一家。當(dāng)時,項羽,他雄兵數(shù)十萬對陣劉邦區(qū)區(qū)兵馬,最后卻落個自刎烏江,為什么?
是放走了劉邦?是貪戀了兒女情長?
我們?nèi)∏槔飳ひ捴i底吧。
張良,劉邦的主要謀士,他多謀善斷,精通韜略,臨變不驚,處事有方,他為劉邦傾情謀劃,精心部署,籠絡(luò)項伯,蒙蔽項羽,最終化險為夷,從而讓劉邦“咸魚翻身”贏得了斗爭的主動權(quán)。
范增,項羽的主要謀士,項羽的“亞父”。他忠于項家,卻被項羽“此一時,彼一時”所趕走。他心念舊主,走前賜予一個錦囊給項羽,稱“身處困境或想起老夫時打開”,然亞父的一顆丹心,卻始終沒能撼動項羽的`妄自尊大之心。
接下來的劇情波瀾壯闊,而項羽可謂江河日下!
他刺殺懷王,惹十八路諸侯攜劉反項,瞬間勢單力孤,四面楚歌。
英雄末路,他走近烏江,可他似乎忘記了那個錦囊??
劉邦到,項羽虞姬雙雙自刎。
在項羽身上,劉邦找到了那個錦囊,打開一看:“主公,吾已說服張良、韓信,待韓將軍到來之際,主公即可取勝?”
劉邦,玩轉(zhuǎn)謀略,順勢而為,他成功了。
項羽,剛愎自用,優(yōu)柔寡斷,他失敗了。
其實,一場鴻門宴,早就揭示了項羽自矜功伐而婦人之仁的悲劇性格,劉邦卻精于團(tuán)隊運籌并知己知彼,這,已經(jīng)預(yù)示了項劉之爭的結(jié)局。
當(dāng)初,范增和張良在宴席上盲下五盤棋,范增雖然勝了四局,但心中早有新的思考,范增臨死前對張良說了這樣一句話:“這盤棋也許還有另外一種結(jié)局??那就是兩敗俱輸!痹瓉恚@才是范增生命中布下的最后的也最成功的一局棋。
我在想:如果放在今天,范增張良再次對弈,會不會出現(xiàn)另外一種結(jié)局——雙贏?
天道有常,世事無常,項羽未曾想過自己會輸,范增也未曾想過會與離開項羽,張良也不曾料到范增死前布的那一局未得面世的棋局?
世事永遠(yuǎn)在變遷,沒有人能保證一切事物會按照心儀的那樣發(fā)展,亙古不變的卻是——是英雄抑或平凡,你順勢而為,你初心不變,你就是自己的王者!
【鴻門宴電影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鴻門宴電影觀后感1000字01-17
鴻門宴的故事01-22
鴻門宴觀后感12-30
《鴻門宴》觀后感12-30
《鴻門宴》的觀后感02-14
關(guān)于鴻門宴的觀后感11-06
《鴻門宴》的觀后感范文11-19
鴻門宴歌詞-胡彥斌02-28
鴻門宴原文及譯文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