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著作《昆蟲記》讀后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領悟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物學著作《昆蟲記》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物學著作《昆蟲記》讀后感1
去年暑假,我閱讀了《昆蟲記》,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布爾,《昆蟲記》是他一生在荒石園觀察昆蟲寫下的著作,讀了這本書,讓我感觸頗深。
這本書里講述了許許多多的昆蟲,比如:充滿活力的音樂家——蟋蟀、草叢里的星星——螢火蟲、勤勞的清潔工——蜣螂、能干的.泥水匠——舍腰蜂、堅持不懈的掠奪者——紅螞蟻……每種昆蟲在書中被作者寫得活靈活現(xiàn),讓人一看這本書就知道了這種昆蟲的生活習性。
這本書里我印象最深的是螳螂,螳螂外形苗條,別看它外表溫柔,可是它的性格是兇狠殘忍的,它不但吃黃蜂,蝗蟲,而且自己的丈夫和兄弟姐妹都吃,當然這樣可能是為了補充營養(yǎng),攢足體力養(yǎng)育小寶貝,可是它產完卵就不管了。我喜歡奮斗不息的黃蜂,它們性格殘暴,也從不好客,就算一只蚊子進來也不放過,可是在蜂窩里,雌蜂是溫柔的,它們耐心地用蜂蜜喂幼蟲吃。
讀了《昆蟲記》這本書,我不僅各種各樣的昆蟲的生活習性,還了解了昆蟲之間相互依托,相互殘殺,構成了生存永生的生物鏈。讀了這本書,我也很佩服法布爾,佩服他堅持不懈的精神。
生物學著作《昆蟲記》讀后感2
今天,媽媽給我買了本《法布爾昆蟲記三蹁躚的身影》,這本書描寫了黃蜂、“裁縫”切葉蜂、“建筑師”阿美德黑胡蜂、步甲蜂、石蛾、松毛蟲等許多動物,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的讓我感到放大鏡、潮濕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現(xiàn)場一樣。被我忽視太久的蟲子身影以及它們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我屏住呼吸生怕驚擾了它們。
《昆蟲記》中所描述的昆蟲并不是十個手指頭能數(shù)的過來的,所以我也不多說,但有些令人震撼的生命在此非提不可。大概大家都不太見過,老實說,在讀《昆蟲記》之前,我也不知道松毛蟲長什么樣,法布爾在里面寫到:在正月里,松毛蟲會進行第二次蛻皮,這次蛻皮結束,它們背部中央的毛就會變成橙黃色,在那些橙黃色的`毛中間還夾著一些白色的毛,同時它們的背上還長了八條裂縫,這些裂縫可以自由開閉。法布爾為了知道松毛蟲的秘密,甚至不惜一切代價在自己身上試驗。
一個人或許還比不上蟲子,這并不奇怪。有的昆蟲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的時間比人還長,不要因為一只蟲子爬到了你的身上而尖叫不已,翻翻《昆蟲記》,你會發(fā)現(xiàn)它們是那么的可愛。
【生物學著作《昆蟲記》讀后感】相關文章:
法布爾著作《昆蟲記》讀后感10-30
孫思邈著作07-26
孫思邈的著作03-26
張仲景的著作03-22
經(jīng)典著作02-03
莊子的著作09-11
東漢:張仲景的著作02-05
唐朝:孫思邈的著作02-05
儒家經(jīng)典著作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