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天堂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网站|亚洲精品熟女国产国产老熟女|亚洲欧美在线人成最新按摩

        
        
      • <form id="etzky"></form>
          <td id="etzky"><tr id="etzky"></tr></td>

          寶塔詩《茶》賞析

          時間:2023-02-01 09:31:13 梓薇 文學(xué)常識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寶塔詩《茶》賞析

            寶塔詩,雜體詩的一種,是一種摹狀而吟、風(fēng)格獨(dú)特的詩體。顧名思義,它形如寶塔。從一字句或兩字句的塔尖開始,向下延伸,逐層增加字?jǐn)?shù)至七字句的塔底終止,如此排列下來,構(gòu)成一個等腰三角形,即如塔形、山形。起始的字,既為詩題,又為詩韻。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寶塔詩《茶》賞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內(nèi)容簡介

            唐代著名的茶詩,應(yīng)當(dāng)一提的還有元稹,元稹與白居易同期,號稱元白。元詩形式有巧思,茶詩也不例外。他曾寫過一首寶塔詩,從一字到七字,頗為新奇,題目即《茶》。

            原文

            茶

            香葉,嫩芽。

            茶詩客,愛僧家。

            碾碉白玉,羅織紅紗。

            銚鐺黃蕊色,碗轉(zhuǎn)曲塵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談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后豈堪夸。

            此詩格局構(gòu)思巧妙,而且把茶與詩人、僧人的關(guān)系,飲茶的功用及意境,烹茶、賞茶的過程都寫了進(jìn)去。雖因受格局限制,不及盧仝茶詩的深刻和氣魄,也算難得的巧詩。

            譯文

            茶葉,

            分為清香的葉和細(xì)嫩的芽。

            詩人喜歡茶的高雅,僧家看重茶的脫俗。

            烹茶時,用白玉雕成的茶碾和細(xì)密的紅紗茶篩。

            用銚煎出柔和美麗的黃色,再小心的將茶湯上面的餑沫撇去。

            深夜泡上一杯茶,邀請明月來陪伴,早上泡上一杯茶可以獨(dú)自看朝霞。

            很久之前人們就在飲茶,茶不僅能讓人們提神醒腦,消除疲倦,這是茶的神奇妙用;同時茶還能緩解酒醉,這真的算是佳品。

            注釋

            碾雕白玉:茶碾是白玉雕成的。

            羅織紅紗:茶篩是紅紗制成的。

            銚:煎茶器具。

            曲塵花:指茶湯上面的餑沫。

            鑒賞

            一字至七字詩,俗稱寶塔詩,在中國古代詩中較為少見。元稹的這首寶塔詩,先后表達(dá)了三層意思:一是從茶的本性說道了人們對茶的喜愛;二是從茶的煎煮說到了人們的飲茶習(xí)俗;三是就茶的功用說到了茶能提神醒酒。翠綠,香清高,味甘鮮,耐沖泡。此茶不僅可以消暑解渴生津,而且還有激情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此詩一開頭,就點(diǎn)出了主題是茶。接著寫了茶的本性,即味香和形美。第三句是倒裝句,說茶深受“詩客”和“僧家”的愛慕,茶與詩,總是相得益彰的。第四句寫的是烹茶,因?yàn)楣糯嫷氖秋灢,所以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葉碾碎,再用紅紗制成的茶羅把茶篩分。第五句寫烹茶先要在銚中煎成“黃蕊色”,爾后盛載碗中浮餑沫。第六句談到飲茶,不但夜晚要喝,而且早上也要飲。到結(jié)尾時,指出茶的妙處,不論古人或者今人,飲茶都會談到精神飽滿,特別是酒后飲茶有助醒酒。

            這首詩饒有趣味,描寫上,有動人的芬芳:香葉,有楚楚的形態(tài):嫩芽、曲塵花,還有生動的色彩:“碾雕白玉,羅織紅紗。銚煎黃蕊色”。飲茶之時,應(yīng)是夜后陪明月,晨前對朝霞,真是享受著神仙般快樂的生活,可謂“睡起有茶飴有飯,行看流水坐看云”(《癡絕翁》)。茶還可以洗盡古人今人之不倦,這是茶的神奇妙用。

            首先要說這首詩的獨(dú)特之處。元稹以寶塔的形式來排列詩歌,不僅形式特別,而且讀起來朗朗上口,同時也描繪了茶的形態(tài)、功用和人們對它的喜愛之情。

            作者簡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河南洛陽(今河南洛陽)人,拓跋什翼犍第八子彭城王拓跋力真的后代,隋朝兵部尚書、益州總管長史、平昌郡公元巖六世孫。父元寬,母鄭氏,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詩作號為“元和體”。元稹十五歲明經(jīng)及第,授校書郎,后又官監(jiān)察御史,因得罪宦官遭到貶謫。穆宗登基,官職不斷升遷。長怯鄴年(八二二),和裴度一同拜相,不久出為同州刺史,最后任武昌軍節(jié)度使,卒于任所。元稹詩作辭淺意哀,仿佛孤鳳悲吟,極為扣人心扉,動人肺腑,其樂府詩創(chuàng)作,多受張籍、王建的影響,而其“新題樂府”則直接緣于李紳。元稹名作有傳奇《鶯鶯傳》、《菊花》、《離思五首》、《遣悲懷三首》等。存詩八百三十余首,收錄詩賦、詔冊、銘諫、論議等共100卷。

          【寶塔詩《茶》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木蘭詩原文翻譯及賞析03-04

          《詩經(jīng)小雅鶴鳴》全詩及翻譯賞析03-09

          《詩經(jīng)鄭風(fēng)風(fēng)雨》全詩翻譯賞析05-03

          古詩桑茶坑道中原文詩意和賞析08-22

          寶塔鎮(zhèn)河妖的歷史典故04-02

          杜牧《江南春》閱讀答案及全詩翻譯賞析10-30

          延安寶塔山作文(通用15篇)08-22

          《詩經(jīng)·國風(fēng)·鄭風(fēng)·子衿》全詩出處作者及翻譯賞析01-02

          幼兒園中班教案《寶塔尖尖》及教學(xué)反思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