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天堂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网站|亚洲精品熟女国产国产老熟女|亚洲欧美在线人成最新按摩

        
        
      • <form id="etzky"></form>
          <td id="etzky"><tr id="etzky"></tr></td>

          被譽(yù)為“江南四大才子”的有誰?

          時間:2021-01-18 20:06:57 文學(xué)常識 我要投稿

          被譽(yù)為“江南四大才子”的有誰?

             在明代江蘇蘇州有四位才華橫溢且性情灑脫的文化人,被譽(yù)稱為“江南四大才子”,又稱“吳門四才子”。而這四位才華出眾之人分別為: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禎卿。

          唐寅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明代畫家、書法家、詩人。

           早年隨沈周、周臣學(xué)畫,宗法李唐、劉松年,融會南北畫派,筆墨細(xì)秀,布局疏朗,風(fēng)格秀逸清俊。人物畫師承唐代傳統(tǒng),色彩艷麗清雅,體態(tài)優(yōu)美,造型準(zhǔn)確;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長于水墨寫意,灑脫秀逸。書法奇峭俊秀,取法趙孟頫。 

            20余歲時家中連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繼去世,家境衰敗,在好友祝允明的規(guī)勸下潛心讀書,29歲參加應(yīng)天府公試,得中第一名“解元”,30歲赴京會試,卻受考場舞弊案牽連被斥為吏。此后遂絕意進(jìn)取,以賣畫為生。

            唐寅的作品有《騎驢思?xì)w圖》、《山路松聲圖》、《事茗圖》、《王蜀宮妓圖》、《李端端落籍圖》、《秋風(fēng)紈扇圖》、《枯槎鸜鵒圖》等繪畫作品,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館。

          徐禎卿

            徐禎卿(1479-1511年),字昌谷,一字昌國,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鎮(zhèn),后遷居吳縣。明代文學(xué)家,被人稱為“吳中詩冠”,是吳中四才子(亦稱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lián)P州樹樹花”之絕句而為人稱譽(yù)。

            徐禎卿天性聰穎,少長文理,人稱“家不蓄一書,而無所不通”。早年學(xué)文于吳寬,學(xué)書法于李應(yīng)禎!≡谖膶W(xué)流派上,與李夢陽、何景明、康海、王九思、邊貢和王廷相并成為“前七子”,強(qiáng)調(diào)文章學(xué)習(xí)秦漢,古詩推崇漢魏,近體宗法盛唐,王世貞《藝苑卮言》內(nèi)引有“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lián)P州樹樹花”之絕句。書法亦是一絕,王世貞稱: “待詔小楷師二王,精工之甚,少年草師懷素,行筆仿蘇(軾)、黃(庭堅)、米(芾)及《集王書圣教序》晚歲取《集王書圣教序》損益之,加以蒼老,遂自成一家。”

            徐禎卿在詩壇占有特殊地位,詩作之多,號稱“文雄”。早期詩作近白居易、劉禹錫風(fēng)格,及第后受李夢陽、何景明、邊貢等影響,倡言“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參與文學(xué)復(fù)古運(yùn)動,為“前七子”之一(其他六人為李夢陽、何景明、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所作《談藝錄》,只論漢魏,六朝以后不屑一顧,闡述重在復(fù)古之論。其詩格調(diào)高雅,縱橫馳騁于漢唐之間,雖刻意復(fù)古,但仍不失吳中風(fēng)流之情。

            徐禎卿后期信仰道教,研習(xí)養(yǎng)生。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于京師,年僅33歲,其墓葬于虎丘山西麓萬點(diǎn)橋的郁家浜北端。徐恢卿的著述尚有《迪功集》、《翦勝野聞》、《異林》等。

          祝枝山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號“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漢族,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他家學(xué)淵源,能詩文,工書法,特別是其狂草頗受世人贊譽(yù),并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齊名,明歷稱其為“吳中四才子”之一。由于與唐寅遭際與共,情性相投,民間流傳著兩人的種種趣事。

           

            祝枝山自幼天資聰穎,勤奮好學(xué),5歲時就能書一尺見方的.大字,9歲便能作詩文,被稱為“神童”。10歲已博覽群書,文章瑰麗,才智非凡。7歲即中秀才,32歲中舉人,曾任興寧知縣、應(yīng)天府通判等官。由于生性佚蕩,不滿官場腐敗之風(fēng),遂借故辭官回蘇,廣交朋友,召客豪飲,燒酒解愁,以泄憤世之情。

            祝枝山集各書家之長,領(lǐng)一代風(fēng)騷,是吳門書派中“明中期三大家”之一。其書法吸取唐虞世南、元趙孟頫書法之神,揚(yáng)晉王羲之、王獻(xiàn)之行書、唐懷素草書之勢,融會貫通,自成一體,發(fā)展為自己的獨(dú)特狂草,被譽(yù)為“明朝第一”,祝允明雖無名畫,但也能畫畫,唯很少動筆,傳世之作更少。

           

            嘉靖五年(1526年)卒,享年67歲。祝枝山死后葬于蘇州近郊橫山祝氏祖墳,但滄海桑田,墳已夷平。

            祝允明的著作有,《懷星堂集》30卷、《蘇材小纂》6卷、《祝子罪知》7卷、 《浮物》1卷、《野記》4卷、《前聞記》 1卷、《志怪錄》5卷、《讀書筆記》1卷。

          文徵明

           

            文徵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號停云,別號衡山居士,人稱文衡山。長洲(今蘇州)人。生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歲,曾官翰林待詔。“吳門畫派”創(chuàng)始人之一。與唐伯虎、祝枝山、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54歲時以歲貢生詣吏部試,授翰林院待詔,故稱文待詔。

            文征明出身于官宦世家,早期考取功名仕途不太順利。明清時代,凡經(jīng)過各級考試,取入府、州、縣學(xué)的,通稱“生員”,亦即所謂的“秀才”。文征明在生員歲考時,一直考到嘉靖元年(1522)五十三歲 ,一直未能考取,白了少年頭。五十四歲那年,受工部尚書李充嗣的推薦到了京城朝廷,經(jīng)過吏部考核,被授職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詔的職位。這時他的書畫已負(fù)盛名,求其書畫的很多,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擠,文征明心中悒悒不樂,自到京第二年起上書請求辭職回家,三年中打了三次辭職報告才獲批準(zhǔn),五十七歲辭歸出京,放舟南下,回蘇州定居,自此致力于詩文書畫,不再求仕進(jìn),以戲墨弄翰自遣。晚年聲譽(yù)卓著,號稱“文筆遍天下”,購求他的書畫者踏破門坎,說他“海宇欽慕,縑素山積”。 他年近九十歲時,還孜孜不倦,為人書墓志銘,未待寫完,“便置筆端坐而逝”。

            他的作品有《醉翁事記》、《漁父辭》、《北山移文》等。畫作有《雨余春樹圖》、《影翠軒圖》、《洞庭西山圖》、《綠蔭清話圖》、《綠蔭草堂圖》、《松壑飛泉圖》、《石湖詩圖》、《失竹》、《江南春圖》、《古木寒泉圖》、《塞村鍾馗圖》、《松聲一榻圖》、《好雨聽泉圖》、《蘭竹》、《梨花白燕圖》、《水亭詩思圖》、《仿王蒙山水》、《東園圖》等;著有《莆田集》。

          【被譽(yù)為“江南四大才子”的有誰?】相關(guān)文章:

          漢賦四大家都有誰及代表作02-09

          勤奮出才子作文04-24

          真才子袁枚的名人故事04-10

          成長有誰聽作文03-07

          小學(xué)才子無意多情月老作文02-12

          煙雨江南江南詩歌04-17

          我家有誰「中班教案」02-01

          我的煩惱有誰知作文01-08

          風(fēng)流才子唐伯虎的詩詞匯總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