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1~3自然段,理解“雪中送炭、唯一、噩耗、同歸于盡”等詞的意思。
2、能有感情的朗讀1、2、3自然段。
3、知道反問句有加強語氣的作用,能把反問句改成陳述句。
4、感受朝鮮人民對志愿軍的深情厚誼。
【教學重點難點】
朝鮮人民與志愿軍在戰(zhàn)斗中建立的深情厚誼。
【教學過程】
一、簡介背景,揭題釋題
1、(放《志愿軍軍歌》)同學們,你們聽,這是《志愿軍軍歌》,1950年10月25日,我中國人民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與朝鮮人民并肩作戰(zhàn),共同抗擊美國侵略者,在戰(zhàn)斗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1958年3月15日那天,朝鮮人民去車站含淚送志愿軍踏上回國的列車,志愿軍也含淚告別,彼此的嘴里深情地說著:再見了,親人(板書課題)
2、有感情地朗讀課題,讀出依依不舍的感情。
3、“親人”在生活中一般指哪些人?通過預習你知道文中的親人指誰?課文具體寫了哪幾位朝鮮親人?
板書:
大娘小金花大嫂
4、小結:
她們和志愿軍沒有血緣關系,為什么彼此稱為親人?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來學習課文。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思考:課文中的哪句話最能看出志愿軍與大娘的深情厚誼?用“___”劃出來。
板書:
深情厚誼
2、出示:您說,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我們怎么忘記?
、 “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說明了什么?
、七@是什么句?把它改成陳述句。(出示)
、莾删湓挶容^,那一個句子好,好在哪里?
、戎笇в懈星槔首x。(指名讀、齊讀)
3、為什么這么說,課文回憶了大娘的哪幾件事?
板書:
送打糕昏倒救傷員失孫
4、課文中把大娘的'“送打糕”比作什么?為什么這樣比喻?結合理解“雪中送炭”。
5、(出示投影)是您帶著全村婦女,頂著打糕,冒著炮火,穿過硝煙,送到陣地上給我們吃,真是雪中送炭呀!
、琵R讀這句話,讀懂了什么?從哪些詞中讀懂的?
(大娘冒著生命危險送打糕,可見她對志愿軍的深情厚誼,從“冒、穿”等詞看出。)
、浦笇в懈星槔首x。
6、自由讀“救傷員失孫”這一部分,讀懂了什么?從哪些關鍵詞中體會出來的?
(丟──丟掉的是自己唯一的小孫孫的生命)(結合理解:唯一)
(背──背回的是志愿軍傷員,一背一丟反映了大娘對志愿軍的深情厚誼。)
7、這兩件事都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緊緊抓住這句話中的哪個關鍵詞寫的?
現(xiàn)在你明白了為什么稱大娘為親人了吧。是啊,大娘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8、看課文插圖我們的戰(zhàn)士握著大娘的手會說些什么?(想象說話)
帶著尊敬、感激、勸慰的感情朗讀書上的有關句子
9、按“勸慰──回憶──抒情”分層,用“|”表示。
10、小結學法:
剛才,我們用什么方法學懂第一自然段的?(投影出示)
、抛x課文,找出最能反映志愿軍深情厚誼的句子……改陳述句。
、茖ふ沂吕,抓住重點詞……體會思想感情。
、歉星槔首x,加深理解……分層。
三、按第一自然段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二三自然段
1、按要求自學。
2、分四人小組討論。
3、全班反饋討論。
4、檢查第二自然段:
⑴ (出示投影)可是今天,跟志愿軍叔叔分別的今天,你怎么落淚了呢?
、俑年愂鼍洹
、诒容^體會反問句的作用。
⑵從哪件事可看出這件事是圍繞這句話寫的?
板書:
救老王失母
、悄男┰~語最能表現(xiàn)小金花的剛強?(結合理解“噩耗、同歸于盡”的意思)
、确謱。
⑸感情朗讀,體會小金花落淚的原因是她對志愿軍的那份依依惜別的深情。
5、檢查第三自然段:
、 (投影出示)您為我們付出這么高的代價,難道還嫌它不夠表達您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俑年愂鼍洹
、隗w會反問句的作用。
、拼笊└冻龅拇鷥r是什么?
板書:
挖野菜致殘
、欠謱右x。
四、小結
1、有感情朗讀1、2、3自然段。
2、志愿軍與大娘、小金花、大嫂道別,來送行的人成千上萬,志愿軍戰(zhàn)士多么想一一道別呀,可列車已啟動,千言萬語只能匯成一句話──再見了,親人(齊讀課題)
五、作業(yè)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模仿課文寫法寫一段你與親人道別的情景的話。
【板書設計】
再見了,親人
送打糕昏倒
大娘:
救傷員失孫
深情厚誼
小金花:救老王失母
大嫂:挖野萊致殘
【《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01-20
《再見了,親人》的教學設計12-31
《再見了親人》優(yōu)秀教學設計12-22
《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教案03-14
人教版《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03-19
《再見了,親人》課程教學設計03-01
《再見了,親人》優(yōu)秀教學設計12-20
再見了親人優(yōu)秀教學設計02-10
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優(yōu)秀范文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