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8篇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第68頁。
【教學目標】
1.經歷抽屜原理的探究過程,初步了解抽屜原理,會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 通過操作發(fā)展學生的類推能力,形成比較抽象的數(shù)學思維。
3. 通過抽屜原理的靈活應用感受數(shù)學的魅力。
【教學重點】
經歷抽屜原理的探究過程,初步了解抽屜原理。
【教學難點】
理解抽屜原理,并對一些簡單實際問題加以模型化。
【教具、學具準備】
每組都有相應數(shù)量的盒子、鉛筆、書。
【教學過程】
一、課前游戲引入。
師:同學們在我們上課之前,先做個小游戲:老師這里準備了4把椅子,請5個同學上來,誰愿來?(學生上來后)
師:聽清要求 ,老師說開始以后,請你們5個都坐在椅子上,每個人必須都坐下,好嗎?(好)。這時教師面向全體,背對那5個人。
師:開始。
師:都坐下了嗎?
生:坐下了。
師:我沒有看到他們坐的情況,但是我敢肯定地說:不管怎么坐,總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兩個同學我說得對嗎?
生:對!
師:老師為什么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呢?道理是什么?這其中蘊含著一個有趣的數(shù)學原理,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原理。下面我們開始上課,可以嗎?
【點評】教師從學生熟悉的搶椅子游戲開始,讓學生初步體驗不管怎么坐,總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兩個同學,使學生明確這是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著的一種現(xiàn)象,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面開展教與學的活動做了鋪墊。
二、通過操作,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1
1.出示題目:有3枝鉛筆,2個盒子,把3枝鉛筆放進2個盒子里,怎么放?有幾種不同的放法?
師:請同學們實際放放看,誰來展示一下你擺放的情況?(指名擺)根據(jù)學生擺的情況,師板書各種情況 (3,0) (2,1)
【點評】此處設計教師注意了從最簡單的數(shù)據(jù)開始擺放,有利于學生觀察、理解,有利于調動所有的學生積極參與進來。
師:5個人坐在4把椅子上,不管怎么坐,總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兩個同學。3支筆放進2個盒子里呢?
生: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盒子里至少有2枝筆?
是:是這樣嗎?誰還有這樣的發(fā)現(xiàn),再說一說。
師:那么,把4枝鉛筆放進3個盒子里,怎么放?有幾種不同的放法?請同學們實際放放看。(師巡視,了解情況,個別指導)
師:誰來展示一下你擺放的情況?(指名擺)根據(jù)學生擺的情況,師板書各種情況。
(4,0,0)
(3,1,0)
(2,2,0)
(2,1,1),
師:還有不同的放法嗎?
生:沒有了。
師: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生: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盒子里至少有2枝鉛筆。
師:總有是什么意思?
生:一定有
師:至少有2枝什么意思?
生:不少于兩只,可能是2枝,也可能是多于2枝?
師:就是不能少于2枝。(通過操作讓學生充分體驗感受)
師:把3枝筆放進2個盒子里,和把4枝筆飯放進3個盒子里,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盒子里至少有2枝鉛筆。這是我們通過實際操作現(xiàn)了這個結論。那么,我們能不能找到一種更為直接的方法,只擺一種情況,也能得到這個結論呢?
學生思考組內交流匯報
師:哪一組同學能把你們的想法匯報一下?
組1生:我們發(fā)現(xiàn)如果每個盒子里放1枝鉛筆,最多放3枝,剩下的1枝不管放進哪一個盒子里,總有一個盒子里至少有2枝鉛筆。
師:你能結合操作給大家演示一遍嗎?(學生操作演示)
師:同學們自己說說看,同位之間邊演示邊說一說好嗎?
師:這種分法,實際就是先怎么分的?
生眾:平均分
師:為什么要先平均分?(組織學生討論)
生1:要想發(fā)現(xiàn)存在著總有一個盒子里一定至少有2枝,先平均分,余下1枝,不管放在那個盒子里,一定會出現(xiàn)總有一個盒子里一定至少有2枝。
生2:這樣分,只分一次就能確定總有一個盒子至少有幾枝筆了?
師:同意嗎?那么把5枝筆放進4個盒子里呢?(可以結合操作,說一說)
師:哪位同學能把你的想法匯報一下,
生:(一邊演示一邊說)5枝鉛筆放在4個盒子里,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盒子里至少有2枝鉛筆。
師:把6枝筆放進5個盒子里呢?還用擺嗎?
生:6枝鉛筆放在5個盒子里,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盒子里至少有2枝鉛筆。
師:把7枝筆放進6個盒子里呢?
把8枝筆放進7個盒子里呢?
把9枝筆放進8個盒子里呢?
。
你發(fā)現(xiàn)什么?
生1:筆的枝數(shù)比盒子數(shù)多1,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盒子里至少有2枝鉛筆。
師:你的發(fā)現(xiàn)和他一樣嗎?(一樣)你們太了不起了!同桌互相說一遍。
【點評】教師關注了抽屜原理的最基本原理,物體個數(shù)必須要多于抽屜個數(shù),化繁為簡,此處確實有必要提領出來進行教學。在學生自主探索的基礎上,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得出一般性的結論:只要放的鉛筆數(shù)盒數(shù)多1,總有一個盒里至少放進2支。通過教師組織開展的扎實有效的教學活動,學生學的有興趣,發(fā)展了學生的類推能力,形成比較抽象的數(shù)學思維。
2.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5只鴿子飛回4個鴿籠,至少有2只鴿子要飛進同一個鴿籠里,為什么?
(學生活動獨立思考 自主探究)
(2)交流、說理活動。
師:誰能說說為什么?
生1:如果一個鴿籠里飛進一只鴿子,最多飛進4只鴿子,還剩一只,要飛進其中的一個鴿籠里。不管怎么飛,至少有2只鴿子要飛進同一個鴿籠里。
生2:我們也是這樣想的。
生3:把5只鴿子平均分到4個籠子里,每個籠子1只,剩下1只,放到任何一個籠子里,就能保證至少有2只鴿子飛進同一個籠里。
生4:可以用54=11,余下的1只,飛到任何一個鴿籠里都能保證至少有2只鴿子飛進一個個籠里,所以,至少有2只鴿子飛進同一個籠里的結論是正確的。
師:許多同學沒有再擺學具,證明這個結論是正確的,用的什么方法?
生:用平均分的方法,就能說明存在總有一個鴿籠至少有2只鴿子飛進一個個籠里。
師:同意嗎?(生:同意)老師把這位同學說的算式寫下來,(板書:54=11)
師:同位之間再說一說,對這種方法的理解。
師:現(xiàn)在誰能說說你對總有一個鴿籠里至少飛進2只鴿子的理解
生:我們發(fā)現(xiàn)這是必然存在的一個現(xiàn)象,不管鴿子怎樣飛回鴿籠,一定會有一個鴿籠里至少有2只鴿子。
師:同學們都有這個發(fā)現(xiàn)嗎?
生眾:發(fā)現(xiàn)了。
師:同學們非常了不起,善于運用觀察、分析、思考、推理、證明的方法研究問題,得出結論。同學們的思維也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許多,那么讓我們再來看這樣一組問題。
(二)教學例2
1.出示題目:把5本書放進2個抽屜里,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有幾本書?
把7本書放進2個抽屜里,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有幾本書?
把9本書放進2個抽屜里,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有幾本書?
(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師巡視了解各種情況)
2.學生匯報。
生1:把5本書放進2個抽屜里,如果每個抽屜里先放2本,還剩1本,這本書不管放到哪個抽屜里,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有3本書。
板書:5本 2個 2本 余1本 (總有一個抽屜里至有3本書)
7本 2個 3本 余1本(總有一個抽屜里至有4本書)
9本 2個 4本 余1本(總有一個抽屜里至有5本書)
師:2本、3本、4本是怎么得到的?生答完成除法算式。
52=2本1本(商加1)
72=3本1本(商加1)
92=4本1本(商加1)
師:觀察板書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生1:總有一個抽屜里的至少有2本只要用 商+ 1就可以得到。
師:如果把5本書放進3個抽屜里,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有幾本書?
生:總有一個抽屜里的至少有3本只要用53=1本2本,用商+ 2就可以了。
生:不同意!先把5本書平均分放到3個抽屜里,每個抽屜里先放1本,還剩2本,這2本書再平均分,不管分到哪兩個抽屜里,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有2本書,不是3本書。
師:到底是商+1還是商+余數(shù)呢?誰的結論對呢?在小組里進行研究、討論。
交流、說理活動:
生1:我們組通過討論并且實際分了分,結論是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有2本書,不是3本書。
生2:把5本書平均分放到3個抽屜里,每個抽屜里先放1本,余下的2本可以在2個抽屜里再各放1本,結論是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有2本書。
生3∶我們組的結論是5本書平均分放到3個抽屜里,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有2本書用商加1就可以了,不是商加2。
師:現(xiàn)在大家都明白了吧?那么怎樣才能夠確定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有幾個物體呢?
生4:如果書的本數(shù)是奇數(shù),用書的本數(shù)除以抽屜數(shù),再用所得的商加1,就會發(fā)現(xiàn)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有商加1本書了。
師:同學們同意吧?
師:同學們的這一發(fā)現(xiàn),稱為抽屜原理, 抽屜原理又稱鴿籠原理,最先是由19世紀的德國數(shù)學家狄利克雷提出來的,所以又稱狄里克雷原理,也稱為鴿巢原理。這一原理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抽屜原理的應用是千變萬化的,用它可以解決許多有趣的問題,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驚異的結果。下面我們應用這一原理解決問題。
3.解決問題。71頁第3題。(獨立完成,交流反饋)
小結:經過剛才的探索研究,我們經歷了一個很不簡單的思維過程,我們獲得了解決這類問題的好辦法,下面讓我們輕松一下做個小游戲。
【點評】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教師抓住了假設法最核心的思路就是用有余數(shù)除法 形式表示出來,使學生學生借助直觀,很好的理解了如果把書盡量多地平均分給各個抽屜里,看每個抽屜里能分到多少本書,余下的書不管放到哪個抽屜里,總有一個抽屜里比平均分得的書的本數(shù)多1本。特別是對某個抽屜至少有書的本數(shù)是除法算式中的商加1, 而不是商加余數(shù),教師適時挑出針對性問題進行交流、討論,使學生從本質上理解了抽屜原理。
三、應用原理解決問題
師:我這里有一副撲克牌,去掉了兩張王牌,還剩52張,我請五位同學每人任意抽1張,聽清要求,不要讓別人看到你抽的是什么牌。請大家猜測一下,同種花色的至少有幾張?為什么?
生:2張/因為54=11
師:先驗證一下你們的猜測:舉牌驗證。
師:如有3張同花色的,符合你們的猜測嗎?
師:如果9個人每一個人抽一張呢?
生:至少有3張牌是同一花色,因為94=21
四、全課小結
【點評】當學生利用有余數(shù)除法解決了具體問題后,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歸納這一類抽屜問題的一般規(guī)律,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掌握了抽屜原理。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教材簡說
跟隨著小潔的目光,我們欣賞著藍天白云、碧水青山,那跳躍的“青蛙”、展翅的“雄鷹”、賽跑的“龜兔”,栩栩如生,美不勝收。當小潔正想把面包紙扔進湖里的時候,她看見那清澈的湖水像鏡子一樣,映照出蔚藍的天空和如畫的山巒。誰忍心把這“鏡面”打破呢?小潔攥緊了面包紙,一直到船靠岸,才把它放進了應該放的地方。
遺憾的是,那面“鏡子”還是被一個小孩弄了個污點。那塊香蕉皮,嚇跑了小魚,就連湖水也“皺起了眉頭。
清澈的湖水需要我們每個人精心呵護。小潔只是在那面“明鏡”面前,控制了一下自己的正要撤開的手,但對每個人來說,在這一瞬間做出克制,并不是都能做到的。
這點滴小事,反射出的是小潔美好的心靈。
讓我們把這清澈的湖水,作為一面永遠的“明鏡”吧。別忘記小潔那企盼的目光。
二、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感受風景的優(yōu)美和小潔心靈的美好,體會自然美與行為美的和諧。
3、有保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意識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4、促進閱讀和想像能力的發(fā)展。
三、教學重點
能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有保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意識
四、教學準備
1、生字詞卡片,課文插圖或課件。
2、輕音樂和課文錄音。
3、收集保護環(huán)境的標語或廣告。
五、教學時數(shù)
兩課時
一、激趣導入,感知美。
在美妙的音樂中,師激情導入: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欣賞一灣清澈的湖水。(出示課件)這一灣清澈的湖水你喜歡嗎?好,我們就一同來學習27課《清澈的湖水》,帶著你的喜愛之情,齊讀課題吧!
二、初讀課文,感受美。
1、風景美,文字更美。同學們,想讀一讀課文嗎?請大家翻開書129頁,放聲讀一讀課文!哪個生字難讀的打上記號多讀幾遍。
2、大家都讀得很認真。在學習中,你發(fā)現(xiàn)哪個字比較難讀呢?你想提醒同學們注意什么?大家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請把你認為難讀的字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互相糾正字音。
3、檢查學習情況。大家都在積極學習,F(xiàn)在,老師請同學們開火車讀生字,注意把生字讀正確。(課件出示字卡,開火車檢查。)讀得可真棒!
4、同學們真聰明,這么快就讀準了這些生字的字音,F(xiàn)在我們就隨著小潔劃舟湖上,去欣賞如詩如畫的美景吧。ǔ鍪菊n文插圖和課文錄音)
5、這里的景色真美呀!請同學們用“------”把文中描寫景物優(yōu)美的句子畫出來,同桌討論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些句子?(板書:景美)
三、品讀句段,欣賞美。
過渡:誰來給大家讀一讀你找到的句子。
1、山石奇特(課件出示“看,那邊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這邊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飛的雄鷹,半山腰的石兔、石龜,好像正在賽跑呢。”)
1)指名讀句子。
2)你喜歡的是這句。能說說原因嗎?(山石很有趣)
3)這個句子中有一個詞用得特別好,你認為是哪個呢?(展翅欲飛)誰能做做這個動作?
4)山石像展翅欲飛的雄鷹,像正要跳起的青蛙,像正在賽跑的石兔、石龜,多有趣呀!請你在圖上找一找,認一認這些山石。
5)誰能讀,讓大家從你的朗讀中感受山石的有趣、奇特。讀得好,有誰讀得比他更好的?喜歡讀的同學站起來一起讀。
6)大家都讀得很好,那你會背嗎?老師想試著背,好嗎?我背不出來你可以給我提個醒謝謝同學們的幫助,跟你旁邊的同學互相幫助,把這段話背下來。
7)誰會背?
8)老師跟大家一起合作著背誦,老師讀前半部分,你們根據(jù)課文內容接后半部分行嗎?
9)這些句子使我們感受到山石的奇特。誰再把你找到的好句子與大家一起分享。
2、湖水平靜(課件出示:“湖水像一面鏡子,映出了藍天、白云,還有變幻的山巒!
1)大家把這句讀一讀,湖水給你什么印象?(板:平靜)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2)師述:對,湖水能映出了藍天、白云,還有變幻的山巒,可見她的清澈、平靜、明亮。我請一位同學讀這句話,其他的同學閉上眼睛,讓我們一同感受這美麗的湖水。
3)請帶著你的感受美美地讀這句話。
4)此情此景小潔的感覺是怎樣的?誰來讀?(課件出示句子:“她覺得自己像在天上飛,又像在水里游!保
5)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
6)山石是奇特的美,湖水是平靜的美,大家可以繼續(xù)匯報美的句子。
3、小魚活潑(課件出示:“喲,清澈的湖水里有許多小魚在游。一條銀白色的小魚躍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給游人表演呢!”
1)匯報!败S”是什么意思?
2)大家都感受到了小魚多有趣呀!多活潑呀!你想對小魚說些什么呢?
3)看來,大家都很喜歡這可愛的小魚。讀讀這句話,看誰最喜歡小魚,最能讀出小魚的活潑。
4)老師也特別喜歡這個句子,我也來讀讀,行嗎?
5)讀書的方法很多,像想象讀、表演讀……這句話怎么讀才能讀好呢?請大家分小組選擇你們喜歡的方式朗讀這句話。你們也來試試。
6)看誰能把小魚的可愛讀出來。指名讀
4、讀1——4突然前的自然段
小船在微波中輕輕蕩漾,微風拂面而來,藍天白云、兩岸山石奇特,小魚在歡快游玩,這樣的畫面能不叫人陶醉嗎?讓我們隨著音樂美美地讀讀課文一同去欣賞美的風景、感受美的語言。
5、風景是美的,在同學們動情的朗讀中,老師更覺得是一種美的享受。
四、討論,發(fā)現(xiàn)美。
過渡:小潔在欣賞美景時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她在想些什么?讓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
1、(課件出示插圖)仔細觀察小潔,她手中拿著什么?她可能在想什么?
2、她把面包紙丟到湖里了嗎?你從哪看出來的?(出示句子:“她跨步上岸,四處張望,好像在尋找什么。忽然,她眼睛一亮,飛快地向前跑去。)
3、你從這些句子可以看出什么?
4、我們請一名同學到前面扮演小潔,其他的同學朗讀這句話,好嗎?
5、你還知道什么?(出示句子:“突然一個小孩把香蕉皮扔向小魚。小魚嚇跑了,湖水變得滿是皺紋,美麗的景象不見了!保┠闶菑哪膫詞知道的?齊讀,注意讀出小潔生氣的語氣。
6、師小結:小潔先是沉浸在美麗的景色之中,當潔凈的湖水被破壞后,她感到“不滿”,然后看到垃圾箱,她“眼睛一亮”這一神態(tài)變化反映了小潔愛護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的心理。(板書:人美)
7、自由練習朗讀課文,注意把小潔的感情變化過程通過你的朗讀表現(xiàn)出來。
五、拓展
假如你是小潔,會對亂扔香蕉皮的小孩說些什么?
板書:
27、清澈的湖水
景
美
人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學奕》說課設計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八組第二十五課《學弈》,《學奕》教學設計。
2.教材簡析:《學弈》這篇文言文選自《孟子·告子》,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下圍棋的事,說明了做事必須專心致志,決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文章先說弈秋是全國最擅長下圍棋的人,然后講弈秋同時教兩個學習態(tài)度不同的人下圍棋,學習效果截然不同,最后指出這兩個人學習結果不同,并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異。文言文是古代文明傳承的媒介,雖與現(xiàn)代文在用詞造句、朗讀上有很大差別,但兩者卻有著千絲萬縷、不可分割的內在聯(lián)系。從小學開始,在學生成語、名言警句、古詩詞的積累基礎上,讓學生接觸一點文言文,初步感知其語言特點,了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觀點,對加強人文教育,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很有好處。選編本文的目的有兩點:一是因為它的思想內容好,強調學習要專心致志,有利于學生繼承發(fā)揚刻苦學習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二是因為它短小精悍,文字較為淺顯,適合小學生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初步感悟了學習方法,為初中文言文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3.教學要求:
知識能力訓練點:學生通過教師引導以及小組自主合作,能根據(jù)課后注釋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內容。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做到正確、節(jié)奏停頓得當、抑揚頓挫,從反復誦讀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語言現(xiàn)象。
過程方法引導點: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悟自得,初步了解文言文學習的方法。(根據(jù)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讀通、讀懂、熟讀成誦。)
情感態(tài)度滲透點:學生能從文中體會到做事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能從課內外延伸結合中進一步了解我國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化,增加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
4.教學重難點:
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古文,它與現(xiàn)代白話文相比,在用詞造句上截然不同,能否正確地斷句,流利地朗讀,是首先遇到的困難。因此要把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作為本課教學重點。從理解課文方面看,難點在于讓學生參考課后注釋讀懂每句話的意思,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所以要將此點作為難點來突破。由此可見,兩者相輔相成,互相滲透,而利用CAI課件為學生提供形象生動的畫面,創(chuàng)設情境加強對學生朗讀的指導是突破本課教學重難點的關鍵。
二、說學情
為了使學生真正成為二十一世紀的主人,順應世界教育人本化的趨勢,必須把教育過程本身建構成學生主體性的開發(fā)、培養(yǎng)、提高的過程。讓學生在民主、寬松、自主的教學氛圍中全員、全程、全面地參與學習活動,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得到全面發(fā)展。本課教學,是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的學習,學生非常好奇,但遇到困難如何消除畏難情緒,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有學習興趣,達到思維興奮點是組織教學的關鍵,因此在"備教材"的同時,我也在"備學生"上下了功夫。
1.利用舊知遷移,游戲激活興趣。
《學弈》這篇文言文選自《孟子·告子》,也是成語"專心致志"的來源,利用此處切入點,將學生成語積累作為舊知遷移到古代文言文成語故事這一新知上,利用成語游戲開課大大激活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加了學習探究的自信心,引導學生自覺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2.發(fā)揮范讀榜樣作用,增強學習動力。
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教學的重點和關鍵都落在朗讀上,要樹立"朗讀第一位"的教學觀,但對于學生來說這是不易的,所以老師的精彩范讀往往可以促進學生朗讀欲望的產生,形成學習的動力,教案《《學奕》教學設計》。
3.自主合作,改變學習方式;團結協(xié)作,減輕學習壓力。
學生學習新知的過程,是思維火花互相碰撞的過程,學生在課堂上聽說讀寫的過程是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并進的過程,這無疑會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壓力。因此,在突破本課教學難點―――讀懂課文內容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處理上引入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改變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
4.創(chuàng)設情境,發(fā)揮想象,鼓勵創(chuàng)新。
學生在輕松愉悅、活躍自主的氛圍中,讀通、讀懂了課文,接下來是明理的環(huán)節(jié),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問題情境"學弈經驗總結會",大大激活了學生的想象,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將學生的思維興奮點再次推向高潮。而接下來的孟子講學這一情境的創(chuàng)設也改變了以往朗讀評評點點的傳統(tǒng)模式,將學生直接引入學習、朗讀的氛圍中,達到身臨其境,忘我境界。
5.以讀為主線,教方法、養(yǎng)習慣。
以讀為主線,初步教給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培養(yǎng)學習文言文的習慣也是相當重要的,這將為以后初中文言文的學習打下基礎。因此我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讀通、讀懂、熟讀成誦,感悟學習方法,同時也讓學生在批批劃劃中養(yǎng)成學習習慣。
三、說教法
讀式教學模式的核心是讀,這與本課教學重點不謀而合,因此本課教學主要采取讀式教學法,該方法導語激趣――――講究激勵性,初讀尋疑――――提倡自主性,再讀釋疑――――倡導探究性,細讀解析――――主張創(chuàng)造性,精讀入情――――講究情境性,美讀品味――――提倡鑒賞性,熟讀成誦――――主張積累性。這種方法的功能是既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自能讀書",又能激勵興趣、情感、意志、動機等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游戲激趣法、創(chuàng)設情境法也是本課教學中兩種非常重要的方法,它促進了"讀式教學法"的'讀,拓展了學生思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四、說學法。
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讀,學習文言文的最好方法還是讀,因此學生在本課中的主要方法是朗讀。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全文,讓學生經歷初讀――――再讀――――細讀――――精讀――――美讀――――熟讀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讀思議相結合,讓學生經歷尋疑――――釋疑――――解析――――入情――――品味――――成誦的過程,體現(xiàn)學生從提出問題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除此之外,為了突破教學難點還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讀懂了課文內容。
五、說教學過程
1.游戲、激發(fā)學習興趣
本層次的教學采用游戲激趣法和舊知遷移法意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思維達到興奮點,讓學生在游戲情境中將舊知成語與新知文言文成語故事相結合,從而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2.讀通,整體感悟文章大意。
本層次的教學采用自悟交流法。讓學生在初讀的基礎上感受教師的范讀,從而領悟文言文的特點,進行體會交流,為下面的理解和朗讀奠定基礎。
3.讀懂,根據(jù)注釋自主合作探究,自悟句意文意。
本層次的教學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讓學生在質疑之后下位尋找伙伴,自由組合,分工合作解決疑難,從而讀懂課文的主要內容,在匯報合作成果的過程中學生們團結協(xié)作以簡驅繁,突破難點,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這也打破了傳統(tǒng),形成了開放式課堂。
4.吟誦,創(chuàng)設情境,體情悟道,熟讀成誦。
本層次的教學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法,共創(chuàng)設了"學弈經驗總結會""孟子講學"兩個情境,前者的創(chuàng)設主要意圖在明理,其中創(chuàng)造性問題――――在經驗總結會上師徒三人會說些什么,你們作為嘉賓能聯(lián)系實際說說嗎?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體情悟道自然不刻意。后者的創(chuàng)設為學生的誦讀提供了空間,將學生帶入情境中,身臨其境,熟讀成誦,改變了傳統(tǒng)的評讀僵局,促進了朗讀、誦讀指導的效率,積累了語言。
5.拓展,課內外延伸積累。
本層次的教學采用總結法和課外延伸法,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通過推薦文言文成語故事以及搜索文言文的網(wǎng)址引導學生學會積累,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這樣首尾呼應,成語貫穿始末,體現(xiàn)了"大語文"觀。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0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
2?在學習生字的過程中,自主發(fā)現(xiàn)漢字的又一構字規(guī)律在熟字的基礎上減筆畫,可變成新字,提高自學生字的能力。感受漢字構字規(guī)律的奇妙,喜愛祖國的文字。
3?在寫字的過程中,了解漢字的間架結構、筆順、筆畫,初步感知漢字的形體美。
教學重點
1?認識本課10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區(qū)分它們的字形,通過組詞弄清新字的字義。
2?自主發(fā)現(xiàn)漢字的構字特點減一筆成新字。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本課的生字詞卡片。
學生:自制一套活動的卡片(新字和熟字要減去的筆畫)。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識,激趣導入
復習上一節(jié)課的構字規(guī)律。孩子們,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漢字的又一個構字規(guī)律減一減(板書課題)。
二、觀察字形,初步感知
1?在識字王國里,小朋友認識的字朋友可不少啦!還叫得出這幾位老朋友嗎?(出示方、午、玉字),并用字組詞,認讀后貼在黑板上。
2?小朋友太高興啦!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減一減的游戲,請看老師演示(用活動卡片方字減去點變成萬字)。
3?好玩嗎?請孩子們認真觀察午字和玉字,想想它們減去筆畫會變成什么字呢?
4?抽生上臺擺一擺,一邊擺一邊給小伙伴們講一講自己的擺法。(午字減去撇就變成了干,玉字去掉點就變成王字。)
5?學生自由觀察,各抒己見,這些新朋友有趣嗎?為什么?
三、自主識字,發(fā)現(xiàn)方法
1?自讀課文。
(1)孩子們,只減去一部分就變出了與這些老朋友如此相像的字,那它們的讀音、意思相同嗎?自己讀讀課文,在讀書時,遇到不認識的字,該怎么辦?請孩子們借助拼音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
(2)去掉拼音你會讀嗎?試試看。
。3)你們會讀了嗎?會讀的和你的同桌互相讀一讀,比一比,看誰讀得最準確。
2?檢查自學效果。
。1)現(xiàn)在我們要帶生字娃娃出門了,千萬別喊錯它們的名字呀。出示生字,通過小老師、開火車等形式反復認讀,注意根據(jù)學生讀的情況糾正讀音。
(2)你們讀得真棒!生字娃娃回家了,看,它們已經帶著朋友排好了隊,正等著你們去認識呢。認讀書中的詞語。
(3)同桌討論學習:說說你懂得了哪些詞語,怎么讀懂的,還有哪些詞語不太理解,交流交流,教師適時點撥。(千家萬戶:形容很多很多戶。王牌:橋牌等游戲中最強的牌,比喻最強有力的人物、手段等。)
。4)小朋友們既懂得觀察字形,又會自己識字,真了不起!除了書中的詞語,你能給這些生字再找一找朋友嗎?
四、朗讀短文,總結方法
1?出示活動卡片,教師一邊演示,學生一邊讀,并引導學生編成順口溜(方字減點變成萬,午字減撇變成干,玉字去點變成王)。
2?讀一讀書中的短句,感悟方法。
3?現(xiàn)在就把你今天學到的識字方法和你的小伙伴說一說吧!(小組交流)
4?誰愿意把方法介紹給大家呢?抽生匯報后教師總結:你們真是會學習的孩子!漢字真奇妙,你看,在老朋友字上減一減就成了新字。我們用這種方法還會認識更多的新字娃娃呢!
5?
這樣好的方法你能記住嗎?試試看。
五、指導寫字,把握結構
1?出示千、干、王字。
讀一讀:大家看,你還記得它們的名字嗎?一起來讀讀。(齊讀正音)
看一看:請大家仔細觀察,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有什么要提醒伙伴們的?(指名說,注意千、干、王字的長橫要平,豎要寫直)
說一說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誰想教大家寫好這三個字?(指名說位置)教師板書。
描一描:寫這個字要注意什么?
練一練:學生認真書寫。
賞一賞:自己先圈出寫得比較滿意的字,同桌互相看看,相互學習。教師邊深入學生中指導,邊挑選有典型性的作業(yè),最后展示并評析。
2?指導萬、戶字。
按照以上步驟指導書寫,和學生一起探討怎樣把漢字娃娃寫得美(重點指導萬字的長撇要舒展些)。
六、自主實踐,遷移拓展
1?小朋友們都挺能干的,還想玩減一減的游戲和更多的漢字娃娃交朋友嗎?學生自主活動,進行減筆畫成新字的游戲。(如:目、舌、王)
2?小結:小朋友們,瞧,不用費力地死記硬背,只要學會用上恰當?shù)、巧妙的識字方法去識字,就會記得更牢固。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設計理念:
本節(jié)課的設計力求貼近生活,貼近實際,以學生的主體活動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以情為基礎,以“讀”的訓練為主線,讓學生自主發(fā)展,主動探究,增強合作意識。
學習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3個字。
2.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筍芽兒對春光的向往和奮發(fā)向上的精神。
3.愛讀科學童話故事,能從童話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卡片、頭飾
教學方法:情境式教學法
學習方式: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趣味揭題
1.師問:同學們,我們國家的國寶是什么?(生答)大熊貓最愛吃什么?(生答)竹子長大了叫竹子,可它小時候不叫竹子,你知道它叫什么嗎?(生答)出示筍芽兒圖:這就是筍芽兒。出示竹子圖:這就是竹子。小筍芽是怎樣長成一株健壯的竹子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筍芽兒》一課。
2.板書課題,提醒學生“筍芽兒”的讀法,學生練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出示生字,再讀課文,認讀生字,識記字形。
3.把生字讀給同桌聽,互相幫助識記生字。
4.小組討論交流識字方法,全班交流。
5.出示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詞,小組認讀,全班擴詞練習。
6.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讀后小組說一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ǜ鶕(jù)學生的回答出示課文中小筍芽兒真幸福的句子、春天真美的句子,讓學生練習有感情朗讀,采取個人練習、小組練讀、全班朗讀等多種形式。讀后自己評一評、小組評一評。)
三、朗讀感悟,角色表演
1.師范讀,想一想筍芽的生長過程是怎樣的?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ǜ鶕(jù)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板書)
2.春天這么美,小筍芽兒在大家的關心、愛護下長成了大竹子,它可真幸福,讓我們大家做一株小筍芽兒吧!讓小筍芽兒帶著對春天的贊美、帶著幸福的感覺來分角色朗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分成:筍芽兒、春雨、媽媽、旁白幾個角色來讀。讀后小組同學互換角色再讀,讀后互評。
3.班推選表演好的小組,上臺戴頭飾進行角色表演。
4.再讀感悟,啟迪思維。你喜歡筍芽兒嗎?為什么?啟發(fā)學生由竹子的成長聯(lián)想到自己的成長:你們在成長過程中得到了哪些關心和愛護呢?
四、指導寫字
指導寫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寫得太大。三個帶口字旁的字(喊、呼、喚)中,“喚”是新認識的字,可以重點指導,右邊第六筆“撇”,要上下貫通,不能寫成豎、撇。
五、課外拓展
資料袋:向學生介紹“毛竹”。
六、作業(yè)
課外閱讀《一粒種子》,想一想:種子是怎樣看到外面世界的?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師:同學們,老師先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人,他是我的同行,教書之余,他在路邊擺一個茶攤,無償為路人提供茶水,你要喝他的茶水,就為他講一個故事。有一個故事,里頭有個人流汗,有個人流血,還有一個在笑。我這個故事講得好不好?學生齊答“不好”。
教師:聽完這個故事,你想知道什么?
生1:擺茶攤的人是誰?
生2:故事中的人是誰?
生3:為什么會流汗?為什么會流血?
生4:老師怎么會有時間擺茶攤?
師:這么多問題,一定想知道結果,對吧?今天我們來學習擺茶攤的主人寫的一篇文章《狼》。
請同學們拿起書和筆,自己默默地讀,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炜炜。
接下來,同學們互相討論疑難,老師分小組布置任務,每6人負責一個自然段。要完成兩項任務,一是解決疑難的句子,二是說出本小組解決疑難的絕招。
學生分小組討論。約五分種后,老師讓第一組的一名學生翻譯,另一名學生指出:“我們的絕招就是加一個字把古文變成現(xiàn)代文。
第二組:甲翻譯。乙:有兩個絕招,一是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二是參考注釋。
第三組:甲翻譯,教師插問:回答我?guī)讉問題,哪是“放下”、“拿”、“互相看著”?學生一一回答。教師:我們試試“眈眈相向”。師生表演。
乙:絕招就是根據(jù)注釋和所在語境加以推斷。
第四組:甲翻譯,師問:什么叫“暴起”?你們的辦法是不是就在這里呀?
乙:我們的方法就是古今不同意義的詞要注意辨別。
第五組:甲翻譯。師問:“斷其股”是什么意思?“股”到底是大腿還屁股?生答“是大腿”。乙:我們的經驗就是把以前學過的古文用上。
第六組:一學生翻譯。師問:“罷了”在哪里?生答:是“耳”。
乙:我們根據(jù)“亦……而…… ”確定它是“雖然……但是……”的轉折關系。
教師:好,現(xiàn)在我們把大家的成果一起匯報出來,匯報的方式就是齊讀。
學生齊讀課文。
教師:現(xiàn)在你們說說這是什么故事?
生(許多人):一個屠戶和兩只狼的故事。
師:大家已經知道通過自己的勞動和創(chuàng)造理解了故事。
教師串講故事。
教師總結學生學習的辦法:查、加、改、聯(lián)。
那么,故事里流汗、流血、笑的人是誰?
師:你們看過朱軍的《藝術人生》沒有?看過王志主持的《面對面》沒有?他們倆就有本領把別人心里的故事挖出來。
我們現(xiàn)在就把流汗的人心里的故事挖出來。請后兩閏的同學組成記者團,一起設計問題采訪屠戶和蒲松齡。前排的同學研究文本,猜猜他們會問什么問題,從文中找出答案的依據(jù),F(xiàn)在分頭準備。
教師:(三分鐘后)“面對面”言談開始?纯窗l(fā)問的能否問到對方心里去,回答的能否把問題準確地回答出來。
生1:屠戶,你第一次流汗是什么時候,為什么流汗?
生2答:
生3問:第二次流汗是什么時候?
答4:前后都有狼,而骨頭都扔完了,我怕前后夾擊,狼會吃掉我的。
生5問:當你發(fā)現(xiàn)麥場上的草堆時,你怎么想的?
生6答:我想這下好了,我有救了。
生7問:當你看到一只狼裝睡時,你為什么要殺他?
生8答:我想這是最好的機會,莫失良機,先下手為強。
生9問:你怎么會到草堆后面殺另一只狼的?
生10答:并非故意。當我來到草堆旁隨便轉轉時發(fā)現(xiàn)的。
生11答:我想另一只狼一定就在附近,就四處找找,果然找到了。
師(問生9):你覺得兩個人的猜測誰更有道理?
生12:請問經歷了這些,你自認是個勇敢的人嗎?
生13答:應該是,基本上是。
師:基本上是,你們同意嗎?
生答:同意。
教師小結這部分的答記者問:屠戶基本上是勇敢的,也還算機智的,對不對?(大家造成贊同)
另一組針對“蒲松齡”的訪問開始了。
問:請問蒲先生,你為什么把故事安排在晚上?
生1答:因為晚上更能突出恐怖的氣氛。
問:你為什么要笑?
生2:因為狼想欺騙屠戶,但手段并不高明,所以想笑。
師補充問:寫的是狼的故事,為什么故事的結尾卻說“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而不是說“狼之變詐”?
生3:由狼推廣到別的禽獸。
師(恍然大悟狀):我懂了,不僅是狼,一切想害人的,只要想坑人,最后的下場一定是可悲的。
生問:蒲先生,你為什么要寫這個寓言?
生4答:這個故事可以使后人得到啟發(fā)。
師問:蒲先生,你覺得自己寫得最妙的地方在哪里?
生5答:第4段第2句。(教師提醒他念出來)“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教師示意他表演一下這幾句所寫,生微瞇眼睛,慢悠悠地搖頭晃腦。
師:大家覺得這個“笑”字笑出了人的自豪。那么,在中國古典作品中狼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
生紛紛答:兇猛、貪婪。
師:我剛才聽到有同學喜歡看科普文章,動物大世界,說說那里面的狼是怎樣的?
生1:狼是群居動物,他們非常團結合作。
師:現(xiàn)在有環(huán)保主義者提出要“拯救狼”。
教師結合演示文稿告訴學生三個有關拯救狼的事實。然后問:“你覺得這是什么回事呢?是蒲松齡錯了嗎?還是環(huán)保主義都忘了要保護人類呢?
現(xiàn)在就讓大家?guī)е鴨栴}走出課堂——“文學狼”與“自然狼”的問題研究。
我們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又帶著問題走出課堂。這才是新時代同學的風貌,讓問題伴隨始終。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海底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地方,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引起探索自然界奧秘的興趣。
2.通過對本課重點段的教學,進行句與句之間聯(lián)系的訓練。
3.學會本課生字、詞,讀準多音字“參”,會用“普通”和“物產豐富”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了解海底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特點。
2.指導學生理解3、4自然段中句與句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設計
(一)激情導入。
1.讓學生看錄相。
2.說說你看到的大海深處是什么樣兒的?
。ǘ┳ブ攸c句,了解特點。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
2.讓學生思考,文中哪句話概括介紹了海底世界的特點?
3.指讀有關句子:
“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4.這句話著重介紹了海底哪些方面的特點?
。▋煞矫嫣攸c:景色奇異和物產豐富。)
。ㄈ┐肿x課文,理清思路。
1.學生自讀課文,并根據(jù)海底“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特點,在文中找出相應的段落。
2.指名回答,課堂討論。
通過討論讓學生弄清文中2、3自然段側重講海底世界景色奇異。4、5、6自然段側重講海底物產豐富。
3.引導學生回顧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
。1)思——問題。
(2)畫——重點句。
。3)找——重點詞語。
。4)說——自己對內容的理解、感受。
。ㄋ模┚x課文,理解內容。
1.指名讀第1段,問:課文先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大海深處是怎么樣的?)
2.學習2、3自然段,理解海底景色奇異。
1)指讀第2自然段。思考:海底有風浪嗎?有光嗎?
。2)指名回答后,出示重點句。
“海面上波濤澎湃的時候,海底依然很寧靜。”
。3)課堂討論:“依然”是什么意思?讓學生將句中“依然”換成一個與它意思相近的詞,使句子意思不變。
“依然”指依照原來的樣子。經過討論,句中“依然”一詞,可換成與它相近的“仍然”,句義不變。用這樣近義詞替換的方式,讓學生從中理解大海很深很深、當海面波濤澎湃的時候,海底卻同原來一樣寧靜。
。4)海底有光嗎?回答這一問題時教師讀有關句子,讓學生從中找出重點詞“卻”,然后展開討論:“卻”在這句話中起什么作用?
經過討論讓學生明白“卻”在句中有轉折連接的作用,說明黑中有亮。
2).學習第3自然段。
讓學生運用學習一段話的方法,學習這一段。
。1)思。想一想這段話有幾句?每句話是什么意思?句與句之間是怎樣聯(lián)系起來的?
(2)指讀句子,并分別說句意。
。3)出示句子:
“海底是否沒有一點聲音呢?”
讓學生討論:“是否”是什么意思?將“是否”換成另外一個詞語,使句意不變!笆欠瘛笔恰笆遣皇恰钡囊馑,讓學生采用換詞語的方式理解句義。
3.學生自讀3~5句。想想這幾句話是圍繞哪句話中的哪個詞語講的?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經過討論,讓學生弄明白這三句話是圍繞著第2句“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這句話的意思講的。
。1)指讀重點句,理解詞語。
(2)什么是“竊竊私語”?
。ā案`竊”形容聲音細小!案`竊私語”指背著人輕輕地交談。本課是比喻海底動物發(fā)出輕微的聲音。)
(3)讓學生用動作演示“竊竊私語”。
(4)作者這樣描寫有什么好處?
。ㄗ髡哂眠@個詞語賦予動物以人的行為,使它們更加可愛、動人。)
。5)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的?
。ㄎ闹凶髡哂谩坝械摹械摹械摹械摹边@一排比句式具體描寫動物發(fā)出的聲音,同時用“蜜蜂、小鳥、小狗”的叫聲來比喻海底動物的叫聲,這些都是孩子們熟悉的事物,特別能引起兒童的情趣。講課時,可采用有感情地朗讀的方式,讓學生加深理解。)
。6)海底的動物只有這幾種聲音嗎?省略號在這里表示什么?
。ㄊ÷蕴栐谶@里表示還有許多種動物的聲音。)
。7)教師讀句子:
“它們吃東西的時候發(fā)出一種聲音,行進的時候發(fā)出另一種聲音,遇到危險還會發(fā)出警報。”
提問: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ㄟ@句話告訴我們各種動物還會根據(jù)情況的變化而變換自己的聲音。)
。8)指讀這段話,并小結這段話表述的內容:靜中有聲。(奇特)
。9)小結學法:學習這段話我們主要抓住了什么?
讓學生明白,要弄懂句與句之間的聯(lián)系就必須注意抓重點句中的重點詞語。
。10)讓學生自己說說海底景色奇異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
。ê谥杏辛痢㈧o中有聲)
4.用上面的學法自學課文4至6自然段,理解海底世界物產豐富。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海底有哪幾類物產?文中分別寫了些什么?
(1)指名回答,教師依照學生的回答板書。
5.學習第4自然段。
(1)指讀課文,想想這段話有幾句?每句話是什么意思?
。ū径喂灿形寰湓。第1句講“海底的動物,已經知道的大約有三萬多種,它們各有各的活動方法!焙笏木浞謩e介紹了海參、梭子魚、烏賊、章魚和貝類的活動方式。)
。2)“已經知道”這四個字說明了什么?
。ㄕf明海底動物不只是三萬多種,還有很多很多,只不過現(xiàn)在還沒有發(fā)現(xiàn)。)
。3)第1句與2至6同之間是什么關系?
。ㄏ瓤偸龊蠓质。)
。4)你是怎么知道的?
。◤摹案饔懈鞯幕顒臃椒ā边@一概括詞語中看出來的。)
(6)填空后指讀句子,體會作者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ā坝行┴愵愖约翰粍樱馨驮谳喆紫伦雒赓M的長途旅行。”這句話作者給貝類賦予了人格化的描寫,使它們更加可愛、動人。)
6.指讀5、6自然段。
(1)課文怎樣介紹海底植物色彩的?
。2)指讀有關句子,找出其中的連接詞語。
。ā坝小小有……”作者用這樣的排比句式描寫海底植物的色彩多種多樣。)
。3)讓學生找最有特點的植物。
。ㄗ畲蟮、最小的)
。4)海底有豐富的礦產,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ā瓣懙厣咸N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屬!毕∮薪饘偈呛軐氋F的礦產資源。在陸地上蘊藏都很少,但海底也有這種稀有金屬,說明海底有豐富的物產。)
。5)課文中描寫植物和礦產的時候,為什么只寫這幾種?
。ㄗ寣W生體會作者抓最突出的特點描寫的方法,同時說明海底豐富的物產中也包含著“奇異”。海底奇異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是分不開的。)
。ㄎ澹└鶕(jù)板書總結全文。
【板書設計】
(六)配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談話激趣。
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了解到海底世界是如此美麗多彩,景色如此奇異,物產如此豐富。想象一下,假如你來到海底,你要做些什么?
以此深化和延伸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去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資料提供者: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東區(qū)小學教師教案評比活動實施方案 為了切實增強全體教師課堂研討的積極性,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打造高效課堂,學校決定舉行全校教師優(yōu)秀教案評比活動,F(xiàn)制訂本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先進的教學思想為指導,切實體現(xiàn)新課程教學理念的要求,促進教師加強學習,鉆研教材,規(guī)范教師備課環(huán)節(jié),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升我校教學常規(guī)管理水平。
二、組織領導機構
組長:蘇永剛
副組長:李海燕 楊愛俠 劉海龍 吳延軍 李玲莉
三、參賽對象:學校全體科任教師。
四、活動時間:20xx年11月1日至20xx年11月10日。
五、參評教案要求
。ㄒ唬┖细窠贪敢螅
1、教案課時數(shù)充足(書寫教案要標注課時數(shù));
2、教案各環(huán)節(jié)齊全(課題、目標、重難點、教具、前置設計、教學過程、作業(yè)布置與板書設計等不得缺項);
3、教學過程科學有效,容量適中;
4、字跡工整,書寫規(guī)范。
(二)優(yōu)秀教案評選要求:(在合格教案基礎上,優(yōu)秀教案應具備如下要求:)
六、工作安排
1、組織教師學習學校制定的“合格教案、優(yōu)秀教案評價標準”。
2、以教研組為單位,組織全體教師參照“合格教案”及“優(yōu)秀教案”評價標準書寫教案。
3、在期中、期末兩次教案檢查中,各教研組對本期以來教師書寫教案進行初評。初評分一、二、三等三個等級(一等占25%,二等占35%,三等占40%),選送評為一等的教師的教案(1—2位教師的)到教導室集中參評。
4、教導室組織專門人員對各教研組選送的教案進行評比。評出1—5位教師的教案為優(yōu)秀教案。
5、將獲學校教案評比優(yōu)秀的教案集中向全校師生展示,供全校教師參觀學習。
七、獎勵辦法
每期對榮獲優(yōu)秀教案的教師分別獎金50元,并在期末教師綜合考核中獎勵濃縮分0。5分。
20xx年10月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8篇】相關文章: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集合10篇06-22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八篇06-10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4篇02-05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九篇11-28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6篇03-10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九篇08-12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匯總四篇10-10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匯總10篇10-08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集錦九篇05-27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8篇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