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祖孫之間》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課文《祖孫之間》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課文《祖孫之間》教學設計 篇1
教學要點
1、品讀文本,理解小說沖突的典型意義。
2、分析背景,感受家族小說的文化母題。
3、探討方法,總結小說文本的解讀思路。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堂學習
情景導入:同學們,我們先來欣賞一組圖片,看了這組圖片,大家想到了什么?
對,這是一組深宅大院的景象,高聳的院墻,威嚴的獅子,一看就是一個古老的家族,或許在這扇莊嚴的大門背后隱藏著很多精彩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家族題材的小說——祖孫之間,作者:巴金(板書)
二、研讀課文,剖析文本焦點
巴金先生大家學習過他的作品嗎?
學過,那大家對他應該很熟悉了,我請一位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
這位同學介紹得很詳細,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是節(jié)選自巴金先生長篇小說《家》,同學們讀過嗎?
有同學讀過,那我想聽聽同學們讀過后的印象。
也還有同學沒讀,在這兒,我們還是有必要先看一下《家》的故事梗概。
我們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正是講述了其中的哪一個情節(jié),你看故事梗概只簡單一句話,蒼白不生動,小說卻生動形象地寫了這么多,還是小說吸引人,是吧?那么課文最吸引你的一個地方是什么呢?
祖孫二人這間的沖突。
那大家為什么會被吸引住呢,我猜,這可能是因為小說中的沖突是發(fā)生在家庭里,而且是發(fā)生在祖孫二人身上,是課文中的焦點,是不是?
那就的確很值得研究了,我們就來研究一番(板書:剖析文本焦點)。
大家看過課文,這祖孫二人的沖突到底是為了什么事情呢?
覺慧參加學生運動。
我們來看一下課文中的片段。
祖孫二人之間的直接的沖突主要從哪一段開始。
大家想過一個問題沒有,既然是沖突,那兩人之間一定有所表現(xiàn),課文中哪些語言表現(xiàn)了這場沖突呢?
祖父:驚訝,不認識;不高興;聲音又干燥,又嚴厲;冷笑、罵;咳嗽、喘著氣。
覺慧:撒謊;答應;和平分辯;不好發(fā)作,不說話、暗暗地咬嘴唇。
大家從這組詞語中可以得出什么信息?
沖突在逐步地升級。
最后升級到什么地步呢?
祖父:讓覺新看管覺慧;
覺慧:
賞讀語段:
覺慧把他的堅定地眼光盯在祖父的身上。他把祖父的瘦長的身子注意地看了好幾眼。忽然一個奇怪的思想來到他的腦子里。他覺得躺在他面前的并不是他的祖父,這只是整整一代人的代表。他知道他們,這祖孫兩代,是永遠不能夠了解的。但是他奇怪在這個瘦長的身體里面究竟藏著什么東西,會使他們在一處談話不像祖父和孫兒,而像兩個敵人。他覺得心里很不舒服。似乎有許多東西沉重地壓在他的年輕的肩上。他抖動著身子,想對一切表示反抗。
通過這一段的賞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這祖孫二人之間的沖突可不是一般的沖突了,而是一種激烈的、對立的,無法調和地矛盾沖突。
三、整合資源,把握小說主題
那我有一個問題要考考大家:你看這祖孫二人之間應該是感情很的?你看,高老太爺也還怕覺慧出去丟命的啊,這不是關心嘛,為什么這兩個人不像祖父和孫兒,而像兩個敵人呢?哪位同學給我解釋,想不出來,可以討論一下。
這是一場新與舊之間的沖突。
同學回答,教師鼓勵:你真不錯,這已經超越課文的語言了,已經上升到小說的主題了。請坐下。
誰代表了新,誰代表了舊?
這已經超越了人的情感了,變成意識形態(tài)上的斗爭了,是不是?
語段欣賞到這兒,我們已經知道了,高老爺代表了守舊的一方,那這一段中還有一句話,他這個瘦長的身體里面究竟藏著什么舊的東西呢?
大家思考一下。可能這個問題太大了。我給大家兩個討論題:
請看大屏幕:
1、如何看待高老太爺?shù)男蜗螅?/p>
2、高老太爺為什么反對覺慧參加學生運動?
總結出兩點:
1、高老太爺竭力維護家長的權威;
2、竭力維護舊家族既有的秩序和穩(wěn)定,其中包括禮教制度。
代表守舊的高老太爺是竭力維護家長的權威、竭力維護舊家族既有的秩序和穩(wěn)定,那么代表新生力量的覺慧呢?我們在課文里能看出他的成長過程嗎?
由惶恐——堅定反抗——再到離家出走(補充學案材料二)
四、拓展學習,感受文化母題
學到這兒,我們大家對課文的理解是不是很深了。請再看學案資料三。這也是一篇有關家族制度方面的文字。和巴金的小說相比,大家更喜歡讀哪一篇?
喜歡小說,這很正常,抽象化的論述總是不如形象化的小說語言生動。但是我卻同樣喜歡讀這樣的文字,因為他能從一個高度引領我們去更好的解讀課文。所以這樣的文字大家也必要去讀。那么我們今天就來試驗一下,結合黑板上總結出來的兩點,你能從為篇文字中找出相關的論述嗎?
大家悟性真高,其實在我們平常的文學及影視作品中,以家族生活為題材,表達這種主題的非常多,大家能列舉出一些嗎?
沖突一般是這類小說的焦點。同學們,今天的學習,我們緊緊抓住課文的焦點——沖突來進行探討,我們力求抓住沖突這把鑰匙,打開家的大門。時代的發(fā)展到今天,巴金筆下那種封建大家族早已成為歷史,但在意識形態(tài)中的新舊思想的沖突,今天還依然存在,作為今天上課的結束,我布置一個寫作思考題:新與舊永遠是一對運動變化的矛盾結合體,聯(lián)系現(xiàn)實,請你思考,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新”與“舊”。
課文《祖孫之間》教學設計 篇2
學習目標
1、了解封建大家庭這一社會組織結構的特征,以及作品所反映的時代背景。
2、把握小說反映兩種思想文化觀念沖突和抨擊舊家族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思想內容。
3、欣賞節(jié)選的重要段落,畫出描寫人物外貌、神態(tài)、語言、動作的精彩語句,分析人物性格與心理,欣賞小說的美。
教學重點難點
1、分析人物性格與心理;
2、把握小說反映兩種思想文化觀念沖突和抨擊舊家族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思想內容。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原副館長、著名學者吳福輝曾在學生群體中進行的小范圍調查結果顯示,在現(xiàn)代文學作品中,只有魯迅的《阿Q正傳》、張愛玲的《金鎖記》、巴金的《家》和茅盾的《子夜》這四部作品是所有文科大學生全都看過的。而在其中,100%的受訪者認為《阿Q正傳》是上流小說;各有一半的讀者認為《金鎖記》是上流和中流小說;認為《家》和《子夜》是上流和中流小說的讀者比例都是20%和80%。更有趣的是,60%的學生認為《家》是都市小說,30%%認為是市民小說,另有10%認為是通俗小說。
演員黃圣依談起自己的讀書愛好,這樣對記者說:“最喜歡的嘛,應該是巴金的《家》、《春》、《秋》三部曲,雖然我是演員,但藝術都是相通的。從這部著作中我可以看到文學的很多基本元素!边@部作品也讓她感悟:在明亮的燈光下,恍惚之間,偶爾會讓人迷惑,哪個是影子哪個是自己本身。只有等夜深之時,所有的燈光暗淡,所有的影子消失,才能悄悄地揭開自己靈魂的一隅,不論是痛苦、悲傷還是見不得人的丑陋,讓靈魂悄悄地呼吸!八栽诮裉熳x來,依然讓我感動不已,有一種心靈震顫的感覺!
二、介紹節(jié)選部分前后的主要情節(jié)
本文節(jié)選自小說的第九章。在此之前,覺民、覺慧兄弟積極參加學校的演劇活動,熱心地閱讀《新青年》等雜志,從心底里對新文化產生了熱切的渴望。就連他們的大哥覺新也受到了感染。但作為高家這一封建大家族的長子長孫,覺新背負著繼承家族發(fā)展的重負,他不能自由選擇自己的人生,包括婚姻。
當?shù)氐亩杰姛o故毆打學生,引發(fā)了學潮。在交涉沒有任何結果的情況下,學生開始罷課。覺慧是其中的積極分子。這時高老太爺把覺慧叫去訓話,不許他參與外面的“胡鬧”,并派人把覺新喊來,讓他約束覺慧,不許他再出去。
被囚禁在家的覺慧萬分苦悶,只有婢女鳴鳳的淳樸與真情給他以安慰。但鳴鳳在聽到他的表白之后卻在有意地躲著他,因為她心中充滿恐懼,害怕被太太知道。覺慧靠讀報與寫日記打發(fā)著這一段寂寞的生活。
過年了,學潮漸漸地平息了。覺慧的生活也慢慢恢復了常態(tài)。
三、問題探討
1、反復閱讀節(jié)選的重要段落,畫出描寫人物外貌、神態(tài)、語言、動作的精彩語句。
2、根據(jù)人物的外貌、神態(tài)、語言、動作的精彩語句,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心理:高老太爺?shù)降资且粋怎么樣的人?而覺慧又是一個具有怎樣性格的人?
3、高老太爺與覺慧祖孫之間的矛盾是怎樣產生的?祖孫之間的矛盾是否可以調和呢?
【明確】
1、作者主要運用哪些描寫方法來表現(xiàn)高老太爺?shù)模?/p>
外貌、神態(tài)與動作、語言等
2、請畫出表現(xiàn)神情的語句和有關心理描寫的語段,仔細品味人物性格。
、偻饷玻
早過了六十歲的祖父躺在床前一把藤椅上,身子顯得很長。長臉上帶了一層暗黃色。嘴唇上有兩撇花白的八字胡。頭頂光禿,只有少許花白頭發(fā)。兩只眼睛閉著,從鼻孔里微微發(fā)出來一點聲息!昀隙痔撊
、谏駪B(tài)與動作:
常常帶著凜然不可侵犯的神氣!^對遵從
祖父……身體軟弱無力地躺在那里,從微微張開的.嘴里斷續(xù)地流出口水來,把頷下的衣服打濕了一團。——年邁衰老
祖父忽然睜開了眼睛,看了他一下,露出驚訝的眼光,好像不認識他似的,揮著手叫他出去。
祖父的聲音又干燥,又嚴厲。
祖父的嚴厲的眼光射在他的臉上。
祖父冷笑了一聲,威嚴的眼光在他的臉上掃來掃去。
。ㄗ娓福┑哪昀系哪:难酃鉄o目的地向四處游動,后來他便把眼睛閉上了。
祖父的聲音雖然嚴厲,但比先前溫和多了!獓绤栔杏钟嘘P愛
③語言(P60)
3、高老太爺?shù)降资且粋怎么樣的人?
明確:年邁衰老、面目可憎、嚴厲專橫的老人——封建制度的維護者和象征。
高老太爺是封建家長制和封建禮教的代表。作為這個封建大家庭至高無上的統(tǒng)治者,作品突出表現(xiàn)了他專橫、冷酷、嚴厲的性格特征。在高家,他的話就是法律,誰也不能反對。為了維護封建禮教和封建制度,他堅決反對孫子們進學堂和參加一切社會活動。在高老太爺?shù)纳,維護大家庭的秩序、興盛,是他意志的全部。也正因此,當他臨終前,意識到這個家似乎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向衰敗時,又極力掙扎,企圖用慈祥、溫和、自我懺悔將已走上新路的覺慧等拉回到老路上來。當然,高老太爺?shù)膾暝峭絼诘,高家最終沒有免于崩潰的命運。作品通過塑造高老太爺這樣一位腐朽反動的人物,表現(xiàn)出了封建制度以及舊禮教、舊思想、舊道德必然滅亡。
4、作者主要從哪些方面來表現(xiàn)覺慧的?
神情與心理
5、請畫出表現(xiàn)神情的語句和有關心理描寫的語段,仔細品味人物性格。
、倩炭帧桓摇浅2话病o靜地立——感覺拘束——不了解——解不透——奇怪——紅著臉——遲疑——堅定的眼光——很不舒服——抖動著身子——想表示反抗
、谟嘘P心理描寫的語段(P59第5段,P60第7段,P61倒數(shù)第6段)
6、覺慧又是一個具有怎樣性格的人?
明確:迷惘中帶著叛逆?zhèn)性的青年——反抗封建專制的進步青年。
覺慧是大膽而幼稚的叛逆者的形象。“五四”新思潮給了他民主主義、人道主義的思想武器,這使他逐漸認清了封建家庭的黑暗、腐朽以及罪惡。正因為如此,他積極投身學生運動,熱心辦刊物,宣傳進步思想。在家中,他有正義感,同情下層人物,勇于反對封建束縛。在婚姻問題上,他敢于沖破封建等級觀念,毅然和丫頭鳴鳳相愛,同時積極支持覺民抗拒包辦婚姻。對于長輩們裝神弄鬼等迷信行為,他也敢于大膽反抗。最后,他義無返顧地走出了家庭。當然,覺慧性格中除了有大膽叛逆的一面,也有單純幼稚的一面。這主要表現(xiàn)在他對周圍的一切(包括“家”)雖然憤恨,但還不能作出完全科學的分析,有時感到“這舊家庭里面的一切簡直是一個復雜的結,他這直率的熱烈的心是無法把它解開的”。他與鳴鳳相愛,又經常處于矛盾中,下不了最后決心。最后,只是因鳴鳳被逼投水自殺,這段愛情突然失去了,他才感到莫大的震動。他雖然恨高老太爺,認為在家中他與祖父“像兩個敵人”;但在高老太爺臨終時,他又曾有過“現(xiàn)在的確是太遲了。他們將永遠懷著隔膜,懷著祖孫兩代的隔膜而分別了”的想法。這想法很幼稚,其實高老大爺即使不死,他們祖孫兩代人的隔膜也是無法消除的,因為他們各自代表的是不同的社會力量。作者對覺慧的塑造完全是忠實于生活的。盡管覺慧身上有著明顯的幼稚,但他卻真實地反映出了“五四”時期我國覺醒了的一代青年人的某些精神面貌。
7、節(jié)選中作者對覺新這個人物形象著墨不多,那么覺新究竟是一個什么性格的人物呢?
覺新唯唯應著,做出很恭順的樣子,一面偷偷的看著覺慧,給他做眼色,叫他不要再開口。
覺新依舊唯唯地應著,一面向覺慧做了一個手勢。
明確:懦弱、忍讓、委屈求全的青年。
覺新的性格充滿了矛盾,是個“有雙重人格的人”。覺新善良,待人誠懇,原是舊制度培養(yǎng)出來的、有較強傳統(tǒng)觀念的人。由于他處于長房長孫的位置,因此,為維護這個四世同堂大家庭的“和平共處”,他凡事采取“不抵抗主義”,逆來順受,委曲求全。他愛表妹梅,但當這段美好的戀情被長輩無理地扼殺后,他并不反抗,對父親為他與李家訂的親事,也表示順從,然后回房蒙頭大哭一場,與瑞玨完了婚。祖父死后,陳姨太無端以“血光之災”為由,不許瑞玨在家里生小孩。覺新雖然覺得這有如“晴天霹靂”,但還是接受了,將瑞玨送到城外荒郊的茅屋中,結果封建迷信吞噬了她的生命。覺新身上雖然有著很嚴重的舊觀念的束縛,但他又是個接受了新思想熏染的人,因此,在他心中,善惡是非是有著清楚的界限的。他也有過美好的向往,與表妹梅的相戀就是他對愛情的追求;同時,他也同情受壓制的青年,如暗中幫助覺民逃婚,幫助覺慧離家出走等。新思想雖然觸動了他的心靈,但封建舊觀念卻如同沉重的枷鎖壓得他無法喘氣,使他在精神上常常處于極度痛苦之中。他恨舊東西,自己也是舊禮教的犧牲品,封建大家族制度的殉葬品;但由于他受封建傳統(tǒng)觀念毒害較深,喪失了反抗能力,因此在“不抵抗主義”支配下,處處妥協(xié),不自覺地扮演著舊東西的維護者的角色?傊,覺新是一個有著“雙重性格”的悲劇人物。他性格中的這種矛盾性,真實地反映出了當時某些時代特征。作者通過塑造這一典型人物,批評了“不抵抗主義”,指明對于封建舊制度、舊觀念,反抗才是避免悲劇的惟一出路。
8、高老太爺與覺慧祖孫之間的矛盾是怎樣產生的?祖孫之間的矛盾是否可以調和呢?
覺慧是大膽而幼稚的叛逆者的形象,而以高老太爺和克明為代表的那些衛(wèi)道者,竭力奉持著禮教和家訓,壓制一切新的事物,甚至不惜以犧牲青年為代價。這就又加深了新與舊、當權勢力與被壓迫者的矛盾,并使年輕人遭受巨大的痛若。高老大爺和覺慧祖孫兩代人的矛盾是無法消除的,因為他們各自代表的是不同的社會力量。
四、課后作業(yè)
作為現(xiàn)代家族小說的代表,《家》從《紅樓夢》中吸取了豐富的營養(yǎng),你能從主題、人物刻畫和語言等方面做哪些比較嗎?
巴金的《家》與曹雪芹的《紅樓夢》之比較
1、主題
相同點:巴金和曹雪芹都是把自己的不尋常經歷滲透進小說里,都認識到了封建社會的黑暗!都摇泛汀都t樓夢》是在不同時期反封建的現(xiàn)實主義典型小說,均具有很強的自傳性。
而巴金和曹雪芹由于處于不同時代,因此對封建社會的叛逆具有不同的表現(xiàn)。兩部小說雖然均取材于封建貴族家庭興衰之事,但由于社會時代差異,他們思想內容也有所不同。比較看來,《家》的思想內容比《紅樓夢》更進步,《家》的思想內容是對《紅樓夢》的延續(xù)和發(fā)展。
2、人物
兩部小說雖然都出現(xiàn)了一個典型的叛逆人物形象,但叛逆的道路和思想追求又是有所不同的!都摇分,覺慧是高公館中第一個覺醒者,是封建制度的一個“幼稚而大膽的叛徒”。在《紅樓夢》中,賈寶玉是封建貴族家庭的叛逆者。
比較看來,賈寶玉沒有先進思想的指導,他的叛逆性只是盲目的自發(fā)的。而覺慧則是受科學民主思想的影響主動自覺的與封建勢力斗爭。
兩個叛逆者雖各有特點,但終擺脫不了階級意識的束縛,最終難免失敗。
3、人物塑造手法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家》的主要藝術成就,《家》中人物個個形象鮮明生動突出,主要原因之一是對比手法的運用。作品將一組組性格上有某些相似點的人物進行對比描寫,是每個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對照映襯中表象的更為鮮明突出。如覺慧、覺民、覺新式同胞兄弟,有許多共同的遭遇。然而作品通過這三兄弟對學生運動、鳴鳳悲劇、覺民抗婚等事件的不同態(tài)度的對比描寫,便將三人各不相同的獨特個性鮮明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了。
而曹雪芹描寫人物時,根據(jù)他們所處的不同地位,分別采取不同手法。對一些主要人物,通過不同情節(jié),從不同角度層層深入地鏤刻出他們最主要的性格:如寶玉對女孩的同情與熱愛;黛玉的孤高自詡、多愁善感-------對人物其他方面的特征則采取了前后重點不同的補充描寫的方法,從而使這些形象表現(xiàn)得十分深刻飽滿,給人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巴金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更多地接受了外國文學的影響,其最突出一點就是注重人物深層心理的揭示!都摇分凶髡哌\用大量的日記、內心獨白、夢境、和幻覺突出人物個性特征。如覺慧的民主意識覺醒的過程用日記的形式,鳴鳳的純潔和剛直的性格用內心獨白來揭示------這些方面是《紅樓夢》中所沒有的。
4、語言風格
《家》的語言明快流暢、樸素自然;許多章節(jié)用排比句來增強語勢,感情充沛、音調委婉,像一首首抒情詩。而《紅樓夢》中則以典雅優(yōu)美的詩詞見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課文《祖孫之間》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刺繡教學設計范文01-10
《母雞》教學設計范文05-27
《背影》教學設計范文04-12
《橋》教學設計范文04-12
《畫》教學設計范文04-12
《荷花》教學設計范文04-12
《貓》教學設計范文04-10
《趙州橋》教學設計范文04-10
《詩經》教學設計范文08-04
同學之間英語作文范文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