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shù)《會演戲的玩具》教案
類型:
紙工
課時:
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運用折、剪、貼、畫等方法設(shè)計制作幾個生動形象的“小演員”。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過程與方法學習設(shè)計制作會演戲的玩具。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折折、剪剪、貼貼、畫畫、做做、演演中感受創(chuàng)作的樂趣,體會集體活動的快樂。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運用折、剪、貼、畫等方法設(shè)計制作幾個生動形象的“小演員”。
難點:造型的生動變化。
教學準備:
教具:自制課件、范作、彩色卡紙、彩色方紙、剪刀、膠水、繪畫工具等。
學具:彩色卡紙、彩色方紙、剪刀、膠水、繪畫工具等。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師顯示一段指偶劇。
2、師套上指偶,簡單演示一段指偶戲。
師問:有趣嗎?想不想嘗試做一做?
3、師:今天我們就用最簡單的材料來設(shè)計制作各種會表演的玩具吧!
顯示課題:會演戲的玩具
二、 探究學習
1、 會演戲的玩具一:小指偶
師顯示指偶圖片,小組觀察討論:
制作指偶有哪些不同的方法?
制作指偶的步驟是怎樣的?要提醒大家的注意點是什么?
學生交流發(fā)言,師歸納:
指偶的各種制作方法步驟:
。1)先剪貼頭部,再用紙條卷貼成指套,粘貼組合起來。
。2)卡紙上留出指套的長度和寬度,中間處畫上半個頭部,再剪貼五官等。
(3)把整個指套看成指偶的頭部,上面留出耳朵部分,再剪貼五官。
想一想:
除了做小動物的指偶,還可以做什么指偶?
除了制作套在一個手指上的指偶,還可以制作怎樣的指偶?(師顯示)
2、 會演戲的玩具二:“東西南北風”
師顯示小狐貍玩具,小組嘗試探討
師引導:你們覺得這個會表演的玩具有什么特點?(學生回答)
小組討論合作,用最快的速度折出一個“東西南北風”。
小組代表交流:是如何折出來的。(將正方形的紙沿斜角對折;將四角往中心點折;把紙翻過來,再將四角向內(nèi)折一次;在后面打開并插入手指。)
還有哪些動物適合用這種方法表現(xiàn)?怎樣裝飾和美化?
3、玩具的動態(tài)
師:今天我們要設(shè)計制作的是會演戲的玩具,所以玩具的表情和姿態(tài)應該是生動形象、各種各樣的。請你說說在設(shè)計制作時可以有哪些生動的變化?
學生交流發(fā)言,師歸納并顯示各種造型的圖片:
如:歪著頭聽悄悄話的模樣;瞪著眼吃驚的模樣;斜著眼張著嘴得以的模樣……
4、小組討論:你們組準備合作設(shè)計制作什么樣的玩具(最好成套的)
學生交流
三、 小組合作設(shè)計制作,師巡視指導
作業(yè)要求:
小組合作,運用折、剪、貼等方法設(shè)計制作一組生動形象的“小演員”,制作精致,造型生動,富有表演性?梢园葱铚蕚浜唵蔚谋尘昂凸适虑楣(jié)。
四、 作業(yè)展評
表演展示:小組形式(簡單集體表演);個人形式(兩個玩具對話表演等)。
學生互評,教師點評:哪一組的'玩具造型生動,精致美觀,富有表演性。
五、 拓展本課
師引導:除了今天學的兩種方法外,還有好多方法可以表現(xiàn)會演戲的玩具,只要你肯動腦肯動手。(師顯示圖片:如襪子玩偶;提線紙娃娃等)
六、 小結(jié)本課
今天,我們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學習設(shè)計制作了會演戲的玩具,在折折、剪剪、貼貼、畫畫、做做、演演中感受了創(chuàng)作的樂趣,體會了集體活動的快樂。相信小朋友們勤動腦勤動手,就會創(chuàng)作出更精彩更別致的作品來的。
教學反思:
從課題《會演戲的玩具》就可看出其中涵蓋了多種不同的造型手法和材料的運用,會演戲的玩具可以是用紙制作的小指偶、提線紙娃娃,也可以是用廢舊襪子制作的襪子玩偶等等。我考慮到四年級每周只有一課時的教學安排,三十五分鐘內(nèi)應該要有所選擇的學習和創(chuàng)作,因此,我在符合課標要求的基礎(chǔ)上側(cè)重設(shè)計了小指偶和“東西南北”這兩種會演戲的玩具的教學。
不足之處:基本完成教學目標,但制作的作品和預期目標還有差距,學生容易將紙弄皺,作出的作品感覺有點臟,以后會注意提醒學生保持作品的整潔。
【小學美術(shù)《會演戲的玩具》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民間玩具美術(shù)教案02-24
瓶蓋玩具大班美術(shù)教案10-16
瓶蓋玩具大班美術(shù)教案2篇02-20
小學美術(shù)教案08-14
大班美術(shù)會變的嘴巴教案04-13
演戲的歇后語09-12
實用的小學美術(shù)教案3篇05-11
實用的小學美術(shù)教案四篇02-04
實用的小學美術(shù)教案三篇07-21
實用的小學美術(shù)教案4篇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