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數學下冊《第四單元表內除法》教案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用表內乘除法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2、學生初步嘗試運用分析、推理、轉化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1、學會運用表內乘除法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2、開拓學生的解題思路。
教學難點:
運用乘除法的知識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學會分析思考的方法,讓思維更加富有條理性。
教學準備:圖片、學具、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口算:
24456732865
2、6的3倍是多少?
3個9是多少?
72是9的幾倍?
16里面有幾個2?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運用口訣的能力和理解簡單乘除法的數量關系。
二、展開學習
1、投影出示第61頁第6題
。1)學生匯報從圖上可以看出哪些信息和問題?
買9元一枝的鋼筆要花63元錢,換6元一枝的鋼筆。共需要多少錢?他們要買幾枝鋼筆?討論兩個問題的計算順序。
(2)如果直接算6元一枝的鋼筆要多少錢你會算嗎?試一試。
2、投影出示第7題
。1)仔細說說看到了什么?要我們算什么?
。2)學生嘗試練習
(3)交流解答思路。
。ü膭顚W生大膽發(fā)言)
3、解答第8題
從圖上我們看到了什么?他們在干什么?要我們求什么?你會算嗎?學生獨立解答后在小組內交流思路,再集體校對。
(在指導練習時,要培養(yǎng)學生整體讀圖、讀題的習慣,獨立思考,自主分析數量關系的習慣。同時,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解答,可列分步式,也可列綜合式,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可用兩種方式進行解答。
【設計意圖】:利用各種形式的練習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解題興趣。
三、拓展應用
解答思考題:一根繩子長16米,對折后,再對折,每折長幾米?你能想出不同的計算方法嗎?
引導學生進行操作或畫出示意圖,使之明白一根繩子對折,再對折以后它的總長度與每折長度之間的關系,這樣問題解決起來就容易多了。
【設計意圖】:盡可能讓每位學生都有思考的機會,同時積極開發(fā)學生的思路。有助于促成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課堂總結:
省略
【二年數學下冊《第四單元表內除法》教案】相關文章:
人教二年級數學下第四單元教案《表內除法二》(精選7篇)03-23
數學教案:除法02-23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單元計劃和教案03-05
五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分數除法測試卷01-06
七年級下冊數學第四單元知識點11-20
二年級下冊語文第八單元教案03-01
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作文04-15
九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作文:漫談音樂04-12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