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聲音在哪里
在進行小班的科學課聲音在哪里時應該如何設計課程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小班教案聲音在哪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活動目標:
1.在聽聽、說說、玩玩中操作探索聲音的樂趣。
2.能區(qū)分樂音和噪音,有初步保護耳朵的意識。
活動重難點:
重點:探索聲音的產(chǎn)生及力與聲音變化的`關系。
難點:探索不同的方法讓事物發(fā)出聲音。
活動準備:
1.兩個大框子里裝有鈴鼓、口哨、玩具汽車、沙球。
2.一個空瓶、每人一張廣告紙。
3、每人一個袋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
師:聽,是什么聲音?(敲鼓)怎么聲音沒有了呀?咦,又有了,又沒有了。怎么回事呀?一會有聲音一會沒聲音的?
師:原來老師敲了就有聲音了,不敲就沒有聲音了。
二.通過第一次操作,引導幼兒探索聲音產(chǎn)生的原因。
1.出示操作材料。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東西,你有辦法讓它們發(fā)出聲音嗎?請小朋友每人選樣東西,試一試,看看怎么樣才能讓它發(fā)出聲音,然后和你的好朋友交換著試一試。好嗎?去吧!
2.組織幼兒集體交流。
師:你剛才選的是什么東西?你是怎樣讓它發(fā)出聲音的?(強調(diào)動)
師:有沒有選其他東西的?你又是怎樣讓它發(fā)出聲音的?
誰也選這樣東西的?請你來玩一玩。咦?聲音一樣嗎?一個輕一個響,這是為什么。柯曇暨跟小朋友的力量有關呢!
3.教師小結:原來玩具汽車、口哨里的小珠珠、鈴鼓上的片片、沙球里的沙子都動起來了,所以我們才聽到了聲音。用的力氣越小,發(fā)出的聲音就越輕,用的力氣越大,發(fā)出的聲音就越響。
三.通過第二次操作,引導幼兒了解不同的動作都能讓事物動起來。
1.師:哎,老師這里還有一樣東西,這個是什么呀?
請個別幼兒示范
師:可以捏瓶子,還可以怎樣呢?我請他上來試一試。原來,捏瓶子能發(fā)出聲音,敲瓶子能發(fā)出聲音,拍瓶子也能發(fā)出聲音。
2.教師小結:原來,同一種東西用不同的方法都能讓它發(fā)出聲音。
3.老師還為你們每人準備了一張白紙,請你們想哪些方法可以讓紙發(fā)出聲音。動手去試一試吧!
4.交流:你是怎樣讓紙發(fā)出聲音的?請你來介紹一下。
5.師:老師發(fā)現(xiàn)寶寶們今天真愛動腦筋,我們能讓好多東西發(fā)出聲音呢!
四.引導幼兒區(qū)分噪音和樂音。
1.師:剛才老師把小朋友玩的時候的聲音錄了下來,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師:你覺得這段聲音聽起來怎么樣?
4.師:這樣的聲音我們給它取個名字叫噪音。我們再來聽下面一段聲音?
5. 師:這段聲音聽起來怎么樣?像這樣的聲音我們給他取個名字叫樂音。
6.你喜歡聽哪段聲音?為什么?
五.討論保護耳朵的方法,結束活動。
師:那除了這個方法還可以怎樣保護自己的耳朵呢?
。ú煌诙洹⒉话褨|西塞進耳朵里、不大喊大叫、聽到非常響的聲音要捂住耳朵)現(xiàn)在,我們?nèi)ネ饷媛犚宦,還能聽到什么聲音?
【小班教案聲音在哪里】相關文章:
有關小班教案聲音在哪里(通用14篇)05-20
好聽的聲音小班教案03-10
小班有趣的聲音教案01-17
小班教案《奇妙的聲音》12-10
泡泡從哪里來小班教案11-06
小班教案《藏在哪里了》07-22
《聽聲音》小班音樂教案11-10
小班音樂廚房的聲音教案06-08
罐子里的聲音的小班教案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