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能將自己的收獲表達清楚,能運用上積累的優(yōu)美詞句。
2、體會擬人句的特點,學會寫擬人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充分大膽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培養(yǎng)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本單元的3篇課文,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語文園地的內容。
二、學習“交流平臺”。
1、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你閱讀第六單元的課文時有什么新發(fā)現?(學生自由交流,并推選出表達清楚的同學。)
2、表揚有新發(fā)現的同學,讓學生交流自己總結的學習方法。
3、課本里有4位同學也有自己的發(fā)現,請女生、男生分別讀一下。
4、小結:邊閱讀邊思考,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同學們要多用新發(fā)現的方法進行訓練,大家的'語言能力才可以進一步提高。
三、學習“詞句段運用”。
。ㄒ唬┑谝活}。
1、復習學過的修改符號(添加、刪減、置換)。
2、用學過的修改符號,修改下面這段話。
(二)第二題。
1、初讀理解,用心體會。
讀下列各句,體會各組句子間的共同特點。(課件出示)
◇媽媽還是死命追著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來渾身光溜溜的像條小泥鰍,怎么也抓不住。
◇雨來像小鴨子一樣抖著頭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著氣,望著媽媽笑。
◇那雙手就像鷹的爪子,扭著雨來的兩只耳朵,向兩邊拉。
◇她似乎感到德軍那幾雙惡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來越短的蠟燭上。
2、分析比較,感悟發(fā)現。
。1)說說你從這些句子中發(fā)現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引導學生從帶點詞語體會)
(2)總結:前兩句寫雨來,把他比作小泥鰍、小鴨子,生動地表現了他機靈、活潑的形象;后兩句寫不同的敵人,把他們的手、眼比作鷹的爪子、惡狼的眼睛,生動地表現了敵人的兇狠。
3、聯(lián)系閱讀,拓展視野。
。1)說說你還從本單元各課中搜集了解到哪一些類似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2)說說你從課外閱讀中積累到的類似的語句,比一比誰積累得最多。
四、學習“日積月累”。
1、導語:我們先進行課外知識搶答,唐朝是我國古詩創(chuàng)作最興盛的時期,在眾多詩人中有兩個最有名的詩人,他們是誰?
(根據學生課堂反應,教師提示:一個稱“詩仙”,一個稱“詩圣”。)
2、揭題:誰來背背李白的詩,會幾首就背幾首,順勢揭題,簡介背景。
3、讀題,看注釋,結合插圖,教師介紹背景。
4、引語: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又會想到些什么呢?
學生自學。
初步理解要求學生圍繞問題,自由讀詩,并根據注釋,結合插圖,逐句說說詩意。(盡:完。獨去閑:形容云彩飄來飄去悠閑自在的樣子。)
指名回答,評議交流吟讀,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5、討論:詩句表明了詩人怎樣的心境?你最欣賞哪一句?
五、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用序號、小標題和空行的方式,將長文章分成幾部分的寫法;還學習了用具體的事物來表現人物的神態(tài)和動作,從而讓表達更生動形象的方法;積累了修改符號和一首古詩。同學們要多多將積累的學習心得運用到日常的閱讀和寫作中,努力增強自己的語文學習能力。
教學反思
1、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訓練學生總結小標題,總結文章大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以句子訓練為中心,引導學生體會生動描寫的特點,使學生能在以后的寫作中加以運用,逐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引導學生理解、背誦《獨坐敬亭山》,從語句中體會作者心境。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癡、抑、純”3個生字,會寫“倦、譜、溢、浸、抑、純”6個字,掌握“厭倦、曲譜、洋溢、沉浸、抑揚起伏、爐火純青”等詞語。
2、默讀課文,抓住描寫孔子學琴的語句,理解孔子的琴藝是怎樣達到爐火純青的。
3、學習孔子精益求精、不斷進取的優(yōu)秀品質。
教學重難點:
重點:默讀課文,理解孔子的琴藝是怎樣達到爐火純青的,體會孔子精益求精、不斷進取的優(yōu)秀品質。
難點:抓住描寫孔子學琴的語句,理解孔子的琴藝是怎樣達到爐火純青的。
課文重點:2、3、4、5段
讀說結合點:說說自己有沒有像孔子類似的學習經歷。
課文背誦點:第2、3、4、5段任選一段
預習設計:
1.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標出段落序號
2.看拼音、寫詞語:
yànjuànchéngkěnyángyìchénjìn
()()()()
yìyánglúhuǒchúnqīng
()()
(設計意圖: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情?(主要內容)
2.從孔子身上你體會到什么?
(設計意圖:把握課文順心和文章主要內容)
1.讀完本文后你有什么收獲,知道了什么?
2.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設計意圖:收獲與質疑)
預習反饋情況及分析:通過檢查學生預習情況看,學生對孔子比較感興趣,樂于取探討這方面的知識,了解文章大意方面做得較好,對課文生字、詞語能夠掌握、理解,對對文章的思想內容把握不是很好。
教學過程設計:
一、激趣導入
1、課前大家都搜集了與孔子相關的資料,你愿意把你眼中的孔子介紹給其他同學嗎?
[讓學生將自己了解到的孔子的資料與大家進行交流,不但做到了資源共享,而且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2、你們了解的可真不少!孔子是我國古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為中華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那么,孔子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關于他的一個小故事《孔子學琴》(板書:孔子學琴)我想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對他會有更深的了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2、檢查學生生字、新詞的.學習情況。
3、自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呢?你覺得孔子是一個怎樣的人?
4、學生讀文,動筆畫出有關的句子,討論交流。
課文主要講了講述了孔子不僅是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還是一位音樂行家,尤其彈得一手好琴,但他還不滿足,50歲那年還向魯國著名的音樂家?guī)熛鍖W習彈琴?鬃忧趯W苦練,最后琴藝達到爐火純青。
課文是按時間順序寫記敘的。
三、細讀課文,理解品悟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并思考:從哪可以看出孔子是個做事認真、不斷進取、精益求精的人?孔子的琴藝是怎樣達到爐火純青的高超水平的?他在相關的語句下劃上線,并想一想為什么?
2、學生先自學,然后小組內討論交流。
[在交流中感悟文章思想感情]
3、全班匯報,教師點撥,進行朗讀指導。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課文描寫孔子言行的語句,體會孔子在學琴時是如何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同時指導學生讀好相關語句。]
四、教師小結,拓展延伸
1、孔子學琴共經歷了四個層次,由師襄四看孔子彈琴表現得淋漓盡致:一是學曲譜;二是練技巧;三是領會內容;四是體會作者,最終達到"爐火純青"。
2、孔子確實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小小的一件學琴的事就讓后人們如此贊嘆不已。那么,從今天孔子學琴這件事來看,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想一想自己做事時是一種怎樣的態(tài)度,你是如何對待學琴這件事兒的?
[與孔子的品質進行比較,這樣孔子的精神更突出。]
五、課堂練習
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表演這個故事。
[通過讓學生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演一演“孔子學琴”的故事,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條理性,提高提高學習課文的興趣,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限時作業(yè)設計:
1、聯(lián)系課文內容解釋下列詞語并造句。
畢恭畢敬:
爐火純青:
2、摘抄孔子練琴和師襄聽琴
3、補充孔子名言;
學而不厭,
三人行,
知之為知之,,。
(設計意圖:目的在于練習理解重要的生字詞,同時學習孔子的名言,鞏固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
限時作業(yè)完成情況的統(tǒng)計與分析:
從學生完成情況來看,學生對詞語含義掌握較好,孔子練琴和師襄聽琴的句子抄寫較好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六、布置作業(yè):寫一篇讀后感。
板書設計:29孔子學琴
學曲譜學而不厭
練技巧不斷進取
領會內容精益求精
體會作者爐火純青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按照游覽順序,寫一寫自己游覽過的一個地方。
2、能抓住景物的特點,運用豐富的想象,具體生動地進行描寫,表達自己熱愛自然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在這一單元中,我們學習了哪幾篇文章?(《海上日出》《記金華的雙龍洞》《頤和園》《七月的天山》)
2、它們在寫法上有什么共同點?(按照游覽順序描寫景物,描寫時抓住景物特點。)
3、我們的祖國有很多美麗的地方,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把自己喜歡的地方介紹給大家。
二、明確習作要求。
1、寫文章首先要審題,只有明確習作要求,才能按要求選材。
2、學生交流:要按游覽順序寫;要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為重點來寫,寫出景物的特點;可以用過渡句,使景物轉換自然。
3、習作標題:游
三、啟發(fā)思路。
1、請同學們欣賞一組圖片。(出示:雄偉壯觀的萬里長城,世人矚目的天安門廣場,一望無邊的大海,聞名遐邇的黃山……)
2、剛才老師展示的這些地方,你去過嗎?有什么印象?
3、同學們在假期里還游覽過哪些地方呢?哪個地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4、如何才能把你游覽過的地方清楚地介紹給大家,使別人也對這個地方感興趣呢?請小組成員討論交流。
。1)要抓住景物最吸引你的地方來介紹,把你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都記錄下來。
。2)要按一定的順序介紹:由遠及近、由近及遠、游覽的順序、從整體到部分、由上到下等。
(3)要用上過渡段或者過渡句。
。4)要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寫出景物的特點(形狀、顏色、大小等)。
。5)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四、習作指導。
1、補充題目。在橫線上填上游覽的地方名稱,可以是小區(qū)附近的公園、果園、田野,也可以是各地的風景名勝等。
2、畫路線圖?梢韵犬嫵鲇斡[的路線圖,幫助自己理清思路。
3、可以用過渡句,使景物轉換自然。例如,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
4、習作思路示例:
開頭:可以總體介紹你所要寫的地方。例如,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中間:詳細地描述這個地方的'風景。
。1)抓住景物的特點,如長廊的長和美。
。2)按照一定的順序,如空間順序、時間順序。
提示:可以用“總—分”的構段方式寫每個自然段。描寫時適當運用修辭手法,使語言生動形象。
結尾:總結自己對景色的感受。例如,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欣賞。
5、學生自由習作,老師巡視指導。
五、評中促改。
1、教師選擇在巡視過程中發(fā)現的兩篇優(yōu)秀習作,請作者讀給大家聽一聽。
2、同學們,你覺得他的習作好在哪里?(圍繞習作要求來談)
3、結合剛才的點評,我們可以圍繞這些習作要求來修改自己的習作。
。1)是否按照順序來寫;
。2)是否寫出景物的特點;
。3)是否運用恰當的修辭手法;
。4)是否運用過渡句;
(5)感受是否真實。
4、學生自主修改自己的習作。
六、拓展延伸。
寫完之后,同桌交流,互相修改習作。
板書設計
游
游覽順序景物特點詳略得當
運用修辭巧妙過渡真情實感
教學反思
1、因為前面已經學過四篇描寫景物的文章,了解了描寫游覽過的地方要按照順序來寫,寫的時候要詳略得當、巧妙過渡,抓住景物特點,所以大部分同學都能運用“總—分—總”的結構方式來進行習作。
2、在描寫景物時,因為學生缺少對景物的細致觀察,所以景物特點沒有很好地表現出來。今后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養(yǎng)成仔細觀察的習慣。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認識“搓、葵”等7個生字。
2、了解用空行標示長文章各部分的方法,為每個部分列出小標題,把握主要內容,把其中印象最深的內容和同學交流。
3、運用邊讀邊想、前后聯(lián)系的方法,感悟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學習閱讀長文章。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粡垐D片,一起來欣賞一下吧。(出示課文插圖)
2、在這張圖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學生分享)
3、這張圖片的主人公叫青銅,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故事。(板書課題)
二、解決字詞。
1、提出讀書要求:嘗試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勾畫出不認識的字,查閱字典讀一讀。
2、指名讀生字,新詞。
著重指導:“雪屑”——“屑”的讀音。
教師出示生字新詞,全班齊讀,讀中鞏固掌握。
三、整體感知。
1、簡介作者:先讓學生介紹自己對作者的'認知,教師再補充。
2、你能用簡短的語言為每部分擬寫小標題嗎?
第一部分:青銅一家做了一百零一雙鞋
第二部分:青銅冒雪去賣鞋
第三部分:青銅賣鞋給城里人
第四部分:青銅準備賣掉自己的鞋
3、結合小標題,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冬季快要來了,青銅和妹妹葵花去采蘆花,他們一家子為了生計,要做一百雙蘆花鞋來賣錢。有一天下著鵝毛大雪,青銅為了家里生計,冒雪到鎮(zhèn)上去賣鞋。幸運的是,有幾個城里人把剩下的十雙蘆花鞋全部買去了。最后青銅甚至連自己腳上的鞋子也要賣出去……
四、品讀文本。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岳、湘”等8個生字。
2、能夠提出不懂的問題,并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3、積累描寫自然風光的對聯(lián),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第二單元主要學習的是什么?(自然的奧秘、科技的精彩)
2、請同學們先回憶一下本單元的4篇課文,想一想:每篇課文講了什么內容?(默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并試著解決。)
二、學習“交流平臺”。
1、自評式的學習中,你有沒有遇到不懂的問題呢?
2、你是怎樣解決那些不懂的問題的?
3、讀課本“交流平臺”的內容,歸納解決問題的方法。(聯(lián)系上下文、結合生活經驗、查資料、請教別人)
4、小結:在以后的學習中,希望同學們在遇到不懂的問題時,一定要積極思考,想辦法解決。
三、學習“識字加油站”。
1、看課本中的圖片。這是什么?(一張匯款單)
2、請你仔細觀察,你有什么疑問?(匯款單上的金額為什么要大寫?)
3、學生討論解決問題。(為了防止金額被篡改。)
4、出示大寫數字,指名認讀。(壹、貳、叁、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
5、同桌合作。一個說數,另一個用大寫數字寫出來。
四、學習“詞句段運用”。
。ㄒ唬┑谝活}。
1、由于科技的發(fā)展,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了很多新的東西,他們的名稱有的是新出現的,有的是在原有含義的基礎上增加了新的含義。
2、出示詞語:云技術、多媒體、克隆、互聯(lián)網,桌面、窗口、潛水、文件夾。
3、讀一讀詞語,說說這兩組詞語分別屬于哪一類。
4、小組交流這些詞語的意思。
。ǘ┑诙}。
1、在本單元的課文中,作者是怎樣介紹事物的?讀一讀課本中的句子,指出說明方法。(作比較)
2、作比較有什么好處?(將我們熟悉的事物與不熟悉的事物相比較,能更好地突出被說明事物的特征,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強說明的效果。)
3、請你在學過的課文中找出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的句子,并與同學們交流,說說這樣表達的好處。
4、拓展練習:請你運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介紹一種自己喜歡的事物。
五、學習“日積月累”。
1、學生齊讀“日積月累”中的句子,注意讀準“塞”“鎖”的讀音。
2、學生交流句子的意思,明白這些句子都是描寫自然風光的'詩句。
(1)“白馬西風塞上,杏花煙雨江南!边@是出自徐悲鴻的一副對聯(lián)。此段用南北方景色的不同,道出了地域文化的差異。
。2)“霧鎖山頭山鎖霧,天連水尾水連天!边@是一副回文對聯(lián),就是上下聯(lián)從最后一個字往前倒著念和順著讀是一樣的;匚囊龅健八频苟,似順而倒”,這有賴于巧妙的藝術構思和藝術匠心。
。3)“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边@是蘇州滄浪亭的對聯(lián)。上聯(lián)出自歐陽修的詩歌《滄浪亭》,“清風明月”指的是自然界的景物,它們沒有主人,人人可得而享之,所以說原本是無價的。下聯(lián)出自蘇舜欽的詩歌《過蘇州》,寫蘇州景物美好宜人,山水亦似有情,真不愧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4)“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边@是濟南大明湖的一副七言對聯(lián),語言精練,對仗工整。上下聯(lián)巧用兩組數詞,僅用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幾個最具特色的景觀,就極其生動逼真地概括了濟南古城風貌的秀美景色。這不僅是對大明湖綺麗風光的精彩描繪,也是對風景如畫的濟南城的由衷贊美。
3、你還積累了哪些描寫自然風光的對聯(lián)?請全班交流。
。ㄓ杏暝粕,無風葉滿山。雨過山頭綠,云來地上陰。萬色云霞花四照,一潭水月鏡雙清……)
4、讀了這些對聯(lián),你有什么感受?
六、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解決問題的方法,認識了數字的大寫,學習了新生詞匯,能運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來介紹事物的特點,積累了描寫自然風光的對聯(lián)。同學們在生活中要多觀察,發(fā)現自然的美麗和奧秘,體會科技發(fā)展帶來的好處。
教學反思
1、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能夠通過默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并能針對問題運用多種方法解決。
2、在學習中,能夠通過朗讀品味、體會句子的表達方式,并且能夠運用學過的方法來介紹事物。學以致用,才能不斷提高表達能力。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認識“恭、勤”等5個生字,會寫“囊、螢”等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借助注釋,理解文意,體會人物的精神品格。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文言文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寶貴遺產,它言簡意賅,記錄了我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明。不少文言文還揭示了深刻的道理。本課我們就來一起學習兩篇融知識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體的文言文。這節(jié)課先來學習第一篇——《囊螢夜讀》。(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指導讀好“囊螢”。
3、理解“囊”,說說題目的意思:用袋子裝螢火蟲在夜晚讀書。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提出讀書要求:自己小聲讀課文,勾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一讀。
2、指名讀生字新詞。
著重指導:胤(yìn)恭(gōng)勤(qín)練囊(náng)焉(yān)
多音字:盛(chéng)數(shù)
3、指導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字。
著重分析指導“囊、螢、恭、勤、博”,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囊”是上下結構,注意筆順,部首是“一”!拔灐笔巧现邢陆Y構,部首是“艸”!肮А,部首是“”,第九、第十畫都是“丶”!扒凇笔亲笥医Y構,注意左邊“堇”的寫法,部首是“力”。“博”是左右結構,不要漏寫右上的點。)
4、讀古文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注意它的節(jié)奏,但停頓不等于斷開,尾音拖長可以顯得更有韻味。指名讀,師范讀,生再讀,生試著畫出朗讀的節(jié)奏?纯串嫷墓(jié)奏和老師的是否一樣。(出示)學生小組賽讀,師生點評。
看來,古文多讀幾遍就不難了。古文要讀出節(jié)奏和韻味也不難,我們在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停頓。
三、再讀課文,品讀感知。
1、課文中什么地方提到了“囊螢夜讀”?(“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這里“練囊”的意思是什么?(白色薄絹做的口袋。)“以夜繼日”的意思是什么?(日夜不停。日,白天。)你讀出了什么?(這個人很勤奮,讀書刻苦。)
2、“囊螢夜讀”的主人公是誰?課文還在哪里寫了他的勤學刻苦?(車胤。“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保
理解句子意思:從注釋來看,“胤”,晉朝人車胤。結合課下注釋理解“恭”(謙遜有禮),“通”(通曉,明白);用組詞的方法理解“勤”(勤學,勤奮),“倦”(疲倦),“博”(廣博)。
3、從哪里可以讀出他“囊螢”讀書的原因?(“家貧不常得油!保├斫饩渥樱航M詞理解“貧”(貧苦,貧窮,貧困)。句子的意思是:家境貧寒,常常沒有燈油來點燈。
4、出示句子,指導朗讀。
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
5、出示課文插圖,指導學生看圖,說說插圖的內容。
出示句子: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
結合插圖,理解“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說說這一句的意思,指導學生朗讀。
6、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在小組中交流。)
7、全班匯報:(車胤)家境貧寒,不能經常得到燈油(點燈,以便在燈下讀書)。夏天的夜晚,(車胤)就用白絹做成(透光)的袋子,裝幾十個螢火蟲,照著書本,夜以繼日地學習。
四、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找出令你感觸深刻的詞語。
2、出示課文,劃分節(jié)奏,標注關鍵詞語。
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
指名讀一讀,并說說自己的體會。
五、課堂小結。
1、拓展閱讀。
原文:晉之車胤,家貧,不常得油。然日則耕作,無以夜讀。遇夏月,乃以練為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勤學不倦。年長,博學多通,時人譽之。(譽:稱贊。)
小組合作理解每句話的意思,再讀一讀。指名讀。
2、齊讀課文。
3、讀了這篇課文,你想對車胤或者自己說點什么呢?(在條件如此艱苦的情況下,您堅持日夜苦讀,所以才能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我也要向您學習。)
板書設計
囊螢夜讀
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
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吟一首《望天門山》導入,了解詩人李白。你還會背他的什么詩?(《望廬山瀑布》《將進酒》)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與李白有關的文言文。(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了解題目的意思。先看看“杵”的部首,猜猜這個字可能是什么意思。(木字旁,可能是木棒。)對,一頭粗一頭細的木棒。那么“鐵杵”是什么呢?結合注釋:用來舂米或搗衣的鐵棒。出示圖片,大家看看圖,這就是鐵杵,老婦人要把它磨成一根針。
3、讓我們走進課文,去了解這個小故事吧!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請大家自己試著把課文讀一讀。提出讀書要求:自己小聲讀課文,勾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一讀,同桌交流。
2、指名讀生字新詞。
著重指導:鐵杵(chǔ)還(huán)卒(zú)業(yè)
3、指導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字。
著重分析指導“逢、卒”,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逢”是半包圍結構,注意先寫“夆”,再寫“辶”!白洹笔巧舷陆Y構,部首是“亠”,注意“丨”不能插到兩個“人”中間。)
4、自由讀文,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注意句子的停頓,讀通語句。
課件出示: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碧/感其意,還卒業(yè)。
老師范讀,抽生讀文,小組賽讀,師生點評。
三、再讀課文,品讀感知。
1、出示圖片,邊讀課文邊看注釋,可以在文中圈點標注,把課文讀懂,知道課文講了在什么地方,誰,發(fā)生了什么事。(板書:磨鐵杵欲作針)
2、四人一個小組合作學習,先借助注釋讀懂課文,理解每句話的意思,找出自己讀不懂的地方,在組內交流,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由小組長記下來,等會兒在全班交流。
。◣熛戎v一句作示范,讓生明白怎樣讀懂每一句話的意思。)
看部首猜字義:“媼”,部首是“女”,聯(lián)系前面的“老”,推測意思是老婆婆或老奶奶。
看字形猜字義:“曰”,外框是個口,里面一橫像舌頭,舌頭在動,意思是在說話,即“說”的意思。
3、組織交流。先由小組長交流本組不懂的問題,再抽幾位學生說說整篇文章的大意。
我們可以用組詞的方法理解“世”,世間,世上;“傳”,相傳,傳說;“過”,路過,經過,趟過。
“感其意”的意思是什么?(被她的意志感動。)“其”指的是老媼。
“問之”,指的是問誰?問什么?(老媼。你磨鐵杵做什么?)
古時的一個字,現在往往對應一個詞,古文語言更簡潔、凝練。
4、句式理解。
讀一讀,比較一下:A、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B、世傳李太白山中讀書。
A強調的是“山中”,B強調的是“讀書”。
5、繪聲繪色講故事。
磨針溪呀,在象耳山下。世傳呢,李太白讀書山中……
學生講述,師生評議。(可用多種方式講?梢杂谩霸u書”講法——話說,磨針溪,在象耳山下。當年李太白讀書山中……還可以用“說唱”講法,或者打著節(jié)拍誦讀。)
6、我們是采用什么方法學習這篇文言文的?
課件出示:反反復復讀課文,聯(lián)系注釋講文意,討論交流明道理。
7、現在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鐵杵成針”這個成語的意思?(將鐵杵磨成細針,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就必有成果。學生齊讀。)
四、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找出令你感觸深刻的詞語。
2、出示課文,劃分節(jié)奏,標注關鍵詞語。
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
指名讀一讀,并說說自己的體會。
五、課堂小結。
1、讀了這個故事,誰能用“鐵杵成針”說一句話?
。ㄕn件出示)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2、通過學習本課,你們從課文中受到什么啟示?(做學問要有恒心和毅力,只要肯下功夫,就會取得成果。)
3、拓展延伸:老師給你們推薦幾篇文言成語小故事,如《揠苗助長》《守株待兔》《掩耳盜鈴》等。
板書設計
鐵杵成針
磨鐵杵欲作針
反反復復讀課文聯(lián)系注釋講文意討論交流明道理
功到自然成
教學反思
學習文言文不在于逐詞逐句理解文意,而在于學法的領會和整體的感知。理解詞語時,可采用“換詞法”和“組詞法”。讓學生先猜再講,將一篇簡練的小古文擴成一篇生動的現代文,讓學生愛學、會學、樂學,并學以致用。
。1)注重誦讀,培養(yǎng)語感。在誦讀中體會情感,展開想象,領悟內容。
。2)對課文不理解的部分提出質疑,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培養(yǎng)質疑能力和與人交流的能力。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7
教學目標
1.認識“岳、湘”等8個生字.
2.能夠提出不懂的問題,并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3.積累描寫自然風光的對聯(lián),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第二單元主要學習的是什么?(自然的奧秘、科技的精彩)
2.請同學們先回憶一下本單元的4篇課文,想一想:每篇課文講了什么內容?(默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并試著解決.)
二、學習“交流平臺”.
1.自評式的學習中,你有沒有遇到不懂的問題呢?
2.你是怎樣解決那些不懂的問題的?
3.讀課本第31頁“交流平臺”的內容,歸納解決問題的方法.(聯(lián)系上下文、結合生活經驗、查資料、請教別人)
4.小結:在以后的學習中,希望同學們在遇到不懂的問題時,一定要積極思考,想辦法解決.
三、學習“識字加油站”.
1.看課本中的圖片.這是什么?(一張匯款單)
2.請你仔細觀察,你有什么疑問?(匯款單上的金額為什么要大寫?)
3.學生討論解決問題.(為了防止金額被篡改.)
4.出示大寫數字,指名認讀.(壹、貳、叁、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
5.同桌合作.一個說數,另一個用大寫數字寫出來.
四、學習“詞句段運用”.
(一)第一題.
1.由于科技的發(fā)展,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了很多新的東西,他們的名稱有的是新出現的,有的是在原有含義的基礎上增加了新的含義.
2.出示詞語:云技術、多媒體、克隆、互聯(lián)網,桌面、窗口、潛水、文件夾.
3.讀一讀詞語,說說這兩組詞語分別屬于哪一類.
4.小組交流這些詞語的意思.
(二)第二題.
1.在本單元的課文中,作者是怎樣介紹事物的?讀一讀課本中的句子,指出說明方法.(作比較)
2.作比較有什么好處?(將我們熟悉的事物與不熟悉的事物相比較,能更好地突出被說明事物的特征,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強說明的效果.)
3.請你在學過的課文中找出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的句子,并與同學們交流,說說這樣表達的好處.
4.拓展練習:請你運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介紹一種自己喜歡的事物.
五、學習“日積月累”.
1.學生齊讀“日積月累”中的句子,注意讀準“塞”“鎖”的讀音.
2.學生交流句子的意思,明白這些句子都是描寫自然風光的詩句.
(1)“白馬西風塞上,杏花煙雨江南.”這是出自徐悲鴻的一副對聯(lián).此段用南北方景色的不同,道出了地域文化的差異.
(2)“霧鎖山頭山鎖霧,天連水尾水連天.”這是一副回文對聯(lián),就是上下聯(lián)從最后一個字往前倒著念和順著讀是一樣的回文要做到“似倒而順,似順而倒”,這有賴于巧妙的藝術構思和藝術匠心.
(3)“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這是蘇州滄浪亭的對聯(lián).上聯(lián)出自歐陽修的詩歌《滄浪亭》,“清風明月”指的是自然界的景物,它們沒有主人,人人可得而享之,所以說原本是無價的下聯(lián)出自蘇舜欽的詩歌《過蘇州》,寫蘇州景物美好宜人,山水亦似有情,真不愧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4)“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這是濟南大明湖的.一副七言對聯(lián),語言精練,對仗工整.上下聯(lián)巧用兩組數詞,僅用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幾個最具特色的景觀,就極其生動逼真地概括了濟南古城風貌的秀美景色.這不僅是對大明湖綺麗風光的精彩描繪,也是對風景如畫的濟南城的由衷贊美.
3.你還積累了哪些描寫自然風光的對聯(lián)?請全班交流.
(有雨云生石,無風葉滿山.雨過山頭綠,云來地上陰.萬色云霞花四照,一潭水月鏡雙清……)
4.讀了這些對聯(lián),你有什么感受?
六、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解決問題的方法,認識了數字的大寫,學習了新生詞匯,能運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來介紹事物的特點,積累了描寫自然風光的對聯(lián).同學們在生活中要多觀察,發(fā)現自然的美麗和奧秘,體會科技發(fā)展帶來的好處.
教學反思
1.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能夠通過默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并能針對問題運用多種方法解決.
2.在學習中,能夠通過朗讀品味、體會句子的表達方式,并且能夠運用學過的方法來介紹事物.學以致用,才能不斷提高表達能力.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8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并學習父親的勤勞和執(zhí)著。
3、積累并學習描寫人物言行的語句。
教學重難點
學習描寫人物言行的語句。
課前準備
1、文字幻燈片。
2、補充閱讀材料。
教學過程
讀題設疑,整體感知
1、(板書課題:父親的菜園)讀一讀,大膽推測一下,為什么叫《父親的菜園》?
2、到底誰的推測正確呢?讓我們快速讀課文。
初步閱讀,讀通課文
1、輕聲讀課文,注意生字讀音,遇到難讀的句子反復多讀幾遍。
2、出示生詞,指準確:嬰兒、疑惑、堅毅、平坡、邊緣、可怖、紅腫、榨干、荒涼、誘人、信心十足、似信非信、疑惑不解。
2、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件什么事。
研讀,體會人物
1、默讀課文,思考為什么叫《父親的菜園》,圈畫批注,看你能找到幾條原因。
2、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
a、父親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在山坡上開出了一塊作為菜園的基地。
b.當暴雨沖走泥土后,父親一筐筐挑土,靠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了一塊新菜園。
c、為了育肥土地,把自己的勞動成果——豌豆翻進土里,侍候,使土地變得肥沃,讓全家人擁有了一個四季常青的菜園。
4、在同大自然搏斗中,古有愚公移山,今天,這位普通的農民以同樣的在荒涼的山坡上創(chuàng)造了一塊菜園。請你用自己的話夸夸這位父親。(如,您的`身上有一種百折不撓的,沒有土,沒有肥,您都想辦法解決,真了不起。做任何事如果都像您一樣,不達目的不罷休,肯定會取得成功。您下定了決心就不辭勞苦地付出,這種值得我們學習。您雖然平凡,卻有一種偉大的,才創(chuàng)造了荒涼中的奇跡)
5、父親雖然是一位普通的農民,但他身上那種執(zhí)著、堅持不懈的卻值得我們所有入學習。下面就請同學們任選一段你認為最能體現父親這種的段落,練習有感情朗讀,并讀聽。
探究寫法
1、作者是如何寫出父親的這種的?(典型事例,具體描寫人物的言行)
2、拓展閱讀《兩根指頭的聲音》。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9
設計意圖:
“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在寬松愉悅的情境中學習,要注重學生對知識過程的體驗,體現其主動發(fā)展,發(fā)展其創(chuàng)造力。因此這節(jié)課的設計,我大膽嘗試,努力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其動手體驗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發(fā)現新事物的過程,以及體驗將創(chuàng)造力所發(fā)現的新事物大膽運用到生活中的過程。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鞏固聯(lián)系上下文和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方法,會用“清晰”、“魅力”造句。
能力目標:
1.品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讓學生學會用抓關鍵詞的方法體會,說己的感悟,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用“動手實踐的方法”學習第四、五段,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情感目標:理解小男孩能切出“五角星”的原因,并通過這個故事受到啟示,要敢于質疑傳統(tǒng)打破常規(guī),考慮問題常常要換種方法,換個角度。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學會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從而體會文章的內涵,并以此作為朗讀的依據。
2.通過動手實踐,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小男孩能切出“五角星”的原因,并通過這個故事受到啟示,要敢于質疑傳統(tǒng)打破常規(guī),考慮問題常常要換種方法,換個角度。
教學策略和學法設計:
1.《蘋果里的五角星》講的是美國小男孩用創(chuàng)造力發(fā)現了新事物,我在教學時設計拓展,讓學生將小男孩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發(fā)現的新事物運用到了生活中。
2.指導學生緊緊圍繞課后問題展開討論,學會在合作交流中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
3.引導學生讀書圈畫、討論交流、朗讀感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準備:
1.準備每人一只蘋果,一把小刀。
2.制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你們知道的四大發(fā)明嗎?誰來介紹一下?{火藥、造紙、指南針、活字印刷}
2.其實任何發(fā)明起初都源于對事物的主動探索和發(fā)明者的善于發(fā)現。蘋果里的五角星是一個美國小孩的發(fā)現,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和四大發(fā)明一樣偉大!今天我們就繼續(xù)學習這課文,相信你們一定會大開眼界。
二、復習生字(多媒體動畫“送蘋果”的形式,激發(fā)興趣)
瞧不起橫切攔腰生疏幼兒園圖案感觸五角星鮮為人知清晰循規(guī)蹈矩
三、新授
(一)用“讀中感悟的方法”學習第三段
師: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一個活潑可愛、好奇心強、樂于與人交往的小男孩,他幾乎每天都向我報告新聞、顯示新本領。
1.默讀第三段,思考:
、龠@一次,他又帶來了什么新本領?
、谶@種新本領新在哪?
2.演示比較理解:“通常人切蘋果的方法”和“小男孩攔腰切的方法”(板書:攔腰切)
、倥c眾不同的做法,有什么新發(fā)現?(板書:蘋果核像五角星。目的:引出“清晰”的句子,讓學生理解后用“清晰”造句。)
、趶男∧泻@示新本領的語言和動作中你讀懂了什么?(目的:讓學生學會用抓關鍵詞的方法體會,說己的感悟。)
、壑福赫l能用朗讀把自己的感悟表現出來?——屏示/指/
、埽耗銈兟牫隽耸裁矗窟有什么不同的感受,能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
2.教師范讀:老師讀得怎么樣?
你能從文中找出關鍵詞說出你的理由嗎?還可以給我提提建議嗎?(目的:引導學生學會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從而體會文章的內涵,并以此作為朗讀的依據。)
3.齊讀第三段。
。ǘ┯谩皠邮謱嵺`的方法”學習第四、五段
A、動手體驗:學生自由切蘋果。(體驗創(chuàng)造力能發(fā)現新事物的過程)
1.創(chuàng)設采訪情景,理解“循規(guī)蹈矩”
、僬l來說說,通過自由切蘋果你有什么新發(fā)現?
、跒槭裁创蠖鄶低瑢W都會這樣“攔腰切”?(照課本——這是你的好奇心)
③如果沒看課本,你平時是怎么切蘋果的?你怎么知道這樣切?(大人說的或平時習慣)
、芟襁@樣別人怎么說怎么做,自己就跟著怎么說怎么做,這就叫“循規(guī)蹈矩”。
2.啟發(fā)思考,理解“創(chuàng)造力”
、傧胍幌耄绻總人都循規(guī)蹈矩的還能發(fā)現蘋果里隱藏的五角星嗎?為什么?
、谕瑢W們,那怎樣才能做到不循規(guī)蹈矩呢?
教師:用別人沒做的方法再換一種切法
、圩杂勺x最后一段,“換一種切法”叫什么呢?{板書:創(chuàng)造力}
、苋说膭(chuàng)造力是什么?請你在課文中勾畫出句子。
學生匯報,教師:往大處說,創(chuàng)造力來源于打破常規(guī)的想法和做法,也就是讓我們換種新的方法或變個角度思考問題。
3.學生質疑:還有什么不懂的詞句和問題,可以提出來?(“魅力”:查字典理解意思;找出文中句子理解,仿造造句。)
4.拓展:舉例說一說創(chuàng)造力在生活中的體現和運用。
教師:其實創(chuàng)造力的運用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讓一切變得更美好。
B、動手體驗:制作精美果盤(體驗運用創(chuàng)造力發(fā)現的新事物來美化我們的生活的過程)。
1.師:請同學們開動腦筋運用我們剛才在蘋果里發(fā)現的五角星制作一個精美的果盤,讓后排老師的眼睛亮起來、口水流出來——這就是創(chuàng)造力在生活中的.運用!
2.輕松的音樂聲中,學生動手體驗。
3.展示學生作品,讓其介紹創(chuàng)作意圖。(目的:提高學生聽和說的能力,讓孩子在交流中學習。學生智慧的光芒在閃爍,正是他們創(chuàng)造力大膽運用的體現。)
四、暢談收獲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從小男孩切蘋果的方法中你想到了什么?你還有什么收獲?
2.教師:生活中如果我們考慮問題也換種方法,換個角度,同樣也會有新的發(fā)現,得到新的驚喜。
板書設計:5蘋果里的五角星
攔腰切蘋果核像五角星
創(chuàng)造力
練習設計:
1.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利用多媒體動畫“送蘋果”的形式復習生詞,激發(fā)學生的課堂興趣。
2.用“清晰”“魅力”進行說話練習,反饋對詞語的理解。
3.用抓關鍵詞的讀書方法體會文本感情,練習朗讀。
4.利用在蘋果里發(fā)現的五角星,動手制作精美果盤,體驗運用創(chuàng)造力發(fā)現的新事物來美化我們的生活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5.介紹自己拼盤的創(chuàng)作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0
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抓住關鍵語句,有目的地篩選信息,了解納米相關知識;
3、自主、合作探究“新奇”的具體體現;
4、領會納米的新奇所在,培養(yǎng)愛科學、學科學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自主、合作探究“新奇”的具體體現;
難點:有科學依據的大膽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chuàng)造水平。
教學準備:自制課件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ò褜W生由神奇的神話世界領進新奇的科學世界)
1、多媒體播放《西游記》影片中孫悟空變化成一只小蟲隨鐵扇公主喝茶時,進入了鐵扇公主的肚子片段。
讓學生觀看《西游記》片段,然后請學生把看到的內容講給大家聽,并談談感受。
2、歸納、總結:這是神奇的神話,科學技術高度發(fā)達的今天,還有比這神話更神奇的!多媒體展示圖片(1)[中國科學家研制的納米機器人在人體血管中巡游,這機器人長約3毫米],這種機器人能自我復制,能殺滅人體內的有害病……]這樣微小的而具有神奇功能的機器人,它就是應用納米材料并使用納米技術制造的納米機器人,今天我就與大家共同走進《新奇的納米技術》,多媒體出示標題:新奇的納米技術。
3、提問:同學們,當你看到這個標題,你有什么疑問,你最想知道些什么?
。▽W生可能會說:什么是納米,納米的神奇具體體現在哪些地方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什么叫納米
什么叫納米技術
什么叫納米機器人
閱讀匯報
。1)學生自由回答
歸納小結:
納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長度計量單位,1納米等于10億分之一米。
納米技術:就是研究并利用這些特性造福于人類的一門學問。納米技術的研究對象一般在1納米到100納米之間,不但肉眼根本看不見,就是普通的光學顯微鏡也無能為力。
納米機器人:是在納米尺寸上制造的微型機器人。
。ǘ┰僮x課文,體會說明方法。
1、列數字:
1)、納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長度計量單位,1納米等于10億分之一米。
2)、納米技術的研究對象一般在1納米到100納米之間,不但肉眼根本看不見,就是普通的光學顯微鏡也無能為力。
2、作比較:如果把直徑為1納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當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可見納米有多么小。
3、舉例子
1)、冰箱中的納米涂層;
2)、碳納米管天梯;
3)、納米機器人。
三、細讀課文,感受“新奇”。
1、大聲自由朗讀課文,一邊勾畫出納米神奇的具體體現;
2、小組交流;
3、匯報探究結果:(多媒體出示)
1)、冰箱中的納米涂層;
2)、碳納米管天梯;
3)、納米機器人。
歸納小結:并板書
四、拓展延伸
大膽想象,創(chuàng)造神奇(衣食住行)
開動思維,根據自己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力,使用納米材料和技術來發(fā)明創(chuàng)造一些物品,并作簡介介紹。
1、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師適時表揚鼓勵。
五、納米情報站,展示新奇
把教師收集到的相關納米技術的新產品向學生作介紹:
圖片1:美國已研制成功的“自凈”玻璃;(這種玻璃的神奇之處全在于它穿上了40納米厚的二氧化鈦“外套”,相當于頭發(fā)絲粗細的1/1500。自凈玻璃上的納米膜與太陽光線中的紫外線反應,會產生雙重作用:其一是催化作用,即能夠使可見光中的遠紫外線分解落在玻璃上的有機物,使有機污物化為烏有;其二它能使玻璃表面變成親水性的,能把雨點或霧氣變成一個薄層而使玻璃表面濕潤,并洗掉玻璃表面的臟物。通常,這個涂層被光照“充電”5日后,夜間也能工作。)
圖片2:中國研制成功的納米材料陶瓷;
圖片3:納米汽車坐墊
……
六、布置作業(yè):
這節(jié)課我和同學們一起科海遨游,領略了納米的神奇,體驗了閱讀的快樂,大家還想了解相關納米科技的最新進展嗎?請查閱報刊、雜志,或上互聯(lián)網查閱資料,每一個人辦一份以納米科技為主要內容的手抄報。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1
教學目標
1、把自己讀過的一本童話書,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介紹給他人;通過互相介紹,了解什么是童話書。培養(yǎng)學生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
2、體會中華語言文字的奇妙,學會辨析近義詞,掌握生動、形象的描寫方法。
3、積累與勉勵勤奮讀書相關的名言警句。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本單元的3篇課文,今天,我們來學習語文園地的內容。
二、學習“交流平臺”。
1、回顧本單元學過的童話故事,說一說故事中有哪些奇妙的想象。
。1)《寶葫蘆的秘密》:有了寶葫蘆,人們要什么就有什么。
。2)《巨人的花園》:巨人把孩子們趕走后,花園里一派冬天的景象,小男孩在樹下一伸手,桃樹馬上綻出綠芽,開出許多美麗的花朵。
。3)《海的女兒》:小人魚為了保護心愛的王子,自己的身體竟然化作了泡沫。
2、童話里的想象真是奇妙,讀童話不但有趣,還能激發(fā)幻想。你還讀過哪些充滿奇思妙想的童話呢?
小組交流自己讀過的童話,推薦給大家。
3、總結:書中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課下同學們要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慣,多讀書,讀好書。
三、學習“詞句段運用”。
。ㄒ唬┑谝活}。
1、讀下面的句子,說說加點的詞語在句子中表達了什么或者體現了什么。
◇他抬頭望去,一縷陽光從窗外射進來。
◇鵝便昂首大叫,似乎責備人們供養(yǎng)不周。
◇這個字怎么寫?我忘記了。
◇任歲月潺潺流淌,不能忘懷的,始終是老師深情的目光。
2、做類似聯(lián)系,說說加點詞語有什么不同。
3、總結辨析動作詞語不同的方法。
(二)第二題。
1、想想下面的句子是怎樣描寫冬天的。
◇北風呼嘯,隆冬來臨,刺骨的寒風吹起雪花。
◇冬天,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進各自的`洞里。紫貂捕到一只野兔當美餐,黑熊只好用舌頭舔著自己又肥又厚的腳掌。
◇冬天是個魔術師。他呼地一吹,湖面很快就變成了大玻璃。那些紅色的、黃色的葉子,都凍在玻璃里了。
2、照樣子寫一寫其他季節(jié)。
四、學習“書寫提示”。
1、出示幾個有趣的書簽,觀察其特點。
2、總結書簽上字的特點,總結做書簽的注意事項。
要求:
。1)豎寫時,要自右向左書寫。
(2)字距要均勻。
。3)上下字要對齊。
。4)注意作者名字的位置,使格式更美觀。
3、在書簽上寫一句你喜歡的格言。
五、學習“日積月累”。
1、熟讀以下有關讀書的名句,并試著理解其意思。
◎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知讀書遲。
◎一日讀書一日功,一日不讀十日空。
◎學習不怕根底淺,只要邁步總不遲。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2、分享課前搜集的有關勤奮讀書的名言警句,并用它們說幾句話。
六、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回顧了本單元的課文,感受到了童話的奇妙,學習了不同動作詞語所蘊含的意思、感情不同,希望大家課后繼續(xù)搜集積累勉勵勤奮讀書的名言,理解意思并能正確運用到自己以后的習作中。
教學反思
1、通過本單元的學習,積累勤奮讀書的名言警句,好好學習。
2、以句子訓練為中心,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意思,并將動詞用具體的情景表現出來,以強化句子訓練,使學生能在以后的寫作中加以運用,進而逐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能按照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合理地創(chuàng)編故事。
2、能根據已知情節(jié)和生活經驗,發(fā)揮想象,表現活靈活現的人物形象。
3、能根據一定的目的,選擇合適的材料,并圍繞中心展開合理的想象,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起表達欲望。
1、《龜兔賽跑》視頻導入,擅長跑步的兔子為什么輸給了慢吞吞的烏龜呢?(兔子在比賽中睡著了;因為兔子太驕傲,沒把對手放在眼里;因為兔子有意想讓沒有自信的烏龜贏;因為兔子幫助別人剛回來太累了……)引導學生大膽去想別人沒想到的。
2、你心目中的兔子是什么樣的?(賽跑健將、善良、善解人意、驕傲自大……)那烏龜呢?(勤奮、執(zhí)著、自卑、聰明……)
3、如果再跑一次結果會怎樣?這次比賽又會發(fā)生什么呢?今天咱們來比比誰的想象更新奇獨特,又合乎情理。
二、審清題目,明確表達要求。
1、讀習作內容,明確要求。
說說教材中給出了哪些信息。
講故事要有主人公形象,情節(jié)要有起因、經過、結果。
題眼“新編”是指把一個已有的故事改編成一個新故事,來表現新的`主題或者深化原來的主題。
2、了解故事的起因,推測《龜兔賽跑》可能會出現的結果。
引導可以是情節(jié)(增加或改變)、時間、空間、角色等方面的改變。
三、合理選擇材料,凸顯表達重點。
1、猜故事。
2、比情節(jié)。
要讓它的經過有變化、有矛盾、有起伏,這樣的一個過程叫做情節(jié)。一個故事沒有變化、平平淡淡有意思,還是情節(jié)曲折起伏有意思呢?
3、起波瀾。
于平淡之處起波瀾,令人意想不到,這就是曲折動人。
預設:選擇“烏龜又贏了”這一結果,從不同角度思考可以寫的材料。
。1)站在兔子的角度,合理推想兔子在比賽途中可能遇到的情況。
學生獨立思考。
小組交流。
引導學生對寫作材料進行分類。
(2)從烏龜的角度,合理猜測烏龜為了贏得比賽想出的辦法。
小組討論。
交流分類,篩選合適的寫作材料。
以“烏龜又贏了”這個結果為例,引導學生分別從兔子和烏龜的角度去推想可能發(fā)生的情況。通過討論、交流,引發(fā)思維的碰撞,幫助學生打開思路,合理推想各種材料,在“新”字上做文章。
4、引導思考新編這個故事的目的。
預設:(1)以“烏龜贏了”為例,思考新編故事的目的。
。2)以“兔子撞樹受傷”這個材料為例,指導根據中心確定寫作內容。
同桌討論。
指名交流。
以“兔子撞樹受傷”這個材料為例,引導學生思考選取該材料寫的目的是什么,引導學生從中心思想出發(fā)去思考該材料是否有價值,進而能從中選擇最合適的材料來寫。
四、發(fā)散思維,選擇熟悉的故事進行新編。
1、圍繞確定的材料安排內容。
2、集體交流,適時指導改進。
明確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梳理寫作思路。
思考哪些材料最能表現中心內容,小組交流后,課堂上寫這個重點片段。
交流,師生評價,修改。
五、妙筆生花,獨立編寫故事。
完成后,和同學、家人分享,根據所提建議進行修改。師生點評,完善習作。
板書設計
故事新編
人物形象:活靈活現
故事情節(jié):起因—經過—結果
奇思妙想合情合理
教學反思
1、本次習作從學生的認知入手,以學生感興趣的故事內容作為切入點,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整個課堂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交流互評,教師只起到引導點撥的作用。
2、故事立意要有突破,情節(jié)設置要讓人耳目一新,撬動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讓學生敢想、樂講、會寫,和同伴互相交流啟發(fā),評價互助。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1、懂得什么是自我介紹。
2、能認真傾聽別人說話,記下別人說話的要點。
3、能夠有條理、流利地進行簡短的自我介紹,敢于和別人交流。
4、能根據對象和目的的不同,適當調整介紹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范例引領。
1、同學們,今天我們的課堂上來了一位新朋友,他是誰呢?(出示視頻:小豬亥亥的自我介紹。)
小豬亥亥和大家初次見面,跟大家打了招呼,介紹了自己,從他的介紹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對,聽別人講話時,要注意認真傾聽,把握主要信息,必要時還要做要點記錄。
師:把自己的情況介紹給大家,讓大家認識、了解自己,這就是自我介紹。
2、來到新環(huán)境或者和陌生人打招呼少不了要做自我介紹,讓別人了解你、熟悉你、喜歡你。我們應該怎樣進行自我介紹?如何讓自己的表達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今天的口語交際課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吧。
3、出示亥亥的自我介紹文字。討論:你覺得他的自我介紹哪些方面好?好在哪里?
。渎浯蠓,語氣親切、幽默,語言簡練,介紹了自己的姓名、性格特點、興趣愛好……)
二、明確要求,嘗試交際。
1、我們平時什么時候要進行自我介紹呢?
。ㄕJ識新朋友,轉學到新班級,應聘小記者,參加節(jié)目……)
2、面對這些不同的情況,我們的自我介紹應該注意什么呢?
師生討論、歸納:
。1)對象和目的不同,自我介紹的內容也應該有所不同。
(2)自我介紹要客觀真實。
。3)自我介紹的語言要簡潔明了。
(4)自我介紹時要注意禮儀,落落大方。
3、補充資料:社交中自我介紹要注意“位低者先行”,主人先向客人介紹,晚輩先向長輩介紹,下級先向上級介紹。
三、創(chuàng)設情境,活化交際。
小組模擬嘗試:出示幾種情境,選擇不同情境進行模擬。
1、給出四個情境。
。1)新班級的班會上,做個人的'自我介紹。
。2)參加班級干部的競選,做自我介紹。
。3)作為學校代表參加市級的演講比賽,做自我介紹。
(4)轉學到其他學校,在新同學面前做自我介紹。
介紹前,想一想是要向誰介紹自己,介紹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介紹時要注意些什么。
2、小組選擇情境進行模擬練習,人人參與,積極交流,同伴之間互相提意見,看看有什么需要改進的地方。教師巡視,參與,適時指導。
3、踴躍展示,根據要求評星激勵。
四、聯(lián)系實際,拓展延伸。
1、制作一張名片,把自我介紹的內容寫在上面。
2、在生活中,向陌生人進行一次自我介紹,認識一位新朋友。
板書設計
自我介紹
介紹內容
教學反思
1、本課“自我介紹”是生活中的常見交際,設計層次清楚,引導學生立足于生活實際進行積極交流。先明確要求,再選擇情境進行模擬練習,模擬時要貼近生活,形式靈活,讓學生感覺是生活再現,參與熱情會更高。
2、這種范例激趣導入,給學生做出了示范引領,但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fā)散,如果從讓學生認識與眾不同的自己的角度出發(fā),使其亮出自己的自我介紹,然后評價其優(yōu)缺點,再進行范例展示,效果會更好。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4
【活動目標】
1.讓學生嘗試收集,調動學生運用語文知識進行課外學習的積極性。
2.培養(yǎng)學生用較恰當的語言描敘自己的見聞、表達自己的情感。
3.通過活動,加深學生對大自然的了解,激發(fā)學生關心、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課前播放音樂。
一、活動導入
師:同學們,隨著美妙的音樂,我們進入了這節(jié)課的學習。老師對同學們提一個要求:請同學們在這節(jié)課上認真地聽,大膽地說。
。埸c評:學生伴隨音樂進入課堂學習,心情愉悅,氣氛活躍。在課前教師提出明確的要求,既為本堂課的教學作好了準備,長期對學生提出這樣的短期目標,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大有幫助。]
二、整體回顧
師:上星期我們學完了第六單元,第六單元一共有幾篇課文?大家回憶一下。(課件出示五篇課文的題目)《浪花》《大自然的語言》《要下雨了》《紅領巾真好》《小狐貍賣空氣》。
1.你最喜歡哪篇課文?把你最喜歡的部分大聲地背給大家聽并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個部分。
2.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想不想對大自然有更多的了解呢?
那我們就一起走進大自然吧。ㄕn件出示課題。)
。埸c評:語文綜合性學習,盡管涉及自然、社會、生活等內容,但它的落腳點在語,其目的是讓學生在語文課上學到的知識形成的能力,在實際運用中得到鍛煉,課內學到的在課外得到延伸。此環(huán)節(jié)在回顧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過渡到活動中,自然而然地將學習內容與活動聯(lián)系起來。]
三、走進大自然
(一)說說你所了解的大自然是什么樣的
課件出示兩扇大門,一扇大門上寫著美麗的大自然,另一扇大門上寫著神秘的大自然。
師:同學們,大自然既神奇,又美麗,你們是想先欣賞大自然的美麗,還是探索大自然的神奇呢?(學生用鼠標點開大門。)
。埸c評:課件設計兩扇大門,激起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讓學生自己選擇,完全將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調動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ǘ┬蕾p大自然的美麗(課件出示大自然風景圖)
1.看了這些美麗的圖片請你說說大自然中什么最美?
2.面對美麗的大自然你最想說什么?
3.游覽祖國秀麗的自然風景區(qū)。(課件出示祖國自然景區(qū)圖,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埸c評:教師以教材為依托,拓展教學空間,開闊學生的眼界。運用課件收集的大量圖片讓學生領略大自然的美麗,口頭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長期訓練積累,學生的語言材料會越來越豐滿。]
(三)探索大自然的神奇
播放錄音:大自然的語言啊,
真是妙不可言。
不愛學習的人總也看不懂
粗心大意的人永遠看不見。
師:大自然的神奇就在于它有自己的語言,它用獨特的語言告訴我們許許多多。上星期老師布置大家回去收集大自然的語言,收集好了嗎?
1.將你們組收集到的大自然的語言,用你們組喜歡的方式告訴大家。(學生分組討論。有的組畫畫,有的組編兒歌,有的組寫句子。)
2.分組匯報,組長代表本組展示收集的內容。教師點評。
。埸c評: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通過小組搜集信息,小組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及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投入到學習中去,創(chuàng)造才華得以淋漓盡致的表現。]
四、保護環(huán)境大行動
面對如此美麗,如此神奇的大自然,我們應該怎么做?
請你學習《紅領巾》一課,為這些地方寫警示牌:(課件出示草坪、森林、花園、動物)
。埸c評:學生在課內學到的東西在生活實際中馬上能用,獲得了鍛煉的機會,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五、總結
美麗神奇的大自然是人類的朋友,是我們生存的環(huán)境,我們只有愛護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大自然才能更好地為我們服務,才能帶給我們更舒適的環(huán)境。
【評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綜合性學習是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感受能力、綜合表達能力、搜集信息能力、互相合作能力等。此次綜合性學習活動,創(chuàng)造了一種氛圍,讓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參與狀態(tài)之中,用口頭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表達自己的情感,學會查找資料,并用各種形式匯報查找的結果,在豐富多采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拓寬了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同學互相交流自己身邊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跡。做到態(tài)度自然大方,語句通順,能夠根據口語交際的要求進行表達和評議,做到內容表述清楚具體。
2、認識描寫人的品質、心情的詞語。
3、積累描寫精神意志的名言警句。
4、閱讀成語故事,大致了解其意義,提高閱讀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ㄕ勗拰耄┩瑢W們,我們已經學習了本單元的4篇課文,今天,我們將學習語文園地的內容。
二、學習“交流平臺”。
在本單元課文中,我們認識了一個個閃爍著精神光輝的人,有舍己為人、寧愿犧牲自己而救助別人的哈爾威船長,有為了戰(zhàn)爭勝利而英勇獻身的黃繼光,他們都讓我們肅然起敬。其實只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在我們的身邊就可以找到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的人,F在我們就來說說身邊值得敬佩的人。
1、小組交流:要把事情說清楚、說具體,表達出敬佩之情。
2、拿出自己課前所做的觀察記錄或人物照片,想一想如何把他介紹給大家。
3、在小組內輪流說說自己身邊最值得敬佩的人。
4、小組評選:一是評選出所說的人物中誰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學習,二是評選出說得最具體生動的同學。
5、各小組推選一位代表參加全班交流,小組同學共同幫助他把事情說具體。
三、學習“識字加油站”。
1、自由讀詞,自學生字新詞,體會其含義。
2、指名朗讀。
3、交流這些描述人物品質、心情的詞語,并聯(lián)系課文用它們造句。
4、推薦課外閱讀《中國名人故事》。
四、學習“詞句段運用”。
。ㄒ唬┑谝活}。
1、自讀成語,要求字音讀得準確。
2、你發(fā)現這些成語有哪些特點?
3、自選一個成語,試著說說它的含義和故事。
4、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競賽,使學生熟記這些成語。
5、推薦課外閱讀《成語故事》。
(二)第二題。
仿照例句,寫一組連續(xù)的動作。
1、寫出連貫的動作,把大動作分解成小動作來寫。
2、動作要體現人物的特點。
3、動作要符合生活實際。
4、準確運用多種詞語描寫人物動作,盡量避免重復。
5、從“蝴蝶飛舞”“小男孩在打羽毛球”“媽媽下班回到家”中選一種情況試寫。
五、學習“日積月累”。
1、學生齊讀“日積月累”的句子,注意讀準“強、患”的讀音。
2、學生交流句子的.意思,明白這些句子都是描寫人物品質的名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吨芤住
譯文:宇宙不停運轉,人應效法天地,永遠不斷地前進。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独献印
譯文:戰(zhàn)勝別人的人有力量,戰(zhàn)勝自己的人才是強者。
不怨天,不尤人!墩撜Z》
譯文:不抱怨天,不責怪人。
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睹献印
譯文:因有憂患而使人得以生存,因沉迷安逸享樂而衰亡。
3、你還積累了哪些與人物品質有關的名言?請在班內交流。
六、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許多描寫人物品質、心情的詞語,學習了連續(xù)的動作描寫的方法,希望大家課后繼續(xù)搜集、積累與人的精神意志和品質有關的成語,在理解意思的基礎上,在自己以后的習作中正確運用它們。
教學反思
1、通過本單元的學習,積累與自強不息相關的名言警句,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
2、以句子訓練為中心,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并將成語用具體的情景表現出來,以強化句子訓練,使學生能在以后的寫作中加以運用,并逐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連續(xù)的動作描寫應用于寫作中,可以使習作更生動、具體。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最新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4-18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2-28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05-15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將心比心》12-06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作文05-27
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03-06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06-14
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08-19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精選19篇)03-14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教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