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中班課程教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課程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課程教案1
活動目標:
、僦雷约旱膬(yōu)點和長處并對此感到驕傲、自豪。
、趯Υ蠹叶枷矚g的東西能夠學會分享。
③會幫助長輩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重點:發(fā)現、接受自己長大,并為此感到驕傲。
活動難點:長大了學著自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準備:相冊、照片。
活動過程:
一、相冊展示、圖片導入
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然后我們來說一說明明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從相片中小朋友們會發(fā)現,明明越來越高了,并且身邊的小伙伴越來越多了,小的時候只是爸爸媽媽的陪伴,自己玩耍,長大后,有更多的好朋友了,還有也會幫爸爸媽媽干活呢!
教師總結:身體長高了,身邊的小伙伴越來越多了,變得越來越懂事了。
二、自由探索長大的秘密,發(fā)現自身成長的變化。
①小朋友自己想一想自己有哪些變化,和周圍的人相互討論
、诖戆l(fā)言、教師幫助總結我們長大的'變化
教師總結:我們長大了,越來越有禮貌了,我們長大學會分享了,學會與小朋友友好相處了,因此擁有越來越多的好朋友了,我們長大了還會幫爸爸媽媽,長輩們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情了。
結束部分:
游戲環(huán)節(jié):我是小幫手
小朋友們長大了,是爸爸媽媽和老師的小幫手了,現在我們大家一起來為我們的教室洗洗澡,換換衣吧!(讓小朋友相互合作擺凳子,擦桌子等,共同參與清洗教室,美化環(huán)境,小朋友會對自己的能干感到自豪也因此更熱愛班級環(huán)境。
幼兒園中班課程教案2
活動目標:
1、促進幼兒對“風”的認知
2、提高幼兒身體的協(xié)調性和靈敏度
3、促進幼兒大肌肉和小肌肉的發(fā)展
活動準備:A4紙若干、律動和游戲音樂各一段。
活動過程:
熱身操
幼兒在教師的示范下,一起做一段律動操。
引入主題
由天氣引出風的主題。
主題游戲:一起郊游放風箏
故事引導:今天,老師要帶著小朋友們一起去放風箏!請動動小腦筋,看誰的風箏飛的好!
游戲方式:
1、每個小朋友手持一張A4紙并高舉過頭頂;
2、行進奔跑中,感知風箏在風中的飛行。
注意事項:
1、行進中,要隨著風力的變化調整紙張;
2、注意提示安全。
變化游戲:會飛的A4紙
故事引導:這是一張普通的A4紙,請小朋友思考,怎樣借助身體部位,使紙張在空中不掉落呢?
游戲方式:用身體各部位與紙張接觸,在奔跑中尋找風的力量。
注意事項:
1、奔跑的速度越快,紙張在風中與身體部位的接觸更緊密;
2、注意提示安全。
合作性游戲:黏黏樂
故事引導:剛才是單人身體部位與紙張的`接觸,現在與小伙伴一組,用身體不同的部位夾住紙張行進,從而感受風的力量吧!
游戲方式:兩個小朋友嘗試用身體不同的部位夾住紙張,在奔跑中尋找運送紙張的巧妙方法
注意事項:
1、兩位小朋友注意動作一致,以免發(fā)生意外;
2、注意在游戲過程中保持紙張的平整。
升華游戲:保衛(wèi)風箏
故事引導:魔王在睡覺,聽見我們小朋友玩風箏玩的很開心,吵到了魔王休息,決定搶奪我們小朋友的風箏,不讓我們玩,所以當聽見“魔王來了”的時候,我們要把風箏藏起來。
游戲方式:每個小朋友手拿A4紙自由的玩耍時,聽見“魔王來了”要用不同的身體部位把A4紙壓在地上。
注意事項:
1、在下壓A4紙時,可能發(fā)生危險的身體部位如頭、膝蓋等,需要提前提醒幼兒注意,以免發(fā)生意外;
2、避免在游戲過程中可能因奔跑而發(fā)生的撞擊
教師參與
組織小朋友將手中A4紙揉成團變成“炸彈”反擊,“炸彈”丟魔王。
教師充當魔王角色。
幼兒園中班課程教案3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引導幼兒享受音樂活動的快樂體驗。
2、培養(yǎng)幼兒的節(jié)奏感、記憶力及音樂的表現力。
3、引導幼兒用優(yōu)美的聲音唱歌,鼓勵幼兒為第二段填編新詞。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律動:根據優(yōu)美音樂,跟師做春夏秋冬四季的有關動作。
2、發(fā)聲練習:
(1)師生問好。
引起興趣:小朋友閉上眼睛,數3下睜開,教師吹白色碎紙屑,問:“是誰從天空飛下來?”“小雪花是怎樣飛下來的?”(沙沙沙,輕輕飄下來。)
二、展開
(一)看圖片學第一段:
1、看圖片第一段語言節(jié)奏朗誦:“每年的冬天,小雪花都要來到小朋友中間,讓我們一起看大屏幕”。
2、理解分析歌詞:
(1)咱們一起問問“是誰,敲著窗戶沙沙沙?”“小雪花會怎樣回答?”
(2)“小雪花怎樣來的?”
(3)“小雪花要來告訴我們什么?”(冬天來到了)
3、語言節(jié)奏朗誦:
(1)師問第一句,幼兒朗誦后三句。
(2)集體完整朗誦。
4、學唱歌曲:“今年小雪花還是唱著歌飄來的呢,你聽”!
(1)看圖片欣賞范唱!澳懵牭绞裁?”“第一句是我們學過的什么音,一音比一聲音高?”(上行音)“第二句是我們學過的什么音,一音比一聲音低?”(下行音)
(2)完整演唱兩遍。
(二)填編第二段:
1、填編歌詞:“冬天過去了,春天來到了,你聽,猜猜是誰‘滴滴滴滴答’?”“小雨滴會說些什么?”“小雪花飄下來,那小雨滴呢?”(落下來)“小雨滴想告訴我們什么?”(春天來到了)
2、朗誦歌詞:
(1)教師說前半句,幼兒填編不一樣的`后半句。
(2)語言節(jié)奏朗誦。
3、唱第二段:小雨的也想唱著歌來玩行不行?
(1)學著第一段試著唱一唱。
(2)唱第二段。
(三)完整演唱兩段。
1、“雪花和雨滴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一起完整地唱一遍好么?”
2、“這首歌好不好聽?我們給它起個名字?”(雪花和雨滴)
3、加動作表演唱,教師稍加工,時動作更有美的感染力。
幼兒園中班課程教案4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內容及其地位兒歌貼近幼兒的生活,易于理解,而且兒歌的前三句的格式為重復格式,有利于幼兒進行創(chuàng)編活動。同時這首兒歌的內容符合我們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和現有水平,接近中班幼兒現階段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可以發(fā)展我們班幼兒的語言理解能力、組織能力和大膽創(chuàng)編兒歌的能力,同時也可以對幼兒進行良好的健康教育和社會教育。
三維教學目標知識目標:喜歡說兒歌,理解兒歌的內容,能根據自己的經驗創(chuàng)編兒歌內容。
能力目標:知道自己長大了,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情感目標:通過創(chuàng)編兒歌讓幼兒體驗創(chuàng)編的快樂與獲得成功的喜悅。
2、重點難點重點:在這里,我將理解兒歌的內容,設計為本次活動的重點難點:是創(chuàng)編兒歌的內容。
活動準備:
請家長幫助收集幼兒小時候的用品,照片等。
在發(fā)現區(qū)布置我小時候的展覽,展覽的內容為幼兒小時候的照片,物品,身高體重增長圖以及小班的美術作品等。
幼兒用書掛圖《別說我小》一副
二、說教法新綱要指出:教師要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活動,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式探究的師生互動,因此,本活動采用的教學方法有:
直觀法:以多媒體課件直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能使活動生動活潑。
采用提問法:在活動中適當的提出問題,有助于幼兒的思維,啟發(fā)學習,有助于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fā)展智力。
交流討論法:皮亞杰指出:兒童是具有主動性的,他的活潑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通過直觀法讓幼兒交流討論是個很好的時機。
游戲法: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他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chuàng)造性,本活動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就引導幼兒扮演故事中獨自在家的孩子,共同體驗合作的快樂,我在幼兒旁邊理由孩子在表演過程中理解的進行表演,和表演以后進行表揚。
三、說學法以幼兒為主體,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煉了能力更升華了情感本活動采用的教學方法有:
直觀法:讓幼兒通過觀看多媒體表演直接獲得印象討論談話法:是讓幼兒在討論談話的過程中說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充分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同時也讓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發(fā)展。
游戲體驗法:心理學家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的的活動,人們的記憶效果會明顯提高,采用游戲體驗法是讓幼兒加深理解所學的知識。
我在活動過程中共設計了三大環(huán)節(jié):
第一大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學習兒歌,并理解兒歌的內容;
第二大環(huán)節(jié),談話我會做的事;
第三大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編兒歌。我將這三大環(huán)節(jié)靈活的貫穿于整個活動過程中。
現在我就先說一說第一大環(huán)節(jié):學習兒歌理解兒歌內容。這一環(huán)節(jié)共設計了三個步驟:
1.活動開始,我以木偶引入,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在這里教師用好聽的聲音有感情的朗誦兒歌,讓幼兒聽一聽木偶在家是怎么做的。
2.提問:你們都聽到兒歌里說了些什么?小姑娘都幫誰做事情了?幫他們都做了那些事情?這里我用提問的方法,一方面,是幫助幼兒回顧兒歌的內容,另一方面,讓幼兒用我會XXX的句式表述,為后面的創(chuàng)編教學難點作為前期的經驗準備。
3.請幼兒跟木偶一起朗誦兒歌,這主要是為了加深幼兒對兒歌內容、句式、結構的理解,使我的教學重點得以解決。
接下來我就說一說第二大環(huán)節(jié):談話:我會做的事,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共設計了兩個步驟:
1.通過談話,引導幼兒討論,使幼兒知道自己長大了,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讓幼兒學會用我會我會XXX的句式。
2.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當自己在家時,家里的大人會說你小嗎?為什么?你承認嗎?你能幫他們做什么?鼓勵幼兒積極的回憶自己的經歷,當幼兒提到相關事情時,教師可以將圖片貼在黑板上或出示勞動工具,以增強孩子們對自己所做事情的理解和認識。
在這一大環(huán)節(jié)中,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孩子們講話的欲望一下子被激發(fā)出來,在幼兒自由討論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幼兒把兒歌內容遷移到自己的現實生活經驗中,同時,我會適時出示圖片和常用工具,自然地過渡到教學的第三大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編兒歌。
接下來就是第三大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編兒歌。
我引導幼兒用分部創(chuàng)編兒歌的方法,來突破教學難點。
首先,引導幼兒將自己做過的事情創(chuàng)編到兒歌當中,前面部分不變,只創(chuàng)編后一部分,讓幼兒學會用句式媽媽你別說我小,我會XX創(chuàng)編。其次,當幼兒把后半部分編好后,繼續(xù)創(chuàng)編前半部分,讓幼兒學會用句式XX你別說我小,我會XX創(chuàng)編。再次,在創(chuàng)編的過程中,我會將小圖片提供給他們,幫助幼兒記錄兒歌創(chuàng)編。最后,鼓勵幼兒把創(chuàng)編的兒歌在集體面前進行朗誦。主要是為了讓幼兒取得成功時,為幼兒提供展示和感受成功的機會。
幼兒語言的發(fā)展是個循序漸漸的培養(yǎng)過程,為此,我鼓勵幼兒將自己創(chuàng)編的兒歌說給爸爸媽媽等人聽,并且和幼兒一起將幼兒自己創(chuàng)編的兒歌圖片貼好,裝訂成冊,投放到圖書區(qū),供其他幼兒欣賞、交流,作為活動延伸。
活動特色:本次活動中,我在中班已有實際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用討論問題和分步驟的方法,幫助引導幼兒進行創(chuàng)編兒歌的內容,并在創(chuàng)編的過程中,為幼兒提供相應的圖片和勞動工具支持幼兒創(chuàng)編。
幼兒園中班課程教案5
一、活動目標
1.敏捷性、平衡能力發(fā)展;
2.大肌肉群發(fā)展;
3.身體協(xié)調性發(fā)展。
二、活動準備
溜溜布、太空棒。
三、活動過程
。ㄒ唬嵘聿伲
幼兒在教師的示范引導下,一起做一段律動操。
。ǘ┲黝}游戲:劃船出海
故事引導:今天我們要劃船出海捕魚。
游戲方式:
1.將溜溜布平放在地面上,小朋友分組列隊坐在溜溜布上,雙手拉住溜溜布兩側,做劃船動作,隨教師指令,劃船動作也將做出快、慢變化;
2.劃船進入海中間了,海浪也慢慢變大了,小朋友坐在溜溜布上,手拉著溜溜布兩側,教師手持太空棒在溜溜布兩邊不規(guī)則地跑動,太空棒就代表海浪來襲,小朋友要躲開太空棒(教師在左,則小朋友向右傾開)。
注意事項:
1.小朋友緊密坐在溜溜布上,體驗團隊感;
2.小朋友傾斜至一邊,鼓勵小朋友保持傾斜動作,再還原;
3.傾斜時小朋友雙手要抓住溜溜布,不得放開。
。ㄈ┳兓螒颍翰遏~
故事引導:撒網捕魚
游戲方式:
1.兩位老師拉起溜溜布做漁網去捕魚,老師扮演漁夫,小朋友扮演魚,當老師拉著溜溜布跑向小朋友時,小朋友爬行穿過溜溜布;
2.當聽到“捕魚”的口令時,教師則將溜溜布壓下來,代表收網,被捕到的小朋友到隊伍后方繼續(xù)進入游戲。
注意事項:
1.漁網(溜溜布)不能太短,避免小朋友穿過漁網時,因漁網太小而撞擊;
2.教師捕魚所行進的`路線,需與小朋友爬行路線相反,為了加大小朋友運動量,鼓勵小朋友快速通過漁網,教師捕魚時,移動速度減慢。
升華游戲:曬魚干
故事引導:捕到了好多魚,我們要曬魚干。
游戲方式:小朋友分別站在溜溜布兩邊,手將溜溜布拉起。
1.當聽“大風吹”,小朋友站著抖動溜溜布,“小風吹”則蹲下抖動溜溜布;
2.“下雨了”小朋友則蹲下并把自己蓋起來,不然魚干就會被雨淋到;
3.“大太陽”時每位小朋友站在溜溜布上。
注意事項:
1.一個指令一個動作原則,不能同時傳達多種指令;
2.“大太陽”后,防止有些小朋友沒有完全離開溜溜布而摔倒,接下來的指令一定要接“小風吹”。
幼兒園中班課程教案6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5角、1元的硬幣。
2、能夠區(qū)分兩種硬幣。
活動準備:
5角、1元的硬幣每人一套,存錢罐1個,籃子20個,小盒子1個,教棍1根,幻燈片7張(5角、1元硬幣的正面、反面、正反面各一張,5角、1元在一張圖的圖片一張),捐物箱2個,玩具若干,長桌2張。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認識5角、1元的硬幣
2、活動難點:區(qū)分兩種硬幣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出示存錢罐,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存錢罐)老師在里面存了好多硬幣,F在我把它請出來和小朋友交朋友。
2、基本部分
。1)幼兒找“朋友”,進行認識。
硬幣朋友最喜歡和輕輕拿,輕輕放的人交朋友了,你們能做到嗎?請你們在籃子里找一個“朋友”。
提問:
a、你找的“朋友”是什么形狀的?
b、它是什么顏色的?
c、上面有些什么圖案?
。2)幻燈片演示,教師逐一出示5角、1元的硬幣讓幼兒認識。
現在,請小朋友都把自己的“朋友”送回到籃子里,下面我們把這些硬幣放大了再來看一看。
認識5角,用幻燈片向幼兒展示5角的硬幣。
正面——提問:
a、這是多少錢的硬幣?(5角)
b、它的正面上有些什么?
反面——提問:
a、這是5角的正面還是反面?(反面)
b、上面印有什么圖案?(荷花)
正反面——這就是5角硬幣的正面和反面,請你們在籃子中找出相同的硬幣。(找到后)
提問:
a、請你們摸一摸,有什么感覺?(硬硬的、圓圓的'、凹凸不平的)
b、它是什么顏色的?是什么形狀的?(金色、圓形的)
認識1元,用幻燈片向幼兒展示1元的硬幣。
正面——提問:
a、它是多大面值的硬幣?(1元)
b、上面都有些什么?
反面——提問:
a、這是正面還是反面?(反面)
b、上面印的是什么圖案?(菊花)
正反面——這個就是1元硬幣的正面和反面,請你把它找出來,好嗎?(找到后)
提問:
a、它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銀色、圓形的)
b、數字是幾?(1)
c、上面的漢字是什么?(元)
。3)同時出示5角、1元的硬幣讓幼兒觀察、認識。
老師把5角、1元的硬幣都放到了一起,我們一起來看看。
提問:
a、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結:都是圓形的,都是硬硬的,凹凸不平的。5角和1元的硬幣,顏色不同,大小不同,數字不一樣,漢字也不一樣。
。4)區(qū)分硬幣以鞏固硬幣的認識。
我們認識了5角、1元的硬幣,現在我要考考旁邊的爸爸媽媽,看看他們認識嗎?這是多少錢?(5角)要考倒爸爸媽媽可真難,現在我來考小朋友,看你們認識這些錢嗎?這是多少錢的硬幣?(1元)這呢?(5角)真棒!現在老師換一換,請你們在籃子里面找出5角的硬幣讓老師看看,你們還能找出1元的硬幣讓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看看嗎?剛才小朋友說了5角和1元的大小不同,老師這里有一個小盒子,里面放了許多5角、1元的硬幣,我請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摸出一個5角的。
3、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并進行簡單的購物。
今天,我們和硬幣交了朋友,都認識了5角、1元?矗蠋熣埩2個售貨員阿姨來,請阿姨們說說她們賣的是什么東西?(售貨員介紹:小朋友們好,我是5角店的售貨員阿姨,里面有…)你們想買玩具嗎?(想)那老師請小朋友拿一枚硬幣去買一樣自己喜歡的玩具,買到后玩一會兒就把它捐給災區(qū)的小朋友。請1、2組的小朋友拿硬幣買玩具,請3、4組的小朋友拿硬幣買玩具,…小朋友你們看,這是捐物箱,我們把買到的玩具捐給災區(qū)的小朋友。(甘紅梅)
幼兒園中班課程教案7
活動目標:
1、復習學過的重疊詞,如“高高的”、“大大的”、“小小的”、“甜甜的”等,進一步理解重疊詞的含義,并能正確運用這些重疊詞。
2、學習兒歌中的重疊詞,并認識詞語:藍藍的、黑黑的、深深的、密密的。
3、根據兒歌的結構特點正確運用重疊詞續(xù)編兒歌。
活動準備:
1、XXX節(jié)奏的音樂:錄音機,磁性黑板。
2、許多重疊詞和名詞的字卡。
3、11個大體操圈擺放在室內。
4、兒歌《家》的范文,并在文字邊留有空白,便于填充。
活動過程:
一、集體舞蹈《可愛的雙胞胎》,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二、以游戲的形式,幫助幼兒回憶,并正確運用學過的重疊詞。
1、出示“重疊詞兄弟”,進一步理解重疊詞的`含義。
引導幼兒觀察“重疊詞兄弟”,知道他們長得一模一樣,是一對雙胞胎。
指導語:“這對雙胞胎兄弟,哥哥叫重重,弟弟叫疊疊,他們倆從不分開,走在一起叫重疊詞!
2、游戲“找重疊詞兄弟”。
讓幼兒從眾多的詞匯中找出重疊詞,幫助幼兒分辨重疊詞。
指導語:“今天來了許多重疊詞兄弟、姐妹,請小朋友把他們找出來和我們做朋友。”
3、學習運用手上的重疊詞說一句完整的話。
根據幼兒的能力做不同的要求。能力強的孩子可以要他說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話,
能力弱的孩子只要用重疊詞組詞,給予鼓勵。(如高高的樓房)
三、學習兒歌《家》,認識兒歌中的重疊詞。
1、老師用充滿感情的聲音生動地進行配樂朗誦,請幼兒邊欣賞兒歌邊注意聽聽兒歌里都有誰的家。
欣賞后提問:這首兒歌的名字叫什么?兒歌里都有誰的家?他們的家在哪里?他們的家是怎樣的?
(學習新授詞匯:藍藍的、黑黑的、深深的、密密的)
2、再次欣賞兒歌,幫助幼兒認識漢字和學習運用新授詞匯。
讓幼兒把兒歌范文里新的重疊詞找出來,并用這些重疊詞組詞,進行發(fā)散性思維訓練,如藍藍的XXX。
看誰說得最多,注意用詞的準確性。
最后,把重疊詞送回家(兒歌范文)。
四、模仿或續(xù)編兒歌。
1、幫助幼兒模仿兒歌句式續(xù)編兒歌內容,要求幼兒運用重疊詞,說清楚是怎么樣的家,這樣的家是誰的家。
鼓勵幼兒說得與眾不同,具有獨創(chuàng)性。
2、指導語:“除了兒歌里的人和動物都有家,還有什么東西有家?他們的家在哪里?他們的家是怎樣的?”
最后把幼兒續(xù)編的兒歌內容抄出來,集體進行朗讀。
(老師抄的同時,讓幼兒一個接一個說出自己續(xù)編的詩句,鼓勵幼兒聲音響亮、清楚、充滿自信心)
五、游戲:找朋友,練習重疊詞名詞配對。
老師放音樂,讓幼兒手舉拼詞卡找與自己相應的詞匯進行配對,找到就站在場內的大體操圈內組成一對。找好后,讓每一對朋友根據下面的節(jié)奏創(chuàng)編兒歌。
幼兒園中班課程教案8
活動目標
1.學習按照大小正逆排序三個物體。
2.用語言講述排序結果,培養(yǎng)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和對排序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比較概念
2.小熊玩具三個;禮物三盒;球三個(大小不同);玩具(大小不同)每人一套。
教學具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情境引入課題,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今天有幾位小客人到我們幼兒園來玩了,你們想不想知道是誰呀?
(出示三只熊)是誰呢,誰能告訴大家?這些熊大小一樣嗎?
(不一樣)
二、展開
1.復習區(qū)別大小,找出哪個最大,哪個最小
。1)引導幼兒觀察
小朋友看一看,哪只熊最大?
。ㄕ堃挥變簛肀б槐ё畲笮埽
小朋友一起說這只熊怎么樣?
。ㄟ@只熊最大)哪只熊最小呢?
。ㄕ堃挥變荷蟻碛H一親最小的熊)
。ㄊ种钢┻@兒還有一只熊呢!它比小熊怎么樣?
。ù笠恍┧却笮苣?(比大熊小一些)
。2)教師:小朋友看,熊還給小朋友帶來了禮物呢!
。ǔ鍪径Y物盒)引導幼兒觀察:
哪盒禮物最大,哪盒禮物最?
(出示大小不同的三個球)
熊還給小朋友帶來了玩具球,
請一位小朋友來拍一拍最小的球?拍一拍最大的球?
2.學習大小排序
教師:熊給我們帶來了這么多禮物,讓我們一起說“謝謝!”
(1)三只熊想請小朋友幫它們排排隊,小朋友最愛幫助別人了,誰愿意來幫它們排隊呢?
。ㄕ1——2名幼兒)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并講述:它們是怎樣排的?誰排在最前面?
我從有花的這邊開始排。
小熊最小,排在前面;
這只熊比小熊大一些,排在小熊后面;
這只熊最大,排在最后面。
。ㄕ垈別幼兒講述排序的結果,語句完整)
小結:最小的排在前面,后面的一只比一只大,這就是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隊。
(2)教師:除了按照從小到大順序排隊,還可以怎么排呢?誰愿意來排一排?
。ㄒ龑в變河^察并講述:這次它們是怎樣排的?從有花的這邊開始排,誰排在前面?
。ㄗ畲蟮男埽┱l排在它的后面,誰排在最后面?
小結:最大的排在前面,后面的一只比一只小,這就是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隊。
。3)請小朋友給禮物盒、球排隊,進一步學習從小到大、從大到小的排序方法,
重點掌握從大到小的逆排序。
。4)幼兒操作練習
小朋友,這些具大小一樣嗎?哪個最大?哪個最?
請小朋友把最大的舉起來;
把最小的舉起來。
請小朋友給玩具排排隊,從戴花的手這邊開始排,按照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順序排隊。
(教師個別指導)
教師驗證:誰是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的?請舉手。
誰是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的,請舉手。
3.游戲:大家一起拍拍手
小朋友,請你找一位老師一起隨著幸福拍手歌玩拍手游戲好嗎?
比一比誰的手大,誰的手?
三、延伸活動
請幼兒觀察比較周圍環(huán)境中哪些物體相比,誰大、誰小一點、誰最小,給它們也排排隊。
中班數學:紐扣分類
中班數學幼兒園數學中班數學幼兒園數學中班數學幼兒園數學中班數學幼兒園數學
活動名稱:中班數學:紐扣分類活動目標:1、能按照一個以上的共同特征給紐扣分類,會記錄分類結果。2、復習點數6以內數量的技能。3、樂于參與操作活動,感受發(fā)現的快樂。活動準備:大記錄紙一張;幼兒人手一份紐扣、二個盤子、一張記錄紙、鉛筆;投影設備;顒舆^程:一、導入:觀察老師衣服上的紐扣,數數有幾粒。二、觀察多樣的紐扣。1、師:小朋友,這些都是什么呀?(紐扣)數數一共有幾粒?這些紐扣是什么樣的?(幼兒相互交流)2、師:這些紐扣看上去不一樣,但他們也有一些相同的特點。請你說說這些紐扣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3、師:這些紐扣擠在一起,多難受呀,請小朋友按紐扣上的一個相同特點把紐扣分成兩份,還要在記錄紙上寫下來。4、觀察記錄紙,說說標記的意思,討論記錄方法。5、請一個幼兒表演分類方法并記錄。6、鼓勵幼兒嘗試用多種方法分類與記錄。教師巡回指導。7、請個別幼兒展示記錄結果,表演并講述分類方法。三、紐扣拼畫。1、師:紐扣除了可以扣住衣物,還可以拼成漂亮的圖畫呢。你能用紐扣拼出什么呢?請你數數你拼了幾粒紐扣。2、展示幼兒拼畫作品,個別幼兒講述,其余互相欣賞。
幼兒園中班課程教案9
活動目標:
1.復習畫烏龜,鼓勵幼兒合理地布局畫面。
2.通過欣賞課件,感受畫面布局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1.課件制作《可愛的烏龜》
2.烏龜手偶。
3.畫紙、勾線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出示烏龜手偶。
“今天,我請了我們的好朋友來,你們知道是誰嗎?”
“烏龜不高興了,它迷路了,你們知道它住在哪里嗎?”
2.展示課件,幫助幼兒感知烏龜“住”不同的'地方,畫面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1)出示海水圖,聽聽烏龜說了什么?(“謝謝你們給我找了一個家,可是我應該住在哪里呢?”)
(2)讓烏龜分別住在右上角、左上角、畫面中下部,請幼兒說說烏龜住在這里好不好?為什么?聽聽烏龜是怎么說的。(“不好不好,我的頭、腳都在水外面了;不好不好,我住在草堆里不舒服”)
(3)讓烏龜住在畫面中間,聽聽烏龜怎么說?(“太好了,我最喜歡在水中間游來游去的了。)
。4)出示一個小烏龜在中間,聽聽它怎么說?(“這么大的海,就我一個人住?我很孤單哦!”)請幼兒想想辦法?
。5)增添許多個小烏龜(畫面較飽滿),聽聽烏龜怎么說?(“太好了,這樣我就不會孤單了!保
(6)出示一個小烏龜,一個大烏龜,感受知畫面。
3.請幼兒也來給烏龜安一個家。
(1)提出要求:先想好是給大烏龜安家還是給小烏龜安家,給1個還是給幾個烏龜安家,安在哪個地方,烏龜最高興呢?
。2)幼兒繪畫,教師巡視指導。
提醒幼兒照顧烏龜的感受(即合理布局畫面)
(3)作品展示。
幼兒互相欣賞、介紹作品,感受畫面布局的美。
幼兒園中班課程教案10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快樂才會有更多的朋友。
2、回憶親身體驗,感受生活中的快樂。
3、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4、遵守社會行為規(guī)則,不做“禁止”的事。
【活動準備】
1、幼兒在園日常生活的照片。
2、音樂《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伴奏,《找一個朋友碰一碰》。
3、《小仙女頭上的一朵云》故事圖片4張、語言CD。
【活動過程】
一、音樂拍手游戲導入。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的伴奏,唱念“如果感到快樂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動快樂你就跺跺腳,如果感到快樂你就拍拍頭”等。
二、結合幼兒回憶,感受角色情緒的變化。
1、提問:你什么時候感到最快樂?小仙女高興的時候,頭上的'云是什么顏色的?
2、小仙女頭上的白云為什么變成了烏云?
三、分頁觀察故事圖片,自主排序,并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表述所看所想。
1、分頁觀察故事圖片,小仙女為什么哭了?如果你是小兔子,你會對小仙女說些什么?小仙女哭了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小仙女后來變成了什么樣子?
2、給故事圖片排序,用自己的語言試講故事。
四、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和寓意。
1、教師播放故事,幼兒欣賞。
2、請幼兒討論:你喜歡什么時候的小仙女,為什么?小仙女后來為什么變成了愛笑的仙女?
3、小結:小仙女越來越愛笑,所以有了更多的朋友。因為有了更多的朋友,小仙女變得更快樂了。好朋友能讓我們快樂,如果沒有朋友,我們就會孤單。
五、結合幼兒的親身體驗,感受生活中的快樂。
1、結合日常生活的照片,引導幼兒說說參加活動時的心情,感受與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2、游戲:找一個朋友碰一碰,抱一抱。
教學反思:
活動結束后,我認真反思了這節(jié)課,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需要、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驗來進行教學決定,在活動中我對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個參與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發(fā)現、探討、尋找,讓孩子在觀察時享受探索的快樂。一節(jié)課下來,我個人認為,我設計的這節(jié)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幼兒園中班課程教案11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激發(fā)幼兒對舞蹈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
2.引導幼兒按舞蹈的節(jié)拍做動作,培養(yǎng)幼兒的節(jié)奏感。
3.進一步鞏固側墊步步伐,新授腳尖前后點地動作。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課件,引起幼兒興趣。
1.小朋友們,今天小熊一家請我們到他們家做客,你們想不想去呀?(播放《郊游》背景音樂,帶著小朋友走著歡快的墊步步伐手拉手側步進場。)
2.咦!小朋友,你們看這是到哪兒啦?噢!這是大森林,小熊的家就住在大森林里,你們看,這兒有什么?噢!有房子,看樣子這是誰的家呀?你們猜一猜,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究竟是誰的家。(出現"小熊的家"字樣)噢!原來真是小熊的家,那你們再猜一猜,小熊的家里會有誰呢?幼兒自由說一下。
3.依次出示小熊圖片,讓幼兒認識小熊一家人,并用動作模仿出來。
(1)邊看課件邊提問這是誰呀?熊爸爸是什么樣子的呢?
(2)哪位小朋友用動作來做給我們大家看一看呢?
(3)師:這又是誰呢?熊媽媽長的什么樣子啊?
(4)把熊媽媽的樣子用動作表現出來,誰來?
(5)這最后一位是誰?熊寶寶真可愛,誰來做一做熊寶寶可愛的'樣子呢?
(6)真棒!我們一起來模仿一下這些動作好不好?
小結:小朋友們編的動作可真漂亮!原來小熊的一家有三口人,小朋友跟我一起說,有誰呀?小熊一家有三口人,有熊爸爸、熊媽媽還有小熊,熊爸爸胖胖的,熊媽媽很苗條,還有小熊很可愛。
二、幼兒欣賞音樂、理解音樂。
1.小熊的一家見到我們小朋友,可高興了, 還給我們準備了一首好聽的音樂, 你們想不想聽?
(2)幼兒欣賞音樂
提問:有沒有小朋友聽懂里面唱了什么呀?這是一首韓國歌曲,它講了三只小熊住在一間房子里,有熊爸爸、熊媽媽、小熊,熊爸爸胖胖的,熊媽媽很苗條,小熊很可愛,一天一天在長大。
噢!原來這么好聽的音樂里,還有一個好聽的故事,我們小朋友一邊講故事一邊再聽一遍音樂好不好?
哎呀!這個音樂可真好聽,小朋友們聽了這個音樂,你們想干什么呢?(跳舞)
(3)幼兒聽音樂隨意舞蹈,師邊說中文歌詞。
(4)師小結:小朋友們剛才跳的真棒!老師啊聽了這么好聽的音樂也想跳舞,你們想看我跳舞嗎?引出舞蹈《三只小熊》
三、幼兒欣賞并模仿舞蹈動作。
(1)播放音樂,教師舞蹈,幼兒欣賞;提醒幼兒要仔細看,看看你覺得老師的哪些動作做得好的。
(2)幼兒欣賞后,教師提問。
師:"剛才老師跳的舞中你覺得哪些動作做得好呀?展示給我們看一下。" (請幾名幼兒模仿)
小結:剛才幾位小朋友跳的感覺真好,那你們是不是都覺得老師跳的舞蹈不錯呀?想不想學一學?
四、引導幼兒學習舞蹈。
(1)師邊說歌詞邊分解動作,幼兒齊練動作。
(2)重點指導幼兒練習腳尖后點地的動作。
(3)全體幼兒隨音樂,完整地表演舞蹈。
(4)預設情境讓幼兒分組表演舞蹈。
五、幼兒隨音樂出教室。
剛才小熊一家欣賞了我們跳的舞,夸我們都是能干聰明的好孩子,我們小朋友開心嗎?(開心)那我們跟小熊再見我們回家嘍!小熊再見
幼兒園中班課程教案12
設計意圖:
音樂《瑞典狂想曲》三段體的結構形式和豐富的節(jié)奏變化既體現了一定的音樂規(guī)律,又給人強烈的藝術感受和聽覺想像空間,非常適合幼兒欣賞和表演。唐老鴨這一卡通形象憨厚、滑稽、可愛,深受幼兒喜愛,為此我創(chuàng)編了"唐老鴨減肥"這一游戲化情節(jié),以幫助幼兒感受、想像音樂內容,理解音樂結構,產生情感共鳴。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初步理解音樂三段體的結構。
2.根據音樂節(jié)奏及樂句變化創(chuàng)編健身動作。
3.了解合理飲食和適當運動對身體健康的作用。
活動準備:
音樂《瑞典狂想曲》片段(附后),胖鴨、瘦鴨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完整傾聽一遍音樂,初步感受音樂節(jié)奏。
1.今天,王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音樂與小朋友們分享。
2.請你們說說,聽了這段音樂你有什么感覺?
3.音樂里講了一個小動物的故事,猜猜看是哪個小動物?
二、觀察圖片,并且分段感受及表現音樂。
1.出示胖鴨圖。嘎嘎嘎,誰來了?它長得怎么樣?(胖胖的。)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2.你們來學學它的樣子。(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示胖鴨的'大肚子。)3.探索第一段動作。
①鴨子自從長大以后就開始變懶了,每天吃很多食物,又不愛運動,結果越來越胖,肚子也越來越大。你們聽,它來了。
、谟變郝牭谝欢我魳,感受音樂節(jié)奏。
③在這段音樂里,鴨子是怎么走路的?(探索表現鴨子搖搖擺擺、笨手笨腳的樣子。)④讓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表演一下。
4.探索第二段動作。
、嬴喿优值眠B路都走不動了,它心里可著急了,怎么辦呢?(通過運動來減肥)。
、谒鼤瞿男┻\動呢? (引導幼兒大膽想像,自由探索鴨子可能做的健身動作。)③幼兒傾聽B段音樂,感受其與A段音樂的不同。讓我們跟著第二段音樂一起來做做運動,請小朋友們全體起立。(引導幼兒跟隨音樂節(jié)奏各自表現。)④可表演兩遍,第二遍請表演好的小朋友上臺來表演,其他小朋友可以跟她學一學。
5.探索第三段動作①出示瘦鴨圖。正像小朋友所希望的那樣,通過運動胖鴨子變瘦了。它變瘦以后走路會變得怎么樣呢?請你們聽第三段音樂來想像一下。
②鴨子瘦了以后心情怎么樣。浚ê荛_心)。你們覺得她還會做些什么呢?誰愿意來表演一下?(幼兒根據節(jié)奏表現減肥后的鴨子輕快的動作。)③讓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來表演一下。(表現出鴨子開心的心情)。
(評: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通過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不僅幫助幼兒感受了音樂,而且讓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創(chuàng)編動作,充分發(fā)揮了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三、完整表演
1.我們今天聽了一首好聽的音樂,還知道了《鴨子瘦身》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鴨子懂得了什么?(提醒幼兒注意合理飲食,加強鍛煉。)
2.接下來請小朋友們一起隨著音樂完整地表演一下。(鼓勵幼兒根據自己設計的情節(jié)、動作進行表演。)
幼兒園中班課程教案13
一、活動目標:
、 樹立幼兒初步的防范意識。
、 引導幼兒了解如何與陌生人交往,如何保護自己。
、 培養(yǎng)幼兒思考能力和應變能力。
二、活動準備:
、 多媒體課件
② "×"和"√"號的標記牌
活動重難點:
、 重點:初步樹立防范意識,學習自我保護的方法。
、 難點: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活動過程:
1、歌曲導入,激趣引題
播放幼兒熟悉的《小兔乖乖》的音樂,幼兒傾聽欣賞。
2、故事進入,觀看短片《丟丟和陌生人》
師:小兔為什么不給大灰狼開門呀?現實生活中也有像大灰狼一樣的壞人,他們是怎么哄騙小朋友呢?小朋友請聽故事《丟丟和陌生人》。
。1)組織幼兒討論
、賮G丟跟誰走了?
、谑裁词悄吧?
、鬯麨槭裁锤吧俗叩.呢?
、芙Y果怎么樣?
、菪∨笥涯懿荒茌p易相信陌生人的話?
。2)教師小結:陌生人里面有壞人,壞人會用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說好聽的話騙小孩,把小孩拐走,使小孩再也回不了自己的家了,所以我們不能隨便相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3、觀看情景片斷,展開討論
此環(huán)節(jié)選取生活中典型的三個情景片斷
、 不亂吃陌生人給的東西。
、 一個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門怎么辦?
③ 和大人走失怎么辦?
通過三個情景的展示,逐步讓幼兒進行交流和討論,教師深入其中直接引導,使幼兒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訓練,并在觀賞過程中讓幼兒懂得與陌生人交往以及保護自己的方法。
4、巧虎超人教你怎么做
讓幼兒喜歡的卡通人物巧虎超人,以俏皮的口吻迅速地作出正確與錯誤的行動判斷,讓幼兒在寬松、愉悅的氣氛中鞏固學習了應對陌生人的方法,提高了整個活動的趣味性、綜合性。
5、游戲--小小裁判員
通過故事與觀看短片幼兒已具備了一定的判別是非能力,教師再次讓幼兒觀看幾個情境,并在觀賞的過程中讓幼兒舉出對錯牌,判斷哪種行為是對的、哪種行為是錯的。
6、結束--欣賞兒歌《小心陌生人》
不能跟陌生人走
陌生人的東西我不吃
陌生人的禮物我不要
陌生人敲門我不開
活動總結:
本活動我讓幼兒初步掌握了自我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同時讓幼兒之間相互傳授經驗,讓幼兒了解爸爸、媽媽或老師不在身邊時,有陌生人給好吃的、好玩的,都不能接受,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安全"是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字,要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就要對他們進行一系列的安全教育。因此,我將安全工作放在首位,讓他們不斷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是我對本次活動最大的期望,也是我不斷努力和奮斗的方向。
幼兒園中班課程教案14
一、主題:春天來了
1、目標:讓幼兒了解春天的特點和變化,培養(yǎng)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探索精神。
2、活動內容:
。1)觀察春天的變化,如花開、草長、鳥飛等。
。2)制作春季手工,如繪畫、剪紙等。
。3)學習春季歌曲和詩歌,如《小兔子乖乖》和《春天在哪里》等。
3、教學方法:觀察法、實驗法、討論法、游戲法等。
4、評價方式:觀察記錄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的積極性和參與度。
二、主題:感恩母親
1、目標:讓幼兒懂得感恩母親的辛勤付出和愛心,培養(yǎng)幼兒對家庭的珍視和關愛意識。
2、活動內容:
。1)制作母親節(jié)禮物,如卡片、花束等。
。2)學習母親節(jié)歌曲和詩歌,如《我愛你中國》和《媽媽我愛你》等。
。3)談論母親對家庭的重要性,如照顧孩子、做飯、洗衣等。
3、教學方法:討論法、游戲法、制作法等。
4、評價方式:觀察記錄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的感恩意識和創(chuàng)造力。
三、主題:小動物世界
1、目標:讓幼兒了解小動物的生活習性和特點,培養(yǎng)幼兒對自然的探索和保護意識。
2、活動內容:
。1)觀察小動物,如螞蟻、蝸牛、蝴蝶等。
(2)制作小動物手工,如泥塑、畫畫等。
。3)學習小動物歌曲和詩歌,如《兩只老虎》和《小毛驢》等。
3、教學方法:觀察法、實驗法、游戲法等。
4、評價方式:觀察記錄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的好奇心和創(chuàng)造力。
四、主題:健康常識
1、目標:讓幼兒了解健康飲食和生活習慣的重要性,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自我保護能力。
2、活動內容:
。1)學習健康飲食常識,如蔬菜、水果、牛奶等。
。2)制作健康食品,如水果沙拉、蔬菜湯等。
。3)學習健康生活常識,如勤洗手、勤鍛煉等。
3、教學方法:討論法、游戲法、制作法等。
4、評價方式:觀察記錄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的自我保護能力和生活習慣。
五、主題:五感探索
1、目標:讓幼兒通過五感探索世界,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2、活動內容:
。1)觀察不同顏色和形狀的物品,如水果、花卉等。
。2)聽不同聲音的樂器和自然環(huán)境,如鋼琴、鳥叫聲等。
(3)嘗試不同口味的食品,如甜味、咸味等。
3、教學方法:實驗法、游戲法等。
4、評價方式:觀察記錄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的觀察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六、主題:天氣變化
1、目標:讓幼兒了解不同季節(jié)的天氣變化和特點,培養(yǎng)幼兒對自然的認識和探索精神。
2、活動內容:
。1)觀察不同季節(jié)的天氣變化,如春雨、夏日炎炎等。
。2)制作與季節(jié)相關的手工,如秋天的落葉、冬天的雪人等。
(3)學習與季節(jié)相關的歌曲和詩歌,如《春天來了》和《冬天里的一把火》等。
3、教學方法:觀察法、實驗法、游戲法等。
4、評價方式:觀察記錄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的好奇心和參與度。
七、主題:科學實驗
1、目標:讓幼兒通過科學實驗了解自然規(guī)律和科學知識,培養(yǎng)幼兒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造力。
2、活動內容:
。1)進行簡單科學實驗,如水油混合、氣球吹氣等。
。2)制作實驗器材,如放大鏡、顯微鏡等。
。3)討論實驗結果并總結經驗教訓。
3、教學方法:實驗法、游戲法等。
4、評價方式:觀察記錄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的創(chuàng)造力和實驗能力。
八、主題:藝術欣賞
1、目標:讓幼兒了解不同藝術形式和風格,培養(yǎng)幼兒對藝術的欣賞和理解能力。
2、活動內容:
(1)觀賞不同類型的.藝術作品,如繪畫、音樂、舞蹈等。
。2)制作自己的藝術作品,如畫畫、唱歌等。
。3)學習與藝術相關的知識,如音樂節(jié)奏、色彩搭配等。
3、教學方法:觀察法、游戲法、制作法等。
4、評價方式:觀察記錄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的欣賞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九、主題:社交禮儀
1、目標:讓幼兒了解社交禮儀和人際交往技巧,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自信心。
2、活動內容:
。1)學習基本禮儀規(guī)范,如問候語言、行為舉止等。
(2)進行角色扮演和模擬社交場合,如家庭聚會、生日派對等。
。3)討論人際交往中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如友誼、互助等。
3、教學方法:討論法、游戲法、模擬法等。
4、評價方式:觀察記錄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十、主題:環(huán)保意識
1、目標:讓幼兒了解環(huán)保知識和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培養(yǎng)幼兒愛護環(huán)境的意識和行動能力。
2、活動內容:
(1)學習環(huán)保知識,如節(jié)約用水、分類垃圾等。
。2)進行環(huán)保手工制作,如廢物利用、DIY制作等。
(3)參與社區(qū)環(huán);顒,如植樹造林、清潔公園等。
3、教學方法:實驗法、游戲法、制作法等。
4、評價方式:觀察記錄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的環(huán)保意識和行動能力。
幼兒園中班課程教案15
活動目標:
1、在情境游戲中學習并正確使用量詞。
2、通過情境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活動準備:
1、展示柜上擺有四個瓶子、五頂帽子、三雙襪子、實物桌子一張、椅子兩把
2、 相應的`圖及字卡及頭飾數個
活動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兒歌內容
1、師扮小兔子:我是小兔子,要開小鋪子,歡迎大家光臨。我的鋪子里有許多貨物,看一看都有什么?(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兒歌內容)
2、小鴨子(教師扮演)上來買東西,依次說出想買的東西,如說錯量詞,可停下來引導幼兒糾正。
3、讓幼兒想一想都有什么東西被買走了,并隨著幼兒的發(fā)言出示圖片。
二、感受兒歌并運用量詞。
1、按順序看圖與字卡,朗誦兒歌,幫幼兒理解“張、把、雙、個、頂”是量詞。
2、重新布置展示柜,請幼兒參與。
“貨物都賣完了,我還要進一些貨!币龑в變河^察都有哪些貨物,鼓勵幼兒正確運用量詞來買貨物。
三、全休幼兒都參與活動。
1、“我的生意真是太好了。我還要開幾家分店。請大家來做售貨員。”(提醒幼兒注意售貨員要有禮貌,別人說對量詞才能把東西賣給他。)
2、幼兒自主游戲,鼓勵幼兒正確使用量詞。
附兒歌:
小兔子,開鋪子,
一張小桌子,
兩把小椅子,
三雙小襪子,
四個小瓶子,
五頂小帽子。
小兔子的東西賣完了,
明天再來開鋪子。
【幼兒園中班課程教案】相關文章:
秋天的顏色中班語言課程教案09-30
幼兒園中班教案 幼兒園中班教案06-26
《好朋友》中班社會課程教案(精選8篇)10-11
幼兒園中班教案02-19
幼兒園中班教案06-20
幼兒園中班教案06-15
幼兒園中班的教案01-09
小班課程教案03-06
關于幼兒園的美術課程活動教案10-04
螞蟻幼兒園中班教案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