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小班教案10篇
作為一名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幼兒是活動的主人,教師要遵循幼兒的年齡特征及幼兒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在此理念的引導下,我對此教學活動進行了進一步的反思。要組織好本次活動,作為教師我認為關鍵要把握好兩個方面:一是要清楚幼兒空間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二是要抓住幼兒的興趣。因此,在分析目標之后,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定為:區(qū)分先、后方位。在教學導入的設計中我采用了幼兒非常熟悉的《龜兔賽跑》的故事激起幼兒的興趣,整個過程以游戲形式,創(chuàng)設了輕松愉悅的游戲氛圍,讓孩子置身于游戲情景中,快樂的體驗,積累相關經驗。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遵循幼兒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活動目標:
1、結合日常生活的具體事情理解并區(qū)分先后。
2、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4、喜歡數(shù)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yǎng)思維的逆反性。
5、引導幼兒對數(shù)學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禮品盒、內裝有桃子的生長、小雞的生長圖片。
2、兔子、烏龜、小螞蟻、小雞的頭飾、哨子、小旗
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趣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段精彩的動畫片《龜兔賽跑》。動畫片中誰先到達終點?誰后到達終點?小兔子很不服氣,想和烏龜再比賽一次,請小朋友當裁判好嗎?
二.理解先后
1、 教師布置好場地,幼兒扮演角色進行比賽,結束后提問:它倆誰先到達終點,為什么?
2、 小螞蟻和小雞看到小兔子和烏龜賽跑很有意思,它倆也想參加比賽,你們再當一次裁判好嗎?
這次,是誰先到達終點?為什么?誰后到達終點?為什么?
三.辨別先和后
比賽結束了,為感謝小朋友來給它們當裁判,小動物們給大家?guī)砹艘环菥赖亩Y物,我們一起來看看!呀!是個漂亮的盒子,不知道里面裝著什么?你們想不想知道?老師也很想知道,怎么辦呢?(引導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然后教師打開盒子,取出一些禮物。
1、 桃子的生長圖:圖上畫著什么?都是桃樹,開花和結果,哪個在先?哪個在后?
2、 小雞的生長圖:圖上畫著什么? 在小雞的生長過程中,哪個在先?哪個在后?
四.結合日常生活,擴散幼兒對先后的認識。
原來,賽跑有先有后,植物生長,動物生長有先有后。那么,在生活中,我們做事情也應該有先有后,請小朋友想想,你穿衣服時,應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每天早晨你來到幼兒園,會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在你吃水果前,應該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在小朋友吃飯前,你應該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小結:生活中的每件事做起來都有先有后,現(xiàn)在咱們一起隨著音樂到外面表演日常生活模仿操吧!
活動反思:
本活動通過游戲形式讓孩子在玩玩中掌握新的知識:先讓孩子扮演角色進行比賽理解先和后?”此游戲即讓孩子復習了已學過的知識,同時也在潛意識里向孩子灌輸新的知識點(先后);接著為了感謝小朋友當裁判,小動物們給大家?guī)砹艘环菥赖亩Y物,呀!是個漂亮的盒子,在取禮物的同時讓幼兒進一步辨別先和后。此環(huán)節(jié)大大提高了孩子游戲的興趣,從而使每個孩子都樂于參與到活動中來,并在游戲的.過程中體驗到知識點(先后);最后讓孩子結合日常生活,擴散幼兒對先后的認識。讓游戲在高潮中結束。這節(jié)課我基本的教學思路和流程沒有大的的問題,但在細節(jié)方面存在不少的問題。想的太少,沒有考慮到孩子們回答問題會千奇百怪的,只考慮最基礎的。在以后我要把自己變成一個細心的人,上一節(jié)課不但要注重細節(jié),要多想,把所有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都想到,還有學會創(chuàng)造教材。
小班教案 篇2
目標:
1、通過幼兒的大膽嘗試,探索單色、多色的涂色方法。
2、培養(yǎng)幼兒對玩色的興趣。
準備:
1、已認識紅、黃、綠、紫四種常見色
2、天線寶寶VCD、鉛畫紙卡片(卡片上用白色油畫棒畫有天線寶寶的圖案)、水粉筆、(紅、黃、綠、紫)四種顏料、抹布等。
過程:
一、欣賞《天線寶寶》動畫片的片段,引出課題。
二、游戲“洗相片”
1、幼兒嘗試第一次“洗相片”A、出示相片的`“底片”,引起幼兒的興趣;B、用桌上的材料嘗試“洗相片”
2、集中講解,請個別“相片”洗好的幼兒介紹經驗
3、幼兒第二次嘗試,用多種顏料涂色洗“相片”
4、幼兒相互欣賞完成的作品
三、延伸活動
帶幼兒到戶外拍照片。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撕紙塊,用膠棒粘貼的技能。
2、萌發(fā)幼兒關愛環(huán)境的情感。
重、難點:
幼兒學習撕紙塊,并用膠棒粘貼的技能。
活動準備:
1、紅、黃、綠色彩紙,膠棒、小筐等。
2、小鳥圖片若干,大樹背景圖。
3、背景音樂《快樂的小鳥》。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談話,激發(fā)幼兒產生幫助小鳥的愿望。
聽音樂教師帶領幼兒做小鳥飛的動作進活動室,停在大樹圖邊:“小朋友看這是什么?你們知道這是誰的家嗎?”(幼兒回答)“這里原來是小鳥的家,可是為什么大樹上面一只小鳥也沒有?”(幼兒回答)“大樹媽媽一片樹葉都沒有了,小鳥們都不愿意回來了,大樹媽媽真?zhèn)难!小朋友你們能想辦法讓小鳥快點回家嗎?” (幼兒回答)“小朋友們剛才說的都很好,也幫大樹媽媽想了許多辦法,現(xiàn)在我們就用撕樹葉、粘貼樹葉的方法來幫助大樹媽媽好不好?(幼兒回答)”
評析:以游戲形式導入課題,激發(fā)幼兒積極動腦想辦法,調動幼兒參與的愿望。
二、教師示范方法步驟。
教師出示綠色彩紙,用食指和拇指捏住輕輕撕成塊狀做“樹葉”。然后用膠棒涂在“樹葉”的一面,輕輕的貼到大樹上!苯處熢俅问痉兑槐。
評析:教師清楚細致的講解示范,為幼兒的操作起到引領作用。教師可增加點難度,讓幼兒學習撕各種各樣的樹葉。
三、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將紅、黃、綠色彩紙、膠棒放到小筐里,引導幼兒自由的選擇彩紙進行撕樹葉、粘貼大樹的.活動。教師提醒每個小朋友撕完樹葉后要把廢紙、還有膠棒都要放到小筐里面,不能亂扔垃圾。
評析:幼兒積極動手操作,很快完成作品,個別幼兒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
四、出示小鳥,送小鳥回家。
教師:“小朋友,小鳥聽說大樹媽媽又長出了許多樹葉,都高興的飛來了。讓我們一起送小鳥回家好不好?”教師和個別幼兒一起將小鳥圖片粘貼到大樹上。
五、結合情景向幼兒進行教育。
教師“小鳥們都回來了,大樹媽媽非常開心,也非常感謝你們幫助了它,它希望我們再幫它一個忙,讓我們去告訴所有的人們,以后不能隨便摘樹葉,要愛護我們的大樹愛護小鳥,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去告訴幼兒園里所有的小朋友好不好?”活動結束,教師帶領幼兒出活動室。
評析:幼兒積極參與送小鳥回家,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教師適時的引導,起到重要作用。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內容:一家人即使吵架了,也不會(并且不應該)分開。
2、想出更好的辦法讓爸爸媽媽不生氣、不吵架。
【活動準備】掛圖。
【活動過程】
一、刺猬媽媽和獅子爸爸。
教師出示媽媽和爸爸的'形象,請幼兒看一看這兩個人是誰。
師:他們怎么會變得像刺猬和獅子。
二、爸爸媽媽生氣了。
1、我喜歡爸爸媽媽,可是我不喜歡他們吵架。
2、幼兒聽教師講述一遍故事。媽媽生氣了,變得像什么一樣?為什么?
三、教師引導幼兒結合掛圖再次欣賞故事。
1、故事中的寶寶愿不愿意和媽媽去外婆家,為什么(寶寶和爸爸都不愿意讓媽媽走掉,家里的人不能分開。)
2、寶寶讓媽媽找不到,躲到了哪些地方?最后發(fā)生了什么以外的事?(不小心撞到了桌角)
3、重點引導幼兒討論當寶寶不小心碰到了,爸爸媽媽兩人還生氣嗎?他們是怎么做的?(都非常關心寶寶不吵了)。
四、爸爸媽媽別生氣。
1、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與沒有看見過爸爸媽媽生氣的樣子?
2、你們的爸爸媽媽生氣時,會怎么說,怎么做?
五、引導幼兒說說有什么辦法讓爸爸媽媽不吵架。
(如:對爸爸媽媽說"別吵了,我們是親親熱熱的一家人等,別吵了,小朋友都不吵架的等等,)
六、活動總結:
小朋友要是遇到了爸爸媽媽吵架了,要想辦法阻止爸爸媽媽,讓爸爸媽媽不生氣,這樣一家人就親親熱熱在一起!
七、活動結束。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根據提供的平衡臺進行游戲,并且完成一定的任務。
2.發(fā)展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及集體的'合作精神。
3.培養(yǎng)幼兒不怕困難、堅強、勇敢、積極向上的良好品質。
活動準備:平衡臺、擦汗毛巾、各種輔助材料、球
活動過程:
一、幼兒與教師一同做準備活動。
1.繞場跑(越過不同的障礙)。
2.自己選擇平衡臺做各種動作。
二、故事情節(jié):夏天到了,西瓜也成熟了,可是瓜地周圍是一條小河,我們要想辦法把西瓜運出來
2.進行一些準備練習:站立傳西瓜(引導幼兒多種方法)、
3.擺木樁進行游戲,開始運西瓜。(講一些要求)
三、游戲評價。
1.表揚有突出表現(xiàn)的和能大膽嘗試新方法的幼兒
2.鼓勵全體幼兒要主動學會想辦法克服困難。
夏天到了,牛爺爺種的西瓜成熟了,這些西瓜又圓又大,牛爺爺要把西瓜運回家,請小猴和小兔來幫忙。小猴和小兔找來了一輛車,把西瓜一個個放進車子里,他倆一起推著車,高高興興地把西瓜送到牛爺爺?shù)募依。一會兒,天上下起小雨,地里的西瓜還沒有運完,小猴和小兔冒著雨,又運了好幾車西瓜回去。運到最后一車西瓜時,小推車突然壞了,這可怎么辦呢?最后,小猴和小兔就一人扛一個西瓜往回走,汗水順著他們的臉流下來,他們倆決定不休息,一定要把西瓜全部運回去。當月亮出來時,他們倆終于幫牛爺爺把所有的西瓜運回了家,看著滿院子的西瓜,牛爺爺?shù)淖於己喜粩n了。牛爺爺讓小猴和小兔吃了飯再走,他們倆說:"不吃了,爸爸媽媽還在家里等我們呢。"說完,他們倆手拉手回家去了。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的含義,并能初步誦讀。
2、能用“哎”及時回答他人的呼喚,知道大人吩咐的事情不偷懶。
3、在生活中,懂得尊重父母和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1、提前請隔壁班級能力強的一位幼兒及家長拍攝相關錄象。兩人的照片一張。
2、文字圖片: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應勿懶。
3、每個幼兒的身上貼好名字。(便于老師叫出小朋友的名字)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引起興趣。孩子們今天薛老師帶你們去認識一個新朋友。聽音樂進場。
師:孩子們,今天我們認識的新朋友叫想想。她在干什么?搭積木玩得可開心啦。這時候,誰在喊她?
。ǘ┏鍪疽曨l1,理解語句“父母呼,應勿緩!钡囊馑迹谩鞍ァ贝饝獎e人。
1、視頻1。
2、師幼討論。
教師:咦,想想答應媽媽了嗎?為什么?如果你是想想,媽媽喊你,你會怎么答應。
3、游戲:我喊你答。
教師:我現(xiàn)在做媽媽,你們都是我的孩子,喊你名字的時候要趕快答應?
教師小結:集體喊、過度到個別喊。(真是有禮貌的孩子,你回答的真快啊等等)教師:我們都知道爸爸媽媽喊我們名字的時候要趕快回答“哎”,想想聽到了嗎?
呀想想也答應得很快,我們一起表揚一下。你們也很能干,真是媽媽的好孩子。
4、練習誦讀“父母呼,應勿緩!苯處煟涸诤芫煤芫靡郧暗男『⒆铀麄円裁靼走@個道理,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播放課件1,放慢速度)教師:你們聽到了什么?請個別幼兒回答。幼兒回答出一句,及時提煉句子,還有誰來會所說聽到了什么?(并出示字卡)分角色誦讀“父母呼,應勿緩”。男孩子們(唉)你來讀一讀。女孩子們,你們也來讀一讀。
。ㄈ┎シ乓曨l2,理解語句“父母命,行勿懶!睅煟喊职謰寢尯拔覀兠值臅r候要馬上答應,那爸爸媽媽讓我們做事情的時候該怎么做呢。
我們先來看看想想是怎么做的。
1、視頻2。
2、師幼討論。
教師:媽媽喊想想干什么?她是怎么做的?媽媽喊了想想做事情的時候,馬上去做,不偷懶。想想做得真不錯,我們表揚一下她吧。你在家里爸爸媽媽喊你做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做的?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吧?幼兒討論教師:你在家里爸爸媽媽喊你做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做的?誰來說一說。
情景表演:幼兒:媽媽喊我洗手,我馬上就去洗手。你知道了媽媽喊你做事情的時候馬上去做,不偷懶。那我們試一試。**孩子,到媽媽這里來,要吃飯了,把手洗洗干凈吧。(要下命令式,讓孩子去做事情)
3、誦讀句子教師小結:孩子們都明白了爸爸媽媽讓我們做的事情,都知道馬上去做,不偷懶。弟子規(guī)中有一句好聽的話也是說得這件事情。我們一起聽一聽。(播放課件2放慢速度)教師:你們聽到了什么?(出示相應字卡)一起讀一讀。分角色讀
4、幼兒體驗。
教師:爸爸媽媽喊你做事情的時候你能馬上去做不偷懶,那老師喊你們做事情,你們愿意嗎?孩子們(哎)請你們把這句好聽的`話告訴客人老師吧。(播放課件2)(四)誦讀,進一步鞏固認識。
教師:剛才我們學了弟子規(guī)里兩句好聽的話?我們一起來跟著電腦里的老師讀一讀吧?(一起誦讀)讓我們再跟著電腦里的老師讀一讀,好嗎?
教師:剛才跟著電腦里的老師讀了讀,那現(xiàn)在我們自己來讀一讀吧。(完整欣賞,輕聲跟讀)分角色誦讀:男孩子們,你們讀下好嗎?女孩子們,你們再讀一次聽聽好嗎?孩子們,立正,我們一起讀給客人老師聽一聽,好嗎?
教師總結:今天好開心,孩子們都會讀弟子規(guī)中的兩句話,明白了話的意思。讓我們一起去告訴別的班級的小伙伴吧?和客人老師說再見吧。(播放音樂,幼兒拍手誦讀離開)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觀察繪本圖畫了解故事內容,能根據尿床的圖形猜出小動物。
2、知道尿床是件正常的事,不要因為尿床了而覺得丟人。
3、知道怎樣避免尿床的方法。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5、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
活動準備:
1、正確尿尿的圖片
2、尿床的圖片
3、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1、2,幼兒觀察對比兩張圖片。
師:老師今天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兩張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兩張圖片上的小朋友都尿在了哪里?那你們覺得尿在哪里是正確的呢?(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兩張圖片,說出圖片的.內容,并能正確判斷哪種尿尿的方式是正確的。)
師:森林里有許多的動物寶寶們也尿床了,我們來看看都有誰?
二、師幼共同閱讀故事。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畫面。
師: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個小動物的被子上是什么圖案的尿?(蘿卜)
小朋友,猜猜看,這是哪個小動物的被子?(小兔子)
我們一起看看是不是小兔子尿床了。
。ǔ鍪拘⊥米拥膱D片)
師:恩,真的是小兔子尿床了?,它很不好意思的捂著嘴笑呢。
小朋友們一起來做一做小兔子很不好意思的動作。
2、出示三張不同圖形的已經尿濕的被子。
。1)森林里還有很多小動物也尿床了,我們來做個小偵探,找找都是誰尿床了。
。2)出示已經標記好數(shù)字1、2、3、的PPT3(魚)、4(香蕉)、5(蘋果)
師:接下來請小朋友們猜一猜,這會是哪個小動物尿的?并且說說你猜測的理由。(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尿濕被子上的食物圖形,猜測是哪個小動物尿床了。教師點擊一幅圖,幼兒猜出答案,教師就出示相應的小動物圖片:小貓、小猩猩、小象。)
3、小結
師:這么多小動物寶寶尿床了,你覺得他們尿在床上對嗎?(不對)
如果小朋友你們尿床了怎么辦呢?(不要害怕,也不要覺得害羞,要大膽的告訴老師、告訴爸爸媽媽)
4、出示PPT6。
看,我們又看到一條被子。咦
我們看看這條被子上有沒有圖案?(沒有)
師:原來啊這是小熊的被子,它有沒有尿床?(沒有)
師:小熊真棒,小熊真了不起。那小朋友們來猜猜看,小熊是怎樣做到不尿床的呢?(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知道小熊不尿床的原因是它在睡覺之前小過便了,所以才沒有尿床。)
教師出示封面小結:看,原來小熊不尿床是因為小熊睡覺之前在馬桶上尿尿了。小熊棒不棒?(棒)
三、師幼共同閱讀繪本。
教師和幼兒完整的閱讀繪本。
四、探討尿床了應該怎么辦。
師:故事里的小動物們把尿尿在床上對不對?
要是我們不小心尿床了或者尿褲子了,應該怎么辦?
接下來,老師要請你們來給這群尿床的小動物們出出主意,怎么樣才能做到不尿床呢?
小結:如果我們想要做到不尿床,那就要在睡覺之前少喝水,或者睡覺之前去小便。如果想小便了,就要及時的告訴老師或者爸爸媽媽,避免尿在身上或者床上,不然捂在身上容易感冒的。一會啊我們就去把這個故事講給班上的其他小朋友聽,讓他們也養(yǎng)成不尿床的好習慣!
小班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能嘗試學習用簡單、完整地語句大膽地在同伴面前講述圖片內容及想法。
2、在螞蟻合作搬豆的游戲中獲得美好的情感體驗,懂得團結就是力量。
3、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二、活動準備:
背景圖、小螞蟻圖片、豆豆圖片
三、活動過程: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帶來了位小客人,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
2、這位小客人可害羞了,讓我媽輕輕地把它請出來吧。ㄐ】腿,下客人,快出來吧!)
3、是一只什么樣的小螞蟻。
4、哇,一只可愛的、活潑的小螞蟻爬呀爬呀,掀起布,它爬到了什么地方啊?(草地上)
5、哦,這片綠油油的草地美不美?仔細看看你在草地上都看到了什么呢?
6、一只可愛的螞蟻爬呀爬呀,它爬到了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上,草地真沒!有五顏六色的鮮花、漂亮的蘑菇、高高的`大樹、小螞蟻在草地上快樂地玩耍,仔細聽:“轱轆轱轆”什么聲音?
7、恩,“轱轆轱轆”的聲音會是誰發(fā)出來的呢?
8、聽,“轱轆轱轆”像是什么圓圓的東西滾出來哦?會是什么東西呢?
9、它黃黃的、香噴噴的吃起來咯嘣脆,究竟是什么東西呢?“轱轆轱轆” “轱轆轱轆”它滾出來了,它滾呀滾呀,滾到了小螞蟻的面前了,小螞蟻看到這顆香噴噴的豆豆會怎么樣呢?
10、聽,螞蟻是怎么說的,這么大的豆豆怎么吃得完呢?還是帶回家慢慢享受吧!
11、小螞蟻要搬豆豆了,我們?yōu)樗佑桶桑?/p>
12、哦,豆豆怎么樣。渴茄,小螞蟻搬得怎么樣。
13、是啊小螞蟻板得滿頭大汗,可是豆豆一動也沒有動,小螞蟻搬得動豆豆嗎?
14、這么好吃的豆豆小螞蟻搬也搬不動,它心里會怎么樣?
15、是啊,這么好吃的豆豆小螞蟻就吃不到啦,它的心里可真著急啊,快來幫它想想辦法吧?
16、聽一聽,小螞蟻怎么請好朋友幫忙的,這句話有點長哦!聽好了:小螞蟻,小螞蟻,綠油油地草地上有一顆豆,你來搬,我來搬,我們一起搬回家!
17、小螞蟻請得是誰啊?
18、它是怎么請得?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19、小螞蟻聽到我們的邀請,說:“哎,來了來了,我來幫忙搬豆豆!”
20、兩只螞蟻一起搬豆豆,我們一起為它們加油吧!豆豆怎么樣?兩只螞蟻有沒有搬起豆豆。
21、就是啊,兩只螞蟻還是沒有搬起豆豆,這可怎么辦?
22、那誰來請一請呢?
23、瞧,螞蟻們開始搬豆豆了,看,豆豆怎么樣啊?是啊,那再請些螞蟻來加把勁怎么樣啊?
24、這么多螞蟻來搬豆豆了,我們再為它們加把勁吧!哦,豆豆怎么樣啦?我們?yōu)樗鼈児墓恼瓢桑?/p>
25、老師講的“螞蟻搬豆”的故事有趣嗎?小螞蟻在草地上看到一顆豆,想搬回家,搬不動,請來好朋友幫忙,一起把豆豆搬回了家,平時,我們小朋友遇到困難也可以請好朋友幫忙的。
26、看,草地上還有一顆豆呢,誰愿意來做這顆豆,誰愿意做螞蟻搬豆,你們都是它的好朋友,老師講故事,我們一起來把它表演出來,要注意表情和動作哦!
27、外面還有很多豆呢,我們一起去把它們搬回家吧!
教學反思
將教學內容游戲化,這是適合小班幼兒教育的重要特點的。孩子本身對動物就有親切感,再加上教師參與游戲并且當他們的媽媽,更能增加幼兒的興趣與積極性。本活動能讓幼兒在愉快的游戲氛圍中鍛煉手膝著地自然協(xié)調地向前爬行,又能培養(yǎng)幼兒的集體主義感。整個活動中幼兒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幼兒興趣高,主動積極。在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幼兒沉浸在游戲中忽略了游戲規(guī)則。
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知道在相同的水溫中,白糖比水果糖塊融化得快。
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材料
1.白糖、水果糖塊。
2.裝有水的透明玻璃杯兩個,攪拌用的勺子兩把。
活動過程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個神奇的魔術,不過在變魔術之前我要提問幾個問題:
(1)師:“你們喝過糖水嗎,為什么很甜呢?”
(2)用“糖水里的.糖寶寶怎么不見了呢”提問,激發(fā)出幼兒探究的興趣。
2.變魔術:請小朋友觀察實驗,看看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知道糖寶寶是被水溶解了。
3.猜一猜在相同的水溫中,白糖和水果糖塊誰溶解得比較快呢?請幼兒操作,觀察結果。
活動總結
在相同的水溫中,白糖比冰糖化得快;用小勺子攪拌可以加快白糖的溶解。
活動延伸
還有什么像糖寶寶一樣會被水溶解呢?哪些不會被水溶解呢?
小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了解環(huán)衛(wèi)工人的工作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系。(重點)
2、懂得尊重環(huán)衛(wèi)工人并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難點)
3、發(fā)展身體協(xié)調性。
4、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環(huán)衛(wèi)工人的圖片、工作錄象等。
活動過程
一、了解環(huán)衛(wèi)工人的工作
(1)出示圖片:你們知道他們是誰嗎?環(huán)衛(wèi)工人經常做什么事呢?我們今天來看看環(huán)衛(wèi)工人都干哪些工作?
(2)觀看錄象:引導幼兒注意環(huán)衛(wèi)工人在做什么、是怎么做的、用了什么工具,經過環(huán)衛(wèi)工人的工作,馬路有什么變化。
二、討論環(huán)衛(wèi)工人的工作與人們生活的.聯(lián)系。
(1)師: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環(huán)衛(wèi)工人,他們在干什么?
(2)引導幼兒討論:如果沒有環(huán)衛(wèi)工人會怎樣?
三、尊重、愛惜環(huán)衛(wèi)工人和他們的勞動成果
(1)環(huán)衛(wèi)工人很辛苦,不管刮風、下雨、下雪都在認真的工作。那么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呢?
(2)看看圖片上的行為哪些應該做哪些不應該做?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孩子們知道了我們生活的小區(qū)、街道等都是有清潔工打掃干凈的,他們的工作很辛苦,也很平凡,但卻很偉大。懂得尊重環(huán)衛(wèi)工人并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并學會從整理自己周邊的環(huán)境衛(wèi)生開始來養(yǎng)成個人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在看看講講的過程中,幼兒發(fā)言的面很廣,興致很高。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的教案04-08
小班教案03-24
[精選]小班教案08-13
小班教案【經典】11-06
(精選)小班教案11-18
小班教案[精選]08-03
【經典】小班教案08-08
小班教案(精選)12-05
小班教案(經典)09-04
(經典)小班教案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