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班繪本閱讀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中班繪本閱讀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繪本閱讀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繪本閱讀教案1
作品分析:
這是一本非常簡單的圖畫書,用簡單利落的黑白線條勾勒出一棵有求必應(yīng)的蘋果樹和一個求不厭的孩子。故事的文字純樸直白,簡潔明了,講述著一個溫馨又略帶哀傷的動人故事,——在"索求"與"奉獻"之間,在"愛"與"被愛"之間。一段深沉的愛,一種無私的奉獻,令人在百讀不厭中細細體味蘊藏其中的愛的哲理,禁不住流下熱淚。在這個故事里,人們更多的是把樹看成為母愛的化身。是啊,如果不是愛,又怎么能讓樹奉獻了一切還無怨無悔呢?其中"樹很快樂!"是全書中最讓人潸然淚下的一句話。當看到結(jié)尾處那個被喚為男孩的老人,佝僂著身子坐在樹樁上,"樹很快樂"那幾個字又一次跳入眼簾時,又有幾個人能不感動呢!
教學思路:
班的幼兒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閱讀積累和語言表達能力,因此《愛心樹》活動以集體閱讀、自主閱讀為主。首先師幼集體閱讀繪本的前面部分,樹與小時候的男孩蕩秋千、捉迷藏……理解樹與孩子共享的快樂,其次讓幼兒圍繞"長后的男孩還會再回來嗎?他和樹又會發(fā)生什么樣的事情"這個問題自主閱讀,對故事情節(jié)進行猜測,接著在PPT畫面和舒緩的背景音樂中教師娓娓講述著故事,讓幼兒體會隱藏畫面背后的樹無私的愛與奉獻,最后是情感遷移,行動感恩,回報父母親如樹般的關(guān)愛之情。
教學目標:
1、閱讀繪本《愛心樹》,了解故事內(nèi)容,膽表達自己的感想。
2、感受樹無私的奉獻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種快樂。
3、體會父母如樹般無私付出的關(guān)愛之情,學會感恩,學會回報。
活動準備:
《愛心樹◇繪本一本,小繪本人手一本,PPT,F(xiàn)LASH,圖卡若干張,《眼淚》、《感恩的心》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賞讀封面,猜想故事。
1、認識封面:你看到封面上畫了什么?(男孩和樹)
2、了解作者:謝爾、希爾弗斯坦,是美國最偉的繪本作家之一,他的繪本最受孩子們的喜愛。
3、猜想故事:男孩與樹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故事?
二、讀文賞圖,激發(fā)想象。
1、師幼集體閱讀繪本(P1—30)
(1)理解詞語:孤寂。
。2)猜測:長后的男孩還會再回來嗎?他和樹又會發(fā)生什么樣的事情?
2、幼兒自主閱讀繪本(P31—46)
(1)集中提問:男孩回來了嗎?男孩每次回來都讓樹沒有了什么?(樹沒有了果實、樹枝、樹干)
(2)猜測交流:失去了果實失去了樹枝失去了樹干的樹心情會是怎樣?(難過,傷心)(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播放相應(yīng)BBT畫面,并在黑板上逐一貼上相應(yīng)圖卡。)
過渡語:到底樹心情是怎樣呢?難受還是傷心?我們一起再來走進這棵樹。
3、師幼集體閱讀繪本(P31—46)
。1)交流:原來樹的心情是什么樣的?(快樂)
。2)感受樹的無私奉獻:失去了果實、樹枝、樹干的樹為什么卻是快樂的呢?(因為他愛男孩,孩子的快樂就是樹的快樂)
4、給樹取名。
這是一棵什么樣的樹?(愛心樹)。
5、教師講述故事尾聲(播放PPT畫面)。
過渡語:只剩下樹墩的樹還能再助男孩嗎?
6、整體欣賞(回放FLASH畫面,在"愛心樹"背景音樂下,幼兒再次品味這個溫馨、動人的故事)交流提升:
。1)男孩只會向樹不斷索取,卻不懂得感恩、回報,對嗎
(2)假如你是那個小男孩,愛心樹給你帶來這么多的快樂,你會給愛心樹什么快樂呢?(給樹唱歌、跳舞……)
三、聯(lián)系生活,情感遷移。
1、情感提升:在生活中,有誰也像這棵愛心樹一樣給你快樂,給你幸福,給你愛心呢?(爸爸媽媽,他們生病時照顧我……)。
2、學會回報:我們應(yīng)該怎樣回報父母的愛?(做個聽話的孩子,爸爸媽媽做家務(wù))
四、活動延伸:行動感恩。
在《感恩的心》背景音樂下幼兒給父母洗腳,用行動來回報父母的愛。
活動思:
1、讀文賞圖,激活想象。
繪本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那些充滿童趣的圖畫,因此我引導孩子觀察繪本封面,讓幼兒膽猜測:"男孩和樹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故事呢?"接著邊展示畫面邊聲情并茂地講述故事,讓孩子感受蘊藏圖畫背后愛的哲理。圖畫沒有背景,留有很的空白,給予孩子極的想象空間,讓繪本閱讀不僅僅只局限在繪本本身,而使得繪本閱讀更加豐滿、更加立體。這不但培養(yǎng)了孩子的觀察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借助繪本閱讀,在觀察、想象中,讓孩子享受閱讀的情趣。
2、妙引巧領(lǐng),注重體驗。
在設(shè)計活動的時候我有這樣的擔心:因為樹每一次的付出都是快樂,會不會讓孩子因為樹的無私而認為男孩的索取和婪是理所當然的呢,如果那樣的話此活動就違背了我選擇它的出發(fā)點了。可是讓班的孩子去體會樹在男孩屢次索取而不知回報下那種無奈的快樂似乎又太難的。于是我認真、仔細的分析著活動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最終選擇讓幼兒通過男孩的所作所為來判斷"男孩這樣做對嗎,他又為樹做了什么?",通過這樣的解讀傳達給孩子愛的真諦,"老師,我非常的感動"、"男孩做的不對,他不該這么一直向樹要東西"、"如果我是男孩我會每天都來陪它,給它講故事、唱歌……"孩子們的回答讓我欣喜,他們已經(jīng)明白愛與被愛之間的關(guān)系。
3、情感遷移,學會感恩這個故事最感人的地方就是樹無私的獻出了一切,卻很快樂。于是我在欣賞完繪本后,適時情感遷移,讓孩子體驗親人如樹般的關(guān)愛之情,并學會感恩與回報。"在生活中,有誰也像這棵愛心樹一樣給你快樂,給你幸福,給你愛心呢?""我們應(yīng)該怎樣回報父母的愛?"孩子們紛紛發(fā)言:"做個聽話的孩子就是對爸爸媽媽最好的回報""爸爸媽媽做家務(wù)……"活動的最后讓孩子們?yōu)樽约旱母改赶茨_,以實際的行動回報父母的愛。
活動點評:
謝爾的作品總是這樣的風格:簡單而深刻,樸實而豐富!稅坌臉洹肥且槐疚淖峙c圖畫線條都非常簡單的書,所以本次教學也盡可能的回歸這種簡單。老師靜靜地讀,孩子靜靜地聽,讓每一個畫面和每一個文字都能深深地烙進孩子們的心田。對教材處理,教師的重點不是落在多元化的主題上?也不適事內(nèi)容復述與理解?而選擇了繪本的閱讀上。
第一:因為圖畫是繪本的生命。繪本的畫面是可以讀的,那美麗的畫面和簡單的文字背后透著作者豐富的想象。
第二:閱讀的基礎(chǔ)是想象力,能夠運用想象力來描繪出眼睛無法見到的故事,才算是真正會閱讀。繪本正是培養(yǎng)孩子這種能力的最好媒介。
因此本節(jié)活動中,教師帶領(lǐng)孩子一起閱讀時,把圖畫展示給孩子看,讓孩子通過閱讀圖畫,念出里面的文字和聲音,念出書中文字里沒有的感情,感受隱藏在圖畫背后的東西。這樣就可以在閱讀的同時,培養(yǎng)孩子觀察、想象和創(chuàng)造的能力。
整個故事畫面比較多,于是教師又重點選取了男孩長后回來一次次的索取,而樹不斷給予的幾個重要畫面,體會樹無私的給予和奉獻。教學中教師緊扣看畫面,讀文字,想含義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和孩子一起完成對這個故事的解讀。
中班繪本閱讀教案2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的詼諧和幽默,體驗閱讀和想象所帶來的快樂。
2、培養(yǎng)幼兒細致的觀察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熟悉故事內(nèi)容,了解不同動物的嗯嗯是不一樣的,并進行初步的對比和認識。
二、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故事繪本《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
三、活動過程:
(一)故事閱讀
—閱讀封面,引起閱讀興趣。
1、幼兒了解故事的名字:這個故事有個很奇怪的名字叫《是誰嗯嗯我頭上》,師:(1)小朋友你們知道嗯嗯是什么意思嗎?
——我們給大便取個好聽點的名字,叫嗯嗯!
2、觀察封面:
師:(1)你在封面上找到嗯嗯了嗎?
。2)在什么地方?
——對,他叫小鼴鼠,和小老鼠差不多。
(3)為什么他的頭上會有嗯嗯,這個嗯嗯會是誰的呢?
小朋友都來當小偵探,幫助小鼴鼠查一查到底是誰干的。
3第一頁左面
師:(1)哇!天氣真好,發(fā)生了什么事 (請小朋友說)
第一頁右面
師:一坨大便掉到了鼴鼠的頭上,(1)他什么心情啊?(很生氣、很氣憤、很難受......)
。2)從哪里看出?(表情)——請一個小朋友來學學
——小朋友一起來做做
。3)這時候他會說什么呢?(請小朋友舉手回答)
——搞什么嘛~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請小朋友一起學學)
(4)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小老鼠說:我一定要把它找出來,我們一起來看看他能不能找到!
4、第二頁左面
師:(1)小鼴鼠先遇見了誰?——小鴿子
(2)小鼴鼠看見小鴿子就馬上開口問了,問什么?
你覺得他會怎么問啊?(請小朋友們回答)
——(是不是你嗯嗯在我的頭上啊?)
——學學小鼴鼠的動作和表情!
——請個別小朋友表演!
第二頁右面
師:(1)那你覺得是不是小鴿子的嗯嗯呢?
我們來聽聽看小鴿子怎么回答的
——小鴿子說,不是我!我的嗯嗯是這樣的
。2)小鴿子怎么說?(不是我!我的嗯嗯是這樣的!)
(3)那它的嗯嗯是怎樣的。
——水水的,白白的,濕濕的
(4)那和小鼴鼠頭上的嗯嗯一樣嗎?
——那看來嗯嗯不是小鴿子拉的了。
5、第三頁左面
師:(1)小鼴鼠又跑去問誰?——馬先生
。2)它怎么問的?——是不是你嗯嗯在我的頭上!
。3)它的動作和表情是什么樣的?——請個別小朋友來學一學
——大家一起來學一學
第三頁右面
師:(1)那是不是馬先生的嗯嗯呢?我們來看看
(2)馬先生的的嗯嗯是什么樣的.?
——又大又圓的,像一個個馬鈴薯一樣的
。3)那馬先生會怎么回答?
——不是我!我的嗯嗯是這樣的!
那看來這個嗯嗯啊也不是馬先生干得了,再來看看小鼴鼠又去問誰?
6、第四頁左面
師:(1) 請小朋友來說說看小鼴鼠怎么問野兔的?
(注意小鼴鼠的動作和表情)
第四頁右面
師:(1)是不是呢?野兔的嗯嗯是什么樣的呢?
——像豆子一樣,一粒一粒的。
(2)野兔怎么回答啊?
——不是我!我的嗯嗯是這樣的
(3) 小鼴鼠覺得也不是,就又去問別人了
7、第五頁
師:(1)碰見了誰?怎么問?(請小朋友表演)
。2)是不是山羊的?它的是什么樣的(硬硬的像一粒?Х榷挂粯樱
那山羊怎么回答的?
8、第六頁
師:(1)碰見了誰?怎么問?(大家一起表演)
是不是奶牛的?
它的嗯嗯是什么樣的?(濕濕的,小鼴鼠說它像一盤巧克力蛋糕)
那山羊怎么回答的?
9、第七頁
師:又去問誰?這回怎么問的?
什么動作和表情啊?(請小朋友來學學)
為什么要這么做啊?(不耐煩了,都沒找到嗯嗯的主人)
那小豬怎么回答,它的嗯嗯是什么樣的?
10、碰見小蒼蠅,想到好辦法!
師:(1)找了這么久,這坨嗯嗯的主人還是沒找到,怎么辦?
(請小朋友來幫忙想辦法)
。2)看看小鼴鼠遇到了誰?
小鼴鼠說他們可以幫我找到嗯嗯的主人,為什么?
(請小朋友想一想)
。 因為蒼蠅啊最喜歡呆在嗯嗯上面了,所以他們認識很多嗯嗯,他們或許可以告訴我頭上的嗯嗯是誰的)
。3)那蒼蠅有沒有幫助小鼴鼠找到嗯嗯的主人呢,這嗯嗯到底是誰的呢?結(jié)果又是怎樣呢,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有趣的故事
題目是什么?——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
。ǘ┩暾蕾p故事
師:嗯嗯到底是誰的。
小鼴鼠最后怎么做?
你覺得這樣對嗎?
如果你是小狗,你又會怎么做呢?
如果你是小鼴鼠,你又會怎么做呢?
總結(jié):(我們不能隨地大小便......如果不小心給別人造成了麻煩,也應(yīng)該和別人道歉。
。ㄈ⒂螒颍哼B線
找出圖片中相應(yīng)的動物嗯嗯
。ǹ偨Y(jié):鴿子的嗯嗯是白色的,馬的嗯嗯是像馬鈴薯一樣大大的,圓圓的,兔子的恩恩是像豆子一樣的,啊呀,沒有一個跟小鼴鼠頭上的嗯嗯是一樣的,小鼴鼠都有點泄氣了。
平常誰喜歡在嗯嗯上面飛來飛去?蒼蠅呀,可以請蒼蠅來幫忙。蒼蠅是怎樣幫助小鼴鼠的呢?
總算找到是誰干的了,這個時候如果你是小鼴鼠,你會怎么去做?如果你是小狗,你又會怎么做呢?
—師分部分講述故事(從開始到豬先生)。
。1)從開頭到小鼴鼠氣得大叫。
看看小鼴鼠是什么表情?我們來學一學小鼴鼠的動作。他的心情如何?為什么小鼴鼠的視力不好?
(2)從鴿子到豬先生。
“叭”,鴿子的嗯嗯是什么樣的?還濺到了小鼴鼠的腿上!師:鴿子的嗯嗯濕濕的、黏黏的!
馬的嗯嗯象什么?是什么樣的呢?
野兔的嗯嗯是什么樣的?你們聽到野兔嗯嗯掉下來的聲音嗎?(噠噠噠噠……)
山羊的嗯嗯在哪里?你們發(fā)現(xiàn)它是什么顏色的?山羊的嗯嗯是什么樣的與兔子的有什么不同?
奶牛的嗯嗯是什么樣的?小鼴鼠在哪里?為什么躲在這兒呢?為什么小鼴鼠一看就知道不是奶牛的?
小鼴鼠又問誰啦?畫面很有意思,這是豬頭,這是豬屁股,小鼴鼠做了一個什么動作?為什么要這樣呢?后來它又去問誰?它有沒有找到是誰嗯嗯在它頭上?
。3)從蒼蠅到知道是狗大便。
為什么小鼴鼠問蒼蠅,到底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它怎么會知道呢?
。4)從狗大便到結(jié)束。
終于找到答案了,你猜小鼴鼠會怎么做呢?它為什么呲溜一下趕緊鉆回地下呢
。ǘ┩暾蕾p繪本故事,了解故事內(nèi)容。
師:這本書真有趣,它讓我們知道了這些動物的嗯嗯是什么樣的,還讓我們知道嗯嗯時要去廁所。
。ㄈ⒂螒颍哼B線
。1)這是誰的糞便連線
。2)動物們的糞便是什么樣的連線(幼兒用語言描述)。
。ㄋ模⒅v評:每種動物他的糞便都是不一樣的,請小朋友做個有心人,關(guān)注生活中的趣事,你就會發(fā)現(xiàn)更多的秘密,更多的樂趣。
中班繪本閱讀教案3
小班幼兒正處在逐漸脫離以自我為中心,對結(jié)交朋友、群體活動有明顯傾向的階段,是幼兒學習社會交往的初始階段。但由于自身年齡小,缺乏交往技能和交往經(jīng)驗,他們在游戲、活動中常常出現(xiàn)各玩各的、互不干擾的局面,或互相攻擊、爭搶玩具的現(xiàn)象。針對這一現(xiàn)象現(xiàn)象,我設(shè)計了此次活動,通過閱讀圖文并茂的繪本故事引導幼兒學習使用禮貌用語,與人積極、主動、禮貌交往,規(guī)范幼兒的交往行為。
活動目標:
1、熟悉故事內(nèi)容,能簡單講述故事的概內(nèi)容,并愿意用動作表現(xiàn)故事內(nèi)容。
2、體驗和朋友一起游戲的快樂,體會故事營造的快樂、和諧的美好情感。
3、懂得要與人禮貌交往,并能進行簡單對話。
活動準備:
繪本故事書;繪本故事圖片;兔子、青蛙、皮球、雨點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帶領(lǐng)幼兒邊唱邊跳《幸福拍手歌》第一段,結(jié)束時師幼一起拍手、跳:oh(胸前拍手)——ye(雙臂舉高、雙腳跳)!
【"oh——ye"把幼兒的情緒立刻調(diào)動起來,跟著教師高興地邊喊邊跳,為整個活動奠定了快樂的基調(diào)。】
2、師:剛才我們做了什么動作?
。◣熆芍刈鰟偛诺膭幼,用動作提示幼兒回答:跳)3、師:今天還有一些朋友要跟我們一起跳,他們是誰呢?請在故事中找一找,還有哪些朋友跟我們一起跳的?
二、幼兒自由看書,找一找還有哪些朋友在跟我們一起跳。
【幼兒的自由閱讀讓幼兒以自己的方式初步感知故事、理解故事,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去學習。】
三、幼兒合上書,師提問:還有誰也跟我們一起跳?
。ㄓ變夯卮穑處熖嵝延變阂言捳f完整:我看見……)四、和幼兒一起仔細看圖:
1、第一面師:圖上有誰?他們在干什么?
我們圍著樹跳,怎么跳?(向前跳,向后跳。請幼兒做一做動作)下面是誰來跟我們一起跳?猜一猜。ó嬅嬷械募毠(jié):草叢背后露出一點點兔耳朵)
2、第二面:師:真的是小兔,"哎呦,小兔來了,請它一起跳",小兔怎么跳呢?(請幼兒學小兔跳)下面是誰跳的呢?猜一猜。ó嬅嬷械募毠(jié):草叢背后露出青蛙頭)
3、第三面:師:真的`是青蛙,"哎呦,青蛙來了,請它一起跳",青蛙怎么跳呢?(請幼兒學青蛙跳)下面是誰來跟我們一起跳?猜一猜!(畫面中的細節(jié):樹干后藏著個皮球)
4、第四面:師:真的是皮球,"哎呦,皮球來了,請它一起跳",皮球怎么跳呢?(請幼兒自由做皮球跳的動作)下面是誰來跟我們一起跳?猜一猜。ó嬅嬷械募毠(jié):上面拐角處有小雨點落下)
5、第五面:師:真的是雨點,"哎呦,雨點來了,請它一起跳",雨點怎么跳呢?(請幼兒自由做雨點跳躍的動作)
6、第六面:師:這么多朋友一起跳,我們圍著樹跳,小腳跳,腳跳。小腳是誰的腳?(小朋友的腳)那就請你們跳一跳(全體幼兒跳)。
腳是誰的腳?(人的腳)那老師來跳一跳(老師跳)。
【教師提問幼兒回答這一平常的教學組織形式因加入了幼兒學做動作、在畫面中尋找下一個會出現(xiàn)的朋友而變得生動、有趣,幼兒在快樂、自創(chuàng)的跳一跳中熟悉了故事內(nèi)容,他們還熱衷于尋找畫面中的細節(jié),都因自己第一個發(fā)現(xiàn)了躲藏在隱蔽處的朋友而激動,因自己猜對了下一個出現(xiàn)的朋友而自豪!
五、完整熟悉故事
1、師:故事講完了,故事的名字就叫《跟我一起跳》
2、師:我們邀請朋友一起跳時每次都說了什么?(請它一起跳)我們要主動邀請朋友一起玩,用上一個神奇的字"請",你會說嗎?
3、師再講一遍故事:
故事《跟我一起跳》
我們圍著樹跳,向前跳,向后跳。
。ǔ鍪就米訄D片)哎喲,兔子來了,(幼兒接)——請它一起跳。
。ǔ鍪厩嗤軋D片)哎喲,青蛙來了,(幼兒接)——請它一起跳。
。ǔ鍪酒で驁D片)哎喲,皮球來了,(幼兒接)——請它一起跳。
。ǔ鍪居挈c圖片)哎喲,雨點來了,(幼兒接)——請它一起跳。
我們圍著樹跳,小腳跳,腳跳。
【通過不同的形式引導幼兒學說"請它一起跳",來強化幼兒的文明禮貌意識和言行!
六、創(chuàng)編
1、師:還有誰會跳?(幼兒回答:袋鼠……)師:哎呦,袋鼠來了(幼兒接:請它一起跳)(可根據(jù)幼兒回答換成其它動物)
2、師:除了和朋友跳一跳,還可以跟朋友干什么?(幼兒回答:抱一抱……)
3、師先和一幼兒抱一抱,再請幼兒和好朋友抱一抱(可根據(jù)幼兒回答換成其它動作)【積極調(diào)動幼兒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和生活經(jīng)驗,引導幼兒變換故事中的人物、動作,進行初步的創(chuàng)編】
七、延伸活動師:我們還可以和朋友一起看看書,現(xiàn)在就邀請你的好朋友和你共同看一本書吧!
【自然產(chǎn)生了一個交往情境:邀請好朋友一起看書,將教師的組織活動切換成幼兒的實際交往,通過行為練習鞏固幼兒的禮貌言行。教師細致觀察跟進指導,每個幼兒的交往表現(xiàn)也成為很好的評價資源,提高活動的有效性!
活動思:
繪本故事《跟我一起跳》非常適合小班幼兒閱讀、講述,語言簡潔,富有童趣,人物形象可愛且都是幼兒熟悉的,畫面暗藏的秘密也不斷引發(fā)幼兒積極投入到閱讀活動中。本次閱讀活動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漸次深入,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此繪本故事共六句話,其中有四句是重復的句式。"請它一起跳"這句話通過教師的講述、幼兒的回答、幼兒的接說、創(chuàng)編等不同形式出現(xiàn)了一次又一次,信息在短時間內(nèi)的多次傳遞對幼兒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最后的延伸活動將閱讀活動引入現(xiàn)實生活,很多幼兒都能做到主動對別人說"xxx,請你(和我)一起看書",積極邀請同伴一起看書,這可喜的變化是幼兒之間主動、文明交往的良好開始。在今后的活動中教師應(yīng)該多為幼兒提供人際間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動的機會和條件,來不斷鞏固、內(nèi)化幼兒的文明交往行為,讓孩子們擁有越來越多的朋友,讓活動真正引領(lǐng)幼兒更好地生活。
2、在閱讀活動中,教師不僅讓幼兒充分地表達,以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注意積極調(diào)動了幼兒的視聽。教師在講述過程中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的細節(jié),"捉迷藏"式的有趣畫面總是能帶給孩子們一個個驚喜,也不斷激發(fā)著幼兒的閱讀欲望。教師還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運動器官,和幼兒一起跳《幸福拍手歌》、請幼兒學小兔跳、青蛙跳、皮球跳、雨點跳……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活潑而不夸張,幼兒很感興趣,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高,師幼間形成積極互動。幼兒在聽聽、看看、猜猜、講講、跳跳中發(fā)展了思維,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說話習慣也得到了培養(yǎng)。
3、教師在閱讀活動中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自主閱讀能力。波利亞曾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自己去發(fā)現(xiàn),因為這種發(fā)現(xiàn),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nèi)在規(guī)律、性質(zhì)和聯(lián)系。"活動中,教師把閱讀的主動權(quán)交給幼兒,請幼兒自己看繪本畫面尋找"還有哪些朋友和我們一起跳"、引導幼兒通過畫面的細節(jié)猜想下一個出現(xiàn)的人物……教師不是直接告訴幼兒答案,而是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幼兒,注重激發(fā)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熱情,啟發(fā)、鼓勵幼兒通過自己的閱讀探索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充分的表達和表現(xiàn)。孩子們也只有在此過程中,才能真正學會閱讀,真正形成自主閱讀能力。
4、教師在活動中注重幼兒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綱要》關(guān)注兒童終身受益的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將使幼兒終生受益,充分體現(xiàn)教育的真正價值。請幼兒根據(jù)畫面猜想故事內(nèi)容;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小兔、青蛙、皮球、雨點……跳的動作;引導幼兒變換故事中的人物、動作,進行初步的創(chuàng)編等環(huán)節(jié)有效增強了幼兒思維活動密度,教師對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不斷給予鼓勵和適時指導,助幼兒樹立了創(chuàng)造信心,使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充分的發(fā)展,釋放繪本的潛在能量,實現(xiàn)繪本的多層次功能。
中班繪本閱讀教案4
活動目標:
1、樂于和老師一起觀察繪本PPT,仔細觀察,用語言大膽表述自己對畫面的想法。
2、發(fā)現(xiàn)故事中重復的對話,體會角色的心理感受和心理變化的過程。
3.懂得要愛護自己的牙齒,養(yǎng)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繪本書,繪本PPT
2、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幼兒已知道看牙醫(yī)的感覺
3、敲門的聲音、《刷牙歌》、《鱷魚怕怕、牙醫(yī)怕怕》的.有聲故事
活動過程:
1、激發(fā)興趣、引入情景。
A、觀察封面,看看封面上有誰,了解書名。
B、引出故事:鱷魚和牙醫(yī)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它們到底怕什么。
2、觀察表述,理解故事。
A、欣賞鱷魚看牙醫(yī)前的圖片,從它們的表情上發(fā)現(xiàn),鱷魚和牙醫(yī)都不想看到對方,但卻必須得看到對方的矛盾心理。
B、欣賞鱷魚來到診所后的圖片,從它們夸張的動作上了解鱷魚和牙醫(yī)及其害怕對方的心理特點。
C、欣賞鱷魚補牙過程的圖片,了解它們從從容勇敢地面對到發(fā)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最后舒了一口氣的心理過程的跌宕起伏。
D、欣賞鱷魚看牙結(jié)束圖片,提煉保護牙齒這一生活經(jīng)驗。
3、結(jié)束活動,體驗生活
A、完整講述一遍故事,引導兒童發(fā)現(xiàn)鱷魚和牙醫(yī)的說話特點。
B、總結(jié)交流保護牙齒的重要性,伴隨著《刷牙歌》結(jié)束。
活動建議:
整個活動中,我還應(yīng)注意提問要簡練,對幼兒的引導要精練和全面,問題的設(shè)置可更具拓散性。
中班繪本閱讀教案5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nèi)容,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2.在聽聽、猜猜、說說中,體會毛毛蟲想飛的愿望。
3.知道實現(xiàn)夢想需要努力。
活動準備:
1.課件PPT。
2.人手一本繪本《咔哧,咔哧,吃不!。
3.人手一塊紗巾,作表演用。
活動過程:
一、出示繪本,觀察外形,由此導入本次活動。
“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來讀這本書。可是,老師發(fā)現(xiàn)這本書有點奇怪。你們覺得奇怪嗎?”“它和我們看過的`書有什么不同呢?”
二、來觀看PPT,初步了解故事梗概。
1.引出故事的主人公“毛毛蟲”。
2.分別觀看黃蜂、麻雀和毛毛蟲的畫面。引導孩子說出黃蜂、麻雀和毛毛蟲之間的對話。
3.提出問題,請孩子來說說毛毛蟲想飛的理由。
“毛毛蟲遇到了這兩個會飛的朋友,也好想像它們一樣飛。猜猜,它為什么想飛?”
“飛起來的感覺真好,哎?墒敲x沒有翅膀不能飛!
4.觀看蝴蝶和毛毛蟲的畫面。引導幼兒來傾聽并學著說說。
“毛毛蟲一直不停地吃著樹葉,咔哧咔哧,努力的給自己積累能量。接下來發(fā)生了一件有趣而奇怪的事,到底是什么事呢?請大家來看書,從書中找到這個答案。
三、幼兒自己翻閱繪本,從書中找到答案。
1.簡單提一些看書的要求。
2.請孩子來說說自己找到的答案。
3.教師播放相關(guān)視頻。
四、邊看PPT,邊聽老師完整講述這個故事。
五、表演“毛毛蟲變?yōu)楹钡倪^程,并結(jié)束活動。
中班繪本閱讀教案6
活動目標:
1、感知小蛇的情緒變化,知道獲得朋友的友情是要付出努力的。
2、能仔細觀察圖畫內(nèi)容,初步理解繪本故事,大膽講述自己看到或猜測到的內(nèi)容。
3、學習運用“小蛇和XX做YY游戲,XX很快樂!”的句式進行講述。
活動準備:
繪本,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了解小蛇特征。
1、討論:你們見過小蛇嗎?它是什么樣子的?你們喜歡它嗎?為什么?
2、小結(jié):身體長長、軟軟的小蛇有著令人恐懼的外表和習性。很多人都不喜歡它,可是它也想找到好朋友,今天老師就帶來了一個關(guān)于小蛇找朋友的.故事!
3、出示封面:故事的名字叫什么?(認讀繪本題目)
二、觀察閱讀,感受小蛇情緒變化。
。ㄒ唬┬∩吆团笥褌兊某醮谓佑|。
1、提問:小蛇找到了誰?朋友對它的印象怎樣?它們是怎樣做的?
2、提問:小蛇又找到了誰?大家的反應(yīng)是怎樣的?它們是怎樣做的?
3、師幼互動,角色表演。
4、一只大黃貓和小蛇打招呼,小蛇感覺怎樣?
小結(jié):小蛇終于明白大伙不愿意和他做朋友是因為害怕它。
(二)小蛇帶著溫柔和熱情,和朋友們的再次接觸。
1、小蛇的反思:為什么大家都害怕我呢?因為我沒有腳,模樣令人討厭嗎?郁悶……
2、小蛇想到了交朋友的好辦法。
(1)幼兒結(jié)伴分組自主閱讀、講述。
。2)小蛇想到了什么辦法?朋友變得怎么樣了?(學習用“小蛇和XX做YY游戲,XX很快樂!”的句式進行講述)
3、小蛇和朋友們玩了好玩的游戲,朋友們感到很快樂,那小蛇的感覺又是怎樣的呢?
小結(jié):小蛇在與朋友玩游戲的過程中雖然很累、很辛苦,但它有沒有放棄呢?
三、總結(jié)提升,分享交友之道。
(一)故事總結(jié)。
1、小蛇怎么了?它找到朋友了嗎?從哪可以看出來?
2、小結(jié):小蛇通過自己的努力,遇到困難、辛苦堅持不放棄,最終它獲得了朋友的友情,找到了朋友。
3、小蛇走了,大家會說什么呢?
4、現(xiàn)在你喜歡這樣的小蛇嗎?為什么?
。ǘ┞(lián)系生活。
1、有些小朋友也沒有自己的好朋友,我們該怎么做呢?
2、小結(jié):要想交更多的朋友,我們就要像小蛇一樣,即使遇到了困難,也不要放棄,努力做一些讓朋友喜歡的有意義的事,這樣你會擁有更多的朋友。
中班繪本閱讀教案7
一、活動目標:
1、把握各種動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動作。
2、初步了解畫面內(nèi)容與文字間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認識符號:說話的“泡泡”。
3、領(lǐng)會每個人都擁有與眾不同的優(yōu)點。
二、活動準備:
大圖書一本,小圖書人手一本。
三、活動過程:
1、引疑激趣。
(出示大圖書封面)
師:小朋友,這是書的哪里?幼:這是書的封面。
師:哪個小朋友可以告訴我,你看到誰了?幼:我看到小魚。
師:有幾條?幼:有兩條。
師:這兩條魚一樣大嗎?幼:不一樣,一條大一條小。
師:這是小魚和魚媽媽。請小朋友看看,小魚和魚媽媽在干什么?
幼:它們在吹泡泡。
師:小朋友看看,小魚吹的泡泡和魚媽媽吹的泡泡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幼:魚媽媽吹的泡泡是圓形的。幼:小魚的泡泡里有個問號。幼:小魚的泡泡有個尖尖。
師:還記得問號是什么意思嗎?幼:表示有問題。
師:誰有問題?幼:是小魚有問題。
師:尖尖正好對著小魚,也就是說尖尖對著誰就是誰有問題,對嗎?
師:那么,小魚究竟要問媽媽什么問題呢?請小朋友們先把大圖書《為什么我不能》仔細地看一遍。
2、幼兒閱讀大圖書一遍。
3、師生共同閱讀,分析理解大圖書。
師:小朋友們看得真仔細,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翻閱大圖書。
師、幼:這是書的封面。
這是書的目錄。
畫面上有:小鳥和鳥媽媽、小牛和牛媽媽、小兔、小貓、小狗、小魚和魚媽媽、小鴨和鴨媽媽。
誰來告訴我,它們是誰?
幼:小鳥和鳥媽媽。
師:小鳥看到了什么?
幼:小鴨和鴨媽媽。
師:小鴨和鴨媽媽在干什么?
幼:小鴨和鴨媽媽在玩水。
師:小鳥能玩水嗎?
幼:小鳥不能玩水。幼:它會被水淹死的.。
師:可是,小鳥看到小鴨玩水,它心里會是怎么想的呢?
幼:小鳥也想玩水。
師:那么小鳥會問媽媽什么問題呢?
幼:媽媽、媽媽,為什么我不能玩水呢?
師:回答的真好。原來呀泡泡里裝的是小鳥問媽媽的問題,泡泡是表示說話的意思,尖尖對著誰就是誰有問題,對嗎?
師:我們一起把小鳥的問題再說一遍!靶▲B問媽媽,為什么我不能玩水,像小鴨那樣?”
4、在幼兒理解“泡泡”的作用后,在閱讀中出現(xiàn)與語句結(jié)構(gòu)相同的部分時,請幼兒根據(jù)畫面內(nèi)容和已有經(jīng)驗來猜測泡泡中的內(nèi)容。
師:小朋友們真棒!我們一起來看看最后一頁,媽媽們的泡泡里有東西嗎?
幼:沒有。
師:哎呀呀!媽媽們都不知道怎樣回答才好。為什么?
幼:不知道。
師:小朋友們都知道小鳥、小狗、小兔、小貓、小鴨、小牛這些動物,它們一樣嗎?
幼:不一樣。
師:因為每種動物都不同,它們都有各自的優(yōu)點,就像我們每個小朋友那樣。
5、請小朋友們輕輕把書拿出來,我們從左到右,一頁一頁翻看,一邊看一邊說。
中班繪本閱讀教案8
活動目標:
1.通過親子導讀,幫助幼兒和家長理解作品的深刻含義。
2.讓幼兒和家長在閱讀、游戲、表演活動中,學習用語言表達對作品的感受。
活動準備:
1.《逃家小兔》繪本、課件。
2.布簾以及花、水壺、鳥、樹、船、風的圖標。
活動過程:
對家長的指導:通過親子游戲的方式來導入本次的繪本閱讀,讓幼兒在游戲中激起對閱讀的興趣,也為本次繪本活動作鋪墊。
一、親子游戲:找手
1.玩幼兒找媽媽手的游戲
教師:在布簾后面藏著小朋友們的媽媽,你們能夠找到自己媽媽的手嗎?
幼兒游戲?qū)ふ摇?/p>
教師問幼兒為什么找到或沒找到媽媽,幼兒談?wù)劯惺堋?/p>
2.交換游戲,媽媽們找孩子的.手。
教師:媽媽為什么這么容易找到寶寶的手?
3.家長談?wù)劯惺?/p>
二、導讀作品《逃家小兔》
教師:小兔和媽媽也做了個有趣的游戲。
對家長的指導:教師手持繪本《逃家小兔》或展板給幼兒講述故事,并告知幼兒和家長繪本的名字、作者、圖作者和譯者。另外繪本故事中重要的情節(jié)和幼兒不理解的詞匯,家長應(yīng)該重點的指出,并幫助幼兒去理解。
1.閱讀圖書課件《逃家小兔》片斷
教師:故事中小兔子變成了什么?兔媽媽又變成了什么?
幼兒回答時出示圖標。幫助幼兒理解園丁的意思。
教師:小兔變的時候,兔媽媽為什么要變成這些而不變成別的?
2.再次閱讀
對家長的指導:繪本中重要的或是優(yōu)美的對話要及時的和孩子一起去說說,并可以用動作來表達!队變簣@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語言領(lǐng)域中,目標1:愿意講話并能清楚的表達,對于4——5歲的幼兒,愿意與他人交談,喜歡談?wù)撟约焊信d趣的話題。目標3:具有書面表達的愿望和初步技能,對于4——5歲的幼兒,愿意用圖畫和符號表達自己的愿望和想法;顒又锌梢
教師:小兔子和媽媽游戲時,小兔子怎么說,媽媽又是怎么說的?
你最喜歡兔媽媽變的什么?幼兒在黑板上畫出自己喜歡的放在對應(yīng)的圖標下。
親子討論:家長猜猜,你的寶寶,他最喜歡兔媽媽變什么?為什么?
出示幼兒粘貼的結(jié)果。家長看一看、交流。
三、親子裝扮表演
1.教師:你們想玩小兔和兔媽媽變變變的游戲嗎?你們想變成什么,媽媽又會變什么來找你?
2. 親子討論,鼓勵家長和幼兒把自己扮演的角色裝扮出。
3.親子表演。
四、發(fā)《逃家小兔》書,請家長與孩子回去共同閱讀。
中班繪本閱讀教案9
活動目標:
1.借助繪本作品,加強對爸爸這一形象特點的了解,挖掘爸爸在各方面的突出表現(xiàn)。
2.在理解故事的基礎(chǔ)上,遷移情感體驗,嘗試運用比喻、繪畫等不同的形式表達對爸爸的愛。
3.增進父子之間的情感交流。
活動準備:
1.課件:《我爸爸》
2.彩色愛心卡片,黑色記號筆;
3.和爸爸媽媽談話溝通,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的相關(guān)故事、獎狀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發(fā)幼兒愛爸爸的情感。并引入課題。
1.師:我們都愛媽媽,我們還會給媽媽唱一首歌《世上只有媽媽好》,我們還會念贊美媽媽的詩歌《游子吟》。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爸爸吧!
2.師:說說你眼中的爸爸是什么樣子的?
二.欣賞故事,通過提問幫助幼兒感知故事內(nèi)容,體驗父子之間相互關(guān)愛的情感。
1.師:有個小朋友安東尼·布朗多很愛他的爸爸,很想向大家介紹一下呢,畫了一本書,名字叫《我爸爸》,讓我們跟著他去瞧瞧吧。
2.閱讀第一頁
師:在這兒呢!這就是我爸爸,你覺得他怎么樣?爸爸長得不算很帥,卻那么自然、隨意、舒服,向我們微笑呢!斑@就是我爸爸,在我眼里,他真的很棒!”
3.閱讀五組畫面
畫面一:“我爸爸什么都不怕,連壞蛋大野狼都不怕!薄八腋罅κ克。”
請幼兒說說爸爸勇敢的小故事。(小結(jié):勇敢的爸爸。)
畫面二:“在運動會的比賽中,他輕輕松松就跑了第一名。”
師:能在比賽中得獎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而第一名呀就是最厲害、本領(lǐng)最大的,你爸爸在比賽中得過獎嗎?
出示幼兒收集的獎狀,并請幼兒介紹。(拍拍手表揚,豎起大拇指:真了不起)
小結(jié):能干的爸爸
畫面三:“爸爸吃得像馬一樣多,游得像魚一樣快。他像房子一樣嘎達,也想泰迪熊一樣柔軟!
師:安東尼·布朗多會打比方夸爸爸啊,把爸爸比作馬和魚,說明他平時觀察的非常仔細,才會用這么生動有趣的詞語來形容爸爸。你平時有沒有仔細觀察過爸爸,如果讓你也用這么生動有趣的詞語來說說自己的爸爸,你會怎么說呢?(幼兒討論并講述)(小結(jié):健康、善良的爸爸)
畫面四:“他像貓頭鷹一樣聰明,有時候也會做一些傻事!
請幼兒仔細觀察畫面:他做了一件什么樣的傻事呀?
師:你爸爸有沒有做過傻事呀?能說給大家聽聽嗎?(小結(jié):可愛的爸爸)
畫面五:“我爸爸是個偉大的舞蹈家,也是個了不起的歌唱家。他還會逗我笑!
小結(jié):快樂的爸爸
4.小結(jié)
師:看了這本書,你覺得安東尼的爸爸有哪些特別的表現(xiàn)?我們小朋友剛才也介紹了自己的爸爸,和安東尼的'爸爸一樣,是一些什么樣的爸爸呀?
(出示海報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爸爸,并隨幼兒講述貼上字卡)有這樣的爸爸你會覺得怎樣?
三.用繪畫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爸爸的愛
畫面六:你從畫面上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幼兒自由講述)
1.師:安東尼的爸爸很愛他,他也很愛爸爸,濃濃的愛意包圍著他們,畫面非常的溫馨。那么,你愛自己的爸爸嗎?你會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愛呢?(幼兒講述)
2.出示愛心卡
請幼兒用繪畫的方式將自己想為爸爸做的事情畫下來。鼓勵幼兒大膽表現(xiàn)。
四.將自己制作的愛心卡帶回家,讓爸爸在愛心卡的另一面畫出自己對孩子的愛。
《我爸爸》課后反思:
安東尼·布朗的圖畫書里有許多不稱職的父親:《動物園》《大猩猩》《朱家故事》皆然。不過《我爸爸》卻打破了過去安東尼圖畫書中的父親形象,用孩子的口吻、眼光,描述了以為既強壯又溫柔、給孩子百分百安全感的好爸爸。
這部作品的文圖緊密合作,簡單的敘述語言用各種生動的形象呈現(xiàn)父親鮮明的特質(zhì),因此我們能看到爸爸時而變成馬(食量很大),時而變成魚(游得很快),忽而變成大猩猩(力氣超大),一下又化身河馬(快樂無比)。作者還用許多圖案來醞釀呼應(yīng)爸爸陽光的特質(zhì)。最有趣的是:書中的爸爸不論化身什么摸樣,不變的是始終穿著格子睡袍、條紋睡衣和家居拖鞋。這樣溫馨親切的居家形象顯示父親隨時陪伴在孩子身邊、絲毫不會給孩子壓力,是孩子心中永遠的依靠。
本月的主題是《你的家,我的家》,引導幼兒關(guān)注家人,體會家人間的關(guān)愛。適時的開展繪本閱讀《我爸爸》,有效的分解了主題目標,將繪本教學融入了主題教學,二者互為輔助,將愛的教育滲入孩子的心中。
在閱讀過程中,首先,抓住一條情感線,把閱讀能力和情感目標加以整合、并以欣賞畫面的形式貫穿整個活動,以對媽媽特有的母愛延伸至爸爸那種寬大陽剛情感導入,讓幼兒體會父愛,感受父愛,并萌發(fā)自己對爸爸的愛,滿足幼兒的情感需求。其次,改變一貫逐頁呈現(xiàn)的閱讀模式,將幾個畫面同時出現(xiàn)在畫面上,引導幼兒進行歸類和比較觀察,在原有基礎(chǔ)上進一步提高觀察能力。最后,讓幼兒遷移自身的情感,繪制愛心卡,并說說自己的爸爸有什么本領(lǐng),對爸爸的印象是什么,讓幼兒感受父愛,激發(fā)幼兒的內(nèi)在情感。
當家長收到孩子們的愛心卡,讀懂里面所包含的深深愛意,他們也贊嘆繪本的力量真是強大,平時在家像小霸王一樣,對家人視若無睹的小家伙現(xiàn)在也學會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會對爸爸媽媽表示自己的感謝,變化很大呢!
中班繪本閱讀教案10
一、設(shè)計思路
繪本《小種子》講述的是秋天來了,大風吹來,把花種子們高高地揚起來,帶到遠方。春天來了!小鳥飛來了,太陽出來了,春雨落下來了。種子們開始長大了,它們長啊,長啊,一刻不停。陽光照耀著它,雨水滋潤著它。它有很多葉子了,它越長越高。它也長出了一朵巨形花。
本次活動我選取了一段《驚愕交響曲》,音樂旋律中突然出現(xiàn)的響亮音色所展現(xiàn)的情境與小種子鉆出土的情境相近,。借助故事繪本,通過音樂的傾聽和欣賞,幼兒能夠較好地進入到繪本所描述的情節(jié)中,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同時幫助幼兒提高幼兒對音樂的感悟力。
二、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了解小種子生長的過程。
2.感受樂曲的變化,在情境中表現(xiàn)努力生長的小種子。
三、活動準備
1、繪本PPT《小種子》、音樂《驚愕交響曲》、紗巾人手一條。
2、全體幼兒圍坐成一個圓圈。
四、活動過程
。ㄒ唬┙榻B繪本。
師:秋風把一;ǚN子吹到哪里了呢?今天就請小朋友一起來看看吧。(評析:以繪本故事導入,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大膽猜測,激發(fā)閱讀的興趣,使幼兒的注意力迅速集中)
。ǘ├斫夤适聝(nèi)容,了解種子發(fā)芽成長的過程。
師:花種子為什么飛到太陽下面、飛到冰山上空、飛到大海、沙漠上空都沒有發(fā)芽?
師:最后花種子落在土里發(fā)生了什么?
小結(jié):種子發(fā)芽需要很多條件,水分、陽光、溫度、空氣,缺一不可。(評析:幼兒觀察畫面,結(jié)合畫面特征和關(guān)系加以判斷、講述。幼兒想象的熱情和好奇心得到激發(fā),能夠主動運用已有經(jīng)驗去思考、判斷,引發(fā)出閱讀興趣。幼兒在感受種子成長過程中體驗大自然的神奇。)
。ㄈ﹪L試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種子成長過程。
師:今天,我?guī)砹艘欢畏浅:寐牭囊魳罚v的就是關(guān)于“努力生長的小種子”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1、初步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音樂。師:小種子到底是怎樣“努力生長”的呢?誰愿意到上面來表演小種子“努力生長”的`動作?師:怎樣用動作表現(xiàn)風和雨呢?(評析:幼兒隨音樂發(fā)揮想象,并自由、大膽地用動作表現(xiàn)自己的理解,動作千姿百態(tài),興趣高漲。)
2、嘗試借助“紗巾”表現(xiàn)花種子的成長過程。師:我們用“紗巾”來當一粒種子,隨音樂表現(xiàn)更多的種子,你們會不會呢?(評析:啟發(fā)幼兒借助“紗巾”用動作表現(xiàn)種子成長過程,增強了幼兒的表現(xiàn)欲望。整個活動幼兒始終處于主動學習狀態(tài),創(chuàng)造、嘗試精神滲透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打破了傳統(tǒng)教育中“灌輸“模式,教育形式活而不亂,教育效果顯著))
五、講述故事后半部分,總結(jié)提升。
1、嘗試表現(xiàn)自己是一朵漂亮的小花。師:最后小種子開出了一朵巨形花,假如你是一;ǚN子,你想開出什么樣子的花?請在音樂結(jié)束時做出開花的造型。
2、送禮物給朋友,分享快樂。(出示種子若干)師:今天我?guī)砹嗽S多種子小客人,每人帶一顆種子回家種到土里,并觀察、記錄種子成長的過程。(評析:將閱讀與生活結(jié)合,給幼兒一雙“再次發(fā)現(xiàn)新的信息”的驚喜和再次閱讀的渴望。)
中班繪本閱讀教案11
【目標預設(shè)】
1.通過看圖和猜測閱讀,想象故事情節(jié),進行想象思維及語言表達訓練。
3.通過閱讀,明白負鼠媽媽不想讓寶寶笑的原因及大熊想學會笑的原因,體驗閱讀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閱讀封面
1、小朋友,你們喜歡笑嗎?遇到什么事時會開心地笑?你笑的時候媽媽開心嗎?
2、可有的媽媽卻不喜歡自己的`寶寶笑(出示封面)認識它們嗎?(認識“負鼠”)高個子是誰?你怎么知道它是媽媽的?另一個呢?對,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裘裘。裘裘在干什么?媽媽的表情怎樣?
3、這是一本書的封面,有趣嗎?讀一本書就要從書的封面讀起,從封面上我們可以知道書的名字,誰認識這幾個字?
指名說。
齊讀書名。
“不要再笑了,裘裘!”猜猜是誰對誰說的話?
3、負鼠媽媽為什么不想讓自己的寶寶笑呢?猜猜看!
都覺得好奇是不是?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本書!
二、閱讀故事,感知內(nèi)容
師講述故事內(nèi)容,學生邊聽邊看圖。
(部分章節(jié)采用猜測閱讀,進行想象思維訓練和語言表達訓練。)
三、發(fā)揮想象,自由編繪
1、這個故事會怎樣有趣地發(fā)展呢?拿起你手中神奇的畫筆,自由地編一編吧!
2、學生自由編繪。
3、交流。
四、推薦閱讀,拓展延伸
1、建議學生回家向爸爸媽媽講述這個故事,并表演故事內(nèi)容。
2、向?qū)W生推薦作者的另一本書《小老鼠和大老虎》,希望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讀。
中班繪本閱讀教案12
一、活動目標:
1.學會看圖,能清楚地說出圖中的故事內(nèi)容。
2.知道梨子提琴地由來,并學會用“先……再……然后……最后……”的句式敘述。
3.體驗音樂地優(yōu)美,感受美妙音樂中的幸福生活。
二、活動準備:
1.物質(zhì)準備: 多媒體課件(配有小提琴獨奏地背景音樂)彩帶人手兩份(事先分散放在教室顯眼處)
2.環(huán)境準備:多動能教室
三、活動過程:
(一)、自我介紹:(因為是借班上課,所以先和小朋友做做游戲,熟悉一下)
師:小朋友,我是愛講故事的蔣老師,小朋友們好。
幼:蔣老師好。
師: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吧,跟我一起做。(小蝸牛爬呀爬的游戲使幼兒安靜下來)
。ǘ⒊鍪菊n件(分析課件中的幻燈片)
1.引出第一張幻燈片并詳細分析,突出可怕、吵鬧的氛圍(5分鐘)
師:小朋友,瞧!森林里面發(fā)生了什么事?
幼:一只兔子、
師:你看到一只怎么樣的兔子?(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兔子地害怕,表情動作)
幼:……
幼:兔子,狐貍。打架的狗熊……
師:
。1)誰能說地更好聽一點(教師引導幼兒說出狐貍是怎么樣的,兔子會怎么樣,說出兔子會一邊跑一邊說:救命啊,救命啊……)
。2)你怎么知道狗熊在打架,從哪里看出來的?它們一邊打架一邊會說些什么?(引導幼兒說出狗熊在搶餅,爪子尖尖的,兇狠地眼神,搶的滿頭大汗,并學說“滿頭大汗”這個詞語。)
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小結(jié):森林里有的動物在打架有的在追殺,多么吵鬧多么可怕呀。
師:那你有什么辦法使它們友好相處呢?(幼兒發(fā)散思維)
2.出示第二、第三張幻燈片,播放一段音樂
師:聽,什么聲音?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幼兒自由猜測
師:這甜甜的、優(yōu)美的'音樂是哪里來地呢,我們一起去找找.
幼兒看第三張幻燈片:是小松鼠在拉小提琴
3.分析小提琴的由來,出示相應(yīng)的幻燈片
師:那小提琴是怎么來的呢?(出示課件)幼兒觀察課件自由說說
例:幼:小松鼠用梨子做的小提琴。
師:那梨子是怎么樣的?
幼:一頭大,一頭小,顏色黃黃的。
師:(1)小松鼠先發(fā)現(xiàn)了一個怎樣的梨子?再怎么樣把它運回家?然后怎么樣?最后又干什么了呢?(引導幼兒完整地講述,請多個幼兒,給予適當鼓勵)
。2)請小朋友用“先小松鼠發(fā)現(xiàn)了,再怎么樣運回家,然后怎么樣,最后干什么”把四張圖連起來說一說!保ń處熞鋸垼攸c強調(diào)‘先…再…然后…最后…’這個句式)
。3)現(xiàn)在我們一起用上“先,再,然后,最后”這四個好聽地詞把這四幅圖連起來說說。
師幼:小松鼠先發(fā)現(xiàn)一個顏色黃黃地梨子,再用了很大地力氣把它抬回家,然后把它剖開,做成了一把梨子小提琴,最后它拉起了小提琴,美妙地音樂傳遍了整個大森林
師:我們一起來拉拉小提琴吧。(放小提琴音樂,師幼一起學拉小提琴)我來聽聽看,恩,拉的真美……
師:
。1)咦!那剛才吵鬧,打架地動物聽到這么優(yōu)美的音樂會怎么做怎么說呢?(幼兒自由講述,它們變得友好……)
(2)教師小結(jié):狐貍聽到這么優(yōu)美地音樂說:小白兔我不追你了,我們一起去聽音樂吧。狗熊聽到了說:我們不搶餅了,一起去欣賞優(yōu)美地音樂吧。
師:森林里地其他動物聽到這么優(yōu)美地音樂會做些什么呢?(幼兒觀看幻燈片講述,配有小提琴音樂輕)
。ㄈ、幼兒自由講述,并跟著教師一起在音樂中跳舞
師:那小朋友你們在這么優(yōu)美的音樂,這么優(yōu)美地環(huán)境中會做些什么事呢?
幼:我想畫畫,唱歌,跳舞,和朋友一起玩……
教師小結(jié):原來在這么優(yōu)美的音樂,這么優(yōu)美地環(huán)境中我們可以做這么多的事情,可以幸福美好地生活,F(xiàn)在蔣老師為你們準備了美麗地彩帶,我們一起在這優(yōu)美地音樂中跳跳舞吧!
幼兒起立,去拿事先放在教室里的彩帶,和教師一起跳跳舞。
中班繪本閱讀教案13
活動目標:
1、樂意猜測觀察畫面,了解故事情節(jié),區(qū)分書中真實與猜想內(nèi)容。
2、在看看、說說、模仿的過程中,體驗鼠小弟的心理變化。
3、在閱讀中,懂得做錯了事,誠實坦白才是最好的方法。
活動準備:
1、幻燈片《打破杯子的鼠小弟》
2、錄音(哎呀、打破杯子的聲音)
3、室內(nèi)鋪上墊子,師生席地而坐,創(chuàng)設(shè)寬松的閱讀氛圍。
4、和幼兒交流,有過類似不小心做錯事后被媽媽罵的經(jīng)歷。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閱讀興趣
小朋友看這是誰呀?我們就叫它鼠小弟,一起打個招呼吧。他在干什么呢?
看看它怎么走路的?還有什么地阿芳可以看出它走得很快?
師小結(jié):哦,鼠小弟可能想快點把水端給媽媽喝,所以走得很快,水杯里的水都灑出來了。那走得這么快,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事呢?我們一起來看書。
認識封面:這是書的什么?
師小結(jié):對,封面上有個白色畫面,上面有書的名字、寫這本書的作者、還有書中的主人公-鼠小弟,它端著杯水給媽媽喝。
二、閱讀部分:
1、集體閱讀
P1(扉頁,看幻燈2)
師:
a、走著走著,忽然(放錄音:哎呀)鼠小弟怎么啦?杯子怎么會倒下的?
b、翻開書
c、看見杯子快倒下,鼠小弟心里怎么樣呢?你怎么看出來的?
師小結(jié):鼠小弟可能走得太快了,也可能是腳拌了一下,還或許是手一滑,杯子快要倒下了,它緊張害怕得叫了起來。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它害怕的樣子。
d、(打開幻燈3)請小朋友比較一下剛才分封面?zhèn)這頁的白色畫面,它們的四個角有什么不同?
師:觀察得很仔細,為什么這兩個白色畫面的四個角是不同的呢?原來這本書的作者要讓大家知道四個角尖尖的畫面講的是真的發(fā)生的事,而四個角是圓圓的畫面講的是想出來,沒有真的發(fā)生。
P2:(幻燈4)師:鼠小弟"哎呀"一聲后,(放錄音:啪,打開幻燈)
a、發(fā)生什么事了?鼠小弟心里這么樣呢?從哪里看出來的?
師小結(jié):啪的一聲后,把杯子打破了,鼠小弟嚇得眼睛、嘴巴張得大大的、尾巴在發(fā)抖,老師還看到了它的一根胡須都在發(fā)抖了,說明鼠小弟真的很害怕。
b、我們再看看這個白色畫面的四個角是怎樣的?說明什么?
師:對,畫面四個角尖尖的,表示這件事真的發(fā)生了,鼠小弟真的打破杯子了。
P3:(幻燈5)
師:杯子打破了,開始擔心、發(fā)愁了,它擔心什么呢?
師:對啊,小朋友跟鼠小弟想到一塊兒去了,杯子打破了怎么辦呢?要挨媽媽罵了,它心里很著急,很害怕,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
P4:(幻燈6)師:第四頁上的.它變得怎么樣了?它怎么一會兒又高興了呢?哪里表示它很高興呢?(符號。
師小結(jié):鼠小弟開始很害怕,怕媽媽罵,后來它想出了好主意,心里很高興、很得意,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它高興的樣子。(唉,有了。
P5:(幻燈7)
師:鼠小弟想了個什么好主意呢?我們接著看第五頁。鼠小弟端著一杯水,誰過來了?大象哥哥過來說什么呢?
P6:(幻燈8)
師:結(jié)果怎么樣呢?(杯子被大象打破了)從哪里看出杯子師大象打破的?(幼:大象很害怕,鼻子下面又兩條線,鼠小弟很兇,在罵大象)
師:大象哥哥真的來了嗎?真的打破杯子了嗎?為什么?大家看看這個畫面的四個角。
師小結(jié):對,這就是鼠小弟想出來的不讓媽媽罵的主意。
2、自主閱讀
P7:(幻燈9~P14幻燈16)
師:鼠小弟是不是決定對媽媽說杯子師大象打破的呢?這個答案請大家自己到書里找一找吧。兩個小朋友一起看一本書,從第七頁開始,慢慢地仔細地往后看,看看還有哪些動物過來了?結(jié)果怎樣?觀察這些畫面的四個角時候是什么樣?一直看到第14頁。(幼兒自主閱讀,教師指導問題1.2.3.4)
閱讀后提問:
。1)還有哪些動物過來了?
。2)追問并翻到相應(yīng)畫面,結(jié)果怎樣?這樣說好不好呢?還有誰來了?
(3)以上兩個問題問完后再問,剛才我們看的這些畫面四個角都是怎樣的?
。4)這說明什么呢?
3、集體閱讀:
P15:(幻燈17)
a、看看這頁上的鼠小弟在干嘛呢?(唱歌、揀碎片)哪里看出它在唱歌?心情怎么樣?
b、剛才還在左右為難啊,不知怎么辦的,現(xiàn)在怎么又高興地唱起歌來了?
師小結(jié):這回它打定主意了:反正,就說是別人打破的,這樣媽媽就不會罵我了。所以鼠小弟很高興,很得意地唱起歌來了。
P16:(幻燈18)師:正當鼠小弟邊揀碎片邊哼著歌時,誰來了?
啊,這么多動物全來啦,動物們過來說什么呢?鼠小弟怎么樣啊?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老師扮動物,小朋友扮鼠小弟。
中班繪本閱讀教案14
【活動目標】
1、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自由想象,大膽發(fā)言。
2、小組合作制作小圖書,感受同伴間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師:小老鼠、大彩筆、大花貓;三明治、溜溜球、枕頭圖片;水筆、背景圖;
2、幼兒:裁好的白紙、小圖片(大彩筆、小老鼠、大花貓)、封面、膠水、蠟筆、水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出故事。
師:今天的天氣可真好呀!瞧,有只小老鼠出來玩了(出示小老鼠)這里玩玩,那里玩玩(移動老鼠圖片)玩著玩著,它覺得有點餓了,想找東西吃。吃什么呢?它找呀找,看見了誰?(出示大彩筆)原來是一只大彩筆,小老鼠想要把它吃掉。彩筆先生會怎么說?(幼兒自由講述,教師講述)
二、邊看圖形,邊聽故事,在講述過程中自由想象故事。
1、師:小老鼠瞇著小眼睛說:“有好吃的東西?那還不快點給我?,不然我就把你吃掉!
2、師:彩筆先生用它的身體一轉(zhuǎn),就畫出一個三角形。(教師畫)問:猜猜會是什么好吃的東西?
師:小老鼠一看真開心,是它喜歡的三明治啊(出示三明治圖片),它會說什么呢?(幼兒講述)
師:小老鼠一看,就開心地說:“唔,那可是我最喜歡吃的甜甜的、軟軟的三明治呀。”(幼兒復述)
3、師:小老鼠剛說完,就一口把三明治吞掉了,可是它摸摸圓鼓鼓的肚子說:“飽是飽了,但是我現(xiàn)在想要好玩的東西,快點給我,要不我就把你吃掉!”彩筆先生只好又把身體一轉(zhuǎn),就畫出一個圓形。(教師畫)問:這是什么好玩的東西?(幼兒猜測)
師:原來是個溜溜球(出示溜溜球圖片)。小老鼠一看,說:“我知道這是溜溜球,可以甩出去、收回來,可以帶它散步,可以把它當鐘擺晃來晃去,嘻嘻,好玩!好玩!”誰來學學小老鼠,表演一下。(請個別幼兒玩一玩)
4、師:但小老鼠小眼睛一轉(zhuǎn),說:“好玩是好玩,可是我家里還缺一樣好用的東西,快給我,要不我就把你吃掉!”。彩筆先生怎么辦呢?
師:彩筆先生沒辦法,只好又把身體一轉(zhuǎn),就畫出一個云朵的形狀。(教師畫)問:這是什么好用的東西?(出示枕頭圖片)問:如果你是彩筆先生,你要怎么介紹,小老鼠才會喜歡呢?
5、師:彩筆先生心想,這個貪心的家伙永遠都不會滿足的,我可得想個辦法才行啊。小朋友,你們猜這一次,彩筆先生會變出了什么東西呢?小老鼠會怎么樣呢?彩筆先生有沒有脫險呢?快幫彩筆先生想個www.300168.com好辦法吧!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討論一下。誰來說說你的好辦法?
師:彩筆先生身體一轉(zhuǎn),小老鼠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見一只大花貓猛撲上去,(出示大花貓圖片)一口把小老鼠吞下肚。彩筆先生開心地笑了。
三、完整欣賞故事,并且試著給故事取名。
師:這個故事有趣嗎?我們一起完整地聽一遍吧。
師:誰給這個故事取個好聽的名字?不然就叫《小老鼠和彩筆先生》,好嗎?
四、合作制作圖書,看圖講述。
1、師:小朋友,想不想把這個故事做本小圖書?這樣,就可以一邊看一邊講了。
2、師:想一想,這本書要做幾頁?
3、欣賞教師做的圖書。
師:瞧,我的圖書已經(jīng)做好了,你們看看我做的是幾頁的?每一頁都是怎么做的?
4、提出要求。
師:一組5個小朋友做一本書,5個人商量好誰做第1頁(2、3、4、5)。每一頁要在右下方寫上頁碼。老師已經(jīng)給你們準備好了封面,還有一些小圖片,你們根據(jù)自己選擇的.頁碼,挑選相應(yīng)的圖片貼一貼,還可以畫一畫每一頁的背景。
5、幼兒制作圖書。鼓勵幼兒添畫背景。
五、師生一起看書講述故事。
1、評價各小組制作的圖書。
2、請個別小組挑選代表看書講述故事。
附故事:小老鼠和彩筆先生
有一天,天氣真好,小老鼠出來玩,玩著玩著,它覺得有點餓了,想找東西吃。它找呀找,看見了一只大彩筆,小老鼠想要把它吃掉。彩筆先生說:“老鼠先生,你不要吃我,我不好吃,只要你答應(yīng)不吃我,我給你變出好吃的東西來。好嗎?”
彩筆先生用它的身體一轉(zhuǎn),就畫出一個三角形。小老鼠一看,就開心地說:“唔,那是我喜歡吃的甜甜的、軟軟的三明治。”小老鼠剛說完,就一口把三明治吞掉了,可是它摸摸圓鼓鼓的肚子說:“飽是飽了,但是我現(xiàn)在想要好玩的東西,快點給我,要不我就把你吃掉!”彩筆先生只好又把身體一轉(zhuǎn),就畫出一個圓形。小老鼠一看,說:“我知道這是溜溜球,可以甩出去、收回來,可以帶它散步,可以把它當鐘擺晃來晃去,嘻嘻,好玩!好玩!”可是它小眼睛一轉(zhuǎn),還是說:“好玩是好玩,可是我家里還欠一樣好用的東西,快給我,要不我就把你吃掉!”
彩筆先生沒辦法,只好又把身體一轉(zhuǎn),就畫出一個云朵的形狀。小老鼠一看,說:“唔,多柔軟的枕頭呀,如果枕著它睡覺,肯定會作個好夢!”可是貪心的小老鼠還是說:“不夠,不夠,還要,我還要好看的衣服!還要漂亮的房子!還要你把我變得比貓還要威風!還要…還要…”
彩筆先生心想,貪心的家伙永遠都不會滿足的,我得想個辦法才行。于是它身體一轉(zhuǎn)…小老鼠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見一只大花貓猛撲上去,一口把小老鼠吞下肚。彩筆先生開心地笑了。
中班繪本閱讀教案15
一、教學目標:
1.根據(jù)畫面所傳遞的信息,猜測故事內(nèi)容。
2.嘗試自主閱讀,體驗閱讀的樂趣。
3.知道凡事都要看整體而不能只看局部的道理。
二、教學準備:
1.白板課件、拼圖,自制小圖書人手一本,自制大圖書一本。
2.活動前與幼兒玩過猜動物的游戲。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能根據(jù)畫面所傳遞的信息進行想象,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難點是理解故事的道理。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多媒體教學、猜測法、自主閱讀法、觀察法、操作法
五、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幼兒活動
設(shè)計意圖
(一)課件導入,激發(fā)興趣。
1.課件出示七根彩色的尾巴。
今天,老師請來了一群小動物,猜猜看是它們是誰?(播放課件尾巴)
2.引導幼兒觀察小老鼠的數(shù)量。
3.交代故事的名稱。
今天的故事就和這七只小老鼠有關(guān),故事的名字叫《七只瞎老鼠》。
4.什么是瞎老鼠?你們知道,“瞎”是什么意思嗎?
1.幼兒觀看課件,猜猜是哪個小動物。
2.幼兒觀察小老鼠的數(shù)量,說出有7只小老鼠。
3.幼兒知道故事的名稱。
4.幼兒說出瞎就是看不見。
活動開始,以課件出示老鼠的.尾巴,引導幼兒猜猜它們是誰?接著,讓幼兒數(shù)數(shù)有幾只,并通過追問“瞎”是什么意思,讓幼兒理解“瞎”這個字。既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又突出主題。
。ǘ┎乱徊,說一說,看一看,理解故事內(nèi)容。
1.演示課件,講述故事:有一天,七只瞎老鼠在池塘邊聽到了一陣奇怪的聲音。會是什么呢?
2.講述紅老鼠摸怪物的故事情節(jié),引導幼兒聯(lián)想紅老鼠會以為是什么呢?
3.組織幼兒進行自主閱讀,了解之后還有幾只小老鼠的故事情節(jié)。
4.組織交流。紅老鼠摸到的這個怪物是粗粗的,直直的,把它當成一根大柱子。那其它老鼠摸到的這個怪物又是什么樣子的,請你來找一找?它們以為是什么呢?
1.傾聽教師講述故事,猜測七只瞎老鼠在池塘邊聽到了一陣奇怪的聲音會是誰發(fā)出的?
2.傾聽教師講述紅老鼠摸怪物的故事情節(jié),幼兒進行聯(lián)想猜測紅老鼠會以為是什么。
3.幼兒進行自主閱讀,了解之后還有幾只小老鼠的故事情節(jié)。
4.幼兒交流自主閱讀情況,能用完整的話來表達其它老鼠摸到的是什么。
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來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邊結(jié)合設(shè)疑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猜想、聯(lián)想。有一天,七只瞎老鼠在池塘邊聽到了一聲巨響會是什么呢?讓幼兒來猜測一下,引發(fā)幼兒的好奇。在紅老鼠去摸怪東西,把怪物當成紅柱子的基礎(chǔ)上,引導幼兒自主閱讀,理解其它五只瞎老鼠分別去摸這個怪東西時,又把它當成什么。讓幼兒先觀察、猜想,再聽,再說,既能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又能發(fā)展幼兒獨立思考的能力。
。ㄈ┢匆黄,玩一玩,體驗活動的樂趣
師:六只小老鼠,它們一上一下,一前一后,每只老鼠只摸到了一個地方,他們還是不知道這個怪物是什么?那我們小朋友來幫忙,試一試,拼一拼,看看小老鼠摸的究竟是什么?
幼兒進行拼圖,找出這個大怪物是誰。
通過拼圖活動,幼兒在思考和操作中獲取真相,也體現(xiàn)了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理念。當幼兒通過拼圖發(fā)現(xiàn)原來是大象后,幼兒的閱讀的積極性會更高。
。ㄋ模┙視怨治锏恼嫦
1.教師講述故事的結(jié)尾。
2.提問:為什么六只小老鼠會摸不出大象呢?而白老鼠為什么能摸出是大象?
【中班繪本閱讀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中班繪本閱讀教案(通用17篇)10-05
中班繪本教案04-02
小班閱讀繪本教案02-22
小班繪本閱讀教案02-28
中班語言繪本教案01-06
語言繪本中班教案06-30
繪本閱讀活動方案02-26
中班語言繪本教案15篇01-07
幼兒園中班繪本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