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班教案范文錦集八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教案 篇1
一、設計意圖:
在《春天的童話》這個藝術主題里,種子發(fā)芽這個內容是幼兒非常感興趣的。本來在春天這個季節(jié)里,發(fā)芽就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幼兒也在自然角種植時觀察過種子發(fā)芽的現(xiàn)象。而《芽》這篇散文意境優(yōu)美,其中還有一些非常美的詞語,幼兒在欣賞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感受美,而且也可以豐富一些詞匯,如:膽怯、滋潤、撫摸等。雖然散文這種題材幼兒以前接觸得很少,但現(xiàn)在我們中班下學期的孩子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語言基礎,因此我們想讓幼兒嘗試接觸。而且這首散文講的就是小芽在發(fā)芽過程中經歷的從膽怯到勇敢的心理歷程,也能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二、活動過程:
。ㄒ唬┗顒幽繕
1.欣賞散文,感受散文優(yōu)美的意境,理解散文中優(yōu)美的詞語。
2.認真傾聽散文,感受散文中小芽從膽怯到勇敢的心理變化,并用動作表現(xiàn)。
(二)活動準備
課件,兩段音樂,太陽、春風、春雨、芽的頭飾若干。
(三)活動過程
1.導入
——春天來了,你們看是誰從土地媽媽的懷抱里探出頭來了?(教師邊做動作,邊說)
——原來是,小種子發(fā)芽了?墒牵憧,小芽怎么了?心情怎么了?(教師做出不開心的表情)
——咦?為什么小芽不開心了呢?
——那,我們一起來欣賞一篇散文《芽》吧!
2.完整欣賞課件
3.分段欣賞
1)聯(lián)系幼兒實際來理解、并體驗小芽膽怯的心理
——散文中,小芽兒從土地媽媽的懷里探出頭來,像個什么樣的小姑娘,散文中有一個很好聽的詞語,我們再來聽聽看。
教師表演動作
——為什么小芽兒從土地媽媽的懷里探出頭來會膽怯呢?
——哦,原來它覺得自己就要離開土地媽媽了,所以會膽怯。那你有沒有什么時候感到膽怯了呢?
請幼兒自由說說
——這個時候誰來幫助它了?
——我們來聽聽,是誰來幫助小芽了,她有什么樣的感覺?
教師表演第一段
——是誰來了,它是怎么幫助小芽的?
——請你一邊說一邊用動作表示。
——我們一起來做春風和春雨來幫助小芽吧。
教師帶幼兒一起朗誦并表演散文第一段。
——小芽在春風春雨的撫摸和滋潤中有什么感覺?(溫暖、親切)
——小芽感受到了別人帶給他的溫暖、親切。
——可是,小芽還是有些害怕。你聽,太陽、春風、春雨是怎么跟它說的?
2)感受到來自朋友的溫暖幫助
三段播放給幼兒看(課間)
——太陽對小芽說了什么?
如果幼兒說不出,教師可拿出太陽的頭飾單獨說一遍
——原來,太陽給了小芽光亮,小芽就會變得健康,我們一起來學太陽幫助小芽吧!
集體朗誦
——那春風是怎么說?誰能像剛剛太陽說的那樣對小芽說
集體朗誦,
教師做小芽,請幼兒來做春風
——那春雨是怎么跟小芽說的?
教師來做春雨,小朋友來做小芽,教師朗誦一遍,然后再角色互換。
3)體驗到樂觀面對的重要
——小芽聽了它們的.安慰,現(xiàn)在它有什么變化呢?(幼兒看課件)
——小芽終于在朋友們的鼓勵中,變得堅強、勇敢了。那我們也來做做勇敢的小芽。請你把勇敢的表情和動作來表現(xiàn)(引導幼兒邊說邊用動作來表演:抬頭、挺胸、眼睛睜大、微笑。)
4.再次完整朗誦并表演
——那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完整的念念散文表演吧。
5.分角色表演
——誰愿意做太陽、春風、春雨來幫助小芽?
——小芽要把一開始的膽怯和后來勇敢、堅強的表情做出來哦!
6.教師小結:
——你們喜歡小芽嗎?為什么?
——你在生活中遇到過膽怯的事情嗎?是誰幫助了你?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小芽剛剛離開媽媽的懷抱所以會有膽怯的心理。經過別人的幫助、鼓勵,漸漸擺脫了那種膽怯的心情變得活潑開朗起來。其實在生活中,不管小朋友還是大人,都會遇見一些不知道的事情,這時都會感到害怕和恐懼。不過,別忘了在我們身邊會有很多好朋友,他們會來幫助我們,所以我們要像小芽一樣勇敢、樂觀的面對,你們說好嗎?)
三、分析:
《芽》這是篇很優(yōu)美的散文。散文有三大美:意境美、語言美、情感美。這三個內容都是相輔相成的。意境美是融入在語言美中,今天老師的語言、體態(tài);音樂、課件都成功的營造了散文優(yōu)美的意境。但是,今天在欣賞散文的語言時,教師忽略了孩子對散文語言的理解。因此,最后孩子對散文的情感體驗缺失了。其實孩子也有自己理解散文的方式,教師應給與機會,讓幼兒或說出自己的想法;或做出相應的動作、表情。在充分理解了散文的語言美時,才能體會到散文中蘊含的情感美。
四、反思調整:
1. 目標的制定
欣賞散文和認真傾聽散文,有重復的意思。認真傾聽散文也是包含在欣賞散文的要求里,建議去掉。因為,整個活動都是在小芽發(fā)芽的情境中進行的,建議在目標中加入“在情境中“感受小芽從膽怯到勇敢的心理變化。
2.提問的設計
教師語言過多,是剝奪幼兒說話的罪魁禍首。在活動中,教師比較心急,看孩子回答不出來,就急著告訴。因此,問題的導向不夠開放。建議,提問要再開放些,讓孩子有更多思考的空間,并給孩子機會大膽表達。
3.幼兒參與的程度
一個活動的成功與否就在看孩子們愿意參與的程度時候足夠。因此,我們要適時調動孩子參與的積極性。比如,在環(huán)節(jié)三中“理解散文中的詞匯”,教師應讓幼兒用身體動作來大膽表現(xiàn)自己對這些詞匯的理解。也許,孩子們的理解不一定正確,教師可以及時給予語言和肢體動作上的正確引導。這樣的過程能讓孩子真正參與到理解、感受散文中來,而不是老師一個人在唱獨角戲。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自由創(chuàng)編各種跳的動作,能跟著音樂合拍地跳舞。
2、嘗試自由討論創(chuàng)編游戲的玩法和規(guī)則進行游戲,并遵守規(guī)則。
3、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會找空位跳舞
準備:
在地上畫上巨人的.大嘴巴、錄音機、磁帶、已學會歌曲。
過程:
(一) 以“今天我們來當跳跳糖一起來跳舞”引出課題。
(二)自由創(chuàng)編各種跳的動作,并合拍地跳。
1、復習歌曲《會跳舞的跳跳糖》把跳跳糖快樂的樣子唱出來。
2、你這顆跳跳糖會怎么跳舞呀?(啟發(fā)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各種跳的動作:有腳的動作,再加上手的動作)
聽著音樂的節(jié)拍,一拍一下地跳。
(三)自由創(chuàng)編游戲的玩法和規(guī)則。
1、聽歌曲后尾奏一句,自由想象,跳跳糖怎么了?
2、看,地上有一張巨人的大嘴巴,跳跳糖到巨人的嘴里去跳舞一定很有趣。今天我們一起來玩這個游戲。想一想
、偬鞘裁磿r候跳到巨人的嘴里去好呢?
把剛才尾奏的音樂也加到游戲里去,可以怎么玩呢?(鼓勵小朋友自由想出不同的玩法和規(guī)則)
。▏L試用不同的玩 法和規(guī)則游戲,提醒幼兒遵守規(guī)則,體驗自由創(chuàng)編游戲的快樂。)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通過傾聽與感受,梳理、理解歌詞。
2、借助體驗、表達、圖譜等多種形式,感知歌曲結構特點。
3、喜歡分角色演唱、小組合作的演唱形式。
【活動準備】
音樂圖譜一套(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出示“馬”字,認識這個字嗎?看到馬字,你會想到馬的哪些本領?
2、幼兒回答
3、一個小朋友也想了解大馬的信息。聽,他是怎么問的`,大馬是怎么答的。
二、感受學習歌曲。
1、感受學習第一段
——(清唱第一遍)小朋友是怎么問的,大馬是怎么答的?
——出示主句圖譜。你們能看懂嗎?有什么問題?
——這段歌曲什么地方是一樣的?它像什么樂器的聲音?每一次,敲了幾下鼓?
——教師與幼兒對唱。
2、嘗試學習第二段。
——清唱歌曲第二遍,第二段與第一段有一樣的地方嗎?
——出示圖譜,第二次他問的問題是什么?
——理解圖譜,為什么叫好跑路?鐵鞋有什么用?
——教師與幼兒對唱。
3、學習第三段。
——如果再問第三個問題,有可能什么地方不相同?
——不出示圖譜,師幼互動清唱第三段。
——出示圖譜,梳理形成歌詞。
——小男孩一共問了幾個問題?這些問題有什么特點?
——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一樣的地方?
前面都是什么?小朋友的什么?
后面都是什么?大馬的回答。
4、自主學習第四段。
——出示圖譜,自主學習。
——理解歌詞,共同演唱。
——這一段是問題嗎?你覺得馬是什么樣的動物?
——完整唱。
三、演繹歌曲。
——學習分角色演唱,F(xiàn)在誰來提問題,分角色唱?
——分析:為什么分角色沒唱好?哪一句最難?怎樣唱的更好聽?
——加上鼓伴奏。樂器伴奏,鼓敲幾下?圓舞板?
——逐步增添樂器伴奏。沙球、圓舞板。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知道要保持房間和自己用的物品的整齊。
2、 學習整理自己的房間,能按物品的種類有序地擺放物品。
活動準備:
1、 請家長提供幼兒房間的照片。
2、 故意弄亂的教室或活動室。
3、 練習冊
活動過程:
1、通過討論進入活動主題。
——教師:你有自己的小房間嗎?你的房間里有什么?爸爸和媽媽的房間里有什么呢?(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發(fā)言)。
2、教師出示照片,讓幼兒猜測這些分別是誰的房間的照片。
(1、)教師:猜猜這是誰的房間?照片上的房間讓你有什么感覺?
(2、)幼兒猜測并回答。教師小結:照片中的房間有的比較凌亂,有的比較整齊。
3、引導幼兒討論使房間整齊的方法。
(1)教師:怎樣才能使我們的小房間整整齊齊呢?
(2) 幼兒討論交流。
(3)請房間整潔的幼兒說說自己或父母整理房間的.經驗,如按照物品歸類,將物品有序地擺放在相對固定的位置上等等。
4、讓幼兒學習按照有序的方法收拾教師里的用品。
(1)教師:你們看,我們的教師很亂,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收拾教室吧。
(2)幼兒開始動手分區(qū)收拾教室。
5、幼兒間交流將教室收拾整齊的方法。
中班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垃圾對話”的內容,豐富詞匯:“發(fā)霉”、“變形”、“你推我擠”、“吵吵鬧鬧”。知道日常生活的垃圾增多給人類帶來危害。
2、鼓勵幼兒對變廢為寶進行大膽想象,參與創(chuàng)造性的表演,發(fā)展幼兒的記憶力和表現(xiàn)力。
二、教學準備:
1、教師帶幼兒觀察周圍的環(huán)境,體驗環(huán)境污染狀況。
2、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垃圾角
3、錄像帶一盒(大班幼兒對應的配戴各種垃圾進行表演)
4、舊報紙、酸奶杯、膠袋、紙盒、布碎等。
三、教學過程:
1、教師做掃垃圾的`動作,出示充滿垃圾的垃圾筒,引出課題。
教師引導:“小朋友看到我現(xiàn)在干什么呢?(掃垃圾)老師看到地面有這么多垃圾覺得很不干凈,很不舒服,我要把地面清潔干凈,把垃圾掃進垃圾筒里,你們看垃圾筒里面有這么多的雜物廢品。噓,請小朋友們認真地聽一聽,他們說了些什么呢?”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垃圾的悄悄話”,豐富詞匯。
提問:
(1)剛才有什么垃圾在說話?
(2)舊報紙為什么會說自己還很有用呢?
(3)廢舊物品還能有用嗎?有些什么用呢?
3、觀看大班幼兒的情境表演,再聽第二遍故事。
提問:
(1)你們看到馬路上的垃圾從哪里來的?
(2)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垃圾?
(3)垃圾對人們有什么害處呢?
(4)我們要怎樣減少垃圾,保護環(huán)境?
4、幼兒學習表演“垃圾的悄悄話”的故事情境。
先請一組幼兒出來表演給大家看,要求大膽地說出垃圾,說出的垃圾的話,并啟發(fā)幼兒想像各種垃圾的動作,然后再請全體幼兒一起表演,分別配戴各種垃圾。最后請表演得最好的一組幼兒出來表演給大家欣賞,老師作最后小結。
5、活動結束:
教師引導:“小朋友,我們的活動室也有垃圾,這樣的環(huán)境干凈嗎?現(xiàn)在請你們來當環(huán)保小衛(wèi)士,把
活動室的環(huán)境清潔干凈。但是不要把可以循環(huán)再用的舊物丟到垃圾筒里,要把它收起來,下次老師要教你們廢物變寶的一種新本領。
中班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練習從10——15厘米的高處往下跳的動作。
2、發(fā)展幼兒聽指令行動的能力。
二、材料準備
托班的椅子高度剛好為15厘米左右,一人一把小椅子、小樹若干、老鷹頭飾一個、小蟲子若干、小鳥頭飾若干。
經驗準備:知道小鳥喜歡吃的食物-、有初步關于小鳥生活習性方面的'經驗。
三、活動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練習從10——15厘米的高處往下跳的動作。難點是雙腳并攏往下跳,小年齡的幼兒從高處跳下來的時候往往一只腳先下來,后一只腳跟上。在這里教師先示范給幼兒看,然后指導幼兒雙腳并攏輕輕地跳下來。
四、活動流程
(一)以小鳥到樹林里去捉蟲為引題
1、今天,媽媽帶你們到樹林里去捉蟲,展開翅膀,小腳踮起來一下一下學小鳥飛。
2、看看,我們來到了哪里呀?樹林里有什么?請每個寶寶到樹上去找個家。
(二)肚子餓了,怎么辦?出去找東西,教師帶領幼兒從高處跳下來。
3、音樂響起,下雨了,打雷了,小鳥快回家。
(三)雨停了,小鳥又出去找東西了,噓、媽媽好象聽見了老鷹的聲音,老鷹來了,大家趕緊飛回家。
(四)老鷹走了,鳥媽媽請鳥寶寶出來找蟲子。找到好多的蟲子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中班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為了開發(fā)和利用農村的鄉(xiāng)土資源,我班孩子在本階段生成了主題活動——家鄉(xiāng)的“豆寶寶”。因此,在我們的種子角中,收集了各種各樣的豆子,有紅紅的赤豆、白白的扁豆、綠綠的綠豆、品種多樣的大豆等等。孩子們對這些豆寶寶雖有一定的認識,如赤豆可以做豆沙,黃豆可以做豆?jié){,但都比較粗淺。為了引發(fā)他們對豆類的進一步探索欲望,我們設計了“五彩豆”活動。利用豆類的特征,鼓勵幼兒搖一搖,引出三種豆(赤豆、綠豆、黃豆),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嘗一嘗,感受豆類食品的不同風味;做一做,運用豐富的想象,用各種豆豆大膽創(chuàng)作美術作品。
活動目標:
1、 在感知各種豆類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大膽表述豆類的特征及用途。
2、 了解、認識各種豆類食品,激發(fā)幼兒喜歡吃豆類食品。
3、 聯(lián)系已有經驗,大膽創(chuàng)作。
4、 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 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大膽表述豆類的特征及用途
活動難點:利用豆類的不同顏色,大膽表現(xiàn)豆貼作品
活動準備:
1、每張桌子放置黃豆、綠豆、赤豆各一的三瓶豆罐
2、各色各類豆子(青豆、黑豆、蠶豆、豌豆……)
3、相關豆類食品
活動過程:
1、 激發(fā)興趣
(1)、在每張桌子上放置黃豆、綠豆、赤豆各一的三瓶豆罐。
請幼兒搖一搖、聽一聽、猜一猜里面藏了哪位豆寶寶。
。ㄓ變翰僮骱笞杂山涣鳎
。2)、幼兒打開罐子,看一看里面到底藏了哪種豆豆。
2、 自由探索
。1)、師:這些豆豆為什么會發(fā)出不同聲音呢?請你們從每個豆罐里取一粒都寶寶,放在手心里看一看,和朋友說一說,它們長的怎么樣?(顏色、大小、形狀不一,但它們都有豆萁)
。2)、師:在這些豆豆里,你喜歡哪種呢?為什么?
。ㄓ變合嗷ビ懻摚
(3)、師:對,豆寶寶的本領可大了,它能做成很多好吃的食品,F(xiàn)在,我們就去參觀一個豆制品展覽會,看看我們喜歡的豆寶寶在那里變成了什么?(幼兒間交流,教師巡回指導)
3、 交流討論
。1)、師:你們在展覽會上看到了什么?是由哪種豆寶寶做成的?
幼:我看到了豆沙、棒冰……它們是用赤豆做成的;
我看到了豆腐、腐竹……它們是用黃豆做成的;
我看到了綠豆糕……是用綠豆做成的;
小結:豆寶寶不僅可以做這么多好吃的食品,而且都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所以,我們小朋友要多吃、常吃豆類食品,使我們的身體長的棒棒的。
。2)、師:除了這三種豆豆外,你們還認識哪些豆豆呢?
幼:青豆、黑豆、蠶豆、豌豆……
4、 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1)、師:這些豆豆都穿著漂亮衣裳、五顏六色,我們能不能用它們
裝飾圖畫呢!請你們來試一試,用五彩豆來裝飾自己的繪畫作品。
(2)、幼兒自由結伴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教師是觀察者、傾聽者,也是指導者,適時地點撥和引導,能起到推動和引導的作用,而幼兒才是主體。幼兒主體性表現(xiàn)得不足或過甚,都影響了教學的質量。中班孩子的思維是直觀而又簡單的,他們在表現(xiàn)事物的過程中,抓住的是它們明顯的特征,而不會考慮很多。我想作為老師不應以成人的眼光去理解、去給予,而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有他們自己的想法、有他們獨特的自我表現(xiàn)方式,尊重、肯定對于孩子來說是更重要的。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欣賞散文詩,感受散文詩的意境美。
2、理解散文詩的內容,學習"躺、鉆、睜、站、停"等詞。
3、理解散文的內容,初步學習朗誦散文。
4、幫助幼兒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欣賞優(yōu)美的`語言,體驗散文中所洋溢的樂觀精神。
活動準備:
1、配樂散文詩《睡了》。
2、課件(夜晚背景圖,小花貓、小白兔、小金魚、小紅鳥、小黃鸝的睡覺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師幼互動;
2、教師出示夜晚背景圖,引出活動。
3、欣賞散文詩
。1)完整欣賞散文詩,感受詩中的意境美;
提問:聽了這首散文詩你有什么感覺?你喜歡這首散文詩嗎?
。2)再次欣賞散文詩,理解詩中的主要內容,學習動詞"躺、鉆、睜、站、停";
4、學習散文詩,鞏固幼兒對詩歌的理解和動詞的掌握;
5、活動延伸:
師: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了這首散文詩,知道了很多小動物是怎樣睡覺的,那么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它們又是怎樣睡覺的呢?
小朋友們知道得真多,讓我們回教室把這些小動物也編到散文詩里好嗎?
教學反思:
新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fā)展;顒又,我緊緊把握這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輕松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容。課上的氣氛也是很活躍的,發(fā)言也很積極,較好地達到了預期設計的活動目標。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的教案11-05
(精選)中班教案08-18
[經典]中班教案12-10
中班教案【精選】02-19
中班教案07-20
中班的教案01-22
中班教案08-06
中班教案[經典]04-30
中班教案[精選]09-30
中班教案(精選)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