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中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7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美術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折、揉、撕和貼等方法裝飾盒子外觀,制作物品收納盒。
2、利用生活中的廢舊品制作玩具,節(jié)約制作材料。
活動準備:
1、花朵收納盒的范樣若干。
2、牛奶空紙盒、皺紋紙、色紙、白膠和剪刀等人手一份。
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出示花朵收納盒的范樣,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師:這是什么?有什么用呢?你也想做一個嗎?
二、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制作花朵收納盒的方法。
1、出示幼兒用書,教師示范牛奶盒口的`折法。
2、教師:看看這個花朵收納盒是怎么做的?用了哪些材料?
3、教師:怎樣讓高高的盒子嘴巴折進盒子里呢?折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4、幼兒探索裝飾盒子的方法。
三、鼓勵幼兒有創(chuàng)意地制作花朵收納盒。 四、展示幼兒的花朵收納盒,引導同伴間相互欣賞。
1、教師:你的盒子上裝飾了什么樣的花朵?
2、教師:這朵花是怎么做的?
3、教師:你準備用這個花朵收納盒裝什么呢?
中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解折出牽牛花,促進幼兒動手動腦的發(fā)展。
2.能平整地翻出牽;。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促進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感受作品牽;ǖ拿栏。。
活動準備:
各色正方形彩紙、剪刀、牽;ú襟E圖。
活動重點:
會看圖解折出牽;ú⒎_花瓣。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激發(fā)幼兒興趣。
。保⌒∈裁椿ㄑ剑_滿竹籬笆呀,一朵連一朵呀,吹起小喇叭呀。猜猜我是誰呀?
。玻ǔ鍪緺颗;ǚ独颗;ㄓ袔灼ò辏繝颗;ㄩ_在哪兒?藤蔓喜歡往哪兒爬?牽;〞趺礃映?
二、觀察牽;ú襟E圖,引導幼兒探索、交流。
。保^察圖解,引導幼兒交流、探索折牽;ǖ姆椒。
。玻粋一個步驟引導幼兒嘗試折牽牛花。
。常處熤攸c解釋難折地方。
三、幼兒嘗試看圖解折牽;ā
。保處熡^察,隨時適當指導和解釋示范。
。玻龑芰姷挠變簬椭芰θ醯.孩子。
四、幼兒欣賞作品,分享成功的喜悅。
幼兒欣賞自己折的牽;ǎ瑥土暩枨稜颗;ā,體驗成功的快樂。
“小小牽;ㄑ剑_滿竹籬笆呀……”
活動反思:
首先,我以猜謎引出牽;,孩子們很熟悉牽牛花一猜就對。接著我簡單介紹牽;ǖ奶卣鳎@樣孩子們對牽;ㄓ辛顺醪降牧私。但把牽;ㄓ袔讉花瓣漏了,還應多熟悉教案。其次,我改變了以往邊教邊折的方法,而是引導幼兒觀察牽;ú襟E圖,請個別幼兒一個一個步驟探索、交流折牽;。給了孩子強烈探索的機會,增添了孩子學習的欲望。
接著,幼兒制作牽;。在操作過程中,我發(fā)現孩子們對于折、剪等基本方法掌握的比較好,特別是在翻出花朵時,開始時有幾個孩子還在擔心請我?guī)兔,經過我的鼓勵大多數幼兒都能正確的制作出來。而且也越來越精細。
最后,展示作品,讓幼兒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因此多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就算一開始折得不算漂亮也沒關系,只要是自己的成果就行。
中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體驗扮演獅王的快樂。
2、嘗試使用水粉大膽表現獅王的神氣外形。
3、能用色彩和造型大膽表現獅王的形態(tài)特征。
活動準備:
1、已到動物園觀察過獅子王。
2、vcd,故事《獅子的辮子》
3、繪畫紙、蠟筆、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獅子的辮子》
小朋友們我們上次一起去了動物園觀看了許多動物,你們知道森林之王是誰嗎?現在老師要來給你們講一個有趣的故事叫做《獅子的辮子》。
二、視覺體驗:觀看vcd。
請小朋友們看看電視中的獅子長的是什么樣子的'?請幼兒們模仿獅子的樣子。他的外形是什么樣子的?教師與幼兒共同總結獅子的外形:"獅子長著一個圓圓的大腦袋,臉也是圓圓的,它的身體有點長,身體下面長著四條腿,還長著一根尾巴,獅子臉的周圍長滿了毛。"這毛是什么樣子的呢?(又漂亮又威風)你要讓獅子更漂亮,你給獅子設計一個什么樣的發(fā)型呢?它的頭發(fā)是直的還是卷的?毛是什么顏色的呢?讓幼兒自由討論。
三、繪畫體驗: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重點:
1、步驟:先畫獅子身體特征,然后裝飾毛和染色;
2、啟發(fā)幼兒表現"神氣""威風";
四、同伴互相欣賞、評價
中班美術教案 篇4
選取此活動的原因:離園活動時,幼兒對玻璃紙產生濃厚的興趣并自言自語的提出問題。所以選取此活動使幼兒興趣點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活動目標:
1、知道我們周圍有各種顏色,感受顏色的美。
2、通過操作知道顏色會變化,把兩種顏色混合在一起,就能變成另一種顏色。
3、學習用連貫的語言說己的操作結果。
4、發(fā)展視覺,提高歸類能力。
準備:
1、每個幼兒家里帶一件顏色漂亮的物品。
2、幼兒實驗的透明小瓶子、吸顏料瓶子;每組桌上有紅、黃、藍、白四色顏色水。教師實驗用具一套。
活動過程:
一、顏色的美。
1、幼兒自由欣賞、分享帶來物品的顏色。
2、教師:許多東西都有顏色;有了各種漂亮的顏色,世界才顯得這么美麗。
二、顏色會變。
1、幼兒自由配色。提問:兩種顏色混在一起,會發(fā)生什么變化/?誰能用桌面的顏色配出老師出示的顏色。
2、幼兒進一步配色。提問;你能配出更多的顏色嗎?怎樣配的?
幼兒配色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把操作的過程與結果講給旁邊的小朋友聽。
3、幼兒表達自己操作的.結果。教師“數一數,你一共配出幾種顏色;說一說,你能叫出其中的幾種顏色的名稱。”
4、顏色分類。把配好的顏色相近的放在一起,能把顏色分成幾類。
5、教師。把兩種顏種放在一起,會變成另一種顏色。
三、玩玻璃紙。
1、分給幼兒各色玻璃紙,請小朋友把不同顏色的兩張玻璃紙合,有什么變化。
延伸活動;讓幼兒用自配的顏料著色。
中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毙蕾p畫家米羅作品中獨特的繪畫風格,利用點、線、形,結合各種色彩進行創(chuàng)作。
、矘芬鈪⒓有蕾p活動,能發(fā)現藝術作品中的美,感受作品中的色彩特點。
、撑囵B(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磁囵B(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蹬囵B(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在欣賞藝術作品中體會冷暖色系,觀察并說一說作品中點、線、形的作用。
難點:欣賞米羅作品,大膽表述藝術作品的畫面,感受藝術美。
(要發(fā)展幼兒欣賞多種藝術形式和作品是,幼兒在欣賞藝術作品時會產生相應的聯想和情緒反應,教師引導幼兒結合所見的色與形大膽講述,從而引發(fā)幼兒感受美、熱愛美、創(chuàng)造美。)
活動準備:
⒈多媒體課件《米羅和他的作品》、黑板、小貼紙若干。
、灿變豪L畫創(chuàng)作用具:人手一份的毛筆、記號筆、顏料(紅、黃、藍、綠)、生宣(背后粘好白紙)、抹布;水桶6個、報紙等若干。
活動過程:
⒈談話導入
、艓煟盒∨笥褌,你們喜歡畫畫嗎?喜歡用什么顏色來畫,畫什么?
師:有偉大畫家也愛畫畫,我們來看看他用什么顏色?畫了什么?(直接出示范畫)
。ㄔu析:活動先引導幼兒說自己畫畫喜愛用的顏色,請幼兒說出色彩和色彩相對應的給人的印象和感受,引導幼兒接下來重點結合畫作的色彩來欣賞。)
、操p析作品、大膽表達對作品的感受。
⑴引導幼兒觀察畫中的主體形態(tài)、色彩、線條等。
圖1《紅蛋太陽》
、賻煟涸谶@幅畫中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顏色的?
幼兒的回答是:它用紅色畫了太陽,你為什么覺得它畫得是太陽(從顏色形狀:因為是紅色的、圓形的)紅色的太陽給你什么感覺?(照在身上暖暖的)紅色是暖色。還有什么顏色給你也是暖暖的感覺?(粉紅、玫紅、橘紅……)這些顏色也是暖色。
教師總結:太陽是紅色,代表了溫暖,過年時哪里有紅色?(紅燈籠、紅紅喜字……紅色代表了溫暖、熱情、吉祥、喜慶)
②師:除了紅色的圓圓的太陽,你在畫上還看到了什么顏色?(具體進行分析)
。ㄗ仙拈L條)可能是什么?(一艘小船、一條圍巾……)
教師靈活幫助幼兒補充完整回答語句,描述得更加詳細。回答里重點圍繞畫面里的點、線、形。
、蹘煟耗阍诋嬌峡吹搅耸裁淳條?(引導幼兒根據線條的特征說一說)米羅爺爺肯恩那個想畫成什么?
、軒煟哼@幅畫美嗎?美在哪里?
師:請你為這張畫起個名字。
、萁榻B米羅
教師介紹:這張畫是一個大畫家叫米羅爺爺(出示)畫的《紅蛋太陽》。米羅爺爺畫喜歡用簡單的大圓、小圓、長短不同的線線和點點來畫畫,他的畫有點抽象但給人奇妙、有趣的遐想。
圖2:天空藍的黃金(蔚藍的金色)TheGoldoftheAzure①師:米羅爺爺一生畫了許多畫,除了這幅《紅蛋太陽》,他還畫了這幅(ppt出示圖2)。
師:在這幅畫里你看到了什么?(藍色的大圓)可能是海里的什么?(大海)
師:畫里藍色的大海給你什么感覺?(摸上去冷冷的)藍色是冷色。還有什么顏色也會讓人覺得冷冷的?(淡藍、綠色……)
②師:大海邊可能有什么?(小石頭、沙子|別的小星星)看畫里的哪些點點可能是石頭沙子(別的小星星)?為什么?
③教師簡單介紹這幅畫的創(chuàng)作意圖
、茍D1與圖2同一畫面對比欣賞,發(fā)現兩幅畫的差異,以及米羅作畫的特點
師:兩幅畫雖然不同,但里面藏著相似之處,哪個小朋友的慧眼能最早發(fā)現?
。1都有大小不同的圓圈、2長短不同的線線和點點、3都有米字)
師:米羅爺爺的每幅畫里都有這樣的線條。像雪花,像漢字里的“米”。我們一起來用手畫一畫這個有趣的“米”字吧。(教師帶幼兒空手描畫)
。ㄔu析:幼兒對畫作分別從色彩、線條、塊面角度欣賞,大膽想象發(fā)言,說出自己的感受,從而體會到色彩的色相、冷暖、相見,線條形狀給人帶來的聯想,豐富幼兒聯想的能力。)
、忱^續(xù)探討,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想象
、艓煟盒∨笥颜婵吹谜孀屑殻f得真棒。米羅爺爺的畫很細心地把顏色、點點、線條搭配的很美,能讓人想到許多有趣的東西。
⑵師:假如你來學米羅爺爺畫畫,你會用大小不同的圓圈、長短不同的線線和點點畫些什么?你想用什么顏色畫?
、从變簞(chuàng)作活動
、艓煟合旅嬲埬銈円瞾碜鲎鲂‘嫾遥瑢W米羅爺爺用點點、線條、圈圈,還有好看的顏色畫出有趣的畫。等會展示在黑板上。注意操作:用大毛筆蘸彩色顏料畫,記號筆畫線條或小點點。大毛筆要換顏色時放入水桶洗干凈,注意在抹布上擠掉水分。注意不要弄混顏料。⑵教師巡回觀察,適時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地想象和作畫。
。ㄏ犬嫼玫挠變嚎稍诤诎迩靶蕾p同伴的畫)
(評析;幼兒用畫筆蘸顏料畫是需要之前有過經驗準備的,熟悉操作方法。在繪畫時,教師引導幼兒大膽作畫,想畫什么畫什么,同時引導幼兒在畫面中靈活使用多種線條和形狀來讓畫面更生動。)
、敌⌒‘嬚梗ㄩ_放性幼兒評價)
。▽⒂變旱睦L畫作品進行展示,幼兒自由觀賞作品。)
、艓煟何覀円蚕翊螽嫾乙粯娱_了小小畫展,F在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作品。
、茙熒餐p析和評價個別作品
師:誰想來介紹自己的作品?你畫了什么?
師:你為什么喜歡他的畫?你覺得他畫里有什么?他的畫哪里比較有趣?
⑶欣賞米羅其余畫作
師:米羅爺爺還有許多有趣的畫,我們一起來看看。
、俪鍪緢D3
師:這幅畫里你看到了什么?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诔鍪緢D4
師:你覺得這幅畫畫了什么?你為什么這么覺得?
⒀師:米羅爺爺的畫真有趣,我們下次還可以和他學畫畫。
我們的畫展還在開,小畫家們可以再欣賞一下我們的畫,或者和別人介紹你的畫。(活動結束)
。ㄔu析:在美術欣賞活動中,幼兒作品的評析也是很重要的,重點請幼兒說一說,看到了什么,看到有什么感受。這是對之前活動的一個提煉總結,讓幼兒又從創(chuàng)作走向了欣賞。)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主要是要讓幼兒欣賞米羅的抽象畫作,從色彩、線條和形狀的特征感受畫作的'特征,展開聯想。
幼兒有對色彩的感受,了解其特征,在看到紅紅的橢圓形時,能從紅色上感覺出火熱、熱情等,看到了藍色的一個色塊時能感覺到寒冷、安靜等。然后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中的線條和形狀,辨認特征,按自己的想象新可能是畫的什么。幼兒講述時,教師要對幼兒的發(fā)言充分肯定,盡量引導幼兒重點從色彩上說自己的感受。
活動之后發(fā)現,幼兒想象得很精彩,有的是老師之前都沒想到的。
在幼兒自己嘗試創(chuàng)作時,有的幼兒不敢大膽作畫,有的幼兒會畫一些花草等巨象的東西,但是要求幼兒一下子學習抽象大師的思想是太慢了的。同時,我發(fā)現平時就可以請幼兒多花一些時間嘗試畫自由的畫,只要畫出自己的所見所感即可。
幼兒作品的欣賞環(huán)節(jié),許多幼兒能看到其他的作品,嘗試從色彩點線的機會對別人的作品,讓幼兒有了欣賞、感受、聯想、表達的集會。本活動原教案在目標上要加入幼兒發(fā)現美、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的要素,而且在欣賞米羅作品時,語言要再組織。要加強幼兒對顏色、點、閑、大圓、小圓的裝飾的欣賞和發(fā)現。
中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橡皮泥制作平面的蔬菜造型,鍛煉手部精細動作的協調性。
2、知道蔬菜營養(yǎng)好,多吃蔬菜有益健康。
3、增進參與環(huán)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4、能呈現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準備:
1、青菜、胡蘿卜實物
2、青菜、胡蘿卜制作秘籍
3、橡皮泥、竹簽、泥工板、一次性紙盤等若干
4、廚師帽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蔬菜實物,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請你說說它們的名稱叫什么?"
--"說說它們長得什么樣?"
--"說說吃青菜、蘿卜對我們的身體有什么好處?"
2、利用秘籍演示制作青菜和胡蘿卜的方法:
教師出示秘籍。
--"有一位大廚師給了張老師2本秘籍,請你們仔細看看,這些蔬菜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橡皮泥)
--"看一看,青菜應該怎么做?"幼兒討論后,教師小結。
--"大家再來看看蘿卜是怎樣做成的?"幼兒討論后,教師小結。
3、幼兒嘗試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交代要求: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當一回小廚師,每個小廚師要完成一顆青菜一個胡蘿卜,做好了放在盤子里,多余的橡皮泥放在盒子里整理好。好嗎?從凳子底下拿出廚師帽,到后面找個位置開始吧。
4、欣賞作品,交流分享:
請幼兒開小火車欣賞,說說最喜歡哪盆菜,為什么?
教師鼓勵大膽有創(chuàng)意的幼兒。
延伸活動:
把幼兒制作的蔬菜和多余的材料投放到點心店里,讓幼兒在游戲時使用,繼續(xù)制作這些蔬菜。
反思:
總的來說本次美術課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在活動中無論是觀察還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圍都很熱烈,雖然有的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差,但是他們都很努力、認真,就算孩子的進步是一點點,作為教師我們也要鼓勵孩子的進步,激勵他們更加努力。
小百科: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飪成為食品的一類植物或菌類,蔬菜是人們日常飲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可提供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yǎng)物質。
中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幾種常見的海洋生物,綜合運用搓、壓、盤、手捏等多種方法表現海底生物的形態(tài)糕
2.會利用多種廢舊材料進行裝飾。
3.能充分想象、盡情創(chuàng)作。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欣賞過"海底世界"視頻。
2.師幼共同收集各種廢舊材料。
3.音樂《水族館》。
4.陶泥及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
教師:我們一起欣賞過奇妙的海底世界。海底都有些什么?它們是什么樣子的呢?(鼓勵幼兒大膽交流)
●通過活動前的視頻短片,幼兒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海底世界的奇妙,對于海洋生物也會有更深刻的感性認識。把自己的感知經驗通過語言表達出來,這也是一種知識的再現和積累過程,而且通過讓他們充分表達,幼兒各自的感知經驗得到分享。
2.分組討論:用學過的多種方法塑造奇妙的海底世界。
(1)引導幼兒思考自己制作的'內容及方法。
教師:你想制作些什么?準備怎么做?
(2)幼兒分小組討論。
(3)請小組代表交流作品構思。
3.幼兒分組制作,教師巡回指導。(播放背景音樂)(1)鼓勵幼兒運用搓、壓、盤、手捏以及各種廢舊材料來制作和裝飾。
(2)教師適時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4.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相互評價。
(l)鼓勵幼兒將本組的作品編成一個故事。
教師:請每組的代表來講講你們的海底世界里發(fā)生的故事吧。
●此環(huán)節(jié)可以充分調動幼兒在語言方面的組織能力和表述能力,更好地介紹小組的創(chuàng)作意圖。
(2)教師對構思新穎的作品予以重點點評。
活動建議: ☆家園共育為了讓幼兒能更好地表現各種海底生物,家長可以引導幼兒有目的地欣賞一些實物魚。有條件的可以去水族館參觀并用相機拍攝下來,回家后與幼兒一起討論魚的身體是什么形狀的,用泥怎樣來體現,魚鰭除了用泥做還可以用什么輔助材料來表現更好,等等。這樣有利于幫助幼兒學會思考,學會知識經驗的遷移。
【評析】
本活動是幼兒在陶藝中所學技能的綜合運用。因為是初次進行綜合技能的使用,會有些難度,但教師不必參與太多,做好引導和鼓勵即可。如,在制作前注重幼兒間的相互交流和協商,體現幼兒間的互動與經驗的分享;在制作過程中盡可能地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方法來制作海底的生物,注意廢1日材料的創(chuàng)意使用,力求新異等。
【中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美術09-09
中班美術教案07-20
中班美術教案07-22
(優(yōu))中班美術教案07-26
中班美術教案及反思08-15
中班美術《魚》教案04-22
中班美術活動教案10-25
中班美術教案(優(yōu))06-19
中班美術扇子教案06-13
中班美術—紙杯教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