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夸父逐教案設計資料
導語:《夸父逐日》是中國古代漢族神話傳說故事,故事出自于《山海經(jīng)·海外北經(jīng)》。以下是小編帶來的夸父逐日教案設計,歡迎閱讀。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大意,背誦課文。
2、體會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
3、多角度理解文章內涵。
學習資料:
《山海經(jīng)》,書名,18篇。作者不詳,各篇著作時代亦無定論,近代學者多認為不出一時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戰(zhàn)國時作品,《海內經(jīng)》四篇則為西漢初年作品。內容主要為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產(chǎn)、藥物、祭祀、巫醫(yī)等,保存了不少遠古的神話傳說。對古代歷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話等研究,均有參考價值。其中的礦物記錄,為世界最早的有關文獻。晉郭璞作注,并為《圖贊》,今圖佚而贊存;其后考證注釋者有清代畢沅《山海經(jīng)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經(jīng)箋疏》,今人袁珂《山海經(jīng)校注》等。
教學過程:
一、導課:
找同學說一下,你聽說過哪些神話故事?(生說引出。)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夸父逐日》。這則神話運用浪漫主義手法,反映古代人民同自然界的斗爭。
《夸父逐日》選自《山海經(jīng)》,“逐日”是追趕太陽的意思。
二、出示目標。
三、學生讀課文,正音。
教師范讀,學生自讀,指名讀。
四、同桌對照底下的注釋,共同翻譯課文,找出自己不會的地方。
找學生翻譯。
質疑。
注意這幾個字的意思。
逐走( ) 飲于河渭( ) 棄其杖( )
五、課文內容把握。
《夸父逐日》是我國最早的神話之一。在這篇神話中,巨人夸父敢于與太陽競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為桃林。這個奇妙的神話表現(xiàn)了夸父無比的英雄氣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強烈愿望和頑強意志。
六、探究品味文章內容。
1、 怎么看待夸父敢于“與日逐走”?
① 表現(xiàn)夸父的宏大志向,巨大的力量、氣魄(從神話故事的特點的角度理解其積極意義);
② 自不量力(消極方面)。
2、 對《夸父逐日》的結尾“棄其杖,化為鄧林”應如何理解?
夸父是古代人們想象中的一個英雄,他神奇、力大無比,喝干黃河、渭水兩條大河仍不解渴。他遺下的手杖化為一片桃林,不僅表現(xiàn)他本領大,更豐富了這個英雄的形象,表現(xiàn)了一種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為人類造福的精神,使整個神話更具有浪漫主義的魅力。
3、 你如何理解這則神話的主題?
反映古代人民敢于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強烈愿望和頑強意志
七、拓展遷移。
閱讀《精衛(wèi)填!
又北二百里,曰發(fā)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wèi),其名自叫。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山海經(jīng) ·北山經(jīng)》
思考:這也是選自《山海經(jīng)》的.一則中國古代神話,試分析兩則神話的相同點。
答:表現(xiàn)古代人民挑戰(zhàn)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和頑強的毅力。
八、講故事:
這個故事我們已經(jīng)比較熟悉了,我們是新時代的中學生,所以在語文學習上也應有時代的風采,下面我們做一個有意思的練習,把這個古代的神話故事改編成現(xiàn)代的故事,要求同學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像力,創(chuàng)造一個富有新時代特色的新故事,并把它生動的敘述出來。
學生自己改編小故事。
找同學起來講述。并對優(yōu)秀者做大力表揚。
九、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領略了古代人們挑戰(zhàn)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和頑強的毅力,夸父這種勇敢、鍥而不舍的氣魄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我們應努力去追趕自己人生中的太陽,像夸父那樣至死不渝,我們的人生無悔矣!
這節(jié)課上到這兒,下課!
十、板書設計:
夸父逐日
《山海經(jīng)》
探索 強烈愿望
自然 →
征服 頑強意志
【最新夸父逐教案設計資料】相關文章:
2016最新逐夢的路上的英語作文范文01-18
「逐夢路上征文」逐夢路上征文精選01-18
逐夢征文:逐夢路上從不停歇01-20
最新逐夢路上征文600字(通用32篇)10-28
數(shù)學最新教案設計01-11
夸父母的作文分享02-11
夸父尋雨作文07-04
青春逐夢的作文01-19
逐夢青春作文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