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八年級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八年級語文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 、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豐富文言知識。
2、了解《莊子》及莊子生平、思想。
3、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莊子生活的詩意,了解莊子的志趣。
4、對“游濠梁”引發(fā)的辯論作出評價。
教學過程:
一、整體閱讀,通過提問感知文意
,F(xiàn)在請一個同學來用最簡短的話說一下,在這個故事中,莊子和惠子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故事?(他們之間進行了一場辯論)
說到辯論,相信同學們對上學期年級的辯論賽還記憶猶新,在辯論賽上,雙方辯手雄辯生風的英姿讓大家傾倒,而千年前的這一場被后人譽為“史上最著名辯論”更有著說不盡的魅力,現(xiàn)在就讓我們用現(xiàn)代的眼光來研究一下這一場辯論。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回答以下問題:
1·這場辯論賽的辯題是什么?(莊子是否知道魚之樂)
2·辯論雙方是誰?(莊子,惠子)
3·正反雙方的觀點是什么?(正方(莊子):鯈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反方(惠子):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惠子反駁莊子的觀點后,莊子又是如何回答的?(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這個句子中有哪些關鍵字詞要提醒大家注意?(子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擴寫,第二人稱代詞;安知,怎么知道,疑問詞)
那惠子如何反擊?(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一句有個一詞多義的詞,是哪個?(固,固然、本來;)這一句該如何理解
莊子的'最后結(jié)論是什么?(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之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在問答提問中落實重點字詞,理清文意)
二、深入理解雙方觀點。
相信大家現(xiàn)在對文意應該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但是,作為一篇文言文,我們當然不甘心于只是把文意搞懂,還想要對文章有更深刻了理解,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再次分析一下課文。先請兩位同學分角色朗讀課文,請注意語氣。
1·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雙方的語氣。
2·六人小組討論雙方觀點,最后定出小組支持莊子和惠子哪一方的觀點。
3·每小組派一位代表闡述小組觀點。
4·正反雙方自由辯論。
5·總結(jié),初步歸納莊子的思想。(莊子崇尚自然,板書:莊子樂=魚樂=萬物樂——天人合一)
三、通過討論莊子和惠子的辯論到底誰是贏家得出兩人的思想差異。
1·討論并自由發(fā)言
2·在莊子和惠子的辯論中,誰是勝者?關于這一點,歷來爭論不休。歸結(jié)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看法:
。1)從故事本身來看,莊子占了上風。結(jié)尾處,在惠子巧妙地援引莊子的反駁建立起符合邏輯的推理后,莊子似乎應該無言以對而就此認輸了,可是他卻又返回爭論的起始,借偷換概念而避重就輕地將惠子的發(fā)難化解了。所謂偷換概念,指他把惠子說的“安知”,解釋成“哪里知道”或“怎樣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卻是“怎么(能)知道”。(要理解最后一句的意思,最后一句是莊子在回答惠子的“安知魚之樂”,他回答“從濠橋上知道”,實際上是答非所問,偷換概念)板書:我知之濠上(答);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問)安知:怎樣知道(莊子),怎能知道(惠子)莊子——詭辯。
。2)從邏輯上看,惠子是勝者。前面說過,莊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爭論中得以維持自己最初的判斷,而這種做法顯然是有悖于邏輯判斷規(guī)則的,所以說,惠子才是勝者。
(3)從邏輯上看,莊子其實并不應該輸,只是他沒找準方向,以至給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機。惠子最初的發(fā)問是這樣的:“子非魚,安知魚之樂?”這里暗含有這樣的判斷:惠子能夠知道莊子“非魚”。因此,莊子完全可以這樣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魚,我當然也可以知道魚快樂。
不過,我們先把這場千古爭辯放一放,來關注莊子為什么非常固執(zhí)地認為魚兒是快樂的?(課后練習:莊子認為魚“樂”,其實是他愉悅心境的投射與外化)
。ㄒ驗榍f子本來就是崇尚自然的,他本來就是快樂的,他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這個問題。)
4·提問:從文中可以看出兩人的思想和性格差異是什么?(惠子好辯,對于事物更多的是一種尋根究底的認知態(tài)度,缺乏美學意義上的欣賞與關照。而莊子偏于美學上的觀賞,能從自由活潑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輕松、閑適、愉悅,讓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詩意并為之深受感染。)
你更欣賞哪一種思想?為什么?
四、總結(jié)全文,拓展課外。
1·回應開頭莊子的思想。
2·通過《郢人匠石》的故事讓學生理解莊子和惠子的關系,加深對莊子思想理解。(看動畫視頻)
3·總結(jié)全文:莊子心境曠達,視榮華富貴如敝屣,他有著高雅的生活情趣。《秋水》一文所宣揚的是莊子一貫的思想,即人的生死、禍福、貴賤、貧富、得失、成敗等等都是完全相對的東西,并且是人力所不能左右的,應一切順其自然。莊子鄙視功名富貴,追求快樂自由便是這種思想支配下的心靈選擇。莊子思想雖有消極虛無的一面,但其根本目標卻在于要使人的生活和精神達到一種不為外物所束縛、所統(tǒng)治的絕對自由獨立的境界。多少年來,莊子思想曾給亂世中飽經(jīng)滄桑的心靈以莫大的安慰,即使在物質(zhì)文明高度發(fā)達的今天讀來,也猶如撲面而來的清風一般,清爽怡人。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八年級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惠子相梁》和《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閱讀分析及答案02-25
《惠子相梁》最新教學設計04-22
游馬濠公園作文03-01
濠梁之辯的續(xù)寫作文350字04-08
高中語文《莊子》教案設計04-07
游莊子祠作文300字04-21
孟子見梁襄王語文教案范文02-01
莊子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的語文教案01-06
莊子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語文教案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