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中班教案模板集錦五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讀新聞、講故事等形式讓同學們了解引起火災的原因。
2、使同學們了解發(fā)生火災時的一般特征。初步學會防護森林火災的安全意識。從小養(yǎng)成愛森林、愛自然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
1、了解學生對森林火災的一般理解。
2、歸納森林火災的一般特征和學習防護森林火災。搜集從小愛森林、愛自然的名人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火,是一種“神圣”的物質。它,是一種大家最熟悉的東西,而且常常回接觸它;可是,它有是一種對大家傷害最大的物質。雖然做飯、炒菜都用得著它,可是你聽說過火災對森林的危害嗎?老師在早會時經常講過它的危害。報紙上已做過許多的批判。誰能舉例說一說。
二、剖析森林火災。
1、什么是森林火災:
森林火災,是指失去人為控制,在林地內自由蔓延和擴展,對森林、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和人類帶來一定危害和損失的林火行為。森林火災是一種突發(fā)性強、破壞性大、處置救助較為困難的自然災害。
2、說一說引起森林火災的各種原因。
、艧;⑵煉山造林;⑶燒灰積肥;⑷燒田。虎蔁斩;⑹林區(qū)內吸煙、亂丟煙蒂;⑺林區(qū)內野炊、燒烤;⑻林區(qū)內上墳燒紙、燒香點燭、燃放鞭炮;⑼林區(qū)內使用槍械狩獵;⑽進入林區(qū)的汽車漏火、噴火;⑾旅客和司乘人員亂丟煙蒂火種;⑿機械跑火;⒀雷擊起火。以上人為用火行為和自然災害都會引發(fā)森林火災。
3、森林火災的危害:
、派只馂牟粌H能燒死許多樹本,降低林分密度,破壞森林結構;同時還引起樹種演替,向低價值的樹種、灌叢、雜草更替,降低森林利用價值。
、朴捎谏譄龤,造成林地裸露,失去森林涵養(yǎng)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將引起水澇、干旱、山洪、泥石流、滑坡、風沙等其他自然災害發(fā)生。
、潜换馃齻牧帜,生長衰退,為森林病蟲害的大量衍生提供了有利環(huán)境,加速了林木的死亡。森林火災后,促使森林環(huán)境發(fā)生急劇變化,使天氣、水域和土壤等森林生態(tài)受到干擾,失去平衡,往往需要幾十年或上百年才能得到恢復。
、壬只馂哪軣龤Я謪^(qū)各種生產設施和建筑物,威脅森林附近的村鎮(zhèn),危及林區(qū)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同時森林火災能燒死并驅走珍貴的禽獸。森林火災發(fā)生時還會產生大量煙霧,污染空氣環(huán)境。此外,撲救森林火災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影響工農業(yè)生產。有時還造成人身傷亡,影響社會的安定。
三、 森林火災的防范:
1、森林火災重防范,嚴控火源是關鍵
2、群策群防,森林防火有力量
3、嚴查嚴管,森林安全有保障
4、防止火災,愛護森林
四、愛森林故事會
1、指名說防火的故事。
2、說一說如何從小愛森林,愛自然
3、從小養(yǎng)成愛森林,愛自然的好習慣
五、鞏固與延伸
1、看一個名人愛森林、愛自然的故事。
2、寫一篇“愛護森林,預防火災”的作文。
3、制作一期關于“愛護森林,預防火災”的手抄報。
結束語:
有人說:“樹木撐起了天空,如果森林消失,世界之頂?shù)奶炜站蜁,自然和人類就會一起死亡!币灿腥苏f:“樹是生命的搖籃,也是生命的源泉,應該珍惜,應該愛護!
不錯,樹木提供給我們多少利益,若不是它,哪兒來美景欣賞;若不是它,哪兒來那么多白紙,;若不是它,哪兒來書櫥擺放書籍;若不是它。
一棵大樹能做成無數(shù)根火柴,可一根火柴卻可以燒掉一片樹林。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守護這綠色的家園吧,讓森林永遠昌盛美麗,永遠欣欣向榮吧!
中班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我們帶幼兒去公園找春天,幼兒對公園品種豐富的花卉流連忘返,回到教室,我們也來開個花展吧,這一提議立刻得到了幼兒的響應。畫什么花呢?“郁金香、玫瑰花、迎春花……”幼兒雖然會說出一些花卉的名稱,可真要下手卻很少將花卉各具特色的形態(tài)表現(xiàn)出來,看來中班幼兒對表現(xiàn)花卉的不同形態(tài)還有一定的困難。雖然幼兒很難把握花卉復雜多變的形態(tài),但是根據(jù)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分析,他們已具備比較觀察尋找明顯不同的能力。因此我們打破劃一方法為切入口,將各種花卉的基本特征進行歸類,不強調花的名稱,引導幼兒在比較中把握花芯大小、花瓣多少、花瓣形狀、花朵顏色等主要特征的區(qū)別,使幼兒按自己的想象畫出各種花卉圖像,改變過去把所有的花畫成統(tǒng)一圖像的習慣畫法。
本次活動共分為三大環(huán)節(jié):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中通過經驗回憶。觀察花卉過程中引發(fā)幼兒對花卉不同的形態(tài)的關注;在第二環(huán)節(jié)中引導幼兒在小園丁種花情境中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造花卉圖像,并體驗運用蠟筆與水粉工具的創(chuàng)作效果;在第三環(huán)節(jié)分享交流中師生合拼大花園,感受花卉的美并體驗作品的創(chuàng)新之處。
【活動內容】小園丁種花(以藝術領域為主)
【活動目標】
1、關注花卉不同的形態(tài),并樂意嘗試大膽的創(chuàng)造畫面。
2、嘗試交替使用蠟筆與炫彩棒不同的繪畫工具,共同體驗愛護花卉的情感。
【活動準備】花卉圖片、紙、蠟筆、勾線筆、炫彩棒。
【活動過程】
一、觀察花卉,分享交流。
1、(出示花卉圖片)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jié),春天里許多漂亮的花都開了。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花的照片哦,我們先一起來看一看,你們來說說這些花叫什么名字吧!認識他們嗎?
2、有些花我們不認識,可我們能不能用它的顏色或形狀來稱呼它們呢?如:一朵小紅花、一朵小白花、圓圓的花,或給說不出名字的花起個好聽的名字吧!
3、說一說你最喜歡的花是什么樣的,說出它的顏色、形狀或特別的地方,讓其他朋友們都猜一猜。
4、小結:原來每朵花都有它漂亮的地方,許多花在一起更漂亮。
二、嘗試操作,學當小園丁。
1、幼兒園里有塊光禿禿的空地,什么都沒有,我們一起來當小園丁。在這塊空地里種上漂亮的花朵,讓它變成一個美麗的花園,好不好?
2、邀請幼兒輪流在紙上畫花朵。(規(guī)則:不能重復相同的花朵。)
你畫一朵我畫一朵。
你畫花芯我畫花瓣,我畫花芯你畫花瓣。如果相同教師可以啟發(fā)集體思考,通過添加細節(jié)加以改變。
花兒長得好,需要葉子來幫忙。
3、小結:我們都是小園丁,把光禿禿的空地變成了美麗的小花園。
三、表現(xiàn)創(chuàng)造,大家都做小園丁。
1、有沒有本領造個大花園呢?這里有一塊好大的空地,大家來做小園丁,種上美麗的花朵。
2、可以畫見過的花,也可以畫沒見過自己想象的花。
3、畫不同的花,花的位置有高有低,有大有小。
4、用蠟筆添上花莖葉子,讓我們的花園更美麗。
5、小結:讓我們一起來種出各種各樣不同的花朵吧!
四、交流體驗,美麗的花園。
你們的花都種好了,你能為大家介紹你畫的是什么花嗎?
小結:我們有這么多美麗的花朵,讓我們把它們放在一起,變成一個美麗的大花園。
中班教案 篇3
教學意圖:
中秋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此次活動符合幼兒對傳統(tǒng)節(jié)日認知的需要,是兒童所熟悉、感興趣的,具有教育價值的。通過活動,讓孩子們更加透徹地了解了中秋節(jié)的來歷、傳說以及一些民間習俗、文化,讓幼兒進行直接體驗,促進幼兒的發(fā)展,體驗了活動的樂趣。
教學目標:
1、體驗節(jié)日的快樂氣氛,激發(fā)幼兒對民間節(jié)日的興趣。
2、講出自己的節(jié)日感受,提高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3、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和有關習俗,加深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
教學準備:
1、給幼兒講述《月亮變圓了》、《月亮姑娘做衣裳》等有關月亮變化的故事。
2、各種月餅和水果若干。
3、中秋節(jié)的錄像,(包括月亮的變化、人們的活動等。)
4、有關中秋節(jié)的民間故事磁帶及實物、圖片。
教學過程:
1、相互交流自己對中秋節(jié)的認識。
2、教師介紹節(jié)日的來歷和有關習俗。中秋節(jié)(農歷八月十五),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的一項重要活動是賞月。這天夜晚,皓月當空,秋風送爽。辛勤勞作的人們,看著豐收在望的莊稼,心中充滿喜悅。
3、講述《嫦娥奔月》等傳說故事(可欣賞有關中秋節(jié)的錄像)。
4、師幼一起品嘗月餅、水果。
延伸活動:
和父母一起觀察八月十五前后月亮的變化 。
相關信息:
中秋節(jié),是我國一個盛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它代表著團圓、吉祥。人們賞月、吃月餅、走親訪友寄托著對生活的無限熱愛。這個時節(jié),人們感受親情、釋放親情、增進親情;這個時節(jié),人們盼望團圓、追求團圓、享受團圓……
中秋節(jié)是中國三大燈節(jié)之一,過節(jié)要玩燈。但中秋沒有像元宵節(jié)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
教學反思:
1、小朋友對中秋節(jié)是熟悉的,但是對中秋節(jié)的來歷還是比較陌生的。通過故事《嫦娥奔月》與孩子們進行交流,讓孩子們對中秋的來歷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
2、在講述的過程中,雖然孩子們對故事的大概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對這兩個人物形象還是不可以很好的理解,對主人公的情感體驗了解還不是很深入。
3、通過故事學習,孩子們對中秋節(jié)觀賞月亮,品嘗月餅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4、結合中秋節(jié),教育孩子們關愛家人、學會分享,體驗家人團圓的幸福和快樂。
通過活動幼兒已經知道了中秋節(jié)的來歷和習俗,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jié)是我們中國的一個比較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孩子們觀賞月亮,品嘗月餅,學習分享的大好時機。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識別各種特征的筆,嘗試按筆的`不同的特征進行一維、二維的分類。
2、發(fā)展幼兒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體會數(shù)學的生活化,體驗數(shù)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蠟筆,油畫棒(紅黃兩色)各4支,勾線筆、鉛筆(紅黑兩色)各40支,籃子若干,托盤若干,蒙氏架兩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感知一維
1、師:你們知道制筆廠嗎?(是生產筆的地方)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制筆廠幫忙好嗎?
他們生產的第一批筆就放在你們的凳子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么筆?(蠟筆、油畫棒)那跟旁邊的好朋友比比看,有什么不一樣呢?(顏色、粗細、高矮、種類)解釋種類
小結:工廠里的叔叔請我們幫忙,要給這批筆分一分,你們愿意嗎?
師:那怎么分呢?他們的第一道工序給了我們兩個標志,你們說怎么分?
小結:剛才我們根據(jù)男孩、女孩的標志把筆分了一次?纯吹诙拦ば蚩梢栽趺捶帜?
2、第二道工序,給我們準備了兩個筆筒請我們把筆放進去,那我們可以怎么分呢?請兩個小朋友來操作,提問:為什么這么分?
請男孩子、女孩子根據(jù)不一樣的一維分筆。貼上標志。
小結:剛才我們按顏色(**)分法完成了第二道工序。
二、進行二維的示范練習操作
1、你們干的太好了,制筆廠又生產了一批新的筆,你們看有什么筆?(勾線筆、鉛筆)
他們有什么不一樣?(顏色、種類、有蓋無蓋、長短)
2、那看看我們又能幫什么忙了呢?工作人員給了我們4個筆筒,他會請我們怎么做呢?(按照標志把筆分放到各個筆筒)不會回答的話,提問:筆筒上有什么?(標志)我們看看這些標志告訴我們什么?
出示“紅色的勾線筆”“黑色的鉛筆”“紅色的鉛筆”“黑色的勾線筆”四個筆盒。
一個個筆筒解說,教師示范兩個筆筒,其余兩個請幼兒操作。
3、這個工序怎么做你們明白了嗎?那好,請你們每個人找到一份工作材料,按照筆筒上的要求完成這道工序。完成以后請把筆筒放到貨架上。
4、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5、檢驗小結:看看分對了沒有?
三、活動延伸,感知三維
1、師:看看制筆廠還有些不同的標志,你們看看是什么?誰知道?
2、出示幾張三維的標志,讓幼兒認識標志,感知三維
3、師:你們真棒,瞧,制筆廠的廠長要來夸我們了。(請一個老師來夸小朋友工作做的好,送給每個孩子一支筆)
4、在給孩子送筆的環(huán)節(jié)中,自然結束教學活動。(得勝園區(qū) 錢 聰)
中班教案 篇5
一、目標:
1、初步了解齲齒形成的原因,懂得要保護自己的牙齒。
2、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二、準備:
1、聽過《沒有牙齒的大老虎》的故事、浸在醋中的蛋殼。
2、牙刷、牙齒模型。
三、過程:
1、回憶故事情節(jié),展開討論:
(1)教師提問,幼兒討論:
師:“我們已經聽過《沒有牙齒的大老虎》的故事,那么老虎為什么要拔牙呢?”
幼1:“牙齒壞了要拔掉!
幼2:“大老虎的牙齒很疼,拔了就不疼了!
(2)相互間察看對方是否有齲齒:
師:“大老虎的牙齒呀恨疼,那時因為它長了齲齒,那小朋友你有沒有長齲齒呢?”(幼兒相互張開嘴巴
看一下)
師:“你們覺得為什么牙齒會出現(xiàn)齲齒呢?”
幼1:“多吃糖就會長齲齒了!
幼2:“不愛刷牙的小朋友,牙齒會壞掉。”
2、了解齲齒的形成:
(1)對浸在醋中的蛋殼和沒浸醋的蛋殼比較:
師:“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實驗,上次我們已經把蛋殼放在醋里了,來比較一下放入醋里的蛋殼和沒有
放過醋里的蛋殼有什么不同?”
幼:“放入醋里的蛋殼滑滑的!
(2)用手去摸蛋殼,比較兩種蛋殼的不同:
師:“牙齒就像蛋殼一樣,吃了東西后總有些殘渣留在牙縫里,細菌就在這些殘渣里面生長,產生一種叫
乳酸的東西,時間長了,牙齒就會變黃發(fā)黑有的甚至會出現(xiàn)小洞!
3、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師:“如何來預防,不要出現(xiàn)齲齒呢?”
幼:“每天刷牙。”
師:“早晚刷牙,防止齲齒。”“怎么刷呢?”
幼:“用牙刷刷,然后用水漱口!
師:“應該刷牙齒的前面和背面時,牙刷要上下刷,刷里面的牙齒要橫著刷,刷完后含口水在嘴里鼓幾下
,將嘴里的泡沫沖干凈!
師:“小朋友每天都要刷牙,做一個健康沒齲齒的小朋友!
【【實用】中班教案模板集錦五篇】相關文章:
【實用】中班教案模板集錦六篇06-27
【實用】中班教案模板集錦5篇05-19
【實用】中班教案模板集錦4篇03-12
【實用】中班教案模板集錦10篇01-31
【實用】中班教案模板集錦6篇07-17
【實用】中班教案模板集錦7篇07-06
【實用】中班教案模板集錦七篇05-20
【實用】中班教案模板9篇06-03
【實用】中班教案模板九篇05-29
中班教案模板集錦8篇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