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語文教案匯編6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shè)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繡、瀟”等8個生字,會寫“樺、涂”等11個字,正確讀寫“白樺、毛茸茸”等6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詩歌大意,感受詩歌意境。
3、了解現(xiàn)代詩極富想象等特點,體會作者借助意象表達情感的表現(xiàn)手法。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現(xiàn)代詩借助意象表達情感的表現(xiàn)手法,體會詩歌的意境美。
教學難點
感受八兒的心理變化,體會作者是如何詳寫主要部分的。
教學準備
1、預(yù)習提綱:課文預(yù)習作業(yè)。
2、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繡、瀟”等8個生字,會寫“樺、涂”等11個字,正確讀寫“白樺、毛茸茸”等6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詩歌大意,感受詩歌意境,熟讀成誦。1
教學過程
一、初識白樺
1、導(dǎo)入音頻。
。1)音頻播放加拿大兒童歌曲《白樺林好地方》,并出示歌詞。
、賻煟簜(cè)耳傾聽這首歌,你聽出了什么?再看看歌詞,你又明白了什么?
、趯W生交流。
示例1:聽到了一群孩子的歡聲笑語,從字里行間感受到了孩子們內(nèi)心的歡騰和喜悅。
示例2:聽到了孩子們走向大自然的歡聲笑語。
(2)師小結(jié):聽著這首簡短流暢的加拿大兒童歌曲,我們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水、山、森林、湖泊,仿佛置身于迷人的大自然風光中。歡快活潑的旋律似乎是一隊郊游的孩子們踏著鼓聲走向白樺林,走進美妙的自然……
。3)課件出示白樺圖片。
①師:你們在生活中見過這種樹嗎?看看圖片,這種樹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谏涣。
示例1:這是一種高大筆直的樹,很美麗。
示例2:無論是一棵白樺,還是成片的白樺林,都很美。它有著潔白的樹干,碧綠的葉子,給人明朗的感覺。
(4)師小結(jié):白樺很美,有一個國家,就以它為國樹。這個國家就是俄羅斯。白樺生性耐寒,樹干銀白,氣質(zhì)高雅。俄羅斯人民喜歡白樺的美麗、高潔。
2、引入課題。
。1)師引導(dǎo):蘇聯(lián)詩人葉賽寧,他留下了許多著名的作品。他的詩歌語言樸實動人,多贊美家鄉(xiāng)的風光。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隨葉賽寧一起仰望他家鄉(xiāng)的那棵高潔的白樺。
。2)板書課題:白樺。(生齊讀課題)
(3)師述: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詩歌,繼續(xù)用美麗的眼睛看世界。(出示課件)
詩歌,讓我們用美麗的眼睛看世界。
。4)全班齊讀。
二、檢查預(yù)習
1、作者簡介。
(1)課件出示簡介。
。2)生自由讀。
2、聽課文朗讀音頻,注意節(jié)奏和停頓。
3、生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新詞。
4、檢查預(yù)習。
(1)課件出示生字詞語。
(2)師指名認讀,相機正音:“樺”讀第四聲;“穗”讀“suì”,不要讀成了“shuì”或“huì”。
。3)指導(dǎo)識記。
、賻熞龑(dǎo):你是怎樣記住這些標注拼音的字的?
、谏涣。
示例1:利用形聲字特點記住“樺、穗、繡、霞、瀟、朦、朧”。
示例2:說文解字記“茸”,理解字義。
課件出示:
茸,現(xiàn)多形容動植物細毛叢生的樣子。(艸,指嫩芽)+(耳,聰?shù)暮唽,表示機靈),茸字上下兩部分合起來的意思是機靈的嫩芽,機靈的鹿頭上的芽狀柔嫩器官。
示例3:
用換一換的方法記住一組字:
繡(繡花)霞(霞光)
銹(鐵銹)假(假日)
透(透過)暇(目不暇接)
遐(遐想)
、蹠鴮憽盀t”字。
a、視頻出示“瀟”字的書寫筆順。
b、師在田字格中范寫;生練習書寫。
三、初觸白樺
1、釋題。
。1)師指名讀詩題,引導(dǎo):讀了詩題,你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什么?
(2)預(yù)設(shè):一棵茂盛的白樺;一棵高大挺秀的白樺;一片白樺林,碧綠的葉,潔白的干……
。3)生齊讀詩題,師引導(dǎo)生讀出對白樺的感受。
2、整體感知。
。1)生自由朗讀,注意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2)全詩共有幾節(jié)?(預(yù)設(shè):4節(jié))
。3)同桌互讀;小組分節(jié)比賽讀,師相機正音;全班齊讀。
。4)把握詩歌主要內(nèi)容。
、賻熞龑(dǎo):讀著讀著,整首詩描繪的畫面在我們的腦海里逐漸清晰起來。誰來說說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
、谑纠骸栋讟濉芬园讟鍨橹行囊庀,從不同角度描寫了它的美。
3、練習朗讀。生分成四人小組用喜歡的方式讀。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比喻、擬人、想象、聯(lián)想等手法在詩中的作用。
2、聯(lián)系詩歌內(nèi)容,理解詩歌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解讀明義
1、導(dǎo)入新課。
。1)師述: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1課《白樺》。(板書課題:白樺)
。2)師指名分節(jié)讀詩。
。3)師引導(dǎo):詩歌以“白樺”為題,那么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白樺的?請大家試著從每個小節(jié)中找到答案,并用最簡潔的詞句概括。
2、生自由默讀全詩,試著概括每小節(jié)的內(nèi)容。
3、學習全詩。
(1)學習第1小節(jié)。
①課件出示第1小節(jié),生自由讀。
②師指導(dǎo):詩的開篇,就讓我們的目光停留在窗前的白樺上,我們仿佛看見詩人每日與白樺對視,與白樺低語。窗前的白樺,是詩人朝夕相伴、難舍難分的朋友!
、蹘熤该x。
④師引導(dǎo):讀著讀著,你的眼前浮現(xiàn)的是怎樣的白樺?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畫面?
⑤生交流。
示例1:枝條掛滿白霜的白樺樹,是那么圣潔!
示例2:我仿佛看見一個沉思的詩人,佇立窗前,深情地看向白樺,眼里滿是憐愛。
、迬熤笇(dǎo)朗讀。
a、師:娓娓道來的詩句——“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樺”,這句詩藏著作者對白樺的深情;如見其貌的詩句——“仿佛涂上銀霜,披了一身雪花”,字里行間藏著對高潔的白樺的愛。
b、師指名朗讀。
⑦概括本小節(jié)內(nèi)容,擬小標題。
a、師引導(dǎo):這一節(jié)詩主要寫了什么?
b、生交流。(預(yù)設(shè):窗前的白樺;涂銀霜;披雪花……)
c、師小結(jié):“披雪花”更具體地概括了本小節(jié)白樺的特點。(板書:披雪花)
、鄮熞龑(dǎo)想象畫面,生試著背誦這一小節(jié)。
。2)學習第2小節(jié)。
、僬n件出示第2小節(jié),生自由讀。
、趲煼蹲x后引導(dǎo):在聽的過程中,你的眼前浮現(xiàn)出一幅怎樣的畫面?
、垲A(yù)設(shè):白樺在雪中傲然挺立;白樺樹的枝頭沾滿了雪,似乎是給樹枝繡上了白色花邊;一串串的樹枝交錯著,像花穗綻放,像是流蘇舞動……
④生自由讀:師指名讀,并評價。
⑤概括主要內(nèi)容,擬小標題。
a、師引導(dǎo):這一小節(jié)主要寫了什么呢?
b、生交流。(預(yù)設(shè):雪中的白樺、白樺枝頭、綻流蘇……)
c、師小結(jié):“綻流蘇”與上一節(jié)的“披雪花”對稱,顯得更和諧。(板書:綻流蘇)
、奚胂螽嬅妫囍痴b這一小節(jié)。
(3)學習第3小節(jié)。
①課件出示第3小節(jié),生自由讀。
、趲熤该x,并評價。
③預(yù)設(shè):這位同學讀得很流利、準確;讀的時候注意了“燦燦”“晶亮”這樣的形容詞。
④想象畫面。
a、師引導(dǎo):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讀得慢一點,再慢一點。你會看到詩人眼中的白樺。
b、生自由練習朗讀;師指名朗讀。
、菀龑(dǎo)理解。
a、師引導(dǎo):讀著讀著,你的眼前出現(xiàn)的是怎樣的白樺?(生交流)
b、師講解:白樺靜中有動。作者用感官相通的手法,用“朦朧”來修飾“寂靜”,寫出了白樺的含蓄和高潔,“玉立”寫出了它的挺拔,寫出了它的高貴氣質(zhì),寫出了它的非同凡響;“燦燦的金暉”,襯托出它的絢麗輝煌!坝窳ⅰ焙汀伴W著”兩個動詞使之前靜靜挺立的白樺展現(xiàn)一種特別的動態(tài)美。
、薷爬ㄖ饕獌(nèi)容,擬小標題。
a、師引導(dǎo):根據(jù)上兩節(jié)的小標題,我們可以擬定結(jié)構(gòu)對稱的小標題,誰來說一說?
b、生交流。(相機板書:立金暉)
⑦生想象畫面,試著背誦這一小節(jié)。
。4)學習第4小節(jié)。
、僬n件出示第4小節(jié),生自由讀。
、趲煟耗阌肿x出怎樣的白樺?(預(yù)設(shè):朝霞中的白樺,身上披著彩霞,煞是好看。
、壑笇(dǎo)朗讀。
a、師指名讀,引導(dǎo)評價:他讀出白樺的美了嗎?你會怎樣讀?
b、師指導(dǎo):讀的時候注意“白、銀色”這樣表示色彩的字詞。(生自由讀)
、芤龑(dǎo)理解。
師述:最后一節(jié)詩中,詩人把白樺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搬溽唷币辉~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準確而生動地表現(xiàn)了朝霞生成的過程,“姍姍來遲”突出了朝霞的形態(tài)之美,更加襯托出白樺的秀美,朝霞渲染下的白樺大有“紅裝素裹,分外妖嬈”之意。
、輸M小標題。
a、師引導(dǎo):這一小節(jié)詩寫了朝霞中的白樺。誰能從下列短語中選擇合適的小標題?(生自由交流)
課件出示:
朝霞中的白樺;白雪皚皚的樹枝;沐朝霞;抹光華
b、相機板書:沐朝霞。
、奚胂螽嬅妫囍痴b這一小節(jié)。
二、品讀悟情
1、師述:葉賽寧的這首詩以白樺為中心意象,從不同角度描寫了它的美。滿身的雪花、雪繡的花邊、潔白的流蘇,在朝霞里晶瑩閃亮,披銀霜,綻花穗,亭亭玉立,風姿綽約,表現(xiàn)出一種高潔之美。詩中的白樺樹,既具色彩的變化,又富動態(tài)的美感。
2、課件出示閱讀要求。
r自由讀一讀整首詩。
r找出能表達作者對白樺不一樣的情感的地方。
3、生自由朗讀全詩。
4、生交流,師相機出示全詩。
。1)師指名交流。(相機將課件中的重點詞設(shè)置成不同的顏色)
示例1:“銀霜”和“雪花”寫出了白樺的潔白;“涂”準確描繪出白樺樹干上的一層潔白的表皮;“披”字把白樺擬人化了,字里行間藏著對一身潔白的、高潔的白樺的愛。
示例2:白樺披著一身雪花,那未全脫落的葉子上落滿了松軟的雪,“毛茸茸”的。白色的樹梢尖兒,映襯著紫色的樹枝,仿佛給白樺鑲了一道“雪繡的花邊兒”。那毛茸茸的雪枝像串串綻放的花穗,如流蘇一樣好看。
。2)師小結(jié):這些美麗的詩句中藏著詩人對白樺的愛!
5、體會意象,悟出真諦。
。1)師引導(dǎo):作者為什么對白樺有著這樣深厚的情感?
(2)生交流,師相機指導(dǎo):白樺是俄羅斯的國樹,詩人對白樺的禮贊中,包含著對自然的愛,更包含著對民族的熱愛和對祖國的熾烈情感!
(3)師范讀后指名讀。
(4)小組讀;全班齊讀。師指導(dǎo)讀出詩的韻味,體會詩中所傳達的熾烈的愛國情感。
三、研讀賞韻
1、拓展閱讀《懸崖邊的樹》。
。1)師:《白樺》,是詩人葉賽寧的情感流露;白樺,是詩人葉賽寧情感流露的寄托。詩歌的魅力就在于此,它需要解讀,需要遐想,需要與詩人來個心靈之約。仔細讀讀下面的小詩,你從中讀到了什么?你有沒有讀懂詩人的心?
。2)課件出示《懸崖邊的樹》。
(3)生自由朗讀后,師指名讀。
。4)生交流讀后感受。
示例1:作者抓住了懸崖邊這個特別的地方的樹作為自己的寫作內(nèi)容,讓人眼前一亮。
示例2:詩中寫了懸崖邊的樹雖然經(jīng)歷了風雨,但依然堅強。
師小結(jié):詩人選取生活中獨特的自然意象,以表現(xiàn)人間的種種精神品質(zhì),字里行間透露著作者對懸崖邊的樹的贊美,對不屈的精神、高遠的理想的贊美。
。5)比較閱讀,體會作者的匠心獨運。
、僬n件出示《白樺》和《懸崖邊的樹》。
、趲熞龑(dǎo):這兩首詩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凼纠簝墒自姸冀柚挛锉磉_情感,這樣的情感不虛假。
。6)全班有感情地朗讀兩首詩。
2、課堂總結(jié)。
師:同學們,如果說,詩歌是一盞燈,那么詩中美好的情感就是這盞燈的光。生活就是一首詩,只要我們有有趣的心靈,有友善的眼神,有傾聽的耳朵,有真摯的情感,我們的生活就會充滿陽光。
四、布置作業(yè)
以自己喜歡的植物為題,寫一首小詩。
語文教案 篇2
一、復(fù)習引入:學生介紹山谷中的謎和揭開謎底的人。
二、速讀全文,以旅行者的口吻練說旅行收獲,直奔學習重點。
1、示:這次旅行,我不僅 ,而且 。
2、劃出文中寫啟示的句子,再練說。(可引用另一位旅行者的話或文末的句子)
3、設(shè)疑:他們怎么會從雪松身上得到這個啟示?彎曲不是倒下和毀滅,而是為了生存和更好地發(fā)展是什么意思?
三、自讀第3自然段,自主感悟。
四、組織交流,感受雪松智者、強者形象,理解啟示的含義。
1、學生自由交流讀后感受、理解,教師隨機引導(dǎo)。
2、讀書要邊讀邊想象,腦子里要浮現(xiàn)文字描繪的景象,這就把書讀懂了,讀活了。學生再讀,邊讀邊想象。
。1)學生自由交流想象到的景象,教師引導(dǎo)緊扣關(guān)鍵詞句感悟、品味。
。2)示句:就這樣,反復(fù)地積,反復(fù)地彎,反復(fù)地落,反復(fù)地彈不論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終完好無損。
指導(dǎo)聯(lián)系上文理解積、彎、落、彈的景象和完好無損的意思。
邊朗讀邊想象雪松彎曲、反彈的情景,在評議時引導(dǎo)理解反復(fù)、省略號和始終表達的含義,練讀句子。
。3)現(xiàn)在我們是不是有了就是旅行者的感覺了,看到了這樣的景象,此時你有什么感受?想說什么話嗎?。
。4)練習朗讀:能通過朗讀把我們心中的敬佩、贊美送給雪松嗎?
3、再讀啟示,談?wù)勛约旱睦斫狻H缬欣щy,可引導(dǎo)學生先聯(lián)系雪松談?wù)劊俳Y(jié)合生活實際推而廣之。
五、同學們學了這篇課文后,有什么收獲嗎?還有什么疑問?
六、布置作業(yè)。
1、摘抄描寫雪松與大雪抗爭和旅行者得到的啟示的句子。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寫出對彎曲不是倒下和毀滅,而是為了生存和更好地發(fā)展這句話的理解。
2、有興趣的同學可寫一篇讀后感。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構(gòu)想】
本單元的寫作訓(xùn)練內(nèi)容是要為秋天寫一曲頌歌,即學習用詩歌的形式來表達對秋天的贊美之情。應(yīng)該說學生對秋天比較熟悉,值得寫的地方也很多,但關(guān)鍵是要寫出每個學生眼中的秋天和心中的秋天,也就是要寫出他們對秋天獨特的情感體驗,這自然成了本次作文訓(xùn)練中的重點!缎抡n程標準》也明確提出初中階段學生的作文目標——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出來。
依此原則本次作文課的重點確定為引導(dǎo)學生走進秋天,了解、描繪、領(lǐng)悟、欣賞秋天,從而歌頌秋天、禮贊秋天。讓學生寫作時做到有內(nèi)容,負載情感,張揚個性,即披情人文,文現(xiàn)個性。至于教材要求寫一首歌頌秋天的詩,那只是一種形式而已。不應(yīng)刻意教給學生一些寫詩的方法、技巧和理論。因為空對空的理論對初二的學生來說不僅枯燥而且深奧,最終達不到寫作訓(xùn)練的目的,也偏離了本次寫作的中心。
基于此,教學時將本次作文訓(xùn)練課分解為兩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第一,尋找歌頌秋天的內(nèi)容。第二,選取歌頌秋天的形式。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的重點是訓(xùn)練思維,激發(fā)情感,激情澎湃自然出好詩。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的重點是在思維成熟的基礎(chǔ)上訓(xùn)練語言、安排結(jié)構(gòu),語言生動定能感染讀者。兩個環(huán)節(jié)相輔相成,最后合成—個完美的整體。
【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的]
1.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2.引導(dǎo)學生用準確、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表達自己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3.鼓勵學生創(chuàng)作詩歌。
[教學準備]
要求同學們課外搜集古詩詞中寫秋的詩句,并抄寫在筆記本上。并做簡要的分析理解。
[教學安排]
一、吟詠古詩,拜訪秋天
通過品讀吟詠秋天的詩詞,感受秋天的美麗,領(lǐng)悟作者借秋天所抒發(fā)的感情。
1.競說有關(guān)寫秋的詩句,營造濃濃的讀寫氣氛。
2.欣賞、品讀秋之美,激發(fā)勃勃的賞美熱情。
3.從古人筆下了解秋天的特點,發(fā)現(xiàn)具體的描寫秋天的方法。
二、觀察聯(lián)想,禮贊秋天
用自己的語言抒寫自己心中的秋之歌,盡量寫出自己對秋天感受最深的一點。進行多角度的訓(xùn)練,力求讓學生多掌握一些描寫秋天、贊美秋天以及表達感情的方法。及時反饋信息。
三、錘煉語言,創(chuàng)作秋詩
用心提煉語言,合理安排結(jié)構(gòu),使其成為一首頌秋之詩。
[教學步驟]
一、課前熱身(導(dǎo)入話題)
師:秋天是一年中最舒適的一個季節(jié),它清新涼爽;同時也是一個美麗的季節(jié),它色彩豐富;更是一個值得期盼的季節(jié),它碩果累累滿枝頭;它還是一個多情多思的季節(jié),常常勾起人的情思。它的確是一個值得歌頌的季節(jié)。古往今來有許多文人墨客寫下不少詩篇謳歌秋天,人們贊美秋天的成熟、豐收。請同學們打開記憶的閘門,搜索一下大腦中儲存的有關(guān)秋天的詩詞。然后來競說秋詩秋詞,看誰記得多。
課堂預(yù)設(shè):學生說到的可能大多是以前學過的詩詞。
例如:王維的《山居秋暝》、劉禹錫的《秋詞二首》、白居易的《暮江吟》、杜牧的《山行》、馬致遠的《秋思》等。
(此環(huán)節(jié)主要將學生課前準備的素材展示出來,并選取有代表性的詩詞寫在黑板上,讓他們對秋天有一個感性認識。為下一步走進秋天、了解秋天作準備。)
二、吟詠古詩,拜訪秋天
此環(huán)節(jié)的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的熱情,讓學生在吟詠聲中走進秋天、領(lǐng)略秋天,從而悟出贊美秋天的方法。
引導(dǎo)學生分析所詠詩詞是如何描寫秋天的,主要運用了什么方法,抒發(fā)了詩人什么思想感情?請推薦該詩的同學進行分析。
為了分析簡潔明了,突出重點,告訴學生按以下句式表達:(詩人)通過描寫秋天的——,抒發(fā)了的情感。
經(jīng)過分析,學生一定能明白名家都是通過描寫秋天具體的景物,來抒發(fā)自己的思想感情,其感情的抒發(fā)又與所寫景物的特點及作者當時的處境、生活環(huán)境和心情有關(guān)。啟發(fā)學生分析所舉的詩詞是描繪了怎樣的秋景,抒發(fā)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主要明確以下要點:
詩人杜牧通過楓林的一片火紅,看到了秋天的勃勃生機,看到了秋天山林呈現(xiàn)的熱烈,詩人唱出了春不如秋,霜葉紅于二月花的贊美之歌。
自居易則給我們描寫了深秋時節(jié),夕陽映在江中的美麗畫面,詩中意境優(yōu)美,格調(diào)清新,那夜晚露水的晶瑩剔透和新月似銀弓的美麗呈現(xiàn)在眼前,表現(xiàn)了作者出任仕途中的愉快心情。
王維的《山居秋暝》則為我們描繪了山間秋雨過后的清新景象。
劉禹錫筆下畫出了秋天晴朗天空下白鶴凌空飛舞的奇景,從詩中讀出了作者樂觀向上的豪邁情懷。
馬致遠的《秋思》則是另一種風格的詩,寫出了一個天涯游子的悲傷之情,因而在作者眼里樹是枯的,藤是老的,連烏鴉都是昏的,一切皆籠上了一層凄涼的氣氛。
分析小結(jié):原來,這些作者都是借具體景物的描寫來抒發(fā)自己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人生的一些感悟。詩人筆下的秋天皆因眼中之景和心中之情的不同而不同。其景與情是交融在一起的,一切景語皆情語。(如果同學們找到自己喜歡的現(xiàn)代詩也可用同樣的方法進行分析。)
三、觀察聯(lián)想,禮贊秋天
此環(huán)節(jié)主要引導(dǎo)學生進行討論交流,打開思路,激活思維,啟發(fā)聯(lián)想和想象。并在討論中解決歌頌秋天的什么,怎么歌頌的問題。
師:同學們已從古詩詞中得到不少啟發(fā),下面我們來觀察眼前的秋天,每個同學選取一兩個方面,來禮贊秋天。
。▽W生自愿組合討論,教師匯集討論交流結(jié)果。)
預(yù)設(shè)情況:可寫自然的風、雨、日、月、霜等;可寫花草樹木中的典型物,如菊花、楓葉、青松等;可以寫動物的變化,如秋蟲四起,陣雁高飛;可以寫秋天收獲的情景;也可以通過對比,來寫秋天與其他季節(jié)的不同,抒發(fā)對秋天的獨特感情;也可以由自然的秋天聯(lián)想到人生的秋天,即生命的成熟,或人生耕耘后的收獲,或人生的衰老;可由秋菊聯(lián)想到高潔的人品,可由秋風秋雨觸發(fā)離別相思之苦;還可以展開想象的翅膀,寫心中的秋天美景或理想中的秋天;還可以借助《夏天的旋律》和《夏之絕句》兩文從聲音即聽覺的角度來寫秋天;還可以從色彩方面來寫秋天;還可以用擬人的方法來寫秋天,把秋天當作人來寫,更親切可愛……總之,秋天可寫的內(nèi)容是豐富多彩的,寫作的方法也是靈活多樣的?筛鶕(jù)自己對秋天的獨特感受和情感體驗具體安排。(此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將自己所想到的寫下來,三言兩語都行,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作準備。)
四、錘煉語言,創(chuàng)作秋詩
經(jīng)過前面兩個環(huán)節(jié)的訓(xùn)練,學生心中有了寫秋的具體內(nèi)容,也掌握了一些贊美秋天的方法。因而此環(huán)節(jié)的重點是訓(xùn)練如何用詩的形式來寫秋。具體分三步進行:
第一,引導(dǎo)學生明確詩歌應(yīng)有哪些形式上的要求。大致擬定以下幾點:
①詩要分節(jié)分行寫,每一節(jié)大致4—一6句,句式上比較整齊,每行的字數(shù)大致相近。
、谠姷恼Z言凝練,還講究押韻,F(xiàn)代詩可以靈活一些,用韻大致相近即可,這樣誦讀起來瑯瑯上口。
、墼娛茄灾镜,因而一定要在詩中抒發(fā)詩人的情感,建議初寫者將感情直抒出來。
④為了使詩歌內(nèi)容豐富多彩,往往需要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兩種思維方法。其中聯(lián)想主要有相似聯(lián)想和對比聯(lián)想。而想象則是在頭腦中加工創(chuàng)造出新形象的方法。
第二,應(yīng)該說每一個創(chuàng)新都自簡單的模仿始。因而此環(huán)節(jié)的第二步就安排一次仿寫。教師準備幾個不同的材料進行仿寫,每個仿寫的要求和目的不同,并讓學生抽簽選擇仿寫的材料。具體如下:
、俑淖儗懘褐姷膫別字,將其變成一首寫秋的詩。意在學習詩歌分節(jié)分行的結(jié)構(gòu)和錘煉詩的語言。
母親/每當我想給您一陣春風/您笑一笑之后/給我整個春天。
、诮o出一首寫秋詩的前半部分,要學生續(xù)寫后半部分,主要練習詩歌的情感表達。(學習運用擬人等手法來抒情)
秋天/像一個穿著金色裙的仙女/她那輕飄的衣袖/拂去了太陽的焦熱/將明亮和清爽撒給大地/她用寬大的衣衫擋著風寒/捧起沉甸甸的果實/奉獻給人間/人們都愛……(續(xù)寫)
、鄯抡盏谝还(jié)詩另選物象描繪秋天美的畫面,重點訓(xùn)練詩歌如何表現(xiàn)畫意,即寫出詩歌美的意境。一枚落葉輕輕飄下/似一只金色的小船/滿載秋天的回憶/飄近厚厚的書冊/一抹淡淡的初霜/叫心靈懂得了珍惜
、芊抡站涫綄懸皇姿募驹。意在訓(xùn)練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
如果說,春天是一個花枝招展的姑娘;那么,夏天是;秋天是;冬天是。
。ㄔ趯嵺`中運用各種方法創(chuàng)作詩歌,讓學生在理論指導(dǎo)下尋找感性體驗。因此在訓(xùn)練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和情感體驗,充分肯定學生。)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做人要謙虛謹慎,不可盲目自滿,看不起別人。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為課文的動畫片配音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做人要謙虛謹慎,不可盲目自滿,看不起別人。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dǎo)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唱歌嗎?現(xiàn)在老師就來彈一首歌,會唱的同學可以跟著老師的琴一起唱,好嗎?(教師電子琴彈奏歌曲〈小松樹〉)剛才我們唱的歌的名字是什么
?對,是〈小松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就與小松樹有關(guān)系,課題就是〈小松樹和大松樹〉。(教師板書課題,學生書空)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不多字,不少字。
2、檢查學生自由朗讀情況。指名讀——指名評價
3、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要求:在讀準字音的基礎(chǔ)上把課文讀通順。
三、品讀課文、指導(dǎo)朗讀
1、學生配樂默讀課文。要求:看看文中共有幾個角色。
2、教師指名學生回答剛才提出的問題。(教師隨機將“小松樹”、“大松樹”、“風伯伯”的圖片貼在黑板上)
3、“小松樹”、“大松樹”、“風伯伯”他們的位置分別在哪兒?(指導(dǎo)學生讀課文的第一段話)
4、學生再大聲朗讀課文,看看自己喜歡這三個角色中的哪一個。
5、集體分角色朗讀課文。(喜歡小松樹的同學讀小松樹的話,喜歡風伯伯的同學讀風伯伯的話,全體同學和老師都讀旁白的話)
6、在集體分角色的過程中,教師隨機指導(dǎo)學生把課文讀得有感情,并且做到聲情并茂。同時師生共同解決“慚愧”一詞的含義。(在朗讀第三段話的時候,指導(dǎo)學生表演這段話)
四、配音朗讀、再次激趣
1、全體通讀課文。
2、讓學生觀看〈小松樹和大松樹〉動畫片,仔細觀察,然后給動畫片配音。
五、發(fā)散思維、升華情感
1、小松樹聽了風伯伯的話為什么會慚愧的低下了頭?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他會對大松樹說些什么?大松樹又會對小松樹說些什么呢?
2、教師送給學生一句話“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教育學生在今后的學生和生活中要時刻保持謙虛的態(tài)度。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有情誦讀,聯(lián)系背景,整體感知詩歌內(nèi)容,基本把握詩歌主旨。
2、抓住關(guān)鍵,品味語言,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3、研讀賞析,形象探究,感受詩歌中濃厚的象征意義。
4、通過詩歌學習,鼓勵學生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獨立,鄙棄世俗、勇于抗爭,特別在充滿誘惑的現(xiàn)代社會中不屈服、不迷失。
教學重點、難點:
1、反復(fù)誦讀,感悟詩歌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2、結(jié)合體驗,理解詩歌形象化的語言及其象征意義。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猛虎圖片,激趣引讀
1、圖片出示:教師出示老虎圖片,學生感受老虎風采。
、倏戳藞D片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谡l能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華南虎呢?
2、激趣引讀:
師:老虎歷來被人們稱為“獸中之王”,它的形象已成為古今中外文人描繪抒寫的對象;,以它的威猛和高貴一直震撼著人們的心靈。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華南虎的內(nèi)心世界,讓我們具體感受一只被囚老虎的震撼力吧。
二、詩歌朗誦,整體感知
1、詩歌誦讀:
、俳處熡懈星榈胤蹲x課文。
、趯W生比讀(可配背景音樂)、評讀詩歌,注重情感,注重感知。教師朗讀指導(dǎo):詩歌一定要放聲朗讀,而朗讀不僅要正確流利,關(guān)鍵還要有感情,這樣才能和詩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鳴,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啟示。
2、整體感知:
、僭姼枵b讀后,你對華南虎有怎樣的感受呢?
、谀隳苡煤啙嵉囊痪湓捲u價一下華南虎嗎?
可用如下句式:華南虎是一只()的老虎
。ㄍ䥽、高傲、向往自由、蔑視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爭,維護著自己的尊嚴)
三、研讀賞析,合作探究
1、形象探究:
、僭娙斯P下的華南虎處境如何?這只老虎具有什么樣的個性?試從課文中找出有關(guān)詩句加以說明。
討論明確:這是一只有著美麗的容貌和強健的形體的華南虎,但被囚于人類的牢籠中,遠離了山林。它具有維護尊嚴、向往自由、蔑視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爭的個性。
詩句如:
背對膽怯而絕望的觀眾,/安詳?shù)嘏P在一個角落——高傲不羈。夢見了蒼蒼莽莽的山林——向往自由、追求獨立。
灰灰的水泥墻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溝壑——不屈服于壓迫,勇于抗爭。
、趯θA南虎,“觀眾”和“我”持什么態(tài)度?你對“我”與眾人的行為有怎樣的評價?
討論明確:“觀眾”對華南虎“砸”“呵斥”“勸誘”,態(tài)度冷漠、粗暴!拔摇绷贾淬,從老虎的“悲憤”中,感到了沉寂在內(nèi)心深處的精神力量被觸動,有所覺醒。(學生可各抒己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理解象征:
這首詩具有濃厚的象征意義。所謂象征,就是通過某一特定的具體形象間接地表現(xiàn)與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那么
①華南虎及“鐵籠”分別象征什么呢?
討論明確:華南虎是不屈的生命、執(zhí)著的靈魂的象征。
“鐵籠”禁錮自由、代表邪惡。
、谠娭械摹坝^眾”又代表著一個怎樣的群體呢?
討論明確:詩中的“觀眾”冷漠粗暴、庸俗無聊,是一個沒有獨立人格和自我意識的群體。
詩人以華南虎作為象征,表現(xiàn)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對自由的渴望。
3、合作探究:
、偃A南虎的心靈為什么會感覺“屈辱”?
討論明確:感到“屈辱”有兩層含義:淺層意思是為自己的尊嚴被踐踏、自由被剝奪而感到“屈辱”;深層意思是為生活在這個自由被剝奪、人格被侮辱的世界而感到“屈辱”。
、谠谌A南虎面前,“我”為什么會感到“羞愧”?
討論明確:“我”作為庸俗大眾中的一員,來“觀賞”老虎。在“不羈的靈魂”面前,感到了自己人格的卑微、心靈的墮落。
③為什么“我看見了火焰似的斑紋和火焰似的眼睛……”?
討論明確:這是在表現(xiàn)華南虎對自由的火一般的渴望,歌頌華南虎在逆境中爆發(fā)的充滿野性的熾熱生命力。
四、提供背景,主旨探討
1、提供背景:這首詩作于1973年6月,正是“十年動亂”期間。詩人牛漢正在湖北咸寧文化部干校勞動改造(“文革”中,被關(guān)入“牛棚”,從事強制性勞動)。一次,他去桂林,在動物園里見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鮮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這只老虎的形象強烈地觸動了詩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寫下了這首《華南虎》,表現(xiàn)自己獨立的人格和對自由的追求。
。70年代特有的政治環(huán)境和作者特有的政治待遇——與華南虎的遭遇何其相似。)
2、主旨探討:
詩歌結(jié)尾作者說“我終于明白……”“我”明白些什么?這里蘊涵著作者怎樣的人生思索?學習本詩有什么現(xiàn)實意義?
討論明確:
“我”明白了被人類囚禁在籠中的不只是一只老虎,而且是一個不屈服、不茍活的高尚的生命;“我”明白了在這個“不羈的靈魂”面前人類的庸俗、猥瑣和無知;“我”明白了在悲愴和困厄中,人應(yīng)該超越苦難,拒絕庸俗,保持獨立、健全、高尚的人格,奮然前行。
作者寫這首詩時,處境同樣艱難,華南虎的不羈個性喚起了詩人對精神自由、人格獨立的極度渴望。我們應(yīng)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獨立,在種種誘惑面前不屈服、不迷失。
這首詩表現(xiàn)中國知識分子不屈服于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在今天,要想在充滿誘惑的社會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獨立的人們,都能從這首詩中得到啟迪。
五、詩歌比較,誦讀提升
1、朗讀英國詩人布萊克《老虎》一詩,概括詩人塑造的老虎形象。
2、詩歌比較,課文和《老虎》同樣寫老虎,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3、在從比較中,你得到怎樣的人生啟示和寫作體會?
4、齊讀兩首詩歌,在朗讀中體會。
六、體驗反思,互動釋疑
1、體驗反思:
、偌偃缒憔褪悄侵槐磺粼凇拌F籠”中的華南虎,當時你會怎樣想呢?
、诩偃缒闶怯^眾,當你看到“鐵籠”中的華南虎時,你又會怎樣想呢?
、墼俅握b讀詩歌,體會詩中最能震懾人心、表現(xiàn)主題的詩句。
2、互動釋疑:在預(yù)習、美讀課文的過程中,你還有什么疑問?四人小組提問釋疑,全班交流解決。
七、總結(jié)存儲,拓展延伸
這首詩作于一個特殊的年代——“十年動亂”期間,表現(xiàn)了在特有的政治環(huán)境下,中國有良知、正直的知識分子不屈服于壓制,追求光明、自由的思想感情。詩人把這種感情融注在具體的物象——華南虎身上,使華南虎的形象有了象征意義。而華南虎在困籠中表現(xiàn)出來的獨立個性和追求,深深地感染著啟迪著我們,事實上,這樣一種獨立精神和個性追求也正是我們青少年的追求。
七、作業(yè)
、僬n外讀一些抒寫動物的現(xiàn)代小詩。
、谝浴度A南虎的自白》為題,根據(jù)詩意展開想像,試著寫一首短詩。
③收集更多的寫虎的成語、詩歌及書畫。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認識“膾、趨、俘、鏗、鏘、押、刑、囚”8個生字,理解“膾炙人口、鏗鏘、押送、刑具、囚室、熾熱、日趨、效法、驍勇善戰(zhàn)、大義凜然、花言巧語”等詞語。
過程與方法
了解作者通過具體事例表現(xiàn)人物精神品質(zhì)的表達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悟文天祥熾熱的愛國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樹立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通過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感悟文天祥熾熱的愛國精神與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了解作者通過具體事例表現(xiàn)人物精神品質(zhì)的表達方法。
教學思路:
這篇略讀課文,作者在結(jié)構(gòu)上,采用“先概括——具體——總結(jié)”的寫法,運用具體的事例,反映了人物品質(zhì)。為此,在教學中,我分別采用各種讀的形式,讓學生大致了解課文內(nèi)容,然后抓住具體事例中的重點語句,在合作交流中,反復(fù)的品讀,批一批,注一注,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在總結(jié)課文的內(nèi)容時,引導(dǎo)學生從課文寫法入手,加強讀、寫訓(xùn)練,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查閱文天祥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dǎo)入,激發(fā)興趣。
1、介紹英雄:同學們,在你們心目中,什么樣的人才稱得上英雄?
那么你都認識哪些英雄呢?
2、提示課題:同學們,從古至今,我們國家出現(xiàn)了不少民族英雄,他們身上表現(xiàn)一種不屈于外來強權(quán)的民族精神。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流傳千古,你知道他是誰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通過課文,進一步了解文天祥。
二、合作探究,感悟品質(zhì)。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請同學們同桌互讀課文,將課文讀通順,讀準確。
2、師:可借助工具書理解詞義。
3、師: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4、師:快速瀏覽課文,用文中的詞語評價一下文天祥。
5、師:練習給課文分部分。
(二)抓住重點,感受品質(zhì)。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再次快速默讀課文,想想你覺得文天祥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用( )括出相關(guān)的語句,并做好旁批。
1、學生默讀,做好旁批。
2、匯報交流。
(1)第3自然段。
抓文天祥的語言
文天祥鄭重地說:“國家有難,卻沒人來解救,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啊!今天我組織勤王軍,就是想為天下人做個抗擊元軍、不怕犧牲的榜樣,希望各地官民效法,共同保衛(wèi)國家!
①體現(xiàn)出在國家危難之際,為國擔憂,以實際行動抗擊元軍,保衛(wèi)國家。
、诳磮D激情?催@幅圖,文天祥站在戰(zhàn)車上,對那些產(chǎn)生悲觀情緒的人鄭重地說:——(出示文天祥的話,朗讀)
③練習有感情朗讀。
(2)第5自然段。
過渡:你還從哪感受文天祥熾熱的愛國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
抓文天祥的《過零丁洋》
、賹(dǎo)學生體會出:在張弘范讓他給堅持斗爭的南宋愛國將領(lǐng)寫勸降信的情況下,他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妥協(xié),不會投降,也表現(xiàn)了他的英雄氣概與高風亮節(jié)。
②詩意思:“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詩的意思是:自古人生在世,誰沒有一死呢?為國捐軀,死得其所,留下這顆赤誠之心,光照青史吧!
③練習有感情朗讀。
(3)第六自然段。
過渡:你還從哪感受文天祥熾熱的愛國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
抓文天祥的語言
面對這些花言巧語,文天祥無比蔑視,他堅定地回答:“國家雖亡,也不能有二心;為國犧牲的目的也決不在于留名!”
①詞意思:無比蔑視:特別輕視、看不起。
堅定:表明立場堅決、不動搖。
②為國犧牲的目的也決不在于留名!表明文天祥錚錚鐵骨,耿耿忠心的崇高精神。
、劾首x,讀出無比輕蔑的語氣。
(4)第8自然段。
過渡:你還從哪感受文天祥熾熱的愛國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
抓他說的兩句話
“金石之性,要終愈硬,性可改耶?”
“我是宋朝的狀元宰相,宋朝亡了,我只有死,一死之外,無可為者!
、僖龑(dǎo)學生體會出:文天祥面對三年牢獄的折磨,面對沉重的刑具,面對死亡的威脅,他為國捐軀、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與凜然正氣。
、诳磮D:出示課文中的圖,教師引讀第8自然段。
③朗讀。
3、學習最后一段:但這樣一個偉大的民族英雄卻被元朝統(tǒng)治者殺害了!真可
惜!不過,他的浩然正氣,卻千秋常在。請大家齊讀最后一段。
板書:浩然正氣,千秋常在
三、結(jié)合課文,體會寫法。
1、師:同學們,這篇課文,是怎樣讓我們感受到文天祥的愛國?(通過具體事例:組織勤王軍、多次嚴詞拒絕勸降,為國捐軀)
2、師:文章的第一段與最后一段和中間部分有什么關(guān)系?
(引導(dǎo)學生認識到:開頭概括——具體——總結(jié))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師:你還知道文天祥寫過哪些作品嗎?介紹給同學。
2、文天祥作品。
揚子江
(宋)文天祥
幾日隨風北海游,
回從揚子大江頭。
臣心一片磁針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這首詩是文天祥在1276年寫的。那一年,占領(lǐng)中國北方的元軍兵臨南宋京城杭州,文天祥奉命到元營中談判。他義正詞嚴,拒絕投降,因而被扣留。在向北押往元大都的路上,他尋機逃脫。為了重振旗鼓挽回南宋危局,他歷經(jīng)千難萬險,九死一生,終于找到一條小船,從海路逃往溫州。這首詩就寫在他南歸的途中。詩的前兩句,概括了他繞道北海、又回到長江口外海面上的經(jīng)過。詩的后兩句,用形象的比喻,抒寫了詩人對祖國的一片忠心。雖然斗爭最后失敗了,然而他的“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詩句,卻成為表達人們愛國之心的千古名句。
五、總結(jié)課文,延伸情感。
1、談感受:學習了本課你有什么收獲?或者你想對這位民族英雄說些什么?
2、欣賞《滿江紅》:同學們,我們這節(jié)課認識了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同學們從他的身上感受到熾熱的愛國精神與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從他身上,我們感受了天地間的浩然正氣,激勵我們愛自己的國家,愛自己的民族!最后,請同學們聽《滿江紅》,讓我們在歌聲中再一次感受英雄們的愛國情懷!
六、布置作業(yè),豐富視野。
找出課文中文天祥說的話,抄下來,讀一讀。
板書設(shè)計:
文天祥
組織勤王軍
熾熱的愛國精神
多次嚴詞拒絕勸降
浩然正氣
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
為國捐軀
【有關(guān)語文教案匯編6篇】相關(guān)文章:
有關(guān)語文教案匯編九篇06-27
有關(guān)語文教案匯編五篇05-15
有關(guān)語文教案匯編7篇04-17
有關(guān)語文教案模板匯編7篇03-06
有關(guān)語文教案四篇05-22
有關(guān)語文教案三篇04-20
有關(guān)語文教案5篇03-14
有關(guān)語文教案10篇03-12
有關(guān)語文教案8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