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記》八年級教案
《小石潭記》是唐朝詩人柳宗元的作品,記敘了作者游玩的整個過程,以優(yōu)美的語言描寫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發(fā)了作者被貶后無法排遣的憂傷凄苦的感情。全文對小石潭的整體感覺是:幽深冷寂,孤凄悲涼。教案一
【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點:
掌握記敘的順序。
2、能力訓練點:
學習綜合運用多種技巧,細致真切地描寫事物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有意觀察的能力。
3、德育滲透點:
體會作者筆下永州小石潭的優(yōu)美景色,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
4、美育滲透點:
領略文中描寫的自然風光的美。
【學法引導】
學習本文,重點是背誦及體會文章寫景抒情的方法。把握課文內(nèi)容可以從寫作順序入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應聯(lián)系作者生平和與作背景。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
、僬莆沼洈⒌捻樞。
、趯W習綜合運用多種技巧,細致描寫事物的方法。
解決方法:教師講解。
2、難點:
樹、石、水、魚特點及對它們的準確描寫。
解決方法:學生自讀,從書上勾畫出來。
3、疑點:
文章結(jié)尾部分感情基調(diào)為何與前不同?
解決方法:教師啟發(fā),學生回答。
【課時安排】
1課時。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通過課文,把握文章大意。
2、精讀課文,體會寫景抒情方法。
3、聯(lián)系作者生平及寫作背景體會文中思想感情。
4、口頭作文:根據(jù)教師展示的畫面,細致觀察,然后進行口頭小作文訓練。
【教學步驟】
一、導語
杜甫曾有詩云:“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可見,景與情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柳宗元被貶永州時曾寫過永州八記,寄情山水,落筆不俗,視角獨特,如一幅優(yōu)美的山水畫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今天,我們就一同欣賞他的八記之一—《小石潭記》。
二、整體感知
1、學生根據(jù)工具書、課下注釋,自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
2、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順序,學生回答,教師點撥。
第一段,寫小石潭的出現(xiàn)、潭的結(jié)構(gòu)特點及周圍景物。
第二段,寫潭中游魚。
第三段,寫潭水的源流。
第四段,寫作者游覽感受。
第五段,寫作者游覽感受。
3、朗讀課文,體會文章中寫景的優(yōu)美文字,找出欣賞點,講明為什么?
、沤叮硎滓猿,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坻、嶼、嵁、巖,形狀各異,寫出了潭的奇特可愛。
⑵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三句描寫潭邊景物。“蒙、絡、搖、綴”觀察入微,刻畫精確。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特寫游魚,游魚空游無依,實則旁襯水清。
、“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寫魚的情態(tài)。“佁然”“俶爾”“翕忽”寫得惟妙惟肖。“樂”字寫魚,也是寫人的心境。
、“潭西南面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明、滅,描寫溪水因岸勢曲折而時隱時現(xiàn)的狀態(tài),寫得真切、形象。
、“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筆意飄渺,引人遐想,“其岸”“其源”補述出“望”的對象。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凄、寒、悄愴,寫出了作者獨特的感受。
4、突出重點,解決難點:
教師提問,作者是如何運用多種技巧,細致描寫事物的?
、畔嚷晩Z人:
如第一段,寫小石潭的出現(xiàn),采用了先聲奪人的手法,如“隔篁竹,聞水聲”,用“雞珮環(huán)”的比喻形容水聲悅耳,用“心樂之”的主觀感受啟動讀者的興趣,然后寫“伐竹取道,下見小潭”,就十分令人神往。
⑵抓特點,用比喻:
寫潭的構(gòu)造形態(tài),緊緊抓住特點來寫,先挑出“全石以為底”,從而照應了“水尤清冽”一語,然后用比喻“為坻,為嶼,為嵁,為巖”,寫石底卷出水面的形狀,給讀者的印象非常鮮明突出。
、钦婷鑼懀
寫岸上景物,則采用了正面描寫的方法,“青”、“翠”寫顏色,“蒙絡搖綴”寫形貌,“參差披拂”寫動態(tài),寥寥數(shù)語,寫得宛如圖畫。
⑷正面、側(cè)面相呼應:
第二段寫潭的游魚,文字不多,卻極其精彩。“皆若空游無所依”一句,既正面寫出游魚的自由自在,又側(cè)面表現(xiàn)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⑸對比描寫:
為了突出魚的生動活潑,作者巧妙地把“佁然不動”和“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兩種情態(tài)加以對比,靜動相對,尤能顯出魚的活潑。
、蕯M人:
“似與游人相樂”,采用了擬人的修辭筆法,更把游魚的神情寫活了。
5、文章結(jié)尾部分感情基調(diào)為何與前不同?讓人有低沉之感?
了解寫作背景,柳宗元是在政治上失意遭貶的情況下寫這篇文章的,到了偏遠的永州以后,也不能不使他心懷恐懼,這種特定的思想感情,自然要反映、滲透在他的作品之中。因此,小石潭那竹樹環(huán)會的境界,別人身臨其境也許會感幽美宜人,流連忘返;而對他來說則是“湊神寒骨,悄愴幽邃”,認為不可久居。《小石潭記》結(jié)尾部分的感情調(diào)子的`低沉,原因就在這里。
三、總結(jié)、擴展
總結(jié):這篇文章生動地描繪了永州小石潭的優(yōu)美景色。小石潭結(jié)構(gòu)的奇特,潭水的清澈,岸上景物的秀麗,潭中游魚的活潑,通過作者精描細繪,圖畫般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
擴展:優(yōu)美的文章,往往得力于作者觀察事物細致如魚在水中“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的情態(tài),溪流時隱時現(xiàn)、明滅可見的景象,若不是親臨其境,進行了細致的觀察,是很難描繪出來的。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完成400~500字的寫景抒情散文。
四、布置作業(yè)
1、解釋下列加粗的字:
、欧ブ袢〉,下見小潭,水尤清洌
、魄鄻浯渎
、侨展庀聫
⑷其岸勢犬牙差互
、梢云渚尺^清
2、翻譯下列句子:
⑴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
⑵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侨展庀聫兀安际希瑏倘徊粍。
⑷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善浒秳萑啦罨
教案二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能借助在現(xiàn)代游記散文中學到的游記類文章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即弄清游蹤,抓住景物特征,品讀語言,借景抒情的寫法;在閱讀中提高對美的鑒賞能力
3、理解作者在貶居生活中孤獨悲涼的心境;能通過有感情的誦讀表現(xiàn)作者的情感,文章的意境。
【教學重點、難點】
1、疏通文意、積累文言實詞、虛詞是本課的重點
2、作者感情流露含蓄,理解文中的樂與憂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工具】
多媒體。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疏通課文,積累文言詞語,熟讀課文。
一、導入新課
1、由“唐宋八大家”中的“韓柳”導入;介紹“記”這一文體。(課件展示:“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往往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fā)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2、指名試讀課文。
二、自主學習,疏通課文
1、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憑借工具書,注釋自讀課文,通過師生、生生合作,解決學習過程中的問題。
2、互動交流,積累文言詞語。(課件展示)
、艑嵲~意義:
水清尤洌(寒冷)
皆若空游無所依(依托)
斗折蛇行(像北斗星一樣;像蛇一樣。)
岸勢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齒那樣互相交錯)
四面竹樹環(huán)合(環(huán)繞合抱)
日光下澈(向下直射入水底)
、埔辉~多義:
以:全石以為底 :用
為:全石以為底 :作為
卷石底以出:相當于“而”
為坻,為嶼……:成為
以其境過清:因為
清:水尤清洌 :清澈
可:潭中魚可百許頭:大約
以其境過清:冷清
不可知其源:能夠
3、翻譯接龍:
學生每人一句,依次下傳,教師適當點拔。
三、誦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意境
1、指名讀課文:
讀后,請其他同學評評,看他(她)讀的節(jié)奏是否合理,語氣語調(diào)處理是否恰當。
2、全班齊讀課文。
3、自由讀文,研討讀法:文章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語調(diào)來讀?
4、師配樂《高山流水》,讓學生在音樂聲中讀課文。
5、嘗試背誦。
四、作業(yè)
1、預習任務:利用網(wǎng)絡或書籍,收集有關柳宗元與《小石潭記》的資料。
2、書面翻譯你喜歡的三至五個句子。
【《小石潭記》八年級教案】相關文章:
日月潭游記作文2篇12-26
廈門萬石植物園作文07-25
人與自然作文教案11-08
小學作文講評教案動物10-31
勵志作文挫折是強者的墊腳石10-11
小動物作文教案10-19
關于動物的作文教案11-03
可愛的動物作文教案10-08
春游萬石植物園為題目的作文09-29
描寫小動物作文教案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