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中班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觀察、探索榨汁器各部分的結構,并初步學會運用榨汁器榨取果汁。
2、知道新鮮果汁營養(yǎng)很豐富。
3、體驗勞動、分享的樂趣和成功的滿足感。
活動準備:
1、 榨汁器(兩人一個)
2、盤子、勺子、一次性杯子若干。
3、 草莓、小蕃茄、菠蘿、桔子、葡萄若干。
4、 玩具娃娃一個。
活動過程:
一、幼兒探索榨汁器的結構。
1、(出示玩具娃娃和草莓)。這是娃娃家的小娃娃,她還沒長牙,可是她很想吃這草莓,怎么辦呢?(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
2、引導幼兒探索榨汁器,了解榨汁器各部分的結構。 你們的辦法都不錯,但這樣娃娃吃到的汁太少了,怎樣讓寶寶吃到更多的草莓汁呢?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粯訓|西。(出示榨汁器)。它可以幫助我們榨出果汁,待會請你們看看它是什么樣子的?你們可以打開來看看,想想它是怎樣裝起來的。(幼兒探索,教師觀察幼兒的探索情況)。
3、榨汁器的各部分:擠榨果汁的蓋子、過濾果汁的網格、接果汁的杯子。
二、幼兒探索運用榨汁器。
1、我們已經認識了榨汁器,那請小朋友們想想怎么樣用榨汁器榨出草莓汁呢?想好后去試一試。
2、請一名幼兒說說你是怎樣榨出草莓汁來的。先打開蓋子,把草莓放在網格上,然后蓋上蓋子,用力地壓或旋轉蓋子,最后倒出草莓汁。
3、還有哪些水果出也可以榨出果汁的?(葡萄、桔子……)你們想去試一試嗎?
三、品嘗新鮮果汁,知道新鮮果汁的營養(yǎng)很豐富。
今天我們自已動手榨出了許多新鮮的果汁,現(xiàn)在請小朋每人拿一只干凈的杯子,嘗嘗這些果汁,嘗的時候可以少倒一點,嘗了一種再去嘗另外一種。然后告訴老師或好朋友,這些果汁一樣嗎?什么不一樣?
提問:
1、這些水果一樣嗎?什么不一樣?(顏色、味道) 小結:這些水果榨出來的汁有紅的有黃的還有紫的,喝起來有的甜甜的,有的酸酸的……它們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對我們人的身體有很大的好處。
2、今天我們學會了用榨汁器榨果汁,你們知道怎樣可以榨更多的果汁來嗎?(電動榨汁機)
3、回家后小朋友可以多榨一點,讓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一塊來嘗一嘗這好喝的果汁。
活動延伸:
1、幼兒回家后繼續(xù)榨果汁。
2、引導幼兒比較新鮮果汁與沖飲品之間的區(qū)別。
3、參與家電柜幼兒認識電動榨汁機和其它小家電。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為自己做簡單的周運動計劃,了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2.喜愛參加體育鍛煉,養(yǎng)成愛運動的好習慣。
3.培養(yǎng)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
4.愿意參與體育游戲,體驗在游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5.發(fā)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xié)調性。
活動準備:
1.幼兒用計劃表格每人一張,教師用計劃表一張。
2.戶外活動器械(塑料杠鈴、呼啦圈、平衡木、小推車、籃球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
春天是個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也是容易生病的季節(jié),請幼兒說一說怎樣避免生病?
總結預防疾病的方法,多喝水可以及時補充水分,使身體中的病菌隨小便排出,多吃水果,補充維生素,多運動,可以提高身體提抗疾病的能力,能使小朋友身體長高長結實,還能鍛煉小朋友的反應能力,變得很聰明。
二、鼓勵幼兒交流知道的運動方式及運動器械的玩法。
1.請幼兒說說你都做過哪些運動。
2. 鼓勵幼兒說出塑料杠鈴、呼啦圈、平衡木等器械都可以怎樣玩,還有哪些不同的玩法。
三、教師介紹自己的運動計劃,引導幼兒制定自己的運動計劃。
1.教師按照一周7天的時間順序介紹自己的運動計劃,包括運動器械和運動內容。
2.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想制定怎樣的運動計劃,要求幼兒計劃要完整,內容包括多種器械、運動方式和在幼兒園、家中運動的不同內容。
四、幼兒開始制定自己的運動計劃。
1.幼兒制定計劃,教師巡回觀察幼兒的完成情況,適時的給予幫助和指導。
2.引導幼兒相互展示交流自己的運動計劃。
五、討論運動時要注意的安全。
1.小朋友運動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安全?
2.在運動的時候應該怎樣保護自己?
活動延伸:
1.把幼兒制定的運動計劃布置成班級的春季運動專欄。
2.閱讀幼兒用書第2冊第42-43頁,引導幼兒說說畫面中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運動,自己喜歡什么樣的運動。
中班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小鼴鼠發(fā)出的“啪啦啪啦嘭”的聲音線索中,了解地底下的植物。
2.嘗試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表述自己的觀察和想象。
二、教學準備:
課件、地底下的植物若干
三、教學過程:
1.聽一聽:認識不同聲音。
師:老師這里有幾只喇叭,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里面的聲音吧!
師:黃色喇叭里發(fā)出“啪啦啪啦嘭”是什么聲音呢?一一下。
2.教師講述故事。
根據圖片猜測主人物。(小鼴鼠)教師講述故事,幼兒根據故事內容猜測“啪啦啪啦嘭”是遇到了什么。地底下會有什么。教師根據故事內容依次出示地底下的食物。
3.找食物游戲。
師:原來地底下有那么多好吃的,我們現(xiàn)在都變成小鼴鼠一起去地底下找好吃的吧!
幼兒游戲找食物,并將找到的食物和旁邊的好朋友說一說。
4.活動結束
師:小鼴鼠又繼續(xù)往前爬呀爬,看!他遇見了誰?(好朋友)以和好朋友打招呼的方式結束本次活動。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觀察筷子,了解筷子在長短顏色等方面的多樣性,樂意探索筷子不同的玩法。
。、初步獲得正確使用筷子的方法,發(fā)展小肌肉的動作。
3、掌握觀察、比較認識事物的方法。
準備活動
。、教具:筷子(竹、木、塑料、金屬)。刀叉,盛有“食品”的盤子。
。、學具、每個幼兒(幼兒食品)各有一根竹筷,木筷、塑料筷、金屬筷,一只小簍子;每桌一個用絲巾覆蓋的果盤,盤內盛有泡沫塑料塊,小木珠、乒乓球各若干。
活動過程
一、看表演,引出課題。
老師表演,引導幼兒觀察;老師手上分別拿的是什么?在干什么?哪種是中國的餐具?
二、觀察筷子的特征,了解筷子的用途。
。薄⒄埫總幼兒自己數(shù)一數(shù),共有幾根筷子。
2、提問、引導操作:請小朋友比一比,這些筷子有什么地方不同?有什么地方相同?你是怎么知道的?
。、總結概括4根筷子不同之處。
、賳佑變赫f出筷子的顏色、長短、粗細、材料、重量等方面的不同,并說出看看、掂掂等方法。
、诶蠋熆偨Y:剛才,我們通過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知道了筷子有的是黃色的,有的是銀白色……有的長,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細、有的重、有的輕、有的是竹子做的,有的是木頭做的,有的是塑料做的,有的是金屬做的,筷子是各種各樣的。
。、請幼兒根據筷子的長短、粗細等特征進行排序。
。怠⒖偨Y概括4根筷子的相同之處。啟發(fā)幼兒說出筷子都是直直的、硬硬的、用來吃飯的。
三、掌握使用筷子的方法
。、是幼兒知道筷子是成雙使用的。提問:
、俪燥垥r我們需要幾根筷子呢?
②兩根筷子還可以怎樣表示?
③還有哪些東西也是成雙使用的呢?
2、幼兒自由選擇同桌一伙伴將兩人的筷子進行配對。
3、掌握正確的握筷姿勢。
四、游戲鞏固
請幼兒用已配對的筷子將桌上果盤中的物品夾出放至自己的小簍中,最后數(shù)一數(shù)、比一比,看誰夾得最多。
中班教案 篇5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物品,我們覺得它們都是沒有什么用處的垃圾,但是,通過孩子們的心靈手巧之后,它們就會變成藝術品,比如,一次性餐盒等,今天,帶給大家的手工制作精彩極了,孩子們一起學習吧。
制作對象:
烏龜
制作準備:
一次性餐盒、一次性塑料勺(一個大的,四個小的)、剪刀、紙張、畫筆、膠棒。
制作過程:
1.選擇一個好看的餐盒作為小烏龜?shù)纳眢w;
2.在餐盒的中間碗體上,用剪刀割除可以容納塑料勺子寬度的小孔;
3.將大的塑料勺子,穿過塑料碗,仔細一看,沒錯,烏龜?shù)念^部和尾巴就弄好了;
4.同樣的方法,我們再用塑料勺子,做出烏龜?shù)乃膫腳吧;
5.為了讓這只烏龜更好看,我們在紙上涂涂畫畫,然后,用剪刀剪下來;
6.將剪掉的紙,用膠棒貼到烏龜?shù)纳眢w上;
7.稍微晾曬之后,烏龜就做好了。
結束語:
上面的這個關于小烏龜?shù)闹谱鞣椒ǎ娴氖侨の稑O了,讓我們生活中,瞬間就讓我們生活中,最沒有用處的東西變成了趣味工藝品,孩子們也試試吧。
中班教案 篇6
目標:
1.通過講講、看看、玩玩、種種等活動,讓幼兒知道3月12日是植樹節(jié),加深幼兒對常見樹的認識,了解樹木與人類的關系。
2.鼓勵幼兒與同伴互相合作、激發(fā)他們愛護樹木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準備:
1.制作好樹木與人類關系以及春天特征的多媒體課件。
2.自制常見樹小紙牌人手3~4張。
3.植樹的工具,在幼兒園內開辟種植角,備好柳樹枝段。
設計思路:
從小對幼兒進行環(huán)保教育,是現(xiàn)代幼兒教育更新的具體體現(xiàn),活動設計擬在讓幼兒認識自然物,了解自然與人類的關系,頌揚人類改造自然、保護自然,通過觀看樹木與人類關系以及春天特征的多媒體課件,把幼兒認知、情感、行為貫穿于各種活動中,讓幼兒采用不同的認知思路、多層次去認識周圍世界,運用觀察、談話、種植、游戲等多種方法,使幼兒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思維能力。
過程:
一、講樹
1.觀看“風沙的危害”多媒體課件,配以音樂解說,制造略顯緊張的氣氛。讓幼兒通過聽講解、觀看“風沙的危害”,多媒體課件,了解風沙對人類的危害。
2.引導幼兒重點討論:如何來避免風沙帶來的災難呢?在討論的基礎上,讓幼兒得出樹木能阻擋風沙,避免及或減少風沙造成的災害。
3.觀看春天季節(jié)特征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了解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jié)。
二、夸樹(植樹對人類的益處)觀看樹木與人類關系并結合多媒體課件討論。
植樹對人類的益處:凈化空氣、調節(jié)氣溫、防風遮雨、防止火災等功用。
三、玩樹牌
幼兒每人3~4張小紙牌,上面繪有各種已認識的.常見樹木。幼兒自由結伴,兩人一組玩樹牌。
玩法:雙方同時出一張樹牌,先拍桌者先講:一要講出這兩種樹的樹名,二要講出每種樹的一二個主要特征。三要講出其是常綠樹還是落葉樹。都講對了,兩張數(shù)牌就歸講者所有;講錯了,就有對方講。如雙方均未講對,就把這兩張牌擱一邊,雙方重新出牌。最后以牌多者為勝。
四、種樹
1.激發(fā)幼兒參與種樹的興趣帶領幼兒去園內的種植角,讓幼兒說說如何種植“柳樹”
(1)種植工具
(2)種植方法
2.幼兒種植,老師巡回指導,幫助幼兒掌握每棵樹枝的間距。
3.插上小標志,便于日后負責照看和護理。
中班教案 篇7
一.項目名稱
如何折紙船
二.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生認識折紙時幾種線的意思,了解谷折,山折的方法。
2.學生學會折紙船。
3.學生的想象和表達能力。
三.項目學習中的難點分析
難點一:通過欣賞音樂,學生進入情境,激起折紙的興趣。
難點二:學生通過觀察,嘗試學習每一步的折法。
難點三:學生通過觀察同學的操作和視頻,學習折紙的方法。
難點四: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解決遇到的問題。
難點五:學生認識折紙時幾種線的意思,了解谷折,山折的方法。
四.主要教學活動(教學過程)
導學過程:
(一) 預習嘗試
1. 觀看動畫片《小紙船》
2. 巡視學生課堂常規(guī)。
3. 講評:表揚遵守課堂常規(guī)的學生。
。ǘ┡d趣需求
教師提問:
1. 看了這個動畫片,你想到了什么?
2. 你想不想親手折一只小紙船?
學生回答問題。
1. 講評:表揚遵守課堂常規(guī)的學生。
(三)學習探究
1.出示折紙圖示
教師講解:
這些線經常出現(xiàn)在折紙圖解上,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們。
教師講解。
2.出示圖片
教師:誰知道這個符號在折紙里表示什么呢?小組討論。
學生小組討論,匯報討論結果。
教師:這個符號的意思是翻轉,讓另一面朝上。
。ㄋ模┖献鞣窒
1.出示紙船圖解:
教師:這只小船折法一共分12步,請你們參照老師發(fā)給你們的圖,用綠色的紙試折一下,只可以在小組內討論,不能離開座位。時間是8分鐘。開始。
小組試折、討論。
小組匯報:
第1、2步哪位同學來演示一下?
教師講解。
第3、4步哪位同學來演示一下?
教師講解。
第5、6、7步哪位同學來演示一下?
教師講解。
…………
第10、11
步哪位同學來演示一下?
教師講解,在我們共同的探索下,我們終于折出了這只小紙船,F(xiàn)在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我們折的過程。
。ㄎ澹⿲嵺`創(chuàng)作
出示A4折紙圖
教師:這張紙一面告訴了我們折小船的方法,另外一面可以用來做什么呢? 學生回答:畫畫,把小船貼上去,寫下祝福的話,寫上自己的名字,送給想送的人。
小組活動,繪制卡片。
教師巡視、指導。
(六)評價拓展
教師:我們的卡片都已經做好了,誰愿意到臺前來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呢?哪位同學表現(xiàn)好,就會得到一張老師送出的小卡的。
學生展示匯報,師生根據學生表現(xiàn)發(fā)放禮儀卡。
教師小結本課學習情況。
五.學生項目學習成果設計與預期
學習成果:
1.完成一個紙船。
2.完成一個賀卡的制作。
預期:
1. 百分之八十的學生完成一個紙船。
2. 百分之五十的學生折的規(guī)范。
3. 百分之三十的學生完成一個紙船賀卡的制作。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的:
1、認識等號,理解等號的含義。
2、能用等號表示兩個集合數(shù)量的相等關系,并用語言表述。
3、能表達等量判斷的結果,解釋使用等號的理由。
活動準備:活動單18、等號印章,活動夾、數(shù)字印章、印臺、鉛筆。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以“觀察派派麥麥的寶貝登記單”為情景,觀察、記錄兩邊寶貝的數(shù)量,判斷是否等量、討論怎樣表示相等關系,認識等號,要求“相等的蓋等號,不等的不蓋”。簡介平行活動。
1、比較集合
出示派派、麥麥手偶,將活動單18置于派派麥麥的下方教師講解操作規(guī)則
2、認識等號
師:數(shù)量相等,可以用什么符號來表示?
3、演示規(guī)則
4、介紹平行活動
二、分組操作
1、分組操作
教師有序請幼兒自選活動,開始操作
2、觀察指導
教師巡視各組幼兒的操作活動,重點指導新活動組,幫幼兒理解操作規(guī)則,觀察幼兒的操作策略、分析其發(fā)展水平,因人而異適時提供指導。
3、鼓勵換組
三、交流評價
1、交流
2、評價
3、整理活動內容2:數(shù)學——它們的數(shù)量相等嗎?(二)(認識大于號和小于號)
執(zhí)教:潘杰
活動目的:
1、理解大于號、小于號的含義和用法。
2、能正確使用大于號、小于號表示數(shù)的大小關系,并用語言表述。
3、能表述和理解自己的操作結果。
活動準備:活動單20符號印章、數(shù)字印章、印臺、鉛筆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由上節(jié)課的活動單引出“如何表示兩個數(shù)哪個大哪個小”的問題,介紹“大嘴魚(大于/小于號)”的用法,強調“大嘴要對著大的數(shù)”。簡介鞏固活動。
1、學習大于號、小于號的用法
它的大嘴始終要對著大的數(shù),尖頭要對著小的數(shù),這樣就可以表示哪個數(shù)大哪個數(shù)小。讀的時候要說:“7大于6”,請幼兒復述。
2、總結規(guī)則
蓋完數(shù)字以后,如果兩個數(shù)相等還是蓋等號印章,但是今天我們有了大嘴魚,所以如果兩數(shù)不相等就要蓋大嘴魚印章,注意,大嘴魚的嘴一定要對著大的數(shù)
3、介紹鞏固活動
二、分組操作
1、分組操作
教師有序請幼兒自選活動,開始操作。提示幼兒:今天做完活動單以后,請小朋友讀一讀自己的活動單,做錯的可以用鉛筆劃去再改
2、觀察指導
3、鼓勵換組
三、交流評價
1、交流
2、評價
3、整理
【【實用】中班教案模板合集八篇】相關文章:
【實用】中班教案模板合集8篇01-15
【實用】中班教案模板合集7篇06-27
實用的中班教案模板合集9篇12-29
【實用】中班教案模板9篇06-03
【實用】中班教案模板九篇05-29
【實用】中班教案合集五篇05-10
【實用】中班教案合集9篇04-17
【實用】中班教案合集8篇03-17
中班教案模板合集九篇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