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智退司馬懿語文教案
教習目標:
1、能通過反復朗讀、借助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粗淺讀懂文言文的大意。
2、通過認真品讀文本,感受孔明的“智”。
3、通過文本的閱讀,感受《三國演義》的魅力,激發(fā)閱讀經典的興趣。
課前準備:
閱讀《馬謖拒諫失街亭》,預習課文。
教學流程:
【課前談話】:
課前請大家閱讀了上回:馬謖拒諫失街亭,我們來分享一下各自的閱讀感受吧。請生隨意說。
師引入課文。
一、故事導課、激發(fā)興趣
1、剛才我們大家談的故事是出自《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上部分內容即馬謖拒諫失街亭,正是失了街亭這一咽喉之路,所以孔明被迫安排撤兵。
也就有了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
2、板書課題:孔明智退司馬懿。司馬懿的“懿”筆畫很多,大家不妨跟著數(shù)空一下。它是一個書面用語,現(xiàn)在只有在名字中用到或者是皇太后下的旨叫“懿旨”。(生齊讀課題)
二、粗通文本、了解大意
1、這是六百多年前的古白話文,預習了嗎?
請生讀詞:
旌旗、隱匿、笑容可掬
綸巾、鶴氅、麈尾(看圖理解)
2、在讀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哪些句子比較難讀,難懂?
一般來說故事都分為起因、經過和結果,你能不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用一兩句話概括,然后串起來說說故事大概講了什么?
現(xiàn)在能說說大概講了什么內容嗎
三、緊扣題眼、品讀文本
。ㄒ唬┱页鼍渥
1、同學們剛才已經較好的說出了課文的大意,這大意在課文的題目就已經做了精煉的概括。再讀課題,你們覺得題目中哪個字最為關鍵?(圈“智”字)
2、孔明之智到底體現(xiàn)在哪些地方呢?請你再讀文本,找出有關的句子。想想理由。
3、交流。
。ǘ┚劢埂坝嫛薄
1、出示句子:
孔明傳令,教“將旌旗盡皆隱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者,斬之!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于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2、請生讀,斷句。
3、你能借助下面的注釋,讀懂這段話嗎?用自己的話說說
4、孔明說“吾自有計”,板書:計,那他究竟是怎樣設計的呢?他第一步做的是什么?師生一起標出第一步:①將旌旗盡皆隱匿,板書:隱匿旌旗。接下來幾步又是什么呢?請自己讀一讀,標一標,概括一下。
5、你明白諸葛亮每一步的意圖嗎?請再讀讀這段話,聯(lián)系下文想一想,完成練習。
A、孔明將旌旗隱匿,叫諸軍各守城鋪,嚴明軍紀是為了
B、孔明大開四門,叫軍士扮百姓灑掃街道,自己在城樓焚香操琴是為了
6、集體交流:
將旌旗盡皆隱匿——旌旗指什么?
a、代表一個部隊的方號,部隊的`人數(shù)有多少。
b、為什么要盡皆隱匿?——為了迷惑敵人,讓司馬懿摸不清虛實。
諸軍各守城鋪——按兵不動,不讓司馬懿發(fā)現(xiàn),也為了做好最后一搏的防范。
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者,斬之!——“妄行出入,高言大語者”,就是高聲說話者,擅自出入的人!獮榱瞬宦┢凭`,保證計劃順利進行。
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獮榱俗屗抉R懿起疑。
孔明正襟危坐、焚香操琴——也是為了引起司馬懿的懷疑。
7、小結:同學們,你們看孔明布下的這一計,他是將(自己的兵力)隱匿,將(一座空城)展現(xiàn)在司馬懿面前?酌魇窍敫嬖V司馬懿:我只有一座空城。你信還是不信?
“好個我自有計”,孔明這是唱得什么計。浚ò鍟嚎粘牵
8、孔明又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布下這一計的?
出示:
忽然十余次飛馬報到,說:“司馬懿引大軍十五萬,往西城蜂擁而來!”時孔明身邊別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軍,已分一半先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眾官聽得這個消息,盡皆失色。
你看到的情況是——(十萬火急、千鈞一發(fā)、命懸一線)
力量懸殊——十五萬對二千五百,且是文官。
眾官盡皆失色——笑容可掬
*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諸葛亮?(板書:臨危不亂)
師:孔明設下空城計,如此周密的布局課文僅用了短短百十來個字,可謂字字珠璣。這也是古典文學的魅力所在,語言極其凝練。
*再讀孔明布局的整段話。
。ㄈ┚劢埂叭恕
1、孔明為何敢如此設計?
2、出示:
果見孔明坐于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zhí)麈尾。城門內外有二十余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懿看畢大疑,便到中軍,教后軍作前軍,前軍作后軍,望北山路而退。
懿看畢大疑,便到中軍,教后軍作前軍,前軍作后軍,望北山路而退。
出示:“內忌而外寬,猜忌多權變!稌x書·宣帝紀》”
意思是說:司馬懿此人心里多猜忌,但對人卻裝的很寬容,用人頗多疑而但又能靈活應付隨時變化的情況。
可見司馬懿此人——生性多疑,處事謹慎。
懿看畢大疑,究竟在一些什么呢?
出示京劇唱詞:我們不妨來欣賞一段京劇唱詞。
現(xiàn)在,你能讀出司馬懿見到這番景象時的心情嗎?
請一生讀。
師生對讀,生讀:孔明部分,師讀:司馬懿部分。
司馬懿舉棋不定,最終決定退兵,說:出示“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
在司馬懿退兵之后,孔明這邊的眾官也是不明所以,丞相為何不用一兵一卒就將仲達退之呢?諸葛亮也有一言。
補充出示:
亮曰:“此人料吾平生謹慎,必不弄險,見此規(guī)模,疑有伏兵,故退去也。”
可見:諸葛亮敢用此計正是料定了——司馬懿生性多疑必中計。
你們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孔明?(板書:深諳人心)
四、補充結尾,拓展延伸:
1、想不想知道這個故事的結尾?出示故事結尾,生閱讀。
2、師小結:這真是“瑤琴三尺勝雄師,諸葛西城退敵時!敝T葛亮是指揮如意笑談中,難怪人們把他說成是智慧的化身。
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諸葛亮,了解那一個風云際會的三國時代,建議同學們課后再讀《三國演義》,感受經典的魅力!
【孔明智退司馬懿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燭之武退秦師》語文教案03-25
2016年人教案語文《燭之武退秦師》優(yōu)秀教案設計08-20
明智的反義詞12-12
明智的近義詞及解釋01-22
明智的選擇作文2篇04-16
明智的選擇少兒睡前故事04-22
門孔閱讀答案04-22
高一《燭之武退秦師》精選教案03-19
退高二作文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