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材料的妙用》美術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各種材料的收集與欣賞,充分感受材料的質(zhì)感與美感。了解現(xiàn)代裝飾對材料的運用。
2.通過收集不同材料,開展探究嘗試,互相交流,展開想象的翅膀創(chuàng)作一件或兩件工藝作品,培養(yǎng)學生對材料靈活運用的能力,讓學生學會對材料粘、折、剪、添等處理方法。
教學重點:充分感受材料的質(zhì)感與美感。了解現(xiàn)代裝飾對材料的運用。
教學難點:通過收集不同材料,開展探究嘗試,互相交流,展開想象的翅膀創(chuàng)作一件或兩件工藝作品,培養(yǎng)學生對材料靈活運用的能力,讓學生學會對材料粘、折、剪、添等處理方法。
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各種材料、制作工具。
。ń處煟┕沤裰型庖恍┧囆g大師對材料運用的圖片、投影儀、課前布置學生收集各種材料。
教學過程
1.參觀實踐。
教師帶領學生參觀一些材料市場,如:建材市場、布料市場、小商品市場等,并收集各種各樣的材料。
2.啟發(fā)談話,分析材料。
把學生收集起來的材料放置在一起。
教師請學生談談生活中有那些廢舊材料,再把收集回來的材料進行分類。
大致可分為七類:
。1)紙類材料。
紙是最方便、最基本的材料,它具有優(yōu)異的定形性和可塑性,工藝簡單,是工藝制作常見的材料。紙的工藝有:剪紙、折紙、紙雕、紙塑四種。
(2)布繩材料。
各種布繩材料都是軟性材料,可以構成千變?nèi)f化的軟雕塑來。
、俨剂瞎に嚒
布的表現(xiàn)手法有:扎系、折疊、包纏、剪切等。
、诰繩工藝。
各種線繩的表現(xiàn)手段非常多,一般有:編織、系結、纏繞等。
。3)竹木材料。
如果說紙、布是人工的造型材料,那么竹、木、藤、果實則是天然的造型材料。其優(yōu)點是:加工容易,質(zhì)量輕,既有硬性又有軟性。
。4)泥石材料。
它包括泥造型和石頭造型。
。5)泡塑材料。
可以利用廢棄的炮沫、塑料紙等進行造型。
。6)金屬材料。
金屬的種類很多,但一般在立體構成與雕塑的聯(lián)系中常以鐵、銅、鉛、鋁為主。
。7)廢舊材料。
廢舊材料指現(xiàn)代工業(yè)中的各種垃圾,如:包裝盒、各種瓶罐、竹、木、布、繩、碎玻璃、塑料邊角料及廢五金材料、廢機器零件等。
3.傳授新課。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用我們收集回來的材料創(chuàng)作一幅表現(xiàn)《秋天》的拼帖畫。
。1)名畫欣賞。
出示四張表現(xiàn)秋天景色的畫家作品。
這四張作品在表現(xiàn)技法上有什么不同?
作品1號:中國畫。
作品2號:油畫。
作品3號:中西結合表現(xiàn)的作品。
作品4號:綜合材料表現(xiàn)的作品。
(2)重點分析作品4號(抽象)。
作品表現(xiàn)了秋天的什么情景?用了那些材料?
今天我們也要用我們桌子上這些材料來表現(xiàn)秋天。
。3)欣賞教師范作。
分別出示三組畫面進行對比來說明畫面的構成關系。
、俨牧系呢S富性。
、邳c、線、面的合理布局。
③畫面情節(jié)的組織。
(4)引發(fā)材料的想象。
分別出示麻袋、棕繩、樹葉等材料,讓學生來想象在《秋天》中如何利用這幾種材料?
——地面、頭發(fā)、小樹…
4.粘貼技法的指導。
材料:①細小的:豆子、木屑、沙子…
、谌彳浀模翰肌⒓垺⒆乩K…
、蹓K狀的:鐵釘、石頭…
粘貼方法:細小的、柔軟的可以直接撒鋪,在涂上膠水的紙上。塊狀的可以直接沾上膠水或雙面膠粘在畫面中。
5.學生創(chuàng)作,教師指導。
(1)要求:
、龠\用綜合材料創(chuàng)作秋天。
②注意色彩調(diào)子的把握(暖色調(diào))。
、圩詈糜幸欢ǖ那楣(jié)。
(2)學生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6.學生作品展示和評價。
(1)全班作品展示。
(2)學生參觀式評價(可針對創(chuàng)作意識、想象的巧妙、畫面的構成、情節(jié)的聯(lián)想等方面)。
(3)組內(nèi)互相交流評價,互相提出修改意見。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各種材料、制作工具。
(教師)古今中外一些藝術大師對材料運用的圖片、投影儀、課前布置學生收集各種材料。
教學過程
1.復習導入,提出問題。
(1)回憶上節(jié)課把材料分為那幾類?(紙類材料、布繩材料、竹木材料、泥石材料、泡塑材料、金屬材料、廢舊材料)
2.觀察感受不同材質(zhì)。
教師準備幾種不同質(zhì)地的材料,用布或者盒子裝好,然后請學生上來摸一摸猜猜摸到的是什么材料,讓學生用觸覺去感受材料的肌理。
3.分析基本材料的運用方法。
瓶、罐、盒類材料具有強烈的立體感,適合于表現(xiàn)體積感較強的物體;線類材料給人以流暢、優(yōu)美之感,可以用于編結物、掛件的制作;紙類可以視質(zhì)地的厚薄做物體的表面包裝材料;布料更多用于物體外表的包裝和裝飾。
4.欣賞范圖,激發(fā)思維。
(1)引導學生欣賞教科書范作第28、第29頁,看一看哪一個形狀最好看的?他們分別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學生欣賞教材范作并自主思考其他制作方法。
。2)教師出示畢加索作品《牛頭》。
啟發(fā)學生觀察作品用了什么材料。(自行車的座凳和車把)
通過欣賞大師及學生的作品相互交流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5.啟發(fā)引導,展開想象。
。1)教師用投影出示已準備好的三件組品,讓學生欣賞。(三件作品材料都是相同的,造型不同)
。2)要求每個學生任選三種不同材料,然后自己把這三種材料創(chuàng)意組合,完成后先讓其他同學猜猜自己的造型是什么?然后說說自己的創(chuàng)意。
6.學生創(chuàng)作,教師指導。
1.要求:(1)運用已有的材料創(chuàng)作一件立體的作品。
(2)注意材料運用的和諧與同一。
2.學生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3.學生作品展示和評價。
(1)全班作品展示。
(2)學生參觀式評價。
(3)組內(nèi)互相交流評價,互相提出修改意見。
【《材料的妙用》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蛋殼妙用作文05-26
美術之星事跡材料02-11
美術教案[精選]10-31
美術教案07-23
美術教案(精選)01-04
美術教案(精選)11-27
【精選】美術教案08-20
美術教案(經(jīng)典)10-06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9-30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