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詩經(jīng)兩首常用的寫作手法有哪些
《詩經(jīng)》,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jì)至前6世紀(jì))的詩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詩經(jīng)兩首常用的寫作手法有哪些,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回憶和對比:
《氓》是女主人公在回憶中敘事、抒情的,在回憶中運用對比的手法。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對比;榍埃偨侵,言笑晏晏,不見復(fù)關(guān),泣涕漣漣。既見復(fù)關(guān),載笑載言,我純真、熱情;楹螅砼d夜寐,靡有朝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恥辱。更突出的是思想上起了深刻的變化: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前后戀愛、生活的對比,思想感情的對比,表現(xiàn)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和性格變化。氓,婚前婚后也形成對比;榍,氓之蚩蚩;婚后,女也不爽,士貳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兇暴起來。
。病⑴d的手法: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桑葉鮮嫩,告誡斑鳩不要貪吃桑葚。這與后面六句勸說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形成對照,詩意是相連的。
第四章,前兩句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葉由嫩綠變?yōu)榭蔹S,這與士信誓旦旦變?yōu)槭抠E其行相對照,含有隱喻。
第三、四章起興的詩句,用自然現(xiàn)象來對照女主人公戀愛生活的變化,由起興的詩句引出表達感情生活的詩句,激發(fā)讀者聯(lián)想,增強意蘊,產(chǎn)生形象鮮明、詩意盎然的藝術(shù)效果。有人認為,用桑葉嫩綠而枯黃來比喻戀愛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這種興兼有比的特點,更富有藝術(shù)魅力。
3、重章疊句:
《采薇》的前三節(jié)在章法上就是采用重章疊句。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剛止中,關(guān)鍵詞語作柔剛的變化,歲亦莫止歲亦陽止中莫(暮)陽的變化,都表現(xiàn)了時間的流逝、時序的更替。抒情主人公焦慮、痛苦的心情則隨著服役期的無限延長越來越重,從心亦憂止到憂心烈烈,載渴載饑,再到憂心孔疚,他的痛苦似乎到了承受的極限。
詩經(jīng)選集
《關(guān)雎》
。凶幽綉倥樱牒退Y(jié)成伴侶的戀歌。《關(guān)雎》開頭的“關(guān)雎和鳴”之景興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男女間的和諧恩愛)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桃夭》
。ㄗYR婚姻的幸福,請注意比興的作用。《桃夭》開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一方面寫出了春天桃花開放時的美麗氛圍,可以說是寫實之筆;同時運用了比興手法,可以理解為對新娘美貌的暗喻,也可以說是在烘托結(jié)婚時的熱烈氣氛。))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桃樹長得多么壯盛,花兒朵朵正鮮美。這位女子出嫁后,定能使家庭和順。桃樹長得多么壯盛,果實累累結(jié)滿枝。這位女子出嫁后,定能使家庭美滿。桃樹長得多么壯盛,綠葉茂盛展生機。這位女子出嫁后,定能使家人幸福。
《蒹葭》
。ㄝ筝玳L,露為霜,美人隔著秋水,在那一方。相思無限,想象如見。)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從之,道阻且長。遡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從之,道阻且躋。遡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從之,道阻且右。遡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黍離》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
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知我者謂我心憂,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
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謂我心憂,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
行邁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謂我心憂,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賞析:
本詩選自《王風(fēng)》,寫的是一個王室后裔面對舊都廢墟的哀思。昔日氣派恢宏的王宮,轉(zhuǎn)眼之間已是苔痕遍地,黍稷雜生,曾經(jīng)擁有的輝煌,猶如昨日黃花;鼎盛的人群,而今已如鳥獸散去。獨有我孤獨地躑躅在昨日風(fēng)采的遺跡面前。質(zhì)問蒼天,為何如此對我?卻得不到任何回答,只有獨自黯然垂淚,任那亡國之痛一泄千里。(黍離之悲,即亡國之痛)
《羔羊》詩經(jīng)
羔羊
作者:無名氏
羔羊之皮,素絲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絲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縫,素絲五總。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譯文」
羔羊皮襖蓬松松,白色絲帶作鈕扣。退出公府吃飯去,搖搖擺擺好自得。
羔羊皮襖毛絨絨,白色絲帶作鈕扣。洋洋自得出公府,回到家里吃飯去。
羔羊皮襖熱烘烘,白色絲帶作鈕扣。洋洋自得出公府,回到家里吃飯去。
「賞析」
《詩經(jīng)·羔羊》這首詩清代以前學(xué)者皆以為是贊美在位者的純正之德,所贊美的內(nèi)容,或說是純正之德,或說是節(jié)儉正直,其說大多牽強不可信。后來又有諷刺尸位素餐的官員的說法,其中以清人牟庭《詩切》最早,他說:“《羔羊》,刺餼廩(膳食待遇)儉薄也!
今人詩說仍是美、刺并存,比較而言,筆者以為“刺”稍近詩意,但與牟氏所言“刺”的內(nèi)容恰相反,詩人所刺者乃大夫無所事事、無所作為,與《魏風(fēng)·伐檀》所刺之“素餐”(白吃飯)相似。
「創(chuàng)作背景」
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史稱刑措不用者四十年,這時可稱為周代的黃金時期。昭、穆以后,國勢漸衰。后來,厲王被逐,幽王被殺,平王東遷,進入春秋時期。春秋時期王室衰微,諸侯兼并,夷狄交侵,社會處于動蕩不安之中。相傳中國周代設(shè)有采詩之官,每年春天,搖著木鐸深入民間收集民間歌謠,把能夠反映人民歡樂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給太師(負責(zé)音樂之官)譜曲,演唱給天子聽,作為施政的參考。
反映周初至春秋中葉社會生活面貌的《詩經(jīng)》,就整體而言,正是這五百年間中國社會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創(chuàng)業(yè)的頌歌,祭祀神鬼的樂章;也有貴族之間的宴飲交往,勞逸不均的怨憤;更有反映勞動、打獵、以及大量戀愛、婚姻、社會習(xí)俗方面的動人篇章。而這首《羔羊》就是一首反映當(dāng)時在位官員與老百姓和諧相處的篇章。
【詩經(jīng)兩首常用的寫作手法有哪些】相關(guān)文章:
剪紙的表現(xiàn)手法有哪些04-22
運用擬人手法的詩句有哪些01-12
小學(xué)語文中修辭手法有哪些07-20
十種常用寫作手法歸納及說明02-16
《詩經(jīng)兩首》結(jié)構(gòu)分析12-15
關(guān)于散文的寫作手法01-24
詩歌常見的寫作手法03-08
書信作文寫作有哪些技巧11-30
中考作文寫作要求有哪些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