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蘋果與粉筆灰讀后感范文
在賞讀完一本名著以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蘋果與粉筆灰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蘋果與粉筆灰讀后感范文篇1
選書的時候,我一眼就被《蘋果與粉筆灰》這個書名所吸引,多么生動形象的比喻,我們教師用一支粉筆在黑板上耕耘,揚起細小的粉筆灰,卻在學生心中播撒智慧的種子,收獲著一個個碩大且可口的“蘋果”。
一打開書閱讀,出乎我意料的是,里面并沒有講大套的教育理論,而是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一則則故事,娓娓道來,如傾聽友人訴說,那樣親切自然。一個個道理,細細體會,如品嘗一杯清茶,那樣沁人心脾。
每篇開頭先向我們展示一句名言,然后再講一個短小精悍的故事,故事后還有心靈貼士,給我們提出建議。書里故事內(nèi)容豐富多彩:《不合時宜的行為》講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朋友》教我真正幫助他人需要行動,不要張口多說;《巴比·魯思》講一個7歲的少年犯魯思在男校,被馬修斯用愛和鼓勵引向正道,改變了一生……書中那一個個或動人、或啟思、或感慨的小故事,讓人倍感親切,它們是那樣的自然,仿佛是自己剛剛走過的路;它們是那樣的生動,仿佛是一幅幅電影畫面在我眼前展現(xiàn);它們是那樣的`發(fā)人深省,激勵和引發(fā)人們對自己事業(yè)的思考和認同。
其中一個名叫《杰伊》的小故事,讓我感觸頗深,至今仍記憶猶新。故事中講到,麥琪和她四歲的兒子走在大街上,一輛貨車停下來,一位年輕人興奮地走下來打招呼,原來這位年輕人是麥琪以前的學生——杰伊,望著眼前這張年輕的面孔,麥琪依然能夠清晰地看見多年前那個十二歲的“小斗士”,當時的他對教育制度總是忿忿然。如今,他已經(jīng)是一位建筑師。是什么力量使這個年輕人看見小時候的老師激動不已,是什么力量使曾經(jīng)的“小斗士”成為現(xiàn)在的建筑師?文中有這么一段話——杰伊尊敬地說:“我從未忘記過您,詹森夫人,惟有您常給予我機會!
聊起《杰伊》這個故事,朋友說他深有同感,他給我講了這么一件事:已經(jīng)畢業(yè)多年的學生有一次和他談起自己為什么愛上寫作的原因,他不解,學生告訴他,是因為小學五年級時的一次單元測試得了93分,說了一句:“你的語文很不錯,尤其是你的作文,寫得真好!”就這么簡簡單單的一句,卻使這個學生從此愛上了寫作,并成為她源源不斷的力量源泉,激勵她不斷創(chuàng)作。
是啊,記得給每一個學生機會,這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對老師來說或也非常重要。老師的一個眼神,一次撫摸,一次擁抱,甚至一次玩笑,都足以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愛,老師對他們的喜愛,他們會因為老師的喜愛而愛上學習,愛上學校。
反思自己,我有沒有像麥琪那樣,對經(jīng)常犯錯的學生還是能真誠地去幫助他們呢?我有沒有常常去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呢?在學生的心目中,我是一位怎么樣的教師呢?是令人討厭的,還是喜歡的?
輕輕合上書,再一次撫摸,《蘋果與粉筆灰》這六個字更加清晰,我明白,這五個字寓意著收獲與付出,綠色的封面讓我聯(lián)想到了希望與活力,教師只有用心去灌溉那片沃土,就能收獲希望的種子。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去栽培和養(yǎng)育學生心中神奇的種子,盡可能地發(fā)展學生的每一種潛能,讓他們在我們的關愛和呵護下健康成長!
從思緒中回來,我,把這本書,放在了書架最顯眼的地方……
蘋果與粉筆灰讀后感范文篇2
一個蘋果里有多少顆種子,是可以數(shù)得出來的;可是一顆種子可以結出多少個蘋果,我們卻無法預測。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去栽培和養(yǎng)育學生的每一種潛能!短O果與粉筆灰》這本書中許多人與多事似曾相識,有的甚至比較熟悉。閱讀過程中,了解別的國家的教育風情,也像是在傾聽別人訴說自己周邊發(fā)生的事。
書的內(nèi)容由近百個小故事組成,學生的,教師的,校長的,家長的,課內(nèi)的,課外的,成功的,失敗的,喜悅的,困惑的,千姿百態(tài)的,情趣情溢。如果你想了解名人,包括國家總統(tǒng),著名作家求學生涯中的細節(jié),如果你想了解在教育教學中如何迎接學生挑戰(zhàn)欣然走出困境,如果你想了解如何擺脫瑣事的繁忙擠出時間學習自我提升自我提高,那就都可以在這本書中讀到。
教育不僅是科學,而且是藝術。就拿上好一節(jié)課來說。看似平常,實則有諸多因數(shù)的影響。教師對教育的理解與熱情,對學生的熱愛與呵護,文化底蘊,專業(yè)水平,教學的基本功,語言的魅力,學生的心態(tài),環(huán)境的氣氛……都關系到教學的效率和學生的成長。這本教育小品對教育的方方面面提煉出不少精彩的看法,在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中,洞悉問題的實質(zhì),形成重要的教育觀念。其中不乏真知灼見,能醒人耳目,啟人深思,催人奮進,追求卓越。
這本書帶給了我很多啟示:首先,在專業(yè)知識方面,教師一定要擁有“專業(yè)自我”。要做到“專業(yè)自我”,就必須要有獨立的思想和人格,還要擁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技能與魅力。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一定要多讀書,不僅僅是多看英語教學方面的書籍,還要拓寬自己的視野,如果我們每節(jié)課只停留在課本的講解,時間一長,學生就會對英語失去學期的興趣。對于這些“蘋果種子”而言,單又老實的春風化雨還不夠,更多的還要有肥沃的'土壤提供他們吸收營養(yǎng)。因此,在專業(yè)知識方面我們一定要有扎實的語言功底,還要有廣闊的人文素養(yǎng)。
其次,在教材的處理上,一定要懂得“超越教材”和黃金分割”。教材是例子,但也是引子,對于這些課文,我們與其不停地挖掘,不如學會“升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設置一些問題,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的問題應該由淺入深,有些題目比較簡單,學生可以通過閱讀文本就可以找到答案的,我們就不需要用太多的語言去三番五次提醒學生注意,這樣只會讓學生無所適從,打斷學生的思維,如果是設置的題目有點難度的,最好是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用最精練的語言提醒學生從哪些角度去考慮。我們帶給學生的不單是純文本的知識,更多的是教會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
其三,教師在課堂中要“永葆激情”!吧c激情同在,歲月與青春同行”這是生活的姿態(tài),不因年齡的增長,環(huán)境的改變,地位的升降而改變。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還要保持我們的“個性”。我們在教學中還要“關注細節(jié)”。英語課就是一堆細節(jié),春風化雨更富魅力。最后,再優(yōu)秀的教師也要懂的“心有多寬,路就有多遠”。激烈的競爭環(huán)境,強調(diào)個人發(fā)展,但若要一個年段得英語教學達到共同進步的效果,還需要我們老師的“團隊合作”。
上好每一節(jié)課,“蘋果種子”才能得到最好的灌溉,才能結成最好的蘋果,反之,如果我們不通過課堂教學與課后活動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那我們的一節(jié)課40分鐘留給學生的,僅僅是那充斥著教室的粉筆灰而已——我希望我的那些“蘋果種子”可以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我期待著那豐收的季節(jié),而不是讓我的教學生涯只留下粉筆灰。
蘋果與粉筆灰讀后感范文篇3
我選這書的時候,一眼就被《蘋果與粉筆灰》這個書名所吸引,我不禁尋思:蘋果和粉筆灰有什么關系?為什么把蘋果和粉筆灰扯在一起?帶著好奇與疑問我慢慢地走進了這本書的世界。
這是美國著名的教育顧問和作家維基?卡露娜的代表作,它被稱為獻給老師的心靈咖啡,榮獲2004年美國福音派出版協(xié)會金獎。作者通過書中的一個個充滿溫情、智慧和富有啟發(fā)意義的小故事探討了教師這一職業(yè)的崇高內(nèi)涵和教師所面臨的方方面面的問題,例如如何發(fā)掘學生的潛力,如何對待調(diào)皮學生,如何處理書本知識與人生道理之間的關系,如何處理與學生、同事、上司和學生家長之間的關系等,并就如何處理這些問題提供了真誠而有效的建議,從而以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和科學有效的方法入手,倡導了一種真正卓有成效的教育理念。雖然國界不同,但是這些教育理念我覺得應該是相通的,是不分國界的。
打開書閱讀,里面并沒有講大套的教育理論,而是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這本書一共有180個小故事)。每個小故事的開頭都有名人名言,結尾則有升華主題的點睛之筆,當我們?nèi)チ私庖粋個故事的同時,也學會了如何看待教育中的問題和處理這些問題,一則則故事,娓娓道來,如傾聽友人訴說,那樣親切自然。一個個道理,細細體會,如品嘗一杯清茶,那樣沁人心脾,對于我來說真是受益匪淺。本書盡管記述的是異國他鄉(xiāng)的.事,國情不同,文化背景有異,思維方式、生活習慣有別,但教育是一種特殊的無與倫比的高尚事業(yè),全世界的教師們在教育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會有許多相似乃于相同的認識,會有種種類似的遭遇,會有不少的共同語言,如文中名句“縱然你的勞動得不到即時的回報,你也應該以喜悅的心情接受這樣一個事實,你真實的影響力遠超乎于你所想象!
興許你的成就未必在課堂上得以顯現(xiàn)。有時,它們會猝然間在你最需要的時候與你不期而遇。”、“一個人的經(jīng)驗不是指他的親歷過什么,而是指他應對情勢時的方法與態(tài)度。——赫胥黎”等對于我們教師來說都是一種心靈的共振。第21天的名人名言——“不要把孩子框定在你的知識界限里,因為他生于另一個時代”看到這句名言,聯(lián)想到我們的實際情況,無論是作為教師還是家長我都覺得是對自己的一種啟迪,因為孩子們有差異這就需要教師的包容與關愛。再如第19天中強有力的道出了很多教師生硬地給予兒童知識,強壓于兒童學習,沒有尊重兒童的需要。這種狀況應有待改變,我們要從孩子們的興趣出發(fā),利用生動有趣的教學形式,充分調(diào)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正如書中的心靈貼士所說“點燃學生們心底求知的火種,這將令他們受益終生。”
輕輕合上書,再一次撫摸,《蘋果與粉筆灰》這六個字更加清晰,我明白,這五個字寓意著收獲與付出,教師只有用心去灌溉那片沃土,才能收獲希望的種子。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去栽培和養(yǎng)育學生心中神奇的種子,盡可能地發(fā)展學生。我想,如果你是一位教師,你應該看看這本書,它會給你啟迪和激勵;如果你將要成為一位教師,你應該看看這本書,它會幫你更好地書寫未來的篇章;如果你曾經(jīng)是一位教師,你也應該看看這本書,它會把你帶回到繽紛多彩的校園和激動人心的課堂,帶你重溫那平凡而熟悉的日子;如果你不能忘記那些曾感動過你的老師,那么這本書就是你奉獻給他們的最好的禮物!
【蘋果與粉筆灰讀后感范文】相關文章:
粉筆灰跟著我作文05-04
大班科學教案水果與干果反思11-17
讀后感范文02-20
讀后感的范文04-18
簡愛讀后感范文08-27
狼讀后感范文02-09
《童年》讀后感范文10-14
童年讀后感范文10-19
《吶喊》讀后感范文02-28
項鏈讀后感范文04-08